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同樣的知識,為什麼別人說有用,而你卻感覺不到?

2020-12-15 六月思諾

跟朋友一起報了個班學習網際網路運營和營銷知識,課程快結束的時候,我們一起討論了一下這個課程。

朋友說這個課程的費用花得真值,學到了不少東西,對自己很有幫助,無論是內容質量、講課方式都值得他去推薦。

聽他這樣說,我慌了。因為我覺得這課程一般,講的知識我平時在書本就看過了,對我的生活並沒有什麼變化,根本就是浪費時間,浪費精力。

生活中也有很多這樣的情況,比如你覺得這個培訓很有用,他覺得一點用都沒有;你覺得讀這本書很受啟發,可他卻覺得這本書什麼也學不到,為什麼會這樣呢?同樣的東西,同樣的知識對於他有用,對於自己卻沒起到作用呢?

有位作者曾經講過:不是知識沒有用,是你自己不會用。

那怎麼才能把知識變成自己所用呢?

①正確認識知識。

在《認知突圍》這本書裡,作者講到知識分為四個層次:信息知識、加工知識、體系知識、智慧

信息知識:指的就是從書本、從作者口中直接獲取到的知識。比如,作者在書本講到的知識的含義:知識是客觀的、能被驗證的、相對正確的。

這就是直接獲取的信息知識,就像一盤菜放在桌面上,你一下子知道了這個菜式是什麼。

加工知識:在《文心》這本書裡,作者就曾經講過,讀書需要有觸發的功夫。觸發的意思是能夠把書本的知識聯繫自己的經驗知識或者熟悉的事物,能夠產生影響的。比如:知識是客觀的、能被驗證的、相對正確的,是信息知識,把它變成加工知識是這樣的:客觀的,就是不以人類的意識為轉移的、能夠被現實驗證的,符合現實規律的,在一定條件下是正確的。

體系知識:這個就比較複雜一點,就像一道工具流程一樣,能夠適用於生活中的很多方面。比如,有些人讀書形成了自己的一套讀書體系方法,如何選書、如何做筆記、如何快速讀書、如何應用書本知識。這個讀書體系,是可以用在於他選任何領域的書的。這樣的讀書選擇在一定意義上也符合營銷思維的模式

智慧:關於智慧這個,指的就是已經超越書本的知識,把它變成了一種生活態度或者方式,並且做對自己和他人有益的事。

小時候讀過這樣一個故事:一個盲人去親戚家拜訪,走的時候,親戚讓他拿一個燈籠照明。盲人說,雖然燈籠可以照亮道路,但對於看不見的我來說有什麼意義呢?親戚跟他說,你看不見別人,別人能夠看見你,就不會撞到你了。

大家都知道燈籠能夠照明,盲人看不見東西,智慧就是把這些知道的東西為自己所用並且方便自己與他人。

②打造自己的知識體系。

知識體系就像是一座地基一樣,只有把地基打好了,才能建立高樓大廈。

首先是要完善自己的「元知識」。把知識比如一道菜,這個元知識就是菜譜。有了菜譜,做出來的東西才能色香味俱全。完善自己的知識體系,先學習菜譜,知道菜是怎麼樣的特性,怎麼組合、怎麼烹飪,然後再根據這樣方法去慢慢打造一美味的菜。

其次是分享學到的知識,發現問題並加以改正。

有人說,輸出倒逼輸入。分享知識是很有必要的,在分享的過程中才能發現知識是否正確,自己的理解是否有誤,分享的同時也能夠加強自己對知識的記憶。分享知識也相當於去做菜的這個過程,無論把菜譜背得多透,只有真正去做了,才知道菜譜寫的知識是否有用,能夠讓自己記住做菜的每一個步驟。

在《創意的產生》這本書裡,作者講到,創意就是每個元素的重新組合。打造自己的知識體系,在運用知識的時候就能夠順手拈來,隨意組合。

③持續學習,把知識變現

大家都知道運動有益於健康,可為什麼還有那麼多人不去鍛鍊呢?知識也是一樣,大家都知道知識有用,那為什麼不去學或者感覺不到它的用處呢?

