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與師長合影
果東法師傳燈
佛教在線臺灣訊 2015年6月30日下午14時,法鼓山僧伽大學舉行畢結業典禮,由法鼓山僧伽大學院長、法鼓山方丈果東法師率同男眾副院長常寬法師、女眾副院長果肇法師,逐一為畢(結)業生常正法師、演信法師、演香法師、常興法師、演復法師、演寬法師,進行「搭菩薩衣」、「傳燈發願」等獨具漢傳佛教內涵的莊嚴儀式,並頒授畢業證書。校內師長、學僧與俗家親友合掌獻上誠摯祝福,期盼踏出校園的佛門龍象,勇健推動心靈環保。
這場別開生面的典禮,先由畢業學僧的學長、學弟以活潑多元的趣味相聲、集氣持咒、幽默頒獎、道賀影片揭開序幕。相聲表演從畢業僧法號發想對聯,獻上具佛教精神意涵的祝福;並頒發有「避雷針」、「麥克風」等等有趣的獎項,期勉學僧盡心盡力為眾生奉獻。詼諧的風格為畢業學僧交織出感動的歡笑與淚水。
致詞肯定學僧的才能,期許保持這份活潑、開朗與豁達,果東法師表示,畢結業典禮是階段性的過程,未來還有新的裡程要繼續奉獻和付出,要珍惜生命的起承轉合、感恩每一項順逆因緣。並且勉勵同學「入如來室,所到之處都是入大慈悲室;著如來衣,出家人受戒時著柔和忍辱衣;坐如來座,一切都是緣起性空,不必執著」,強調未來領執沒有高低,大家要學習六祖惠能大師廚房舂米的精神,步步踏實奉獻與無私付出。
禪學系畢業生常興法師分享,僧大六年期間,他學習調養作息、人際相處、禪堂實習、執掌法器、領眾技巧......體驗以禪修觀念和方法為社會、眾生服務奉獻。每當想起創辦人聖嚴法師用生命弘揚禪修法門,讓自己在滾滾紅塵中得到受用,便勉勵自己隨時回到初發心:「我是因受益禪法才出家,希望推廣禪法給更多的人」。
常正法師則說,他在初級禪訓班的實務分享中,體察到聖嚴法師的禪法非常適合現代人,讓自己對推廣佛法更有信心;而禪堂實習過程則嚴格要求「用心」領眾,落實禪法
「修行不只在蒲團上,而是在生活中」的精神,令他深刻領略到佛法實踐不是給予,而是分享利人。對於未來的奉獻之路,他以師長勉勵的「無論任何境遇,在落地之處開花」,當作是畢業後的期許。
從馬來西亞遠道求法的演香法師,在佛學系4年中體會何謂「激發潛能」,一點一滴克服內心的憂懼,他說僧大培訓不講究競爭、自我表現,而是為了累積奉獻眾生的資糧;未來無論僧團派遣何種任務,他都會放下好惡、名利的念頭,隨時歡喜勇於奉獻。美國籍的安天木,是演復法師出家前的碩士指導教授,也特地從花蓮前來觀禮,雖然語言不通,但從法鼓山的環境、典禮的過程,感受到儀式的莊嚴和樂,讓他為法師們邁向人生新的裡程而高興。
祝福孩子實現弘法的願景,徐媽媽說,聖嚴法師當年在農禪寺講經時,說法幽默風趣、內容生活化,使她對傳統道場的印象改觀,也積極參與上課、法會及擔任義工,「既然女兒選擇接受僧團栽培,就要珍惜出家因緣,莫忘自己的身分,要成為具備大悲願心的宗教師」。(圖、文:林雅櫻)
歡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國內) fo84000@gmail.com(國際) 在線提交
QQ:983700265 電話:010-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
免責聲明:
1.來源未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出處及連結(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註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