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陪伴上海人20年的旅遊集散總站,如今不僅串聯起各地,還成為長三角目的地展示中心
「我今年79歲了,這條旅遊線路適合我們老年人嗎?」「長三角最近還有沒有什麼新線路?」今天上午,在位於中山南二路的上海旅遊集散總站,吳江文旅展示中心落成。不少上海市民也從各地趕來了解蘇州吳江區的旅遊資源,迫不及待地想乘大巴前往同裡古鎮、黎裡古鎮等地旅遊。
據了解,今天也是上海旅遊集散總站成立20周年。1998年,上海旅遊集散中心作為當年的市政府實事工程而誕生。20年來,上海旅遊集散總站為上海市民遊客串起了「從家門到景區大門」的旅遊交通服務,也吸引了一大批「忠實粉絲」。
旅遊集散總站推介長三角旅遊資源
在旅遊集散總站,記者看到了首個吳江文旅展示中心,市民可以先在站內的吳江文旅展示中心,觀看吳江旅遊宣傳片、吳江特色藏品展示等,若是有意向前往旅遊,則可以在一旁的諮詢服務中心了解吳江旅遊線路的具體情況。
吳江文旅展示中心吸引市民參觀
「長三角一體化對於吳江來說是一個很好的機遇,接下來我們也會積極探索公共運輸和相互指引,在旅遊方面進行互推互送。」吳江區文體廣電和旅遊局副局長董愛斌告訴記者。他們還將借上海旅遊節的機會,推出「長三角示範區旅遊服務」平臺,展示青浦、吳江、嘉善三地的旅遊資源,向長三角遊客提供更多、更優質的旅遊產品。
家住附近的姚阿姨就和老伴一起,來上海旅遊集散總站「淘」實惠的旅遊線路。這次看到吳江旅遊資源介紹,老兩口也很心動。姚阿姨告訴記者,她已經是集散總站的「老朋友」了。十幾年前,她就在當時的上海旅遊集散中心處,購買周邊旅遊線路和長途車票。
市民遊客在上海旅遊集散總站出遊的場景 資料圖
現在,遷址到中山南二路的上海旅遊集散總站規模更大,旅遊線路也更多了。最近幾個月,他們已經跟著集散總站前往無錫黿頭渚、湖州南潯古鎮等地旅遊。「上海旅遊集散總站的線路以周邊城市居多,直接來這裡預訂遊線,不僅方便,這裡的工作人員也很熱情貼心,對我們來說再好不過。」姚阿姨說。
旅遊集散總站走過20年
今天上午,上海旅遊集散總站也舉行了20周年慶系列活動,回顧旅遊集散總站的發展歷程。
1998年,作為當年上海市政府實事項目之一的上海旅遊集散中心正式成立,主要負責旅遊線的諮詢、售票、發車、遊客的候車等日常工作。集散中心在上海八萬人體育場5號大扶梯下和虹口足球場2號扶梯下設立了候車大廳,在上海主要景區點,綠白相間的「旅」字大巴往來穿梭,將一撥又一撥的遊客運來又接走。
原上海八萬人體育場5號大扶梯下的旅遊集散中心候車大廳 資料圖
如今,上海旅遊集散總站搬遷至中山南二路的公交樞紐站旁,還在寶山吳淞長途汽車站、長途客運東站、長途客運南站、虹橋長途汽車站、長途客運北站、滬太路長途客運站設立了營業站點。
成立至今,總站以班次頻、線路廣、景點多、購票便、服務優、價格惠,以及隨到隨走的自助旅遊形式為特點,受到不少上海市民及在上海的國內外遊客的歡迎。在最初的十條旅遊線的基礎上,經過了十多年的發展,集散總站擁有「一日遊」、「二日遊」、「三日遊」等多形式的旅遊線路170餘條,涉及蘇浙滬等周邊地區的景點約270餘個。
20年的旅程裡,旅行已漸漸變成了上海市民生活的一部分,隨著時代的變遷,市民也有了越來越多的出行需求和出遊選擇。不變的是,旅遊集散總站仍在為遊客提供優秀的旅遊線路和旅遊諮詢服務。
據悉,為了推進長三角一體化,上海旅遊集散總站發布了16條「第二屆進博會精品遊線」,挖掘本地及長三角地區鮮明的江南文化特色,涉及最上海全景、古鎮文旅融合、自然生態風光、秋季應景採摘等多個主題,以方便來滬觀展的市民遊客遊覽上海及長三角地區,深入實地了解當地的民俗、文化,滿足遊客多元化、個性化的出遊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