其實,是因為它產生的效果是滯後的,沒有立馬實現的。

首先,是打造學習的動力,讓收益可見

學習是一件枯燥的事,它不像出去玩能夠立馬刺激神經,產生多巴胺讓人感覺愉悅;也不像美食一樣,讓人眼睛、鼻子、嘴巴、腸胃,各個器官都受刺激,產生滿足感。

打造學習的動力,得讓自己的大腦和身體感知、接受知識的好處。比如,我學了物理降溫的知識,在我發燒的時候能夠給予我幫助,讓我感到舒服。這就是知識的用處

再比如,我學習了知識,可以允許自己得到獎勵,給自己買喜歡的東西,做喜歡的事。

其次,學會計算價值。

知識是有價值的,可這個價值誰也無法估算。學會計算價值,先把自己的知識預估個價,並且讓自己大腦接受這個假設,比如,我學習營銷知識,預估價值是在5年能夠產生100萬。我把這個100萬分到5年裡計算,這樣告訴自己,每天學習的價值是指5000左右。相比現在一個月才能賺5000,這動力就變大了

最後,是要把知識變現。

這裡的表現,包括變成能夠解決實際問題,能夠產生利益。

知識只有能夠解決問題才是知識,不然學了也沒有用。

回到開頭的問題,為什麼我會覺得這個營銷課程學習對我來說沒有用,因為它沒有幫我解決實際問題,也沒有帶來實際收益。而我的朋友,因為學了營銷思維,他是幹銷售的,當個月的業績直線飄升,拿了公司第一,所以他覺得這個課程是十分有用的。

知識變現,還可以直接變現。比如,現在網上賣的網課,作者把知識寫成了書出售等

知識是一樣的,但對於很多人來說又是不一樣的。曾聽到這樣一個故事:一天美術老師拿了一個楊桃過來讓大家畫畫。很多人畫出來的是楊桃那個有模有菱的樣子,有一個學生畫了一個五角星樣。正當大家疑惑時,老師說這也是楊桃,只不過是楊桃切開後的樣子。

