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渝新歐」行走者在德國(圖))
德國「渝新歐」終點站。
(市委宣傳部供圖)
12月10日,渝新歐鐵路的終點——德國西部城市杜伊斯堡,曾閩平將一面紅色的「行走者」出徵旗,遞給了德國渝新歐辦事處的工作人員。在歷經80多天的六國之行後,曾閩平和他的「小寶之家」,終於完成萬裡行程的最後一個「預設動作」。
在工作人員的指引下,曾閩平一家三口參觀了杜伊斯堡渝新歐終點站貨場,親見繁忙的卸貨場景,還有標著碩大漢字的、來自中國的貨櫃。「貨場卸下的是貨物,我心裡卸下的是壓力。」曾閩平說,今年夏天參加渝新歐國際鐵路行走者冠軍角逐賽時,他曾作出承諾,要盡己所能,向外介紹重慶這座城市和渝新歐這條鐵路,「行走任務完成,我的承諾也實現了!」
中國品牌「太顯眼!」
自今秋從「渝新歐」的起點——重慶沙坪垻區團結村物流中心啟程後,曾閩平一直定期在凱迪社區更新自己的日誌,向上百萬的網友介紹自己的旅途經歷。
日誌中,既有各種沿途見聞,也有與搭順風車的背包客之間的友誼,其中最讓曾閩平感到驚喜而親切的,就是所見到的各種各樣的「中國元素」。
在中國和哈薩克斯坦的邊境口岸,與他們同方向的卡車,十有八九裝載著中國的貨物,擋風玻璃前甚至也有「出入平安」的掛符;在俄羅斯,他們在邊檢員伊萬諾維奇的家裡看到一臺來自中國的電視機;在波蘭的宜家商場,員工科薩茨基給他們介紹通過渝新歐鐵路運來的中國餐具、燈飾、坐墊……
就連在杜塞道夫的網友——德國人海因裡希家做客時,曾閩平也一眼就認出,海因裡希妻子的手機,就是中國南方一座城市的手機品牌:「那六個英文字母的LOGO太顯眼!」
「渝新歐鐵路的兩條鐵軌,讓我感受到中國與歐洲已經實現真正的『接軌』。這是經濟和文化上的『接軌』,也是寫實和抽象意義上的『接軌』。」這是曾閩平在最後一篇旅行日誌寫下的一句話。
「渝新歐鐵路太神奇了!」
2013年,重慶迎來第一趟渝新歐的回程班列。也是在那一年,曾閩平和妻子開始他們第一次的歐洲旅行。「當時就想過,日後一定要帶上女兒小寶再來一次歐洲,但當時只考慮到坐飛機,誰能想到從重慶坐火車也能到達遙遠的歐洲呢?渝新歐鐵路太神奇了!」黃思瑩說。
事實上,在很多人看來,渝新歐鐵路的開通,的確是重慶對外開放和經濟發展戰略中的「神來之筆」。
渝新歐鐵路開通之前,地處內陸的重慶,物流輸送需要向東看珠三角和長三角,向南看3000公裡外的馬六甲海峽。兩個方向,都意味著高額的物流和時間成本。
性格火辣的山城,不甘被環抱的群山限制對外開放之夢。重慶決定自己創造優勢,一條前所未有、從無到有的中歐大通道由此橫空出世。
日前,重慶市對外經濟貿易委員會和義大利必克博物流公司籤訂合作協議:後者將在重慶投資建設倉庫,並幫助渝新歐鐵路從德國延伸到更遠的義大利。渝新歐歷史註腳上,又添加了最新一筆。
「只做物流太浪費」
曾閩平曾看過一部叫《中國鐵道大紀行》的紀錄片,講一個日本演員沿隨機選定的鐵路環遊中國的故事。他說:「同樣是沿鐵路旅行,那個片子和我們不一樣。他是在中國認識中國,而我們是異國他鄉重新認識中國。」
這個迄今為止走過28個國家的旅行家還認為,目前渝新歐只做物流太浪費:「這條鐵路還可以釋放出很大的能量,相信時間會證明我的看法。」
公開數據顯示,渝新歐鐵路今年開行班列已達272班,是2014年的兩倍有餘。其中,回程的115班佔到新疆阿拉山口16條進出境班列數的60%,貨值佔65%。與此同步增長的是重慶的對外貿易,今年本地外貿進出口額預計將達1200億美元。去年,這一數字是955億美元。
渝新歐鐵路實踐著「一帶一路」這個當前最宏偉的地緣戰略,古老絲綢之路的魅力正在重現。
當洗卻萬裡風塵,結束這次完美的旅程時,曾閩平說:「旅行雖然有終點,但對渝新歐鐵路的關注永不會停止。因為我人生和家庭最美好的一段記憶,已經與這條鐵路不可分割。」
數字「渝新歐」
1717 截至2015年11月30日,渝新歐班列順利開行1717天。
14 自重慶出發,將貨物沿渝新歐鐵路送至終點杜伊斯堡需要14天,比從前先將貨物運至東部港口、走海運到歐洲節省20天。
0.55 目前,渝新歐班列的平均運費約為一個貨櫃每公裡0.55美元。即是說,通過全程11179公裡將一個貨櫃從重慶送至杜伊斯堡,花費約6000美元。這是一個與海運相比很有競爭力的價格。
80% 最新數據顯示,截至11月渝新歐班列年內開行數量已經突破200班,達到去年的兩倍,進出口的貨值佔到國內全部中歐班列貨值的80%。
830 2016年蘭渝鐵路全線開通後,重慶到歐洲的鐵路將「截彎取直」,無需繞行西安,比目前的裡程節省830公裡,公眾熟知的「11179公裡」全程距離將被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