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新歐」前加了個「甬」字!重慶國際物流大通道再度提檔升級

2020-12-26 上遊新聞

05-28 09:24:44 來源:重慶日報微信公眾號

《重慶日報》(2018年05月28日 01版)

鐵鐵聯運把中歐班列(重慶)與渝甬班列串聯起來

重慶與寧波共建「甬渝新歐」物流合作項目

重慶日報微信公眾號消息,市物流辦5月24日透露,重慶將與浙江寧波共同打造「甬渝新歐」物流合作項目,即把中歐班列(重慶)與渝甬班列串聯起來,通過鐵鐵聯運的方式,打造一條貫穿西向與東向的國際物流大通道。

去年,重慶、寧波提出共建「甬渝新歐」國際物流大通道,進一步增強服務「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建設的能力。隨後,由市物流辦牽頭,組織渝新歐公司、公運集團等共同研究項目方案。寧波則於去年出臺相應政策,用好港航發展專項資金髮展寧波市海鐵聯運。同時,去年底,中鐵總公司正式為重慶至寧波鐵路運輸線路鋪圖,並納入全國貨運鐵路幹線。

在重慶與寧波共同推動及中鐵總公司支持下,今年1月,渝甬班列開行首發去程班列,宣告「甬渝新歐」重慶與寧波去程段正式打通。目前,該班列運行穩定,全程運行時間57小時,從3月起開行頻率由每周1班加密為隔天1班,截至5月13日,渝甬班列共開行35列,發運標箱2214個,主要貨源為汽摩配件、裝備工業品、玻璃纖維等,貨物主要流向阿根廷、德國、菲律賓、美國、加拿大、韓國、義大利、英國、日本、奈及利亞及中國香港等地。

市物流辦表示,下一步,重慶將在渝甬班列的「提質量、降成本、優流程」上下功夫,主要推動兩方面工作:一是加大通道培育扶持力度,努力將更多的水運貨源轉到渝甬鐵路班列運輸,推動渝甬班列雙向開行;二是積極引導各物流通道運營企業間加強合作,促進渝新歐國際大通道與渝甬班列實現有機連接,從而推動「甬渝新歐」物流項目的建設。


《重慶日報》(2018年05月28日 03版) 點擊查看▲

開放,是重慶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動力。隨著重慶積極謀劃實施內陸開放高地建設行動計劃,重慶這一內陸腹地,正向開放前沿大步邁進。

物流通道,是開放的重要基礎。重慶不靠海、不沿邊,打造符合自身特點的物流通道,便顯得尤為重要。鐵路運輸,由此成為重慶物流體系中的重要一環。

自2011年渝新歐國際物流大通道打通以來,重慶以鐵路為載體,陸續打造了西、南、北、東四條國際物流大通道。


「渝滿俄」讓重慶攜手俄羅斯

今年2月5日,一趟滿載進口葵花籽油的火車班列抵達重慶,並於當月8日在重慶鐵路保稅物流中心(B型)正式開箱,經過保稅倉儲、通關通檢後,這批葵花籽油將分銷至全國各地。負責運載這批葵花籽油的,便是「渝滿俄」班列,這也是它首次以專列形式運回進口葵花籽油。

這趟回程專列對「渝滿俄」來說,意義重大。首先,這趟回程專列標誌著「渝滿俄」貨源種類進一步豐富,對未來增開、常態化開行打下了基礎。其次,「渝滿俄」的成熟,也有助於完善中歐班列(重慶)的體系,擴大其輻射影響力。

所謂「渝滿俄」,是一條自重慶西部物流園出發,北上經滿洲裡口岸出境,橫越西伯利亞,到達莫斯科的國際鐵路班列。該班列從2013年起開始運行,但受制於俄羅斯方面的集貨問題,此前一直為去程班列,直到去年6月才正式迎來首次回程,進入常態化開行、提速降本以及通關合作。

隨著中俄雙方交往的頻繁,「渝滿俄」也增開了班列頻率。從5月15日起,「渝滿俄」正式實行每周二固定發班。今年1月至5月,「渝滿俄」共開行35班,目前已累計開行82班。

西

中歐班列(重慶) 成了渝歐「直通車」

2011年,渝新歐國際物流大通道正式打通,重慶至德國杜伊斯堡間有了一條國際鐵路班列。這條西向物流大通道,改變了內陸地區與歐洲之間的物流格局,催生了「中歐班列」這一品牌的誕生。

經過幾年的運行,中歐班列(重慶)成績斐然,不僅是全國眾多中歐班列中首個突破1000班的班列,還被海關總署稱之為中歐班列的重要品牌。去年,中歐班列(重慶)開行數量近700班;今年,截至5月26日,已開行314班,全年預計將超過1000班。