同是一個楊桃,就有不同的圖案,同樣的知識也會有不同的運用,所以知識是一樣的但又不一樣,關鍵在於自己是否能夠掌握它並且運用到實踐中來。

相關焦點

  • 同樣是一天24小時,為什麼別人工資高,你工資低?
    有沒有問過自己:同樣是UI設計師,同樣是一天24小時,為什麼你工資低,別人工資高?職場上幾乎95%以上的設計師朋友都曾抱怨過薪水少,工作壓力大的問題。對於這個問題,很多人歸結於自己的老闆太摳門,不肯給高工資。
  • 老李種啥都賺錢,別人做不到,為啥?老農民:人家有文化愛學習
    可是老李種啥都賺錢,別人卻做不到這點,究竟因為啥原因呢?有個資深老農民告訴我們說:「人家有文化愛學習,這點你們做到了嗎?」老農民的一番話,不敢說語驚四座,卻也一語驚醒夢中人。是啊,在別人農閒聚在一起打牌的時候,老李總是忙裡偷閒在看書,很多種植技術的書籍,他都能背得滾瓜爛熟。
  • 流利說APP產品分析:用輸出檢驗學習成果
    此外,同樣的內容為什麼不能通過機器播報或者找一個不知名的主播來朗讀呢?這裡要說一點,就是知識的權威性,同樣的內容,讓KOL來讀會讓知識顯得更加有信服力。還有一點,課程會融入新上線的付費課程裡的知識,推薦效果更好。是否可以將得到付費轉化邏輯移植到流利說呢?就是這裡說的真人電臺。市面上已經有一些類似的成功產品,比如開言英語,已經被今日頭條收購。
  • 為什麼刷同樣多的題,你的成績還是不如別人?聽聽學霸都怎麼說
    文/宸媽說教育同樣做題,為什麼你的成績就是比不上別人?相信很多同學都有同樣的困惑,付出的並不比其他同學少,該做的題都做了,並且做的題也不少,別的同學做多少,自己做的不比同學少。為什麼自己的成績就是上不去?
  • 如何建立知識模型,提高學習效率?
    人生最悲慘的事情莫過於學了比別人多的知識,到頭來卻發現完全都用不上。知識不是知道了越多越好,而是知道有用的才好。一、知識真能夠改變命運嗎?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一樣總是天真的,認為知識能夠改變命運,為此開始瘋狂是學習。
  • 小知識:如何用英語稱讚別人「可愛」?
    眾所周知,在英語國家中,稱讚對方是非常常見的事情,比如說可以稱讚對方漂亮可以用beautiful、charming、pretty等等,稱讚對方聰明可以用bright、brainy、clever等等。那麼,想要稱讚別人可愛你第一個想到的單詞是不是Cute?Cute除了有可愛的意思之外,還有另外一個含義,可千萬不要隨便對女性表達。
  • 如果感覺不到微風吹到臉上,光有翅膀又有什麼用?
    塞斯想替她做一雙紙翅膀,進入天堂的小女孩很睿智,「她說,不能感覺微風吹在臉上,光有翅膀又有什麼用?」瞧,小女孩,年紀小,卻如此通透,不僅一點不給塞斯面子,而且一下就點出了天使的硬傷,天使的永生,只是永生,無休無止的永生有什麼用?
  • 「感覺很緊張,別人又說我可愛」,長沙8歲萌娃上街用喇叭宣傳防疫知識
    儘量不往人群擠,病毒肯定不纏你。科學洗手很重要,成效勝過吃補藥。家裡通風很要緊,疾病傳播無蹤影。」1月14日下午,長沙天劍社區商業街上,8歲的喻天羿拿著喇叭走街串巷宣傳防疫,略顯緊張又有點「奶聲奶氣」的童聲,讓他所到之處迅速吸引大家眼光。喻天弈讀小學二年級,當天下午放學跟爸爸回家。路上碰到社區志願者宣傳防疫知識,爸爸鼓勵他也去試一試。「想讓他鍛鍊一下膽量。」
  • 有車」為什麼不能用be careful提醒別人,那要用什麼?
    在大白眾多愛學習的粉絲中,總會有那麼些可愛的粉絲會留言說:為什麼大白說的短語自己都不會,感覺這麼多年的英語白學了一樣。當然,這僅僅是玩笑話,但大白想首先聲明的是,大家做好心理準備,下面要分享的內容可能又會讓你感覺自己學了個假英語。
  • 同樣是吃泡麵,為什麼別人的看起來那麼高大上還美味,看完你就懂
    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的喜歡吃泡麵,小黃也不例外,這泡麵是一種速食食物,也就是一種能快速填飽肚子的食物,而現在吃貨追求更好的口感,如果還把泡麵當成速食美食,你就土了,現在有很做法,能將簡單的泡麵製作成非常好看的美食。不過同樣是吃泡麵,為什麼別人的看起來那麼高大上還美味,看完你就懂。
  • 為什麼電氣師傅都不怎麼願意教別人?大多數有4個原因,你知道嗎
