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貴州銅仁雲舍古村,村中有三奇,清幽古樸溪水潺潺

2020-12-18 騰訊網

在很多人印象中,土家族主要分布在鄂西和湘西地區,比如在湖北西部就有恩施土家族自治州。其實,在我國西南地區的貴州也有土家族的分布,比如我們這次貴州之旅的景點貴州雲舍村。雲舍村坐落在神秘的梵淨山腳,風景如畫的太平河畔。雲舍土家族在此繁衍生息,是江口鄉村第一大寨。

雲舍古村

清代康熙年間,雲舍土家族先民就來到了這一方風水寶地,搬遷至此,造紙謀生,造紙工藝也代代相傳。而今特點和獨到之處就是,通過歷史演變,土家先民與其他民族先民交往、融合,通婚聯姻,但仍保留著自己民族遺傳,遺留的純正的土家族民族風俗,這裡是中國土家族上千年的歷史的文化再現,所以也被被稱為「中國土家第一村」。

雲舍古村

雲舍村海拔1500多米,山高嶺險、竹林茂盛,村中有神龍潭、村前有太平河,流水歡歌,終年不竭。雲舍至今屬於中國土家族民居經典的古寨,四百餘戶宅舍依山傍水,高低錯落,蜿蜒起伏,崎嶇而狹窄的青石板道路,幽深的巷道,諸多明清古建民舍,祠堂,猶如走進那已久遠的歲月。

雲舍古村

進入景區,映入眼帘的是懸浮在水中的木棧道,古老的水車在神龍河畔靜靜地數著歷史的年輪,清冽的河水繞著土家寨子流出了世界最短的河,流出了雲舍的輪廓。清澈的太平河在這裡拐個彎,遠遠的就能看見村口的風雨橋,河面上一道堤壩連接兩岸,可通小車。河水潺潺,大樹林立,寧靜清秀,深深地吸引著我們的眼球,咔嚓之聲不斷吖。

雲舍古村

「寨大似天庭,環行似迷宮」,整個村子依山傍水,美景如畫。農田、泉水、水車、青石小路、幽深巷道、土家木樓、古老的手工造紙作坊群、雲崖峽谷、仙人洞、嘎嘛洞等,寧靜之中也讓人不經意察覺到它曾經的輝煌。雲舍村有一個神奇的神龍潭,之所以說他神奇是因為三奇:一是深不可測;二是能預報天氣;三是不定期的泉水倒流。神龍潭又稱雲舍泉,俗名龍塘、犀牛塘,為下降泉,泉眼極底,為一暗河出口。神龍潭泉水水流量大,水質優良、甘甜可口,自古以來就是雲舍村土家人生活飲用和農田灌溉的生命之源。

雲舍古村

桶子屋是雲舍最具特色的土家族古建築,其結構一般由正屋、偏屋、木樓和朝門組成,四面封牆,又叫封火桶子。桶子屋多為磚木結構,院子和階簷用青石板鋪就,四固是青石為腳的磚砌高牆,側視呈梯狀,皆有飛簷。一般階簷和石墩皆有精美浮雕,樓欄窗欞,多有鏤空術雕,山川草木、蟲魚鳥獸,無不栩栩如生。

雲舍古村夜景

雲舍風光之至美源於不著一絲人工雕飾,雲舍民俗之至妙源於原汁原味、土得徹底的民風。雲舍古寨與凡俗世界永保合適的界距,永葆那份雲之外、天之涯仙鄉古寨的古樸、純潔與超然、散淡。