除了開行班列數量上的增加,中歐班列(重慶)今年更在出境口岸、集結和分撥點上有所提升。市物流辦透露,除了阿拉山口,中歐班列(重慶)還開拓了霍爾果斯、滿洲裡、二連浩特3個進出境口岸,都已實現了常態化運行。同時,中歐班列(重慶)的集結點和分撥點由最初的德國杜伊斯堡,增加到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義大利、荷蘭、比利時、匈牙利、波蘭、立陶宛、越南、新加坡、柬埔寨等10餘國家30多個城市。


兩條路線共赴南洋

去年2月,在北京召開的中新互聯互通項目聯合協調理事會第一次會議上,中新互聯互通項目南向通道(簡稱南向通道)首次被正式提出。當年的4月28日和5月10日,南向通道鐵海聯運班列開展了雙向測試。由此,重慶南向的鐵路通道正式打通。

該班列作為南向通道的「主力軍」,從重慶鐵路口岸出發,利用鐵路運輸方式,經廣西欽州港,海運至新加坡等東協各港口,進而連通國際海運網絡輻射全球。通過這條班列,貨物從重慶至東協主要港口運輸時間為7—10天。相比傳統江海聯運至東協地區,國內段運輸即可節約10-13天,至東協主要港口全程將提前10-15天。

截至今年3月16日,該班列已完成107班上下行、內外貿同車的鐵海聯運班列,其中上行班列46班,下行班列61班,貨物種類30多種,抵達港口覆蓋亞洲、歐洲、非洲、美洲、大洋洲等六大洲45個國家的82個港口,實現與全球海運網絡的無縫銜接。

今年3月16日,渝新歐越南國際班列從沙坪垻區團結村中心站發出,途經廣西南寧,再由憑祥口岸出境,將直達越南河內。該班列與中歐班列「聯動」,通過鐵鐵聯運的形式,可將歐洲貨物直運越南河內,與以往傳統運輸模式相比,成本節約了至少1/3。這也是重慶南向的另一條鐵路班列。


重慶貨物出海 又增加了新通道

以往,重慶的東向通道主要以長江黃金水道為主,而通過江海聯運,重慶的貨物在上海和深圳兩個港口進行分銷。

渝甬班列的出現,則改變了這一格局。通過這一沿江班列,重慶的貨物可直達寧波港,從而為重慶貨物出海,增加新的通道。

相比傳統的江海聯運,這一班列具有兩大優勢——

一是時效快。傳統江運模式重慶至上海需要10-15天時間,在長江修閘和清淤期間擁堵期達20-30多天,而渝甬班列僅57小時可達寧波舟山港,極大地縮短了內陸運行時間;二是班列港口端鐵路直通碼頭,貨櫃下貨地點距離出海口只有約200米,港區火車、吊裝、集卡等作業環節均由海鐵一體化管理,班列貨櫃可最快速度直通直航母船邊,是目前重慶貨物出海最便捷的一條通道。

今年3月,渝甬班列實現兩日一班,標誌著該班列進一步提速。市物流辦表示,渝甬班列的常態化運行不僅可以完善重慶市東向沿江通道建設,緩解長江航道擁堵帶來的系列問題,還可以更好地促進以重慶為重要節點的西部地區與長江經濟帶的區域合作,有利於重慶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同時,重慶日報記者還了解到,預計到今年下半年,渝甬班列有望實現「天天班」。

聚焦渝甬班列

市物流辦常務副主任楊麗瓊:

「甬渝新歐」實現

「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無縫銜接

「中歐班列(重慶)是重慶的西向大通道,渝甬班列是東向鐵路大通道,兩者通過鐵鐵聯運方式打造的『甬渝新歐』物流合作項目,實際上也讓『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實現了無縫銜接。」市物流辦常務副主任楊麗瓊如此表示。

目前中歐班列(重慶)運行情況良好,開行班列數量也在持續增加;渝甬班列也實現了常態化運行。將二者結合,「甬渝新歐」的概念意味著提檔升級:一方面,能讓歐洲貨物直達寧波甚至出海,為其提供了新的物流選擇;另一方面,能將寧波方面的貨物集散至重慶,再運往歐洲。如此一來,「甬渝新歐」便成為了一條貫穿中國東西兩端的鐵路聯運大通道。

「『甬渝新歐』可以更好地促進以重慶為重要節點的西部地區與長江經濟帶的區域合作,有利於重慶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開放格局。」楊麗瓊說。

重慶公路運輸集團

貨櫃聯運有限公司總經理張玲寧:

港口功能前移 為渝甬班列打造「內陸港」

作為渝甬班列的運營方,重慶公路運輸集團貨櫃聯運有限公司(下稱公路貨櫃公司)也努力為其營造一個好的環境。該公司總經理張玲寧表示,目前公司正在團結村鐵路口岸積極打造「內陸港」,以方便企業。

張玲寧介紹,所謂「內陸港」,就是指把港口的功能前移到內陸來。目前,公路貨櫃公司已與馬士基、長榮、中遠海、赫布羅特等九家船公司籤訂了CCA協議,如此一來,重慶客戶可享受本地訂艙、籤發提單、本地用箱(船公司的江運通道用箱與鐵路通道用箱互用)等服務功能,完善了渝甬班列的運輸方式,實質性為重慶本地企業減少了異地訂艙費用、本地用箱成本等費用。

另一方面,協議各船公路將與公路貨櫃公司開啟全面合作,渝甬班列的產品會進入船公司全球銷售網絡,通過船公司的全球網絡進行全面宣傳和銷售,使渝甬班列進一步與國際市場接軌。

同時上述部分船公司還籤訂了內陸箱管協議,即開放了團結村鐵路區域堆場作為船公司的內陸提還箱堆場,不但完善了渝甬班列的服務功能,而且為當地企業節省了部分物流隱形成本(減少了碼頭的空出不返費和短駁折返費),同時也是重慶地區的第一個船公司內陸堆場。

渝新歐公司財務總監高東:

渝甬班列是打造「渝新歐+」體系的重要一環

打造「甬渝新歐」,離不開渝新歐公司的協助。而對渝新歐公司而言,渝甬班列也是其打造「渝新歐+」體系的重要一環。

「渝甬班列主要集散華東地區的貨物。而對中歐班列(重慶)來說,這一地區的貨物大概佔到40%左右。」渝新歐公司財務總監高東表示,目前渝甬班列正在積極推進回程班列的開行,一旦成功,「甬渝新歐」合作項目就算取得重大成效,而中歐班列(重慶)在華東地區的貨物也有望進一步獲得提升。

同時,高東表示,渝新歐公司正積極打造「渝新歐+」體系,比如渝新歐+多式聯運、渝新歐+產業等,渝甬班列的不斷升級,對這一體系有巨大推進作用,也是其十分重要的一環。

寧波港鐵路有限公司物流部總經理陸雪磊:

渝甬班列時效快環節少

到達港口海運資源豐富

寧波港鐵路有限公司物流部總經理陸雪磊表示,渝甬班列不僅對重慶意義重大,對寧波企業而言,也非常便利,目前其公司已有500個標箱通過該班列運輸。在他看來,這一班列有四點優勢。除了時效快,環節少外,還有兩點優勢。

一是服務好。陸雪磊稱,通過渝甬班列,他們的貨物只需要交給重慶方面,便無需再操心,從裝箱到運輸,幾乎是一站式服務。

二是到達港口海運資源豐富。渝甬班列的到達港寧波舟山港是世界唯一突破10億噸吞吐量的超級大港,也是中國各大船公司必靠母港,擁有最密集的世界航線。目前,寧波港已與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600多個港口架起貿易通道,目前已有航線247條,其中遠洋幹線120條,全球直航航班密集為客戶帶來效率和運價優惠的優勢。陸雪磊認為,一般的港口不具備寧波港這樣的條件,這也是其選擇渝甬班列的重要原因。

記者手記

鐵路正成為重慶開放「利器」

重慶是內陸城市,想要開放,必須找準自己的物流方式。

與沿海城市相比,海運這一傳統物流方式,不適合重慶。一來,它需要與長江,或是公路串聯,制約因素較多;二來,若算綜合成本,難以與沿海競爭。

但重慶也有屬於自己的優勢。其地理位置決定,若能走陸路,重慶到各地都可謂「四通八達」。而在陸路物流中,重慶選擇了鐵路,這一運輸方式綜合成本介於海、空、鐵間,最具性價比。

渝新歐鐵路聯運大通道打通後,重慶舉一反三,逐漸建立了一套屬於自己的鐵路大通道「開拓模式」,南、北、東的鐵路通道陸續開通。如此一來,藉助鐵路這一載體,重慶可以從東南西北四向進行貨物的集散分撥,也為成為內陸地區重要的貨物集散分撥地奠定基礎。