    如果教會了徒弟就餓死師傅,那說明這個師傅的這項技能沒有太大的價值,因為徒弟一下就能學會,那別人也能輕易學會。工作中你向別人請教問題,佔用了人家的時間,那你自己得先擺正態度。那麼為什麼電氣師傅都不怎麼願意教別人呢?
  • 別人都能撿到石頭,為什麼你撿不到石頭
    之前有個愛好石頭的朋友在我的文章下面評論了一個標題。《全世界都能撿到石頭 就我撿不到》。我本來想直接用這個標題寫個文章了,但又覺得有點誇張了。於是就換了這個標題。別人都能撿到石頭,為什麼你撿不到石頭?要回答這個問題也很簡單,因為大多數沒撿到石頭的人不是撿不到,而是沒有去撿。而石頭自己又不會主動跑到你的手裡。而如果你去撿石頭,再差也會撿到些自己喜歡的吧,畢竟也是按自己眼光來尋找的。所以問題的關鍵是很多人從來沒有去撿過石頭。也許是真的沒有那個機會,畢竟每個人的生活範圍基本都比較固定的。
  • 你為什麼不會寫論文?那是因為你有知識沒思維!
    教科書的編寫體例是說明文,詳細地向你介紹了一門知識的體系、內容和架構。不信,你就翻開任何一本教材去看看,都是介紹的概念、特徵、內容、意義、歷史發展……那麼寫論文需要的是什麼東西?絕對不只是知識體系,而是一個知識圖譜。那麼什麼是知識圖譜呢?
  • 同樣是微商為什麼你就是賺不到錢
    錢這個的東西有人愛有人恨,但是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不過有的人的確很努力工作了但是就是賺不到錢,微商就是這麼一個東西,今天衢州人才網就來說說為什麼賺不到錢。錢這個東西是一個讓人著迷的東西,同時這也是一種人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東西,但是為什麼就賺不到錢呢?困擾這些的無法就是以下幾點。首先是否定性思維,也許說得太專業很多人聽不懂,那麼就說簡單直白點,就是想太多。
  • 句句哲理 人生最棒的感覺,就是你做到別人說你做不到的事
    這個世界不會因為你有多慘,就一下子對你有多好。人們在困境中最期待的就是瞬間逆轉,需要「天來之物」解決燃眉之急,而些許時間後即使真有什麼喜從天降,我們也不會有那種慶幸和感激,我們說不定早已忘記當年的悲慘。
  • IT技術學習沒有捷徑,你看到的都是別人付出的結果!
    如果你有轉行或學習IT技術的打算,那現在一定要抓緊時間和機遇開始行動!說到學習IT技術,總有人想著「不勞而獲」。比如,有沒有哪個技術學起來輕鬆容易?或者有沒有簡單上手又高薪的課程?聽到這種「無理」要求,你能容忍接受嗎?答案當然是否定的!因為IT技術學習的道路從來就沒有捷徑可走,只有不斷學習和積累經驗,向著自己明確的目標規劃才是最重要的。而我們所看到的程式設計師的高薪,也從來都是別人付出結果。
  • 同樣都是種植木薯,為什麼別人的產量比你的更高?有兩個主要原因
    在現實的農業生產中,確實有些人種植的木薯產量高得驚人,而有些人的產量卻不如別人高產量的一半,甚至不如別人的一個零頭,為什麼會有如此大的產量差距呢?其實這都是由於沒有採用標準化種植方式造成的,而這個所謂的標準化種植方式就是獲得更高產量的主要原因,具體可以分為以下兩個重點原因。
  • 學習有用?學習無用?知識爆炸、信息噴湧,我們憑藉什麼安身立命
    培根曾經說過,除了知識和學問之外,世上沒有其他任何力量能在人們的精神和心靈中,在人的思想、想像,見解和信仰中建立起統治和權威。學習有用?學習無用?知識爆炸、信息噴湧,我們憑藉什麼安身立命?我想說,唯有學習。
  • 同樣是種百合的,為什麼別人家要比我家賣的貴多呢
    同樣是種百合的,為什麼別人家要比我家賣的貴多呢在農村地區,野外有各種各樣的花草,有的花朵又大又豔麗,有的花朵則小巧玲瓏,顏色清新淡雅,總之各有各的美,各有各的特色。因為百合的營養價值、觀賞價值等都很高,所以有不少農民都開始進行人工種植百合,可是同樣是種植百合的,有的農民就有疑問,為什麼別人家的要比我家賣的貴的多呢?因為這些人他種植百合卻不賣百合花,而是賣別的,收益還非常可觀。那麼他們是賣什麼呢?我們來了解一下。
  • 為什麼聽了那麼多書和講座,卻感覺沒學到什麼?要懂這3點!
    為什麼聽了很多書和講座,卻感覺沒學到什麼?。只要懂得這3點,你的學習效率會大大提高,會有很大的收穫。這幾年知識付費很熱,很多人買了很多課來聽,而且各種知識付費也層出不窮,我身邊很多人也衝進了這個在知識付費的海洋裡面,無論是為知識付費還是自己做知識付費。我為知識付費花費了不低於2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