擁有香港戶籍的內地人,保障福利真的有那麼好嗎?

2020-12-13 香港財華社

圖片來源網絡

還記得幾年前,不少內地孕婦冒險衝關生子,在2011年時,在香港出生的「雙非兒童」就接近35000個,佔香港整體出生嬰兒的40%,「雙非兒童」 是指在香港生寶寶的夫妻兩人都來自大陸,沒有香港戶籍。除了父母想幫孩子拿到香港身份證以外,2013年是香港投資移民計劃實施十周年,其中約90%申請人都是大陸富豪,其中包括騰訊主席馬化騰;另外阿里巴巴創始人馬雲也透過優才計劃移民香港。

香港到底哪裡好?為什麼那麼多人想要香港戶籍?首先,在教育上,取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後,就能享受香港15年免費教育。與國內的九年制義務教育不同,由於香港處於較為核心的國際金融地位,也是國際金融中心,因此擁有全球最優質的教育資源。此外,香港教育中非常重視雙語教育,很多從小學,甚至幼兒園就開始接觸到地道的英語教育。

圖片來源網絡

除了免費教育以外,香港的大學也是世界上鼎鼎有名的高校,比如香港大學、香港科技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和香港城市大學等均位列亞洲前十位,對於一直在香港讀書,同時擁有香港身份證的人來說,意味著進入這些大學的機會大很多。

在社會福利保障方面,香港在療保障制度和社會保障制度非常完善,公立醫院對市民完全開放,而且價格低廉,以診金和住院費為例,合資格人士每次診金只需180元,住院每天100至120元,非香港居民每次診金則需要1230元,住院按照不同病房由2340元至13650元不等。除了醫療福利以外,還可以享受退休金、養老生活金等所有社會福利。

圖片來源網絡

再者,一旦擁有香港的永久居民身份證,就可以申請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護照。香港特別行政區的護照能夠享受150多個國家的免籤待遇,反之持有普通中國護照的公民只有65個國家和地區的免籤、落地籤待遇。

就以上三點而言,香港的福利的確非常好,但是取得香港身份證就是好的嗎?事實上,普通人在香港生活,也不是無憂無慮,香港的房價和生活成本是有目共睹的高,面對著巨大的生活成本,對於普通人而言生活也是過得非常辛苦,很多港漂最後還是回去內地工作生活,也許更加輕鬆。

