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樹 | 不再孤獨的王者——鵝耳櫪

2022-01-30 江西美術出版社

   撫摸一棵樹,

   感受年輪記錄的悠久歷史;

   閱讀一棵樹,

   追尋一段難忘的綠色記憶。

浙江普陀山是中國著名的佛教名山。在它的佛頂山上,生存著世界上僅此一株的普陀鵝耳櫪。這棵樹高 13.5 米,樹齡超過兩百年,樹幹底部被土層掩埋,兩個分枝露出地面,外表看起來樸實無華、貌不驚人,但在植物學界,這棵樹卻是一個傳奇。普陀山園林管理處林業工程師歐丹燕稱:1930 年 5 月林學家鍾觀光教授發現了這個樹種,1932 年,鄭萬鈞教授把它鑑定為新種,命名「普陀鵝耳櫪」。

鵝耳櫪屬樺木科,全世界共有 40 多種,中國有近 30 種,分布廣泛。但這株鵝耳櫪發現時,植物學家在中國範圍內都沒有找到與之特性完全相同的樹種,於是被單獨命名為「普陀鵝耳櫪」。由於全中國獨此一棵,在發現後不久,它就被列為中國一級保護植物。

 隨著普陀鵝耳櫪的發現,它的來歷成為了焦點。普陀山當地傳說這棵古樹是在清朝嘉慶年間,一位緬甸僧人受到普陀山佛教文化的吸引,遠道而來,進香求法。為了表達對觀音菩薩的虔敬,他還特地帶來家鄉的樹種,種在了佛頂山慧濟寺的門外,於是就有了這棵普陀鵝耳櫪。種樹愛樹,自古就是佛教的傳統,因為佛的誕生、成道、涅槃都在樹下,而且樹在佛教中,代表著智慧。這是普陀開山供佛之始,此後,普陀山名聲漸起,香火日盛,全國各地甚至亞洲各國的僧人和香客頻頻造訪。

普陀鵝耳櫪發現後,人們按照傳說的指引前往緬甸和尼泊爾等南亞國家尋找這個樹種,結果一無所獲。植物學家分析發現,普陀鵝耳櫪之所以蹤跡難尋,是因為它的自然繁殖能力非常弱。雖然是一種雌雄同株的植物,但是它的雄花和雌花開放時間不同,雄花 4 月上中旬開放,雌花 4 月下旬才開放,花期重疊的時間僅有短短幾天,所以授粉困難。

此外,普陀山屬於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區,鵝耳櫪果實成熟的季節,雨多風大,果實還沒有成熟就被吹落,所以母樹下面從來沒有發現過自然繁育的幼苗。

兩百多年間,這棵普陀鵝耳櫪如同一個孤獨王者,屹立於佛頂山上,它不僅見證了普陀山四季晨昏,風霜雨雪,也在寺院的晨鐘暮鼓、魚磬梵唱中盡享佛緣。過去,普陀山以「普陀三寶」聞名,分別是元代古塔多寶塔、摹刻了唐代畫家閻立本所繪觀音大士像的楊枝觀音碑、以明代皇宮琉璃瓦和九龍藻井拆建而成的九龍殿,現在,因為普陀鵝耳櫪的發現,「普陀三寶」變成了「普陀四寶」。

鑑於它的文化意義和植物學價值,從上世紀 80 年代初,林業工作者就開始進行普陀鵝耳櫪的人工繁育實驗,這個過程可以說困難重重,僅從尋找樹種這一項工作就可見一斑。據舟山市林業科學研究院的高級工程師俞慈英稱:100 粒種子只有 2 粒到 4 粒才是飽滿的,其餘 90 多粒是空殼。所以它飽滿的程度就只有 2% 到 4%。飽滿的種子我們再經過處理,給它播種、育苗以後,它發芽率就只有 20%。經過幾十年的努力,人們終於掌握了新苗的多種繁育方法。目前,人工培育的普陀鵝耳櫪種苗已經超過上萬株。在佛頂山的山頂,也栽植了 79 株第一代子樹,樹齡已經超過 30 年。在母樹的周圍又擴大了一些數量,稱之自然回歸,以此儘量創造跟它母樹同樣的生態環境,更有利於保存遺傳基因。 