無疑,隨著重慶鐵路大通道的增多,重慶的開放程度逐步加深,鐵路必將成為重慶打造內陸開放高地的利器。

原標題:「渝新歐」前加了個「甬」字!重慶國際物流大通道再度提檔升級

【免責聲明】上遊新聞客戶端未標有「來源:上遊新聞-重慶晨報」或「上遊新聞LOGO、水印的文字、圖片、音頻視頻等稿件均為轉載稿。如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上遊新聞聯繫。

相關焦點

  • 中國: 「渝新歐」 大通道上的領跑者-銀行頻道-和訊網
    3月26日,由四川外國語大學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主辦的《渝新歐藍皮書:渝新歐沿線交通物流效率評價報告(2018)》(以下簡稱「藍皮書」)成果發布會在京舉行。渝新歐鐵路是一條連接歐亞多國的鐵路總稱,由中國的重慶至德國的杜伊斯堡,全長11179公裡。
  • 國際物流內河航運再提速!中遠海運與重慶交運籤約
    三大國際物流通道已常態化運行據重慶交運負責人介紹,該集團正大力發展國際物流,在政府的支持下,先後構建了西向渝新歐國際物流大通道、南向複合型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和東向長江綜合運輸大通道 。目前交運集團依託長江航運四大業務和新發展的「渝甬」鐵海聯運班列,水陸並進,構成長江綜合運輸大通道。在鐵海聯運方面,向東方向,渝甬班列是重慶與寧波之間的貨櫃鐵海聯運通道,全程站到港57小時直達。班列每周2列常態化開行,已成為重慶連通杭州灣大灣區的東向國際物流通道。
  • 重慶:將發布「渝新歐」國際鐵路沿線氣象預報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姚延洋報導 5月19日,重慶「一帶一路」氣象服務方案出爐。重慶氣象部門將重點對「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長江經濟帶(長江黃金水道)沿線重點城市提供氣象預報及相關服務。
  • 重慶:渝新歐客運旅遊專列年內試運行
    3月20日,記者從市經信委獲悉,今年我市將積極探索開通渝新歐客運旅遊專列,力爭年內試運行,使其成為「一帶一路」框架體系下特色旅遊的一大通道。  渝新歐大通道建設今年將有何重要部署?市經信委副主任楊麗瓊介紹,2015年,我市將充分發揮地處「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節點的區位優勢,進一步提高渝新歐班列運輸能力、服務質量和運行效率,力爭全年開行250班以上,其中去程150班、回程100班。
  • 重慶推出「渝新歐」自駕旅遊線路 40天橫跨歐亞8國
    中新網重慶12月28日電 (唐楓 韓璐)記者28日從重慶市旅遊部門獲悉,為慶祝重慶直轄18周年和渝新歐國際鐵路專列正式運行4周年,重慶擬定於2015年5月舉辦「重慶與世界·渝新歐友誼之旅線路」,從重慶出發,重走這一跨越亞歐兩洲之旅。
  • 「渝新歐」行走者在德國(圖)
    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曾閩平一家三口參觀了杜伊斯堡渝新歐終點站貨場,親見繁忙的卸貨場景,還有標著碩大漢字的、來自中國的貨櫃。「貨場卸下的是貨物,我心裡卸下的是壓力。」曾閩平說,今年夏天參加渝新歐國際鐵路行走者冠軍角逐賽時,他曾作出承諾,要盡己所能,向外介紹重慶這座城市和渝新歐這條鐵路,「行走任務完成,我的承諾也實現了!」中國品牌「太顯眼!」
  • 鐵路運輸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盧偉同志走訪調研渝新歐(重慶)物流...
    鐵路運輸法院黨組書記、院長盧偉同志走訪調研渝新歐(重慶)物流有限公司等企業 2020-09-02 15:2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一帶一路·重慶篇】渝新歐鐵路串起對外開放 助力重慶駛入國際...
    渝新歐國際鐵路大通道起點「0」公裡廣場。記者 劉嵩 攝  華龍網5月9日6時訊(記者 黃宇)站在重慶團結村鐵路口岸放眼望去,印有深藍色外表和白色「中歐班列」的貨櫃整齊堆放在碼頭,等待工人的裝卸,這裡正是渝新歐鐵路聯運大通道的起點。作為我國所有中歐班列中開行最早、開行數量最多的班列,「渝新歐」見證了重慶從一個不沿邊不沿海的內陸城市,一躍成為立足西南輻射全國乃至世界的開放性城市的過程。
  • 建設出海出境大通道 重慶加快打造內陸國際物流樞紐
    去年以來,重慶加快拓展出海出境通道,口岸物流效率不斷提升。今年,我市將繼續拓通道、擴平臺、轉方式,推動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建設再上新臺階。位於江津的珞磺樞紐港在幾年前是個巖壁碼頭,從長江上下遊運來的貨物只能通過皮帶和人工裝卸,轉運效率和碼頭堆存能力因此受到限制,主要以散貨為主,存量在100萬噸左右。
