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流水面(流しそうめん)
手快有手慢無
你想試試嗎?
說到流水面,大部份人第一個想到的地方都會是京都貴船神社的「ひろ文」。但其實流水素麵於昭和30年(1955年)誕生在九州地區的宮崎縣高千穗町。
據說,夏季時,當地農民在田間幹好農活後煮素麵時,從使用竹子與高千穗峽的冷水能獲得涼意而得到的靈感。不過其實在這之前,江戶時代的文獻中亦有提及這種吃法。
雖然它的歷史並不長,但因為其清涼爽口又獨具趣味性而很快流傳開來。
流水面是利用竹子切一半搭成的「橋」,斜著放後再把水源在最上端固定,開始吃時,店員就會把煮好的素麵分成一小束一小束從最高端放下,面就會順著水流從上往下流。客人坐在「竹橋」的兩旁,準備隨時把面夾起來,再加到自己的沾醬中品嘗。
這種吃法非常有趣,店員會在「竹橋」的盡頭看客人是否有準備好再放麵條,不過也難免會有漏網之魚,所以要非常專心看麵條什麼時候流下來,而且這種吃法也非常考驗拿筷子的技術哦~
不同地方吃流水面的規矩可能會有一點不同,比如在高千穗峽,最後一團麵條放下時,店員會告訴顧客。但在有些地方,最後一團面會用紅色素麵表示,看到它出現就代表那是最後了。
傳統流水面都是使用素麵麵條,因為素麵吃起來最具清爽感,清淡的味道,即使在炎熱的夏天吃也不易膩。跟一般涼素麵吃法一樣,會沾著以淡醬油作基底,再加上青蔥跟芥末的醬汁來吃。
最受日本人喜愛的前三位配料分別是大蔥、生薑和紫蘇。除此以外,像是紫菜、芝麻、蘿蔔蓉等等也可以根據自己喜好隨意加減配製出一份自己專屬的素麵。
流水素麵也可以用「比賽誰吃得最多」等遊戲方式來食用。不僅可以充分地享用美味素麵,還可以體驗到流水素麵饒有風趣味的一面。
日本京都貴船川床每到夏天就人潮洶湧,為的就是吃上一碗流水面。川床每年從5月1日到9月30日限定開放,沿溪的料理亭就會在河床大水階上架設竹床、矮桌和座墊,搭配紅傘及竹編草蓬遮陽,打造出別具日式風格的半露天雅座。
如果想要終極的享受,可以直接去到最上遊的「ひろ文」。聽著潺潺溪水聲,看著水流與小瀑布一起用餐,視覺、味覺、聽覺都能全方位觸覺得到,同時還能感覺到來自自然的陣陣涼意,可謂是愜意無比。
另外,在河流面會有一排座位,每次可容納8位客人。人們拿著筷子,站在竹子的兩旁,看著素麵跟著冰冰涼涼的水一起流下來時,用筷子瞄準素麵快速夾起,把撈出來的拉麵放到蘸料裡面稍微蘸一蘸,一口氣吸進肚裡,清涼入骨。再配合著吃點烤魚和飯糰,會讓人感到無比幸福吧~
貴船神社是座落在京都貴船河邊的一座古老的神社,具體的創建年代已不可考,以供奉山林水澤的守護神為主。它不僅因其夏季特供的「川床料理」聞名於日本,也是世界各地流水素麵愛好者心中的聖地。
吃流水素麵已經成為了日本人的特有風俗和生活習慣。許多地方也會舉辦地區的水流面祭典大會,而目前世界紀錄最長的流水面是在福岡縣的福智町,08年7月20日所建立的2345米的流水面大會,讓一團面流了2公裡左右。
雖然在流水素麵裝置中使用的食材基本上是素麵,但這並不是硬性規定。其實可以放上各種易流動的食材,例如:拉麵、蕎麥麵等面類,豆腐、番茄、鵪鶉蛋等。如果不介意的話,果凍、小顆粒球形水果或點心等也可以哦~
除了傳統的流水素麵,有些人會把素麵換成烏龍麵或蕎麥麵等,創意層出不窮。而商家亦推出了各式各樣的流水面機器,讓大家不用跑到京都或九州島,在家就可以享受消暑涼麵。
素麵作為很有特點的日本面,纖細如線,但是又非常有嚼勁。
雖然它的原料和烏龍麵一樣都是小麥,但因為是在非常寒冷的冬季製造而成,所以它非常有彈性並且吃起來口感爽滑,在夏天作為冷麵食用,吃的時候非常爽口,是不少日本家庭夏天餐桌上的必備餐品。
奈良縣的三輪素麵、香川縣的小豆島素麵和兵庫縣的播州素麵並稱為「日本三大素麵」,其中最有名的當屬奈良的三輪素麵了。
日本奈良縣的三輪地區是優質小麥的產地,制面工藝也相當高超,當地的三輪素麵以麵條纖細,口感上佳而著稱。
三輪素麵有著自己獨特的吃法:首先把剛煮好的乾麵放在冰水裡冷卻,然後蘸著用鰹魚、昆布、醬油和甜料酒等製成的醬汁食用,這就是最為常見的吃法。
除此之外,還可以加上黃瓜、雞蛋、火腿、香菇等配菜一起吃。有的地方還會使用蔥絲、生薑末、芝麻等食材來調味,也有為了讓面吃起來更爽口,而在醬汁裡面加入梅幹的吃法。至於如何搭配完全看個人的喜好~
👇群內還可以獲得👇
更多獨家折扣,團購活動,優惠券等
親民好用日本護膚品,高端護膚品
個人用品,電器,零食特產等等
加客服微信就可獲得
悠悠美宿價值200元房券
等你加入!
2020
更多日本諮詢
從關注悠悠小白書開始~
期待與你的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