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古說今】 廣州西湖九曜石

2021-02-12 匯石融通

《匯石融通》您關注的是最受歡迎的賞石公眾平臺

高端觀賞石 | 交易 | 金融 | 展覽 | 鑑賞 | 中國石譜雲

古話說:「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美是杭州。」其實,祖國各地號稱西湖的,又何止三十六個。不過,如果要問起哪個西湖最小,估計絕大部分人都答不上來了。

最小的西湖在廣州「藥州遺址」,水域面積只有四百多平方米。這個西湖,原來長百餘丈,周圍有500丈長(約合今1600米),是五代十國時期南漢國(911—972年)皇宮宮苑(史稱南宮)中的人工湖(又稱仙湖),其中有一處水中沙洲——藥州,為當年南漢國王令方士煉丹藥之地,以石景為特色,又名石洲。北宋滅了南漢國後,藥洲成為士大夫泛舟觴詠的遊覽勝地,名為西湖,自宋至清,很多著名詩人墨客留下了吟詠詩文。明代「藥洲春曉」曾列為羊城八景之一。

廣州西湖路是一處繁華地

「藥州遺址」位於廣州教育路上,與西湖路交界。西湖路,就是沿用了過去這裡西湖的稱謂,另一頭連著廣州最繁華的北京路商業步行街。這裡,自古以來就是廣州的中心區域。

廣州北京路步行街一景

「藥州遺址」身居鬧市,周邊都是高層建築,這裡卻好比是一處綠洲,面積不大,門面很小,很多遊客往往都會走過錯過。步入其中,卻是別有天地,百年榕樹古木參天,一泓湖池蓮花盛放,可謂鬧中取靜。記得十多年前初到廣州,偶然路過此處,可謂驚鴻一瞥,印象深刻。

藥州遺址門景

藥州遺址四周高樓環繞

由「仙掌石」向園門眺望

「藥州遺址」應該是我國現存最早的皇家園林地上遺存,距今有一千一百年歷史,如今縮小到僅為一千四百平米的庭院,其中最令人矚目的,就是一泓湖池以及圍繞其間的近十方大型置石,更像是一個以石景為主打的小型園林。這些石頭當初都是南漢國宮苑的園林置石,有九塊特別高大瑰奇(史書記載高有數丈),仿佛天上隕落的星宿,史稱「九曜石」(九曜指北鬥七星和輔佐二星),此地因此又稱九曜園。只是經過了千年的滄桑變遷,大多殘缺不齊、面目全非了。整個北部院牆都是碑廊,都是明清兩代有關藥州和九曜石的詩文,保存尚屬完好。

藥州遺址背部院牆為碑廊

藥州遺址碑廊翁方綱書《後九曜石歌》局部

藥州遺址碑廊《續廣東學政題名碑》局部

「九曜石」究竟是什麼石種?很多人恐怕有此一問。按照史書記載,「南漢主劉龑使罪人移自太湖、靈壁浮海而至者。」(清代屈大均《廣東新語》)也就是說,這些園林置石是出自千裡之外的靈璧石、太湖石等,讓罪人通過海上遠道運石至藥洲以贖罪。這有點像宋徽宗的「花石綱」,而且路途更遠,在當時簡直無法想像,所以後人認為此說存疑。從現場實物觀察,這些石頭大多屬於石灰巖類太湖石,有的局部屬於變質巖,有的局部有玉化現象,由於表面風化嚴重,地域特徵並不明顯。這類奇石在嶺南應該都有賦存,想必當初也不會捨近求遠。有人則考證,其石出自南漢國王的發跡之地——西江之封川。

此次在廣州,筆者還探訪了新開館不久的南漢二陵博物館,其中也有藥洲的介紹,包括有宋代米芾和清代翁方綱所題刻「藥洲」石(模型)各一方;還有是南漢國中宗劉晟昭陵墓道的石象、石馬各一座,這兩座石像生質地相似,灰黑色,間有白筋,應該屬於石灰巖類,與九曜石相似,質地稍顯緊密。

藥州遺址模型(南漢二陵博物館)

