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特衛普位於比利時西北部的斯海爾德河畔,是比利時第二大城市、世界第四大港口。安特衛普彰顯著歐洲傳統的藝術氣質,但也是出產「六君子」的前衛都市,引領著全球的時尚潮流。十六世紀著名藝術大師魯本斯代表著這座城市的藝術靈魂,城市中的點點滴滴都滲透著「有點過分」的時髦感。不僅如此,安特衛普的工業與商業都非常發達,是世界上最大的鑽石加工與貿易中心。
著名藝術大師魯本斯就誕生在安特衛普。世界上沒有一座城市會像安特衛普一樣留下藝術大師魯本斯的眾多遺產。魯本斯一生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這座城市生活、工作。他曾在這裡接受培訓,在這裡經歷家庭的悲歡離合,在這裡以低地國家外交官的身份招待王室以及政要。這座城市也是魯本斯的創作之地,他的畫作廣受讚揚,堪稱那個時代最偉大的畫家。2018年,安特衛普市授予彼得·保羅·魯本斯及其巴洛克文化遺產高度致敬。
在安特衛普,時時刻刻都能感受到這位法蘭德斯大師的存在。位於Groenplaats廣場的魯本斯雕像迎接著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有人圍著他靜坐思考,有人圍著他共進浪漫午餐。魯本斯的諸多藝術畫作藏於聖母大教堂、安特衛普皇家美術館以及魯本斯故居中,他的畫室以及墓地都在安特衛普。提及安特衛普,總能想起魯本斯。
彼得·保羅·魯本斯是著名的法蘭德斯巴洛克畫派畫家。1577年,魯本斯出生於錫根(現在歸屬於德國)。在父親去世後不久,魯本斯隨母親遷至安特衛普。在安特衛普,魯本斯承蒙維爾哈希特(Tobias Verhaecht)、阿達姆·凡·諾爾特(Adam van Noort)以及奧託·凡·維恩(Otto van Veen)等藝術家的指導,學會了繪畫藝術。
魯本斯自畫像(收藏於魯本斯故居、版權歸屬魯本斯故居)
1600年,魯本斯前往義大利和西班牙。他天賦過人,很快就受到宮廷和皇室的青睞。1608年,魯本斯以低地國家宮廷畫家的官方身份回到安特衛普。魯本斯的畫室位於安特衛普的Wapper廣場,後來畫室成為僱傭畫家和學徒們學習和工作的繁忙場所。訂單應接不暇,數百件繪畫作品在這裡誕生。魯本斯的畫作題材多種多樣:從肖像到宗教主題、歷史主題。與同輩藝術家相比,魯本斯的社會地位令人望其項背,被譽為西歐藝術史上最重要的畫家之一。魯本斯於1640年在安特衛普Wapper廣場的家中與世長辭。
彼得·保羅·魯本斯和他的巴洛克遺產滲透在安特衛普的各個方面。魯本斯故居是巴洛克風格的經典之作,也是安特衛普主要的博物館之一。 巴洛克這個詞源自於葡萄牙語的「barocco」,意思是「不規則的珍珠或石頭」。 這樣的形容完美地表現出安特衛普的特質 —— 帶著一絲神秘,多姿多彩,又難以琢磨,但同時也保留著經典和時代感。
來自中國的京劇偶像「楊貴妃」跨越千裡來拜訪魯本斯故居。這位比魯本斯年長大概一千歲的「千歲級」人物信步暢遊魯本斯的花園,感受歐洲經典的美學。中國戲曲藝術的美與巴洛克的美似乎有些相通之處,都是在繁複中綻放出無懈可擊的唯美,賞玩的樂趣由此迸發。
表演:魯威
《下十字架》(收藏於安特衛普聖母大教堂、版權歸屬安特衛普聖母大教堂 拍攝:Hugo Maertens)
1794年,法國人將這幅三聯畫轉移到巴黎,成為當時中央博物館(今日的羅浮宮)的亮點之一。 1815年,《下十字架》回到安特衛普。一年之後,這幅畫作回到它原來的地方 —— 聖母大教堂。從那時起,它和《上十字架》組成了一對畫作。
《維納斯》(收藏於安特衛普皇家美術館、版權歸屬安特衛普皇家美術館 拍攝:Hugo Maertens)
魯本斯的作品《維納斯》是這位來自安特衛普的大師為數不多的同時附上署名和日期的作品之一。十七世紀時,裸體模特並不常見。所以魯本斯臨摹了古典作品以及文藝復興時期作品中的裸體姿勢。仔細觀察,是否感覺到女主人公的脊柱還在顫抖呢?(來源:比利時法蘭德斯旅遊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