如果你有機會到貴州旅遊,其實可以關注一下這裡,這裡距離著名的世界自然遺產梵淨山很近,順便就可以轉轉了。

(本文圖片為作者原創,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相關焦點

  • 晚秋欲去景不同 雲舍初冬味更濃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向秋樾銅仁江口,梵淨山下,有一處名為「雲舍」的村落,傳說那是仙人居住過的地方。千百年前,有仙人遷徙到這裡後被土家百姓勤勞、勇敢的精神而感動,移居到後山的仙人洞居住,把肥沃的土地讓給了土家百姓,土家人為了紀念仙人的功績,把寨子取名「雲舍」,意為「雲中的房舍」。
  • 銅仁江口雲舍旅遊景區:「中國土家第一村」
    銅仁江口雲舍旅遊景區被中外遊人譽為「中國土家第一村」,其風光之至美源於不著一絲人工雕飾,其民俗之至妙源於原汁原味、土得徹底的民風。進入景區,映入眼帘的是懸浮在水中的木棧道,古老的水車在神龍河畔靜靜地數著歷史的年輪,清洌洌的河水繞著土家寨子流出了世界最短的河,流出了雲舍的輪廓。
  • 貴州銅仁8處靜美古村古鎮,感受土家族苗族歷史氣息
    貴州,銅仁。位於貴州東北部,是武陵山區,有世外桃源的美稱。許多少數民族在此居住,繁衍,並長期與世隔絕,因而保留了較為古老的文化習俗。銅仁的少數民族在古代統稱「五溪蠻」,主要有苗族、仡佬族、土家族等,在各家文化的發展下,留下了許多美麗的古村古鎮。一起走進8處銅仁古村古鎮,共同感受那些久遠的歷史文懷。
  • 銅仁篇 | 貴州鄉村旅遊重點村出行攻略
    「雲舍」,意即「雲中的房舍—仙人居住的地方」。雲舍村是一個集山、水、洞、民俗文化於一身的古樸村寨,是一塊神秘宜居、綠色生態、古樸原真的「世外桃源」。2004年,雲舍村被省政府定為「全省鄉村旅遊示範點」,2005年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 「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2017年12月,雲舍村獲2017名村影響力排行榜(300佳)榮譽。
  • 晚秋欲去景不同 雲舍初冬味更濃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向秋樾銅仁江口,梵淨山下,有一處名為「雲舍」的村落,傳說那是仙人居住過的地方。千百年前,有仙人遷徙到這裡後被土家百姓勤勞、勇敢的精神而感動,移居到後山的仙人洞居住,把肥沃的土地讓給了土家百姓,土家人為了紀念仙人的功績,把寨子取名「雲舍」,意為「雲中的房舍」。
  • 銅仁篇 | 貴州鄉村旅遊重點村出行攻略|江口縣|梵淨山|松桃|石阡縣...
    「雲舍」,意即「雲中的房舍—仙人居住的地方」。雲舍村是一個集山、水、洞、民俗文化於一身的古樸村寨,是一塊神秘宜居、綠色生態、古樸原真的「世外桃源」。2004年,雲舍村被省政府定為「全省鄉村旅遊示範點」,2005年被國家旅遊局批准為 「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2017年12月,雲舍村獲2017名村影響力排行榜(300佳)榮譽。
  • 江口:銅仁母親河錦江的發源地,貴州名山梵淨山坐落於此
    銅仁川西部有個縣叫江口。位於錦江與太平河交匯處的江口,古稱「大江口」。清朝雍正帝於1727年推行「改土歸流」,在大江口設省溪吏目,開始了江口建制。一八八○年,貴州巡撫岑毓英提議將銅仁縣遷往大江口。一九一三年,國家進行行政區劃改革,把銅仁縣改為銅仁縣,原來的銅仁縣也改為江口縣。
  • 貴州銅仁十大旅遊景點,好玩人又少,想去趕緊收藏!
    梵淨山森林覆蓋率95%,各種珍稀野生動物和多種植物在這座原生森林生態系統中生長,遺留著7000萬至200萬年前的珍稀物種,是世界上罕見的生物資源基因庫,也是人類的寶貴遺產。Top2亞木溝自古就被譽為「貴州第一溝」,因谷中長出一株神樹,而取名為「亞木」,意為「樹神」。
  • 江口:銅仁母親河錦江的發源地,貴州第一名山梵淨山坐落於此
    在銅仁西部,有一個縣名為江口。江口地處於錦江和太平河的交匯處,古代稱為「大江口」。1727年,清朝雍正皇帝推行「改土歸流」,在大江口設置了省溪吏目一員,這是江口建制的開端。1880年,貴州巡撫岑毓英建議將銅仁縣的縣治遷徙到了大江口。到1913年,全國進行行政區劃改革,將銅仁府改銅仁縣,而原銅仁縣也就改為了江口縣。
  • 莫負時光,銅仁的這10條精品線路,藏著讓你心動的信號
    天朗氣清,正是旅遊好時節,不如到貴州銅仁走走,感受下那裡的梵天淨土,桃源風情~~~ 話不多說,10條銅仁精品旅遊線路為小夥伴們奉上!飄洋過海來看你,冬季到梵淨山來看雪,登梵淨山,看一程山水,體會大自然地神奇。
