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導青年建立正信 香港東蓮覺苑參訪法鼓山僧伽大學

2020-12-14 佛教在線


香港東蓮覺苑、弘法精含的法師及領導才能培訓課程學員(LCS)一行18人參訪法鼓山僧伽大學


參訪團員分享感悟


贈送感謝狀

佛教在線臺灣訊 2013年3月24日上午10時,香港東蓮覺苑、弘法精含的法師及領導才能培訓課程學員(LCS)一行18人抵達法鼓山體驗禪修,並於下午與法鼓山僧伽大學四年級學僧進行交流。

參訪學員首先觀賞「續佛慧命」影片,了解法鼓山創辦人聖嚴法師創辦僧伽教育的理念與悲願,僧伽大學的法師也介紹2013「生命自覺營」的活動回顧,鼓勵學員們如果想體驗清淨的出家生活,明年也可參加在法鼓山舉辦的自覺營;隨後法師還帶領學員參觀學僧們平時上課的地點,而學員們對於僧大學制與課程都很有興趣,法師們也細心的解說及回應。

一整日的活動直到夜間,在大堂互動與分享時,學員們則和同組法師請益有關修行中的體驗,以及探討生命的轉換歷程,並向法師分享在法鼓山的收穫。其中一位學員說,本身擔任警察的職務,因為工作性質的關係,平時吃飯時總是非常緊張,但今天在法鼓山練習禪修的方法,及學習著用放鬆的方式吃飯,是他第一次體驗到吃飯可以如此輕鬆自在。

另一位受訪學員的職業則是醫生,她分享很感恩有很好的機會來到臺灣參訪法鼓山,園區的環境很優美、很安定,而即使將一模一樣的建築物搬去他處,也未必能有如此的氛圍,她希望有機會再回來體驗。

參訪學員們也準備佛曲並配合手語,與僧大的師僧們分享,在溫馨與歡喜的手與佛曲演出後,法鼓山僧伽大學常鐸法師則代表僧大師生致贈結緣禮物,包括由學僧編輯的《法鼓文苑》,以及適合生活步調緊湊的學員閱讀的《放鬆禪》等等結緣品;參訪法師與學員也回贈一幅感謝狀及結緣刊物,在彼此祝福聲中圓滿此行。

弘法精含負責人法護法師表示,四年前在香港念完博士班後,心中思索如何將佛法推廣出去,於是邀請法師及不同範疇的資深專業人士,對青年講解佛法應用等課題,此次接連參訪法鼓山僧伽大學以及拜會法鼓山青年院,相信能夠接引不少優質的青年接觸佛法,以及增加參與佛教活動的意願,讓學佛的年齡層更加年輕,增廣未來推動佛法的人才。(圖、文:法鼓山僧伽大學)

歡迎投稿:

Email: news@fjnet.com(國內)  fo84000@gmail.com(國際)     在線提交
QQ:983700265    電話:010-51662115轉8005      論壇投稿

免責聲明:

1.來源未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均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佛教在線立場,其觀點供讀者參考。

2.文章來源註明「佛教在線」的文章,為本站寫作整理的文章,其版權歸佛教在線所有。未經我站授權,任何印刷性書籍刊物及營利性性電子刊物不得轉載。歡迎非營利性電子刊物、網站轉載,但須清楚註明出處及連結(URL)。