編輯:陳依彤

相關焦點

  • "雙非"家庭陷戶籍壁壘 退回內地比擠進香港還難
    「讓孩子成為香港人」曾是眾多冒著生命危險「衝關」生產的「雙非」家庭(夫妻均非香港居民)動力源泉。至今,「雙非」嬰兒數量已超過20萬。長期以來,這些極富冒險精神的父母認為,在經濟更為發達的香港,他們的孩子能獲得更優質的教育和更豐厚的福利,從而有更光明的前途。
  • 香港身份、內地戶口的關係及香港身份優勢你真的了解嗎?
    能同時擁有香港身份與大陸戶口嗎?  首先有想獲得香港身份的朋友,最關心的問題就是持有香港永久身份後,是否能同時擁有大陸戶口。  其實,申請香港永居(永久居民身份證)和註銷內地戶口沒關係!申請香港特區護照和註銷內地戶口也沒關係!獲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證和香港特區護照後,申請回鄉證(港澳居民往來內地通行證)才有關係!  需要註銷內地戶口的情況主要有兩種:辦理回鄉證、辦理單程證。鑑於國家對兩地雙重戶籍的管理,辦理上述兩證前,均需註銷內地戶口。
  • 持單程證移居香港之後,內地戶籍還能繼續保留嗎?
    ,是中國公安部有關部門發給有香港或澳門親屬的中國內地居民前往香港或澳門定居的證件。   一旦內地居民申請以這樣的形式移居香港,那麼按照目前的法律規則,是無法反悔拿回內地居民身份的,所以這個證也叫單程證。
  • 透視香港人與內地人之間極微妙的關係
    這是香港人用寶寶父母的身份來給他下的定義,所謂「雙非」是指在香港生寶寶的夫妻兩人都來自大陸,沒有香港戶籍。  2001年,香港高等法院和終審法院相繼裁定,1997年在香港出生、但父母皆為內地人的莊豐源勝訴,獲得香港戶籍。這讓在香港出生的雙非嬰兒獲得香港戶籍有了法律依據。  港澳自由行在2003年開啟後,赴港生子成為越來越多大陸夫婦的選擇。
  • 公安部門擬研究香港居民轉入內地戶籍政策
    東方網8月5日消息:據香港文匯報報導,在不少內地夫婦費盡心思為即將誕生的孩子弄香港戶籍之際,部分港人卻因種種原因想放棄香港戶籍轉入深戶。深圳市公安局人口處稱,由於一些香港居民辦理入籍深戶後,香港方面並未註銷其身份證,造成雙重身份,有違《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相關規定。
  • 港媒稱公安部擬推返回機制:香港新移民或可註銷戶籍重返內地
    據香港《東方日報》1月12日報導,針對近年部分內地新移民不適應香港生活的狀況,公安部正計劃推出「返回機制」,讓他們放棄香港身份證,重新申請內地戶籍,「雙非兒童」也將受惠。在香港,新移民一般是指未住滿7年的內地移民。一直以來,內地新移民都是香港人口增長的主要動力,每年平均有超4萬名內地人移民香港。
  • 內地籍考DSE與內地港籍生有何差別?香港大學的升學率相同嗎?
    宣稱香港本地中學生的考試成績水平日趨下降,以內地考生在國內學習模式與他們在同一個考試競爭,會有極大優勢。難道DSE真的很簡單嗎?內地考生參加香港DSE更容易考進香港的大學嗎?今天億米君就來替你解答!內地考生參加DSE的缺點錄取學位有限香港DSE接受任何國籍任何戶籍的學生報名參加,不僅限於提供給港籍學生報名。但是按香港教育局所規定,每所大學設定留給非聯招收生的學位數量上限只有20%,而這20%的名額中,只有3-4成是給內地學生的名額。
  • 子女變跨境學生 香港"雙非"家庭轉回內地戶籍難(圖)
    子女變跨境學生 香港"雙非"家庭轉回內地戶籍難(圖)香港文匯報圖  原標題:子女變跨境學童 港「雙非」家庭稱轉回內地戶籍難    中新網7月3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在深圳求學的港生中,為數不少來自「雙非」(父母均非香港永久居民)家庭。因為文化差異、社會輿論和教育壓力「夾擊」,這些家庭醞釀著離開香港的念頭。
  • 網友快評:你還想做「香港人」的爹嗎?
    網友們紛紛點讚、支持,更是大讚王敏剛是有良知的代表。不過激昂過後,我們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在大陸生孩子確實沒有在香港「好」。這個「好」為什麼要加引號呢?其實答案是見仁見智的。  按理來說目前我國內陸整體的婦產醫療水平不輸別的國家,又有完善的醫療保障做後盾。經過幾次大的整頓,婦嬰食品安全問題也大有改觀。可為什麼仍然有那麼多人擠破了腦袋要去香港生孩子呢?睿智的搜狐網友總是能一語中的。