南漢國昭陵墓道的石象、石馬

「九曜石」雖然大多殘缺不齊,但石上留存的歷代刻銘以及相關詩文之多之豐富,可能也是僅見的,其中有八方大石頭上面尚存留有古代文人題名和刻銘,凡是稍微平坦之處都有題刻,有的將整塊石面磨平鐫刻,可謂詩文兼備,內涵豐富。今人高旭紅編著有《藥洲石刻》(廣東人民出版社2016年5月版),收錄了九曜石上石刻五十一題、藥洲碑刻四十一題。以筆者所了解,目前還沒有一處古代賞石遺存留有如此豐富的刻銘和信息。這一方面固然是因為此處系現存最早的古代皇家園林地面遺存,其園林置石也是可考較早的古代賞石,最主要的,恐怕還是因為這裡在明清兩代是廣東地區最高地方文教官署的所在地,藥州遺址和九曜石不但得到妥善保護,而且還由此知名度大增。尤其是清代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書法家、文學家、金石學家翁方綱擔任廣東學政,歷時八年,發掘出了北宋米芾題「藥洲」石,更是聲名大噪,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仙掌石」與「拜石」(右),後者歷代題刻有十五處,號稱「九曜第一石」

「拜石」上面北宋廣東經略使張釜慶元乙卯(1195年)題刻

「池西大石」和「四言詩石」題刻累累

高旭紅編著《藥洲石刻》書影

翁方綱學識淵博,精研經術,長於考證,能書善詩。他平生對於蘇東坡和米芾最為服膺,其齋名」蘇米齋「即由此而來。所以,他一生對於蘇東坡和米芾的書跡詩文頗為留意。當時,翁方綱得知米芾曾來過廣州,在藥洲九曜石上留有題刻,就四方尋找,歷時多年,果然在廣東布政使署的東園樹叢裡找到了米芾所題刻「藥洲」石(今置於水池北岸上),此石高約五尺,狀如持笏,上有「藥洲。米黻元章題」;另有「時仲公詡積中同遊,元祐丙寅季春初八日題」字樣(後來據金石學家阮元考證,「元祐丙寅」一段並非米芾所題,應為後人所題),翁方綱喜出望外,名之為「米題藥洲石」,手摹勒石,遷置於學政署(即今藥洲遺址)。

「米題藥洲石」字跡尚可辨別

「藥洲。米黻元章題」拓片

不但如此,翁方綱另外摹寫有米芾書跡「藥洲。辛卯中春。方綱」,刻寫於另一方石頭上,形如筍峰,高逾七尺,今存水池北邊,又稱「藥洲石」。同時,還在最大的一方「九曜第一石」上,書題「拜石。辛卯中春。北平翁方綱篆題」。翁方綱圍繞九曜石寫有二十首詩,包括《九曜石歌》《後九曜石歌》等,可謂用情至深。他還將有題刻的六方奇石,分別命名為米題藥洲石、池東石、池西方大石、拜石、仙掌石、池西大石。

清代翁方綱摹寫米芾書跡「藥洲石」

「池西方大石」又稱「海上洲石」、「牛頭石」,有題刻九處

期間,翁方綱還著有詩話集《石洲詩話》八卷,所謂石洲,就是指藥洲。被翁方綱譽為「粵東三子」之一的詩人張維屏,在《石洲詩話》跋中提到:「今展卷坐對,不啻追侍杖履於古榕曜石間。」可見,當初他們師徒確實曾經在藥洲的榕樹和九曜石畔切磋詩藝。

米芾在熙寧六年(1073年)到過藥州,寫過一首《九曜石》詩刻於「仙掌石」上:「碧海出蜃閣,青空起夏雲。瑰奇九怪(?)石,錯落動乾文。米黻,熙寧六年七月。」時年米芾僅22歲,應該是在浛洸尉(今廣東英德)任上,這可能也是米芾詩文出道的「處女作」。「米題藥洲石」應該是與此同時題刻的。這也是「九曜石」中最出彩的一方石頭,最稀奇的是,石表正中有一個比常人大一倍的手掌印痕(史載「長尺二寸」),十分清晰可辨,仿佛神仙所為,故稱之為「仙掌」,讓人百思不得其解。手掌左上方有明代嘉靖年間廣東督學吳鵬的題刻「仙掌」兩字。

「仙掌石」局部刻字及手印

當初翁方綱並沒有找到米芾的詩刻。幾十年之後的道光六年(1827年),後任廣東學政翁心存終於發現了米芾的詩刻,原來米芾詩刻位於「仙掌石」的底部,因為常年被水浸沒,而且又有榕樹盤根纏蓋,所以就一直無從知曉了。為此,翁心存於道光八年特撰《仙掌石新得米元章詩刻記》,並刻碑上石,迄今尚存「藥州遺址」碑廊,並由葉志詵摹刻米芾《九曜石》詩並跋於石碑。