3.除本站寫作和整理的文章外,其他文章來自網上收集,均已註明來源,其版權歸作者本人所有,如果有任何侵犯您權益的地方,請聯繫我們,我們將馬上進行處理,謝謝。

相關焦點

  • 法鼓山僧伽大學講經交流 主題自由形式靈活
    法鼓山僧伽大學講經交流 主題自由形式靈活 2013-05-12 09:01:55  來源:法鼓山
  • 關懷生命 法鼓山僧伽大學學僧慰訪病患
    實踐「奉獻自己、成就大眾」的道心,並在學習和服務過程中,培養出大普化、大關懷的胸襟,法鼓山僧伽大學四年級的同學們,在畢業前都會依循校方安排,學習如何服務社會中需要關懷的民眾,引導他們從心靈的轉變,面對人生的各種因緣變化。而在醫院內則大多面對的是重症病患,也使這群學僧尤其能夠感受到病患與家屬,透過信仰慰撫心靈後的轉變。
  • 心安就有平安 法鼓山僧伽大學學僧平安夜慰訪病患者
    法鼓山僧伽大學法師、學僧平安夜慰訪醫院病患者法鼓山僧伽大學的法師、學僧與醫院病患者及家屬進行慰問交流佛教在線臺灣訊 2013年12月24日下午3點,法鼓山僧伽大學的學僧,依例於周二前訪臺北榮民總醫院,陪伴自行登記需要關懷的患者及家屬。
  • 法鼓佛學院聯合法鼓山僧伽大學舉行畢業典禮
    法鼓佛學院聯合法鼓山僧伽大學舉行畢業典禮 2013-06-09 14:39:15  來源:法鼓山
  • 淨心斯有淨土 法鼓山僧伽大學學僧金山淨灘
    法鼓山僧伽大學30多位學僧、師長及熱心的民眾在金山磺溪口海灘參加淨灘行動為眾生祈福以實際行動踐行環保理念沙灘淨則心淨;心淨則國土淨在僧袍外套著工作服的法鼓山僧伽大學30多位學僧、師長及熱心的民眾,於2013年3月20日下午2時頂著烈陽,前往近兩公裡長的金山磺溪口海灘,以實際的淨灘行動,展現對於大地孕育眾生的感念。帶領淨灘行動的常鐸法師表示「沙灘淨則心淨;心淨則國土淨」,眼前灘岸上滿布垃圾,如同內心沉積已久的煩惱垢穢,當沙灘上的垃圾慢慢減少時,也會將內心的煩惱執著漸漸淡化。
  • 續佛慧命 法鼓山僧伽大學隆重舉行畢結業典禮(圖)
    畢業生與師長合影果東法師傳燈佛教在線臺灣訊 2015年6月30日下午14時,法鼓山僧伽大學舉行畢結業典禮,由法鼓山僧伽大學院長、法鼓山方丈果東法師率同男眾副院長常寬法師、女眾副院長果肇法師,逐一為畢(結)業生常正法師、演信法師、演香法師、常興法師、演復法師、
  • 臺灣佛教的啟示:僧伽教育的現狀與反思
    在此基礎上,臺灣還出現了另一種僧伽教育模式,即學院化教育與僧團教育結合的模式。 以法鼓山為例,法鼓山僧團除了向「教育主管部門」立案成立的法鼓佛教學院之外,還有僧團內部的僧伽大學,兩者一併構成了法鼓山的僧教育體系。
  • 法鼓山僧伽大學畢業生作禪修專題 展多元創作能力
    在即將畢、結業前夕,2012年6月19日,就讀僧伽大學的五位學僧於法鼓佛教學院階梯教室發表「100學年度畢業製作暨禪修專題」,由全校學僧共同參與,會中並請指導老師就學僧的專題呈現,當場給予評分。
  • 【雲來集】馬明博:傾聽法鼓的聲音
    參訪團成員之一、曾追隨淨慧長老學禪多年的馬明博居士將其隨團參訪時所作日記輯集成冊,遂成《寶島問禪記》一書。該書內容豐富詳實,既有參訪寶島諸道場的感受,也有對大德弘法利生行履的記錄以及參訪團對佛教未來發展的一些思考。本文為11月17日法鼓山參訪日記節選。車過三界村,駛入法鼓山世界佛教教育園區山門。有穿著藍馬甲的義工舉手示意,車停下來。
  • 香港志蓮淨苑-南蓮園池 摩天大樓下的城市綠洲
    我今天不是想和大家介紹香港的高樓,而是帶領大家去體驗一下高樓大廈之城的都市園林風景-志蓮淨苑-南蓮園池。志蓮淨苑位於香港鑽石山荷李活廣場附近,有一座由非牟利佛教慈善團體興建的廟宇在四周屋苑的環伺下,自有其脫俗出塵的恬靜。志蓮淨苑佔地廣闊,建築物模仿唐式建築,在香港不多見。志蓮淨苑建設之初,參考了中國現存的唐代建築和莫高窟的壁畫,精心設計而成。走進寺廟,不見喧囂,感覺不在香港,反而像身處於保留了唐代建築文化精髓的日本。
