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能與銅仁籤約儀式現場
中新網8月15日電 梵淨山下,太平河畔,有一個富於土家風情的水鄉江南——雲舍。被譽為「中國土家第一村」的雲舍,位於銅仁市江口縣,不僅是國家4A級景區,也是世界自然遺產梵淨山景區的門戶,每年都吸引著數以萬計的中外遊客。
雲舍遊客服務中心竣工現場實景
2017年12月,漢能發布「綠色中國——生態城市綜合解決方案」。次年3月,漢能薄膜發電集團執行董事、執行長司海健與貴州省銅仁市市長陳少榮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銅仁成為漢能生態城市綜合解決方案的第一個全面落地城市。秉承著打造國際綠色生態城市標杆的信念,在司海健的指導下,漢能大客戶營銷中心成立銅仁項目團隊,對城市情況進行全面摸底調研和項目梳理,雲舍遊客服務中心漢瓦項目就是首批建設的示範項目之一。
近期,雲舍遊客服務中心在經歷了近一個月的施工之後,終於完成了屋頂單玻漢瓦的安裝工作,以嶄新的面貌出現在了遊客的面前。藍天白雲、灰牆黛瓦,這不僅僅是古色古香歷史韻味與清新秀麗自然環境的交相輝映,也是傳統建築與現代科技的完美結合,綠色生態城市的意境於此呼之欲出。
首創不拆原瓦施工方案,滿足客戶需求
如今看起來臻於完美的雲舍遊客服務中心,在施工之前可是讓漢能薄膜發電集團大客戶營銷中心銅仁項目團隊的工作人員費盡了心思。
據項目負責人介紹,雲舍遊客服務中心項目的施工方案主要有兩個方面的難度:一方面,項目安裝的原瓦價格較高,產權方不希望拆除;另一方面,原瓦安裝方式較為複雜,只能通過一塊塊鋸的方式進行拆除,容易造成屋頂不平整情況的出現。
綜合以上因素,在漢能生態城市銅仁項目公司負責人關隆哲的帶領下,銅仁項目團隊通過多輪方案討論與反覆驗證,最終創造性提出不拆原瓦施工方案,在最大程度不破壞原屋頂情況下,製作少量高強度生根點作為基礎,安裝熱鍍鋅方管作為龍骨,使得漢瓦組件安裝安全可靠,施工過程完美保留簷口與屋脊原景觀造型,後期維護簡單便捷。
此次施工方式的創新,不僅為業主節約了成本,同時也為漢瓦在屋頂改造上提供了新的可行性方案,拓寬了市場前景。
漢瓦加持降能耗,打造綠色生態城市示範項目
雲舍遊客服務中心項目是漢能大客戶營銷中心攜手銅仁市交旅集團打造的綠色生態城市重點示範項目之一,屋頂共安裝單玻三曲漢瓦192平米,總裝機量為16KWp。據項目負責人陳大禹介紹,該項目採用自發自用、餘電上網的模式,預計8月中旬可實現併網發電。屆時,漢瓦轉化的電量不僅可以滿足遊客中心的日常用電需求,還將帶來額外的經濟效益。
除了優異的發電性能,漢瓦的使用壽命也是傳統屋頂材料的兩三倍,對於降低建築能耗有著巨大的作用。據測算,雲舍遊客服務中心漢瓦項目每年可節省標煤約5.11噸,節約淨水約5.11萬升,減少碳排放約12.73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約0.38噸,減少氮排放約0.19噸,減少煙塵排放約3.47噸,相當於種樹約650棵。
古法琉璃,今朝漢瓦。漢瓦不僅承載了東方古韻和中國濃厚的文化,與雲舍遊客服務中心古樸的建築風格相得益彰,更將現代科技融入傳統建築,用薄膜太陽能賦予屋頂新的生命,讓零能耗建築成為可能。隨著雲舍遊客服務中心等示範項目的相繼落地,在政府、漢能及廣大合作夥伴的共同努力下,銅仁綠色生態城市的形象也將逐步深入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