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剩男剩女不少,或忙於工作,或因為其它原因,造成了大齡依然單身。其實在古代,即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結婚可能比較早,但也有很多婚姻方面的問題。比如《紅樓夢》裡的李綰,就是個很年輕就守寡的女子,在那時改嫁是很丟人的,為夫守寡反而是一些大家族提倡的。
古人在婚姻方面,也有不少格言,比如《增廣賢文》裡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不婚不嫁惹人笑話」,其實這樣的金玉良言,也實用於當下。不過也有一些古人說的俗語,就更加赤裸裸了,比如在《水滸傳》裡出現過這樣的說法:「飢不擇食,寒不擇衣,慌不擇路,貧不擇妻。魯達心慌搶路,正不知投那裡去的是。」
這裡的「飢不擇食,寒不擇衣,貧不擇妻」都是說的古人生活方面的情況。在古代,吃飽肚子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比如我們見面經常問「吃了麼」已經問了幾千年,吃完飯還要禮貌性地問吃飽了麼。
「飢不擇食,寒不擇衣,貧不擇妻」既說了飲食方面的,也說了穿衣方面的,還說了人生大事之一——婚姻。可想而知,古人是很關注這三方面的問題的。在古代穿衣也是大問題,所以有「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說法,尤其是冬天可能要挨凍了。
「貧不擇妻」顯然是說如果家裡窮,在選擇配偶時就沒有挑來挑去的資格,能湊合著找個,搭夥過日子就不錯了。比如《水滸傳》和《金瓶梅詞話》裡的武大郎,他因為太窮,基本是娶不起老婆的,可是後來因為運氣不錯,張大戶家的丫環潘金蓮,因為跟張大戶有染,被其正妻「發配」給了武大郎為妻。這是屬於「貧不擇妻」的典型,雖然潘金蓮在當時已經露出不軌的端倪,但武大郎沒有選擇,錯過這個可能就一輩子光棍了。結局大家都知道的,武大郎被潘金蓮和西門慶毒殺,是很悲慘的。
而且這個「貧」是相對的,比如《紅樓夢》裡賈迎春出嫁時,已經家道中落,為了利益,選擇嫁給孫紹祖。「在兵部候缺題升」的孫紹祖才敢對迎春惡言相向,百般蹂躪,說什麼「你別和我充夫人娘子,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銀子,把你準折賣給我的。好不好,打一頓攆在下房裡睡去。當日有你爺爺在時,希圖上我們的富貴,趕著相與的。最終讓作者發出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感嘆。
貧不擇妻,還有一類故事,比如窮小子娶了地位顯著比自己高的女子為妻,也就是攀高枝。可能是圖走個捷徑的緣故,一開始就是註定不幸福的。這樣的例子就更多了,古代的一些駙馬,大多數是攀高枝的。比如在清朝,駙馬只有公主召喚才能居住一起一次,怎麼會幸福呢。
古人:「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裡面的化骨龍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