  • |中歐班列|中歐|渝新歐|口岸物流|胡紅兵|重慶
    劉彪攝人民網重慶6月16日電(陳琦、黃軍)日前,《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新時代推進西部大開發形成新格局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正式發布,提出強化開放大通道建設,優化中歐班列組織運營模式,加強中歐班列樞紐節點建設。在與國際社會團結合作共同抗疫中,中歐班列也發揮了重要作用。在強化開放大通道建設上,中歐班列(渝新歐)要如何發力?重慶如何與四川聯動?
  • 重慶設整車進口口岸 歐洲進口車或搭渝新歐來渝
    日期:2014/02/13 09:17:46  來源:重慶日報 編輯:王莉     利用「渝新歐」進口歐洲汽車整車,不僅能提高「渝新歐」的利用率,還能讓進口車更加便宜。
  • 「渝新歐」中歐班列擴大歐洲貨運影響力 重慶集散地效應顯現
    央視網消息:與國際海運相比,通過「中歐班列」出口的貨物,大多採用CIF方式,也就是由賣方安排貨物運輸,並辦理貨運保險。
  • 重慶兩江新區「水陸空」立體發展打造國際物流樞紐
    成立五年來,兩江新區依託保稅港區、果園港、空港、渝新歐大通道等物流平臺,借鑑上海自貿區成功經驗,加快跨境電子商務、保稅交易、跨境結算等新興業態發展,著力發揮好各類通關口岸的功能和作用,加速內陸對外開放高地建設,一座地處內陸腹地、輻射世界各地的國際物流樞紐,正在兩江新區崛起。
  • 重慶海關去年監管進出境貨物711萬噸 貨值489億美元
    此外,重慶海關還積極支持重慶完善開發開放平臺。目前,重慶已有兩路寸灘保稅港區、西永綜合保稅區、江津綜合保稅區3個特殊監管區域和重慶鐵路、南彭公路以及萬州3個保稅物流中心,並成為西部地區唯一同時獲批選擇性徵收關稅和企業增值稅一般納稅人資格「雙試點」城市。
  •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渝新歐鐵路」——打造我國中西部最強...
    【新時代新氣象新作為】「渝新歐鐵路」——打造我國中西部最強中歐國際貨運班列 原標題: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李璽、鄭治、盧倩樺):兩年前,習近平總書記在重慶召開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座談會時指出,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必須從中華民族長遠利益考慮,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
  • 同比增長三成 1-4月中歐班列(渝新歐)運輸貨值超200億元
    5月27號,一趟中歐班列即將從重慶團結村鐵路中心站出發。渝新歐(重慶)物流有限公司現場調度中心副經理熊斌說,總耗時14天,到達德國杜伊斯堡過後,再進行分撥到歐洲的各個國家和地區。數據顯示:今年1-4月,中歐班列(渝新歐)運輸貨值205.8億元,同比增長34%
  • 從出口代工貨到出口集成電路 渝新歐鐵路見證「中國製造」蛻變
    3月26日,由四川外國語大學和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聯合發布的《渝新歐藍皮書:渝新歐沿線交通物流效率評價報告(2018)》介紹,「渝新歐」多式聯運服務還大幅降低了運費,部分聯運線路運費的降幅達到50%以上。
  • 【治國理政地方談】讀懂重慶「三合一」平臺「關鍵詞」
    ,充分利用好「渝新歐」國際大通道、鐵路保稅物流園區、鐵路口岸「三合一」開放平臺窗口功能,加快建設內陸國際物流樞紐和口岸高地,推動全市進出口貿易、轉口貿易、總部貿易更好發展。融入「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當然是包括重慶在內的中國內地省份實施「走出去」,可以走得更快、更穩和更好的不二選擇。&nbsp&nbsp&nbsp&nbsp重慶目前擁有的「渝新歐」國際通道、鐵路保稅物流園區與鐵路口岸,這是地處內陸的重慶相比其他地方的顯著優勢。
  • 中歐班列、中亞班列:搭建國際貨運班列「大動脈」
    中歐班列:「讓重慶離歐洲這麼近」  「藉助渝新歐國際大通道,進口汽車不再中轉天津,而是直達重慶,從歐洲進口回國的車也不再重複關檢。」在重慶從事了20多年進口車生意的沙曉波說,時間快、手續方便讓平行進口車成了重慶車商的新寵。重慶進口車商的轉變,很大程度上源於渝新歐大通道的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