  • 新科技加持古建築 銅仁雲舍4A景區漢瓦項目併網在即
    漢能與銅仁籤約儀式現場   中新網8月15日電 梵淨山下,太平河畔,有一個富於土家風情的水鄉江南——雲舍。被譽為「中國土家第一村」的雲舍,位於銅仁市江口縣,不僅是國家4A級景區,也是世界自然遺產梵淨山景區的門戶,每年都吸引著數以萬計的中外遊客。雲舍遊客服務中心竣工現場實景  2017年12月,漢能發布「綠色中國——生態城市綜合解決方案」。
  • 貴州行:世外桃源入雲舍,避暑秘境亞木溝
    村中有一個深潭名叫神龍潭這是一個極其浪漫而有詩意的名字。現在很多民宿都取名雲舍,靈感也來自於這個村子。清康熙年間,雲舍先民就看重了這一方風水寶地,搬遷至此,造紙謀生,造紙工藝也代代相傳。如今,雲舍土家族仍然保留著古樸風情和傳統的農耕農作、土家織錦、手編工藝等習俗。農閑時以土法造紙所得收入補貼家用,河畔水排、作坊也代代相傳,流水歡歌,終年不歇。
  • 雲舍侗寨:雲之外、天之涯,仙鄉古寨的古樸、散淡、純潔與超然
    了解一些歷史,一些典故,一些知識,到了景區一看,這是啥,那有啥意義,有啥傳說默然在胸,你會覺得來對了,值得看。門票錢也覺得沒那麼肉痛了,哈哈。在同遊的旅伴哪裡也可以得瑟一下哦。去這個地的價值:雲舍村:雲舍有「天下第一土家村寨」之稱侗寨是全國最大的侗族村寨之一PS:不管什麼時候去貴州都記得多帶件衣服,帶足夠的換洗的比較妥當。
  • 逛古村,戲溪水~這才是在雁蕩山夏天的正確打開方式!
    一路沿著仙溪,讓這潺潺水流伴著你走進翠碧山水色中~北閤古村慢悠遊人人都知章綸故裡南閤古村,卻常常忘了仙溪還有一個千年古村——北閤古村。近兩年政府對北閤進行了一系列的修繕保護,讓這沉澱了千年的古村又重新煥發新的魅力。
  • 雲舍:迷人「土家第一村」
    雲舍村口雲舍即使不稱「中國土家第一村」,也會有許多人喜歡這個地方。從貴州銅仁市到雲舍,據說之前是要乘船溯江而上的。現在通了公路,循山蜿蜒而行,只需不到一個小時的車程。按規矩,客人對歌才能進村。同行的一位天津的朋友以為只是喝酒,走上前去豪爽地說:「拿酒來吧!」誰知,還是被「逼」著放歌一曲,方才過關。至於酒麼,那是一定要喝的,是用紅線綁成的紅蛋吊給客人喝,是吉祥的祝福。突然,設置攔路酒的土家人急忙往回跑。開始我還有點兒納悶,後來才知他們是在趕場,雲舍只有這一支表演隊,表演也不會天天有,應遊客預約,提前來安排。沒有表演時,他們就做農活。
  • 福建800年古村,依山傍水,古樸清幽,號稱「福建民居第一村」
    在福建閩西山區的一處山坳之中,藏著一座超過800多年歷史的古村落,名叫「培田古村」。這裡依山傍水,古樸清幽,至今仍完整保存著規模龐大的明清建築群,這裡的古民居匯聚多種建築文化精髓,享有「福建民居第一村」和「民間故宮」等美譽。
  • 「小康路上 無問西東」小村莊「私人訂製」桃花源 蘇式精緻在貴州...
    東西手拉手,共同奔小康,江蘇廣電融媒體新聞中心推出特別策劃《小康路上 無問西東》,解碼脫貧攻堅中的江蘇力量。在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中,武陵人誤入的桃花源「土地平曠,屋舍儼然,阡陌交通,雞犬相聞。黃髮垂髫,怡然自樂。」一片恬靜、祥和。貴州銅仁梵淨山是武陵山脈的最高峰,相傳,這裡就是桃花源本源。
  • 江口:銅仁母親河錦江的發源地,貴州第一名山梵淨山坐落於此
    在銅仁西部,有一個縣名為江口。江口地處於錦江和太平河的交匯處,古代稱為「大江口」。1727年,清朝雍正皇帝推行「改土歸流」,在大江口設置了省溪吏目一員,這是江口建制的開端。1880年,貴州巡撫岑毓英建議將銅仁縣的縣治遷徙到了大江口。
  • 夢中的家鄉—雲舍
    疫情後時代,貴州山水越發彰顯獨特的魅力。近日,北方的幾位朋友遊覽了貴州省江口縣的雲舍村和亞木溝風景後,驚嘆於這裡的山、水、樹、潭、人,特以美文為記。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作者:苗家女兒穿行在風景如畫的大山深處,歡聲笑語中,來到貴州江口著名風景區「亞木溝」。
  • 貴州銅仁十大旅遊景區,去過六個的算合格,全去過的太幸福了
    銅仁是一座美麗的山城,是明清時期黔東比較繁榮的水陸碼頭和商業重鎮,有「黔東護商棧」之稱。今天小編就來為大家總結下貴州銅仁十大旅遊景區,去過六個的算合格,全去過的太幸福了!中南門老城區明清古民居群落記錄了那段輝煌的歷史。中南門既是銅仁歷史上商埠文化的物證,同時也蘊含著當時名門望族的興衰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