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飢不擇食,貧不擇妻」是什麼道理,貧不擇妻會幸福麼

2020-12-18 文史掠影

如今剩男剩女不少,或忙於工作,或因為其它原因,造成了大齡依然單身。其實在古代,即便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結婚可能比較早,但也有很多婚姻方面的問題。比如《紅樓夢》裡的李綰,就是個很年輕就守寡的女子,在那時改嫁是很丟人的,為夫守寡反而是一些大家族提倡的。

古人在婚姻方面,也有不少格言,比如《增廣賢文》裡就說:「男大當婚女大當嫁,不婚不嫁惹人笑話」,其實這樣的金玉良言,也實用於當下。不過也有一些古人說的俗語,就更加赤裸裸了,比如在《水滸傳》裡出現過這樣的說法:「飢不擇食,寒不擇衣,慌不擇路,貧不擇妻。魯達心慌搶路,正不知投那裡去的是。」

這裡的「飢不擇食,寒不擇衣,貧不擇妻」都是說的古人生活方面的情況。在古代,吃飽肚子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比如我們見面經常問「吃了麼」已經問了幾千年,吃完飯還要禮貌性地問吃飽了麼。

「飢不擇食,寒不擇衣,貧不擇妻」既說了飲食方面的,也說了穿衣方面的,還說了人生大事之一——婚姻。可想而知,古人是很關注這三方面的問題的。在古代穿衣也是大問題,所以有「食不果腹,衣不蔽體」的說法,尤其是冬天可能要挨凍了。

「貧不擇妻」顯然是說如果家裡窮,在選擇配偶時就沒有挑來挑去的資格,能湊合著找個,搭夥過日子就不錯了。比如《水滸傳》和《金瓶梅詞話》裡的武大郎,他因為太窮,基本是娶不起老婆的,可是後來因為運氣不錯,張大戶家的丫環潘金蓮,因為跟張大戶有染,被其正妻「發配」給了武大郎為妻。這是屬於「貧不擇妻」的典型,雖然潘金蓮在當時已經露出不軌的端倪,但武大郎沒有選擇,錯過這個可能就一輩子光棍了。結局大家都知道的,武大郎被潘金蓮和西門慶毒殺,是很悲慘的。

而且這個「貧」是相對的,比如《紅樓夢》裡賈迎春出嫁時,已經家道中落,為了利益,選擇嫁給孫紹祖。「在兵部候缺題升」的孫紹祖才敢對迎春惡言相向,百般蹂躪,說什麼「你別和我充夫人娘子,你老子使了我五千銀子,把你準折賣給我的。好不好,打一頓攆在下房裡睡去。當日有你爺爺在時,希圖上我們的富貴,趕著相與的。最終讓作者發出 「子系中山狼,得志便猖狂;金閨花柳質,一載赴黃粱。」感嘆。

貧不擇妻,還有一類故事,比如窮小子娶了地位顯著比自己高的女子為妻,也就是攀高枝。可能是圖走個捷徑的緣故,一開始就是註定不幸福的。這樣的例子就更多了,古代的一些駙馬,大多數是攀高枝的。比如在清朝,駙馬只有公主召喚才能居住一起一次,怎麼會幸福呢。

古人:「縱有麒麟子,難敵化骨龍」,裡面的化骨龍是什麼意思?