2011年 9 月 29 日,中國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升空。在這次「太空旅行」中,普陀鵝耳櫪的種子也被帶入太空,科學家們希望通過太空特殊環境的誘變作用,使樹種發生「變異」,從而提高植物的繁育能力。

無論是太空育種試驗,還是人們業已完成的科學攻關,都是為了挽救普陀鵝耳櫪這一瀕危物種,讓它繼續留存在地球上。但是,真正幫助一個物種脫離瀕危的狀態,需要幾代人的努力,歷經一個漫長的過程。作為唯一的野生母樹,這株普陀鵝耳櫪還要耐心地等下去,值得欣慰的是,它已經不再孤獨。

編 者:中央廣播電視總臺

出 版:江西美術出版社

版 次:2020年8月第1版

書 號:ISBN 978-7-5480-7678-0

定 價:68.00元

7 hihi:/啊QM3JXO2N6qQ!  中國古樹·綠色文物的傳奇故事-古樹 歷史 文化 綠色文物 自然界

4.0 hihi:/✔r231X9pVkYR₤  江西美術出版社旗艦店

分享、點讚、在看,至少我要擁有一個吧

相關焦點

  • 千金榆、鵝耳櫪、普陀鵝耳櫪、天台鵝耳櫪的區別辨識
    千金榆、鵝耳櫪、普陀鵝耳櫪、天台鵝耳櫪的辨識區別花木君
  • 新化驚現千年鵝耳櫪 專家:堪稱「植物珍品」
    (鵝耳櫪樹)(鵝耳櫪樹)婁底新聞網訊(通訊員 楊親福)新化縣奉家鎮石坑村所轄的長茅界上,有兩棵並排、相距約50米的參天古樹,虯枝盤曲,樹枝綿長密緻,獨具特色。據村主任鄒今華介紹,村裡請林業專家進行了鑑定,結論為鵝耳櫪樹。鵝耳櫪屬於樺木科落葉喬木,高度可達20米,樹皮呈灰白色,小枝呈慄褐色,有褐色長毛。它的葉子呈橢圓形,邊緣有短而鈍的重鋸齒,小堅果呈寬卵形。鵝耳櫪有40種以上,分布於北溫帶,主產東亞,我國有20多種,其中好幾種屬國家二級重點保護野生植物。
  • 中國普陀山的普陀鵝耳櫪
    工藝品享有「海天佛國」盛名的普陀山,不僅以眾多的古剎聞名於世,而且是古樹名木的薈萃之地。在普陀山慧濟寺西側的山坡上生長著一株稱作普陀鵝耳櫪的樹木。這種樹木在整個地球上只生長在普陀山,而且目前在自然條件下只剩下一株!
  • 普陀鵝耳櫪:海島上的瀕危植物煥發新生機
    歷過20年不懈努力,近日,浙江舟山科研人員攻克人工栽培育苗技術難關,完成普陀鵝耳櫪野外種群自然有性繁育,有望幫助其擺脫瀕危狀態。「看!這是天然下種生長的普陀鵝耳櫪。」11月11日,在舟山馬岙街道普陀鵝耳櫪種群基地,一株株普陀鵝耳櫪幼苗正茁壯成長,高度為5釐米~112釐米。雖然根莖細小,它們卻是憑藉母樹身上落下的種子,藉助陽光雨露滋養,破土而出,生長發芽的。1930年,我國植物學家鍾觀光在舟山普陀山發現了普陀鵝耳櫪。當時,全球僅存1株野生母樹。
  • 鵝耳櫪盆景的製作養護
    鵝耳櫪是樺木科小葉樸屬樹木。在北京地區,鵝耳櫪多生長在較高的山坡上,其植株不高,枝幹自然彎曲,樹根外露而結節。
  • 歐洲鵝耳櫪 實在讓人大開眼界
    作者:焦自龍上圖這兩株歐洲鵝耳櫪是2004年從國外引進的,是目前為止已知的國內規格最大的歐洲鵝耳櫪。引進時是6公分,現在接近30公分,14年間長了20多公分。不過相較於地徑,樹冠的變化其實更值得關注。6公分的歐洲鵝耳櫪其實是很瘦小的,栽到項目中可以說是毫不起眼,但只需假以時日,歐洲鵝耳櫪就會長到令人震撼,龐大的樹冠定會讓人為之折服。