清代葉志詵摹刻米芾《九曜石》詩並跋

此次近距離接觸「仙掌石」,果然在左後側底部位置發現了米芾的詩刻,其右側題刻清晰可辨:「嘉熙三年(1239年)己亥元巳,九仙野叟陳疇少錫泛舟仙湖,觀仙掌石。摩挲蘚刻,詠米南宮詩,奇哉。……」由此得知,南宋士人陳疇在米芾題刻「九曜石」詩一百六十多年後,尚能清晰辨別出石上的題刻。但如今左下側米芾的詩刻已經非常漫漶不清了。這首詩及其書法,在米芾的有關文集中未見著錄,也是一首佚詩,可能也是米芾愛石經歷的最初寫照,彌足珍貴。

「仙掌石」米芾題詩依稀可辨(左下方)

《海上石語》限量發售

此次《海上石語》由上海市觀賞石協會力邀「文人空間」傾情打造,「西泠印社」出版發行,北京匯石融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獨家發售。首批限量發行一千冊,定價人民幣680元,特惠八五折580元一本,除過參展藏家預定之數,所剩不多,有意訂購者請儘快聯繫本書銷售負責人——劉老師,15605193533(同微信)。

亦可通過下方匯石融通官方商城下單購買。下單時請填寫詳細快遞收貨地址,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一個工作日內和您取得聯繫,確認發貨事宜。

·END·

本文作者,《匯石融通》特約作者——俞瑩

【談古說今專欄——俞瑩】

【談古說今】上博觀展明青花

【談古說今】獅子林與當代藝術

【談古說今】青州偶園訪古石

【談古說今】「魯王之寶」辨奇石

【談古說今】「人間異珍」看拍賣

【談古說今】故宮藏石知多少

【談古說今】自古美石價不菲

【談古說今】靈璧古石有故事

【談古說今】筆山自有深情在

【談古說今】故宮藏石窺一斑

【談古說今】菱溪一石足千秋

【談古說今】宣德瓷罐賞奇石

【談古說今】撲朔迷離「小玲瓏」

【談古說今】鳳凰山訪排衙石

【談古說今】明代邢侗畫石奇

【談古說今】「祥龍石」尚存天壤?

