美食者不必是饕餮客,而製造美食者,必定閱過人間百味,又能返璞歸真,回到食物本身。
哈嘍,大家好,我是愛囉嗦的厲大叔,歡迎大家來和大叔一起交流美食,如果想了解更多的美食製作,請大家關注大叔,大叔每天都會和大家分享一些美食製作的方法的。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美食是:【毛豆腐】。
來過黃山旅遊的朋友們大概都在屯溪老街的街頭或者大小飯店都吃過一種當地特有的豆腐美食吧,那邊是徽州赫赫有名的徽州毛豆腐了,這種毛豆腐可油炸後直接蘸著佐料食用,也可以油煎後加上調味料、高湯和醬油紅燒成菜,一口咬下去那種發酵乳化後特有的豆香味充斥著口腔,外焦裡嫩的口感再佐些醬料,那美味只有吃過的人才能體會到。
地處於安徽南部的徽州地區,獨特的地理環境和其溫潤的氣候條件,孕育出了毛豆腐這種獨特的美食,作為《舌尖上的中國》推薦的徽州美食之一,但凡來徽州旅遊的朋友都會點上一份嘗嘗那不一樣的美味,「徽州風情一大怪,豆腐長毛上等菜」說的便是徽州毛豆腐了。
上好的毛豆腐周身生有一層白絨絨的長毛,好似潔白的狐狸毛,煞是可愛,在白毛上又會有一些黑色的顆粒,那便是孢子,也是毛豆腐成熟的標誌,在徽州溫潤的氣候條件下,聰明的徽州人採用毛黴菌發酵,使豆腐通過發酵後讓大豆蛋白轉化成多種對身體有益的胺基酸,賦予了豆腐異常的鮮美,這種味道便是徽州人家鄉的味道。
關於毛豆腐的由來,還與乞丐皇帝朱元璋產生了聯繫,相傳在元朝末年,朱元璋帶領著部隊來到了徽州歙縣,屯兵於城南快活林,這一帶的老百姓便送來了水豆腐犒勞將士,因送的水豆腐太多了一時吃不完,加之天熱,變導致豆腐上面長滿了白毛,那乞丐皇帝為了防止浪費,便讓廚子將這些豆腐先經油炸,再佐以各種調料燜燒,便有了這別具風味的毛豆腐了。
今天咱們就分享一下毛豆腐的家常做法,讓您不用特意跑來徽州,也能品嘗到這種神奇的毛豆腐獨特口感。
徽州毛豆腐的做法:
【食材】
老豆腐500克,毛黴菌3-4克,涼開水60克,高度白酒適量
【做法】
第一步:將蒸鍋、籠篦、案板、刀具、噴壺、碗、紗布等接觸到的工具全部用高度白酒擦拭一遍,做到充分滅菌,然後將老豆腐切成5CM*2CM左右見方的小塊或長條小塊。
第二步:蒸鍋上汽,將豆腐塊有些間隔的放入蒸鍋中蒸5分鐘左右,順便可以將所有工具也放入蒸鍋中再次高溫滅菌。
第三步:將工具取出,蒸鍋底部留有少許涼開水,蒸好的豆腐塊放在籠篦上不要動,讓豆腐完全晾涼,控幹水分,碗中加入3-4克的毛黴菌粉,用60克涼開水稀釋,攪拌均勻。
第四步:用紗布將毛黴菌水過濾一遍,去除雜質,倒入噴壺中,給豆腐塊均勻地噴上薄薄的一層毛黴菌水。
第五步:蓋上鍋蓋,如果鍋蓋是透明的,再蓋上一層布遮光,正常春季室溫20度左右發酵2-3天,待豆腐上長滿白毛即可取出食用。
小貼士:所有用到的工具都要用高度白酒最好是高粱酒擦拭一遍做到消毒滅菌,以免發酵失敗。發酵用的毛黴菌可以找馬雲同學去買哦。一定要用老豆腐,不要那種水乎乎的嫩豆腐。蒸過的豆腐一定要放涼表面乾爽再噴毛黴菌水,菌水不要噴太多,薄薄一層即可,水太多也影響發酵長毛豆腐放在籠篦中的時候可以用筷子墊高一些,留出底部空間,這樣豆腐四周都會長毛。發酵的溫度溼度都很重要,所以不要沒事去掀開鍋蓋,鍋蓋如果是玻璃的打開布觀察一下就可以了。如果發酵出了其他五顏六色的毛,那就扔了吧,滅菌不徹底,千萬別亂吃。
長了白絨絨的毛豆腐都製作好了,該怎麼食用,我想大家都應該會了吧,如果不知道該怎麼食用,可以私信大叔,或者留言,大叔會一一回復的,或者專門寫一期烹飪毛豆腐的文章給大家。
對於今天分享的美食:【毛豆腐】大家有什麼看法或者建議嗎?歡迎大家在留言區給大叔留言,跟大叔一起分享,交流美食吧。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