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特色小吃將老上海和新上海的特點融合在一起,有著種類繁多的各色小吃。上海特色小吃特點分明,不像廣東地區的菜一樣非常的甜,也和四川、重慶菜的麻辣非常不同,特點非常鮮明,具有自己的獨特風格,主要特點是清淡、鮮美。下面就為大家介紹一下上海特色小吃。上海特色小吃種類繁多,做法各異,可以蒸,可以煮,可以炸,可以烙,綜合所有的烹調方式,這是人們喜歡上海小吃的原因,也同時是上海特色小吃的特點。
上海的南翔小籠在清末同治十年孕育誕生,它歷史悠久、蜚聲中外,許多人慕名甚至專程來上海體會南翔小籠的別樣魅力。上海南翔小籠的美味背後,是其精益求精的用料和製作手法。南翔小籠擇取豬腿上的精肉制為餡,選用精白麵粉發酵成皮,最獨特也是最巧妙的一點是:餡內拌入的皮凍是將豬肉皮和老母雞湯一起燉煮之後製成的。蒸好的小籠包小巧極致、味美鮮香。透過輕薄的麵皮看,那誘人多汁的餡料若隱若現,一口便飄飄欲仙。
楓涇丁蹄,它是上海傳統名菜,我到了上海的第二周,朋友就帶我去吃了這道菜,對於我這種無肉不歡的人來說,楓涇丁蹄很適合我,應當有不少女孩子都是很喜歡吃豬蹄的,楓涇丁蹄的主料就是豬後蹄,它肥而不膩,吃起來會讓食客感到口齒留香,色澤紅亮、肉質肥嫩,有一些人雖然也愛吃肉,可是吃久了會感到膩,但是楓涇丁蹄不同,它不僅好吃,也很耐吃,吃久了也很難覺得膩。
看圖片就知道這是一塊非常酥脆的蟹黃殼,作為上海的傳統小吃,一定一定要吃!蟹殼黃是用發酵面加油酥製成皮加餡的酥餅,顏色和餅子的形狀特別像煮熟的蟹殼,成品呈褐黃色,吃口酥、松、香。在早期的上海,幾乎所有茶樓、老虎灶(開水專營店)的店面處,大都設有一個立式烘缸和一個平底煎盤爐,邊做邊賣兩件小點心——蟹殼黃和生煎饅頭。受歡迎程度可想而知。
蔥油餅是上海地區特色小吃的一種,屬滬菜系。該小吃色黃亮,蔥香油潤,外脆裡酥,現做現吃。說起蔥油餅,全國各地應該都有,但是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做法也不完全一樣,有大型的也有小個的。老上海的蔥油餅,大小基本在直徑10釐米左右,厚度也必須達到1釐米朝上一點。對於很多老上海來說,蔥油餅代表的不僅僅是一種街邊小吃,而是兒時的美好回憶,是弄堂裡瀰漫的蔥油香,是早飯攤頭前排的長隊,更是一口咬下去滿嘴的酥脆。因為它不只是一張餅,它是傳奇!
上海人對於糕團,有種無法形容的情結。首先吧,種類很多,條頭糕、金糕、雙釀團、拉糕、定勝糕、重陽糕、海棠糕、薄荷糕、松糕、黃松糕、綠豆糕、赤豆糕、橘紅糕、擂沙團、餈毛團,等等,甜香軟糯,花色繁多。要說一些小吃店裡有這些糕團也沒什麼稀奇,但是上海愣是做成了老字號!滬上那些老字號糕團,這麼多年過去米道依舊嗲到不行,有的老字號前面永遠排著隊!比如範大成、王家沙什麼的,值得一提的是老城隍廟綠波廊桂花拉糕可謂滬上名頭最大的糕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