  • 鵝耳櫪盆景●製作養護
    在北京地區,鵝耳櫪多生長在較高的山坡上,其植株不高,枝幹自然彎曲,樹根外露而結節。鵝耳櫪耐寒、耐旱,適應性強,新生枝條柔軟,可蟠紮成多種形狀,是製作盆景的良好樹種。我國用鵝耳櫪來製作盆景不過十餘年歷史,故有待進一步發展。1.樹形製作 鵝耳櫪在北京地區分布較廣,用其製作盆景,可在春季萌芽前到山野掘取老樁。必須在萌芽前掘取,如發芽時再掘取就很難成活。
  • 「地球獨子」——普陀鵝耳櫪落戶昆明植物園
    ,為中國特有種植物。2011年9月29日發射的「天宮一號」目標飛行器,進行太空育種試驗的四種中國特有樹種中就包括普陀鵝耳櫪。  從2000年開始,浙江省舟山市林業科學研究院教授級高工俞慈英帶領的研究組對該樹種的保護和解瀕技術進行了持續的攻關研究;通過有性和無性繁殖的方式,不斷擴大子代種群規模,如今繁育的普陀鵝耳櫪子代苗木已經達到3萬餘株,創造了該物種人工子代群體數量的新紀錄。
  • 普陀鵝耳櫪當選「浙江最美古樹」 這些樹你都認識嗎 
    舟山百年以上古樹共1689株,有絕無僅有的普陀山「聖樹」,有最常見的舟山市樹,還有神秘的佛光樹……你是否都認識這些樹?快來了解一下吧。普陀山「聖樹」 普陀鵝耳櫪普陀鵝耳櫟是一種高大的落葉喬木,是生長在浙江普陀山上的「聖樹」,與元代島上的多寶塔、唐人閻立本的《楊枝觀音圖》一起被稱為「普陀三寶」。
  • 千金榆(鵝耳櫪)盆景的製作與養護
    千金榆屬於樺木科、鵝耳櫪屬落葉喬木,同屬約40種,中國有25種15變種,分布於我國東北、華北、西北、西南、華東、華中及華南等省份,除了極少數省份都有鵝耳櫪屬植物的倩影。前一篇文章我們介紹過,同屬裡面普陀鵝耳櫪和天台鵝耳櫪屬於國家級瀕危珍稀物種,保護級別分別為一級和二級,其中普陀鵝耳櫪野生只發現一株,野生天台鵝耳櫪也不過30株。物以稀為貴,於是很多人都想擁有,因而導致了挖掘千金榆(鵝耳櫪)的熱潮,以前不為人關注的樹種成了不少人追捧的對象。
  • 水土保持植物:(二十一)鵝耳櫪
    學名:Carpinus turczaninowii Hance科屬:樺木科(Betulaceae Gray)鵝耳櫪屬鵝耳櫪稍耐蔭,耐乾旱,喜中性土壤,耐瘠薄,多生於背陰的山坡,向陽山坡也能生長。由於雌花晚於雄花,自然結實差,飽滿種子所佔的比例小,發芽率低。秋季播種或層積到翌年春播。萌芽性強,可萌芽更新,移栽易成活。鵝耳櫪屬植物有40餘種,我國約有30種。鵝耳櫪產華北、華東及陝西、甘肅、湖北和四川等地。鵝耳櫪可在乾燥陽坡或林下生長,抗旱性強,為良好的水土保持林樹種。
  • 安徽蕪湖:歐洲塔形鵝耳櫪受關注
    王冬梅和歐洲塔形鵝耳櫪中國園林網12月13日消息:特約記者 鄧運川報導 近日,記者來到安徽省蕪湖市歐標農業科技有限公司採訪,有幸看到了仰慕已久的歐洲塔形鵝耳櫪。歐標公司總經理王冬梅介紹說,這就是歐洲塔形鵝耳櫪,是他們公司多年前從國外引種的,經過多年的栽培觀察,該樹種在蕪湖生長非常好,表現出了良好的抗性。「這個樹種太好了,不僅樹冠優美,而且長勢也比較快,非常適合園林綠化應用。」苗圃技術員小黃說,他一直在細心觀察歐洲塔形鵝耳櫪的生長,發現這個樹種的抗病蟲害能力也非常強。他認為這是個極具觀賞價值的樹種,應該得到大力推廣和應用。