【談古說今】蘇博特展賞名畫

【談古說今】醉白池中風月古

【談古說今】歲朝清供迎新年

【談古說今】「玩物公社」看石展

【談古說今】上博觀展董其昌

【談古說今】明代供石畫中看

【談古說今】東坡畫石足千秋

【談古說今】「城市山林」有餘響

【談古說今】十全石美話「石都」

【談古說今】意與古會「文人石」

【談古說今】明清版畫觀奇石

【談古說今】重陽雅集話賞石

【談古說今】米萬鍾弄石餘事

【談古說今】惠山寺中可「聽松」

【談古說今】銅陵觀石記

投稿轉載、商務合作、諮詢

郵箱:liurui@vstonefin.com

匯石融通 

中國觀賞石金融服務平臺

匯聚藏石,融通天下

長按,識別,加關注

匯石融通高端微信交流群現已開通,請點擊下方閱讀原文立即加入⬇⬇⬇

相關焦點

  • 【談古說今】故宮藏石知多少
    在珍寶館展出的各種皇宮收藏的珍玩之中,有一方靈璧賞石,黝黑如漆,包漿像是做舊過的,石上還有刻字「芳華(?)」,看底座樣式年紀也不大,同樣也沒有標籤。同框展覽的,是「清·壽山田黃伏虎羅漢」。這些賞石,貌似古石,卻沒有說明標籤,極易混淆視聽,誤導觀眾。
  • 【談古說今】文同竹石自風流
    最後一句「流落漢江邊」,點明了山堂之地點,當是指文同在興元府(今陝西漢中)或是洋州知州任上的寓居之地。在興元府知府任上,文同有《興元府園亭雜詠》組詩,其中《桂石堂》一詩聯想豐富,將園中的立峰比作桂林山水,表達了流連忘返之情:「嘗聞陽朔山,萬尺從地起。孤峰立庭下,此石無乃似。愛爾常獨來,一日須三四。」
  • 廣州原來也有西湖,免費開放卻遊客稀少,曾是皇帝煉丹求仙藥處
    江南園林多靈秀,嶺南園林是另一種風情,順德清暉園、東莞可園都很受遊客歡迎,相對來說,廣州古城內的園林知名度一直不高,位於教育路的藥洲遺址就是這樣一座園林,雖然是免費開放的,但長期以來遊客稀少。藥洲遺址古色古香,最初時是南漢開國皇帝劉龔煉丹求仙藥的地方。
  • 廣州原來也有西湖,免費開放卻遊客稀少,曾是皇帝煉丹求仙之處
    原來現在的西湖路、教育路一帶在南漢時期曾經鑿長湖五百丈,並在湖中建造人工島,這個島就是「藥洲」,湖泊則一度被稱為西湖和仙湖。湖中原有奇石共九塊,史稱九曜石,藥洲遺址一度因它們而被稱為「九曜園」。當年南漢國建都廣州之後,大興土木建造離宮別院,藥洲遺址所在區域可以連接南宮。
  • 杭州西湖周邊小眾但絕美寶藏的強烈推薦
    九曜山九曜山位於玉皇山西北,海撥201米,有石級與南屏山相連(南屏山是九曜山的分支,因地處杭城之南而得名,南屏山北側建有淨寺)。 從南屏山腳至九曜山頂,步行道臺階約1050級,徒步約需半小時。九曜山下現建有太子灣公園,此園因曾葬有南宋慶文、景獻兩位太子,故名。
  • 【談古說今】 雲間逸筆莫雲卿
    其實,此說在莫是龍《畫說》中就有明確揭示:「禪家有南北二宗,唐時始分。畫之南北二宗,亦唐時分也,但其人非南北耳。北宗則李思訓父子著色山,流傳而為宋之趙幹、趙伯駒、伯驌,以至馬、夏輩。南宗則王摩詰始用渲淡,一變鉤斫之法,其傳張璪、荊、關、郭忠恕、董、巨、米家父子,以至元之四大家。」這段記載,與董其昌後來所述(《畫禪室隨筆》卷二)幾乎完全一樣,恐怕難逃抄襲之嫌。
  • 俯瞰西湖美景的三個好位置:九曜閣,江湖匯觀亭,寶石山脊
    走過了斷橋,走過了白堤,又走過了蘇堤,想不想看看西湖的全景全貌呢,登山吧,可以將西湖美景盡收眼底,遠望的風景也格外的秀麗。登山看湖景是我很喜歡的一種觀湖方式。在山裡會有不少的本地人在健身,山上有健身遊步道,而登上西湖周邊的山上看湖景會也看到不一樣的西湖。登高望遠是一件很美好的事。有三個地方是絕好的俯瞰西湖的位置。第一就是寶石山頂,寶石山也叫做保俶山,就是保俶塔所在的那座山。有好多路都可以登上寶石上的山頂,而從北山街的保俶塔前山路上山是最近的到達山頂的路。
  • 【談古說今】文人篆刻觀印石
    其中收錄的名家鈐印(幾乎全部為白文)以及銘文之外,還註明了材質,包括金、銀、銅、玉、瑪瑙、水晶、寶石、琥珀、石等,其中石印佔了絕大多數,文三橋(彭)所篆之印全部為石印。一方面,他發現了青田石(燈光凍石)可以用來治印。以前治印材質以銅、玉、牙等為主,元代書畫家王冕開始用花乳石篆印,被視為開創了文人治印的風尚。
  • 書城歷史:清末民國廣州的書店一條街
    自清代開始,廣州的書坊主要在雙門底及西關,其中以城裡的雙門底書坊數量最多。時至今日,北京路上自北往南有教材書店、古籍書店、科技書店、聯合書店、新華書店等,年紀稍大的廣州人還應該知道此前這裡還有外文書店與兒童書店,這麼多書店集中在北京路上,可以說都是清末民國這裡曾是「書店一條街」的繼承。 1、雙門底書坊
  • 【談古說今】 大千遺愛黃蠟石