  • 「雙非」兒童遇尷尬 內地戶籍難轉港籍變「雞肋」
    「雙非」港孩的尷尬……      能獲得香港戶籍拿到一張全球免籤的護照曾是不少內地人的夢想,近年來內地孕婦曾掀起一股赴港產子的熱潮,然而「雙非」家庭的種種遭遇讓香港戶籍變成「雞肋」。近日,記者調查發現,一些曾千方百計赴港產子的媽媽現在希望讓孩子放棄香港戶籍,重新做回內地人,然而,想重新拿到內地戶籍也絕非一件易事。
  • 新未來移民:關於香港身份和內地戶口的關係,一次跟你說清楚
    每年都有來自全球的人才,通過香港人才引進計劃獲取香港身份,留港定居就業或者創業。 對於香港身份和內地戶口的關係,每天都有很多朋友來諮詢,為此,小編特意匯總了大家比較關心的一些問題,一次講個清楚。 拿了香港永居民要註銷內地戶口嗎?
  • 香港真像想像中的那麼繁華嗎,為什麼那麼多人喜歡去香港?
    還記得小時候學校旁邊的錄像廳嗎?在還沒有網絡的時代,沒有多少休閒娛樂項目,到錄像廳看電影,便是很多青少年的最大樂趣之一。那時錄像廳放的很多電影,也是香港片。那時感覺香港真的是好繁華啊,燈紅酒綠,紙醉金迷,宛若人間天堂一般。當我們大部分人還在騎自行車的年代,人家已經天天拿汽車在街上當碰碰車玩了。
  • 港人養老,徘徊在內地與香港之間
    物價飛漲有人回流   根據媒體報導,現在到廣東養老的香港老人越來越多。但同時,也出現了一股回流潮。   不少香港人當初選擇到內地養老時,都帶著相對豐厚的積蓄,懷揣著「內地物價低、港幣值錢、空氣好、住房寬敞」的頤養天年夢。
  • 「香港人」在內地創業、就業竟能享受這麼多隱藏福利!_贏海外
    香港作為著名商業天堂,憑著商機豐富、註冊國際性公司手續簡單,就已經能吸引大量內地企業進駐,而現在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更讓香港的商業潛能「如虎添翼」!而且,「香港人」在內地創業就業,還能享受到令人意想不到的隱藏福利!
  • 80後夫婦痴迷赴港產子 圖香港戶口高福利(圖)
    雖然沒能在香港生產,這對年輕夫婦還是執意要去香港坐月子,於是,只過了一個星期 ,他們便在一名醫生和三名護士的陪同下去了香港。王先生和妻子對於赴港生寶寶的痴迷程度可見一斑,這同時也反映出了一些年輕人的心理狀態。可是去香港生寶寶真的那麼好嗎?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發現去香港生寶寶並沒有聽起來那麼美。
  • 一香港居民騙取內地戶籍被桃源警方識破
    一香港居民在桃源縣政務中心公安窗口,隱瞞自己的身份,要求補登大陸戶口,被戶籍民警當場識破。原戶口在桃源縣雙溪口鎮的廖某,1998年與一香港居民結婚後,取得香港永久居民身份.。2013年丈夫去世後,廖某回到雙溪口鎮生活至今。
  • 對待內地遊客,為什麼香港人和澳門人的態度差別會那麼大?
    因為香港和澳門的距離非常近,交通也非常方便,以前坐船隻需要一個小時左右,幾乎是隨到隨走,現在港珠澳大橋已經開通,香港和澳門之間的交通就更加方便了,於是,許多內地遊客都會選擇一次性將香港和澳門連在一起玩。然而,很多內地遊客去了香港和澳門恐怕都有這樣一種「感覺」,就是香港人和澳門人對內地遊客的態度差別非常大。在香港,很多人一聽到普通話,態度就會變得冷漠,有點愛答不理的樣子。
  • 香港房價全球第一,為什麼很多人住的很差也不願來內地發展?
    身邊很多朋友,只要有機會,就會往更發達的地方擠,省會有工作的人不會去地州工作,地州工作的人不願去縣城,縣城工作的人不會回鄉鎮,鄉鎮可以生活的人就不會回農村。
  • 香港住房保障模式暴露缺陷,內地不能完全複製
    早些年,香港的保障房制度對大陸有很多借鑑意義,大陸有些做法都把香港的保障房制度當成了樣本。比如,十多年前,北京在推出限價經適房的同時,都要求配建一定數量的廉租房,有些項目在達到限價標準的時候,就把競爭廉租房當成了中標的條件。廉租房有嚴格的準入條件,但是,這些年,從香港學來的廉租房,卻在香港暴露出了一些問題。
  • 香港市民享內地戶籍待遇,可直接在深圳買房!
    跨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工作》指出要加快皇崗口岸改造、推進香港國際機場與東莞港的深度合作《工作》對港人內地買房等民生政策也做出了明確指示,優化粵港澳居民在粵購房政策措施,進一步簡化香港居民購房流程,推動落實廣東本地居民享有同等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