  • 給一顆鵝耳櫪抹芽
    鵝耳櫪的萌芽能力很強。對於盆景造型來說,這是一個不錯的優點。不過對於造型無益的芽點需要儘早去除。▲已經成型的鵝耳櫪盆景。鵝耳櫪在樹幹基部、枝條基部和癒合組織生成的部位都會形成芽點。如果這些芽點不及時去除,待其形成枝條後再剪除,截口處會形成更多的癒合組織,來年會形成更多的芽點。
  • 全球只剩一株的「獨寶寶」|普陀鵝耳櫪
    今天繼續為大家介紹另一種舟山群島原產的植物——普陀鵝耳櫪,這是一種僅分布於普陀島上的特有植物,目前野生植株僅剩一株,屬於極度瀕危!普陀鵝耳櫪的野生植株僅分布於浙江省舟山市普陀山島,舟山群島位於長江以南、杭州灣外緣的東海海域。1930年,植物學家鍾觀光教授在此採集到普陀鵝耳櫪標本,1932年由林學家鄭萬鈞教授定名並發表。
  • 全球僅有一株的地球獨子——普陀鵝耳櫪,終於不會絕後了
    普陀鵝耳櫪(學名:Carpinus putoensisCheng)是樺木科,鵝耳櫪屬喬木中國特有種,僅見於浙江舟山群島。生於山坡林中。普陀鵝耳櫪具有耐陰、耐旱、抗風等特性。已繁育出大量普陀鵝耳櫪樹苗。唯一的這顆普陀鵝耳櫪長在浙江舟山市,位於普陀佛頂山慧濟寺。整個樹的高度達到了13.5米左右,這棵樹冠成蔭,遮涼麵積都達到了72平方米。
  • 「地球獨子」普陀鵝耳櫪「脫單」 人工繁殖小苗落戶昆明
    「地球獨子」普陀鵝耳櫪「脫單」 人工繁殖小苗落戶昆明 2016-05-03 21:24:03   中新社昆明5月3日電(記者 馬騫)普陀鵝耳櫪在全球僅存1株野生植株,存於浙江舟山普陀山慧濟寺,被稱為「地球獨子」。
  • 普陀鵝耳櫪?就是那個世界上唯一母株在普陀山上的嗎?
    今天分享的是個舟山普陀的招牌之一,大名鼎鼎的普陀鵝耳櫪。今天的故事要從一個研討會說起。昨天一早就和朋友一起出發,前往目的地,要跟著老師一起參加這個研討會。學校裡就有普陀鵝耳櫪,原本栽了5株,現在就只有3株存活。於是一早便聽聞普陀鵝耳櫪。老師在上植物學時,也提過這著名的樹。
  • 一株變萬株 普陀鵝耳櫪拯救工作獲重大突破
    一株變萬株 普陀鵝耳櫪拯救工作獲重大突破 2019年11月12日 05:56:53來源:這是天然下種生長的普陀鵝耳櫪。」11月11日上午,在舟山市定海區馬岙街道一個普陀鵝耳櫪種群基地,項目技術支撐專家、舟山市林科院教授級高工俞慈英指著一株株高低不一的普陀鵝耳櫪幼苗對記者說道。這些幼苗雖根莖細小,卻是憑藉母樹身上落下的種子,藉助陽光雨露,自己破土生長而成。  普陀鵝耳櫪於1930年被植物學家鍾觀光發現於舟山普陀山,當時全球僅存1株野生母樹。
  • 寺廟後門左側生長了一株「普陀鵝耳櫪」,全球僅此一棵
    普陀山的主山是佛頂山,又稱白華頂和菩薩頂,是普陀山最高峰,據說爬這座山可以看到罕見的海市蜃樓和佛光,佛頂山山頂上有一個慧濟寺,建於明朝,它是普陀山三大寺廟之一,一個「普陀鵝耳櫪」生長在寺廟後門的左側,被列為「普陀三寶」之一。
  • 普陀鵝耳櫪發現時全球僅1株,如今上萬株,中國人是如何拯救的?
    普陀鵝耳櫪普陀鵝耳櫪——中國特有的珍稀植物,全球只有中國浙江舟山群島野外分布,並且屬於我國植物數量最少的物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