相關焦點

  • 古人說妻賢夫禍少,慈母多敗兒,為什麼這麼說?
    古人說妻賢夫禍少,慈母多敗兒。這是人們從長期生活經驗中總結出來的人生教訓,肯定有一定道理。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我國歷來都是妻子主內,丈夫主外的生活方式,當然現在並不完全如此,但大多家庭是這樣。農村常有「妻好一半福,秧好一半谷」的說法。有一個好的賢內助,生活在不如意,在困難,作為丈夫的也會覺得有福氣,也有一半的幸福感,為了家庭幸福美滿,也會努力拼搏,創造幸福未來。如果沒有一個好妻子,加上生活艱辛,那麼作為丈夫就會失望,對未來失去信心。一個好的妻子,可以規勸丈夫好好做人,好好做事。
  • 俗語「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這個俗語是「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是什麼意思呢?何為「卯時酒」,何為「酉時妻」呢?原來卯時和酉時是我國舊時的計時單位;舊時候把一天分為十二個時辰,卯時對應現在的時間為5:00—7:00,酉時對應的時間為下午的17:00—19:00,「不喝卯時酒」,指的是不在早晨5-7點喝酒,「不罵酉時妻」說的是不在傍晚17:00-18:00責罵妻子。那麼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呢?
  • 古人云:「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磚」,老祖宗的說法有道理嗎
    但是在某一天我看到這句農村俗語:「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磚」!一想到這,我突然明白了什麼,唉!究竟是小女朋友好啊,還是大女朋友好!我雖然沒有大女朋友,但是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呢?又該如何理解呢?李子來回答一下:為什麼說「女大一、不是妻」:這句話的意思也是很了解的,意思是說如果在結婚的時候女人比男人大一歲,就不是妻子。對此有人也是比較納悶,這婚都結了,不是妻子又是什麼呢?
  • 古人取名:「男不帶天,女不帶仙」是什麼意思?有道理麼?
    文/一軒歷史古人取名:「男不帶天,女不帶仙」是什麼意思?有道理麼?關於中國古代姓名的文化,其實有很多內容可以探索。姓名一般會伴隨一個人一輩子,因此當一個人出生之時,被賦予名字這個過程也是非常受到重視的。取名很講究,早些時候小孩年紀還小的階段,一般會使用小名,也可以叫做乳名。小名一般不太正式,不過往往彰顯的是父母長輩們對於小輩們的疼愛。
  • 古人的幸福標準:「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啥意思?
    早在兩千多年前,亞聖孟子就說:「窮則獨善其身,達則兼濟天下。」其實,無論選擇獨善其身,還是兼濟天下,最終目的都一樣,讓自己過得更有意義和價值,從而才會感到幸福。不管從事哪種工作,人們都是在追求幸福的道路上奔波,究竟什麼樣的生活才稱得上幸福呢?
  • 「莫討避荒女,別娶活漢妻」,這是啥意思?古人結婚還要忌諱什麼?
    娶妻生子是大多數的選擇,也是一個家庭的大事,如果男人能夠找到稱心如意的好妻子,對家庭個人的發展都有幫助,所以老人都強調找「賢內助」,關於結婚找對象,古人也有自己的一套說法「莫討避荒女,別娶活漢妻」,這是啥意思?古人結婚還要忌諱什麼呢?家裡有孩子或者現在還單身的朋友有必要了解一下。
  • 農村老人說:「好漢無好妻,賴漢娶花枝」,是否有道理?
    文/玉濁清農村老人說:「好漢無好妻,賴漢娶花枝」,是否有道理?而古人講究的也是門當戶對,一般來講,好男人就要配上好女人,然而如今民間卻流傳著這樣一句話,和我們傳統的觀念相違背:「好漢無好妻,賴娶花枝」!這句話也非常的好理解,意思也就是說好男人娶不到好妻子,而那些地痞無賴小混混的男人卻娶了花枝招展的媳婦兒。
  • 「老夫少妻」的婚姻,會不會幸福?3個男人說了真心話
    到了如今這種現象依然存在,只是沒有那麼大的年齡差距罷了,年齡超過10歲,現在就算是老夫少妻了,那麼這種婚姻方式到底會不會幸福呢?我們看看三位過來人怎麼說?趙先生:45歲,妻子35歲我是二婚,妻子是頭婚,她嫁給我,只有一個原因,年齡大了。
  • 古人說「萬惡淫為首」?說出來你可能不信,祖宗的話有沒有道理
    美色並沒有我們想像中的那麼可怕,但是沉迷其中會造成嚴重的後果。古人的某些想法過於極端,有的甚至含有一些封建思想,所以對待古人所說的話,我們一定要理性。往期精彩內容古人說「朋友妻不可欺」,還有一句更經典,可惜少有人知道