    此次拍賣會,推出了一場「海上研樸堂主人舊藏古代供石暨文人清供珍玩專場」,這也是繼西泠印社2008年秋拍會「文房清玩·中國首屆歷代供石專場」之後的第二場古代供石專場拍賣。,也足以說明古代供石確實是一個稀缺而又小眾的市場。
  • 書城歷史:清末民國廣州的書店一條街
    自清代開始,廣州的書坊主要在雙門底及西關,其中以城裡的雙門底書坊數量最多。時至今日,北京路上自北往南有教材書店、古籍書店、科技書店、聯合書店、新華書店等,年紀稍大的廣州人還應該知道此前這裡還有外文書店與兒童書店,這麼多書店集中在北京路上,可以說都是清末民國這裡曾是「書店一條街」的繼承。 1、雙門底書坊
  • 大羅宮景區介紹:九曜星君殿、六丁六甲殿
    九曜星君殿:九曜是指太陽、太陰、金、木、水、火、土及計都、羅睺九位星君。古人認為「九星」主人的吉兇禍福。其中「五行相生相剋,相剋則有家宅不寧,六畜不旺,人丁不安,口舌官司等兇兆」;又有「男怕羅睺,女怕計都」之說。因而民間有正月初八順星轉運祭九星的習俗,據說可以消除各種災難,保佑一年吉慶隨心。
  • 「縱橫捭闔談古說今」百家號權重排名,百家號如何賺錢?百家號收益...
    縱橫捭闔談古說今百家號近期文章情況 縱橫捭闔談古說今最近一個月文章表現質量分布為,0%為優質文章,82%為中等文章,18%為普通文章,以下為各類文章近期案例。 縱橫捭闔談古說今百家號推廣估值及分析 目前縱橫捭闔談古說今百家號預估推廣價格為16-56元之間不等,該價格綜合排名32.6萬 ,高於整體70.7%的作者預估價,綜合分類排名1.4萬 ,高於綜合分類
  • 這座千年古園藏在廣州最繁華的街道,50%的當地人都沒去過
    旅行有好多益處:新鮮滿懷;見聞大開;觀賞新都市的歡悅;與陌生朋友的相遇;能學到各種高雅的舉止文章分類|旅遊見聞文章字數|1038字,閱讀約3分鐘廣州作為一線城市但其實有很多景點,也許我聽說過,但一直沒有機會去,甚至連在哪裡都不知道,所以有時候尋找這些躲在廣州的人也是一種樂趣。其中,九曜園就是這樣一個城市中隱約存在的大。你絕對想不到,它竟然躲在廣州繁華的北京路。眾所周知,北京路步行街是一個景區,既有大型商場,也有最接地氣的小攤大車。這裡有各種充滿老廣州味道的大街小巷。
  • 廣州這些地方很有意思,每個都別有一番意境,卻鮮為人知
    二、藥洲遺址:又名九曜園,位於教育路80號南方戲院北側。 原是一座南漢御苑,是廣州為數不多的南漢國遺址。西湖本是廣州的天然湖泊。南漢乾亨年間(917-925),南漢主劉龑鑿湖周五百餘丈,進一步擴大湖區,史稱西湖或仙湖,現在的西湖路因此而得名。劉龑又在湖濱建起南宮,又聚集一些方士在湖中的沙洲——藥洲煉藥,故得名藥洲。
  • 廣州有個「超1100年」皇家園林遺址?以「藥」字命名,幾乎沒遊客
    五代十國的南漢國自917年稱國,割據一方,建都廣州,乾亨三年(919年),窮奢極侈南漢開國皇帝劉巖,選扯在今天廣州西湖路、教育路一帶,大興土木建造他的皇家園林 ,西湖路原來是天然的水道流經的區域,劉巖下令將水道擴建拓寬,鑿成了五百丈的湖區,在湖的四周建起了亭臺樓閣,水榭曲橋,這裡就是五代十國時期南漢國皇家園林:西湖。
  • 清江裂石·西湖——明·屠隆
    清江裂石·西湖——明·屠隆      渺渺重湖背郭斜,永日坐蒹葭。四面山青不斷,樓閣外、亂水明霞。
  • 【談古說今】「石非石」登陸藝博會
    其中,由北京匯石融通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主辦、北京無上堂藝術機構執行的「石不能言|石非石2020上海展」,是賞石作品首次以主題展的形式集體登陸上海藝博會,意義不同尋常,也是藝博會的一大亮點。因為,觀賞石是否為藝術品,一直備受爭議,雖然賞石界似乎已經統一認識,認定觀賞石是石質藝術品,但在主流藝術界卻並未得到普遍認可。
  • 周偉成談《四大才子》借古說今 解剖社會毒瘤
    周偉成談《四大才子》借古說今 解剖社會毒瘤 2014-03-17 09:56金鷹網 因此他編這部劇,首先就是和無釐頭說再見,而四大才子的基本人生路線還是遵循歷史,比如文徵明懼內,祝枝山講排場,唐伯虎科舉舞弊案後的悲慘人生等。周偉成說:「鄒老師顛覆傳統題材,將老故事賦予了新的時代意義。」
  • 【談古說今】文玩賞石欣有託
    清·紅木雕荷葉形承盤(廣州華藝拍品)清嘉慶·粉彩無雙譜圖墩式碗(配硬木座)(廣州華藝拍品)不同於賞石木座誕生之前的盆座樣式,木製賞石座架都是量身定做,是極有個性化的作品,也是古代賞石收藏趨於成熟的標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