  • 俗語「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既然能流傳下來,自然是有道理的,但是讓很多人聽後覺得不舒服,覺得太過落後,例如「有錢不買河邊地,有錢不娶活漢妻」。 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呢?又為什麼會引起大家的爭議呢?首先說一下「有錢不買河邊地」,這句話應該很好理解,農耕時期,洪水這種天災根本無法讓人抵抗,每逢發大水的時候,最先遭殃的就是住在河邊的人家,就拿黃河來說,雖說是我們的母親河,但歷史上黃河曾多次決堤,給兩岸百姓造成了巨大的災難和損失。
  • 俗語「男憐後妻,女望前夫」,有道理嗎?古人的生活經驗
    離婚在當下已經算不得什麼大事,甚至有社會學家認為,在未來的某個世紀,婚姻制度會走向消亡。不過,離婚後能否找到更好的對象,倒是一個不能一概而論的話題。古人對於這種現象,總結出來這樣的一句俗語:男憐後妻,女望前夫。
  • 俗語:「妻賢夫禍少,子孝父心寬」,為什麼古人會有這樣的忠告呢
    一、妻賢夫禍少從字面上就可以看出這是古人「吃過虧、上過當」,總結出來的人生經驗,因此可以簡單地理解為:「在一個家庭當中,如果妻子非常賢惠,那麼丈夫遇到的禍事就會大大減少;所謂「妻賢夫禍少」主要的原因就是:「妻子」也是一個家庭的重心所在。
  • 古人說「朋友妻不可欺」,還有一句同樣經典,可惜十人九不知
    可以說正是這些漫不經心的話語讓我們得以看到那個惡劣的生存環境下,老百姓的喜怒哀樂。這句「朋友妻不可欺」便是其中最為詼諧幽默又回味無窮的句子了,可惜他的後半句知道的人卻不多,但同樣非常經典。
  • 古人的幸福有多簡單?「開江魚,下蛋雞,回籠覺,二房妻」足矣!
    幾千年的飲食文化,讓我們懂得了「吃什麼」的同時,也學會了「怎麼吃」。央視的大型飲食文化類紀錄片《舌尖上的中國》,曾介紹過我國各地的美食和相應的美食文化,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因地因時而吃,就是所謂的「吃鮮」。說了這麼多,就是為了給我們的主角出場做一個鋪墊。
  • 俗語:「女大一,難為妻;女大三,抱金磚」,有科學道理嗎?
    在民間,經常能夠聽到一種說法「女大一,難為妻;女大三,抱金磚」,說的是男人找一個比自己大三歲的女人,就像撿了一塊金磚一樣,婚後會很幸福;而找一個比自己大一歲的女人,就很難成為一生的夫妻,也很難白頭偕老。
  • 俗語:「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磚」,有道理嗎?
    「女大一,不是妻,女大三,抱金磚」就描述了當代農村人,對婚姻習俗的一些忌諱。女大一,不是妻古代,人們普遍結婚較早,還沒成年就結婚了。那麼為什麼「女大一,不是妻」呢?1、古人認為:女的比男的大一歲,生肖上,命格上會克夫。導致丈夫早死或者破產等等。2、雖然女人比男人早熟,但是只是大一歲,差別不會很大。
  • 為什麼古人說:莫討避荒女,別娶活漢妻!如此避諱有何深意?
    想要能找到賢妻是非常難的事情,在古代的時候為了選擇好的婚姻更是困難,畢竟這會關乎到一輩子的幸福,些許的馬虎都會影響一生。▲難民逃荒一、古人如何選妻在古代選擇妻子的時候會有這樣一個說法「莫討避荒女、別娶活漢妻」,老人們在婚姻上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並且對於這個想法是十分的信任。這個說法到底是有什麼深意還是說是他們的迷信,古人才會如此避諱這件事情。
  • 古人說「家現五喜,人才濟濟」,是哪五喜?說得有道理嗎?
    但是今天筆者要說的不在這幾類中,它是漢語的一個小分支——俗語。從古至今,俗語陪伴我們走過了千年的時間,尤其對古代人民的意義特殊。今天簡單和大家說說「家現五喜,人才濟濟」這句俗語,看看這裡面蘊含著什麼樣的道理。
  • 「人前教子,人後教妻」,古人留下的這句話,當今時代還適用嗎
    「人前教子,人後教妻」,這句話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過。我知道這句話是從我爺爺那裡知道的。當時是因為一個弟弟犯錯了,然後就被教訓了幾句,我爺爺就說,「人前教子,人後教妻」,犯了錯就要被教育,在多人面前教育你是為了讓你更深的認識自己的錯誤。
  • 每日成語:「飢不擇食」英文怎麼說?
    飢不擇食表示:不管什麼都吃比喻需要急迫,顧不得選擇出自:《五燈會元》卷三十:師曰:飢不擇食。原意是說有人問和尚的行事風格是怎樣的大師回答:餓的時候不挑揀食物後有引申含義是顧不得選擇那麼「飢不擇食」英文怎麼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