  • 香港觀宗寺朝山團清明祭掃覺光長老天台山舍利塔
    祭掃覺光長老靈骨舍利塔儀典圓成合照(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梁果興)鳳凰網佛教通訊員羅孫可訊:2018年3月22日晨早,香港觀宗寺•香海正覺蓮社禮祖祈福朝山團一行40餘人及國清寺常住法師共近百人,登上天台山國清講寺東南祥雲峰虔誠祭掃覺光長老靈骨舍利塔舉行上供祭祖法會,法會由天台山國清講寺方丈允觀法師、朝山團團長香港觀宗寺方丈、香港正覺蓮社社長宏明法師聯同主法引領大眾於靈骨舍利塔前恭敬捻香禮供,繞塔念佛,回向祈願長老倒駕慈航,乘願再來,續轉法輪,啟度群蒙。
  • 組圖:香港唐氏園林——南蓮園池
    人民網11月20日電 國家文物局日前公布更新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文化遺產45項入選,其中就包括香港的志蓮凈苑與南蓮園池。 南蓮園池是香港一座唐式園林,山、水、林木、建築和建設布局都依唐代規模製式。
  • 香港旅遊:絕美的志蓮淨苑與南蓮園池
    2012年11月17日中國國家文物局17日在北京公布了更新的《中國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包括文化遺產45項,香港特別行政區以志蓮淨苑與南蓮園池入列。國內旅行團來港,一般必安排去黃大仙祠。豈知,從黃大仙坐一站地鐵就到了鑽石山站,從好萊塢商場出站,不到五分鐘就走到這處美麗的園林。美得相當驚豔!
  • 法鼓山社青禪修營:教你學會處理情緒的方法
    社青禪修營現場(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法鼓山文宣處) 在「南無觀世音菩薩」聖號中,60多位青年手捧心燈,繞祈願池經行,並在池畔打坐、靜心,心燈映照水面波光粼粼,最後在祈願觀音前供燈祈福,祈願世界無災無難、人人平安有幸福。
  • 寬容法師參訪澳洲南天大學 讚嘆星雲大師在世界弘法功德
    6月7日,安徽天柱山三祖寺住持寬容法師一行參訪澳洲南天大學。(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安徽三祖寺)寬容法師一行參觀南天寺(圖片來源:鳳凰網佛教 攝影:安徽三祖寺)2019年6月7日,應邀出席澳大利亞第六屆國際多元文化藝術節的安徽天柱山三祖寺住持寬容法師專程參訪了仰慕已久的南天大學。
  • 香港青年代表高度評價內地參訪活動
    新華社北京6月29日電(馬巖 周雪婷)為期五天的「國家發展戰略與香港青年機遇」參訪活動29日落下帷幕,在最後的總結會上,香港青年代表們對此番活動給予高度評價,普遍表示受益匪淺。香港各界青少年活動委員會執行主席、參訪團團長霍啟剛表示,這次活動讓香港青年代表實地感受了粵港澳大灣區、長江經濟帶和京津冀協同發展,使他們對國家的發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認識。騰訊、烽火科技等企業和中國科學院的科技創新成果令人印象尤為深刻,科創成果實現產業化離不開金融的支持,香港發達的金融業可以成為內地高新技術產業的有力助手。
  • 香港觀宗寺參訪團赴浙江天台山、寧波觀宗寺等地參學交流
    參訪團一行受到各寺常住大德親切接待。雙方摯誠交流,互通有無,增進法緣。訪問天台山國清寺期間,參訪團還與天台縣委、縣政府各主要機關四套班子領導親切座談,雙方就佛教發展等議題展開交流,加深了彼此了解。訪問寧波期間,參訪團亦拜會寧波民族宗教事務局相關領導,見面暢談。今年是香港觀宗寺開山八十周年。1936年,天台宗第四十四代教觀總持寶靜大師於香港粉嶺啟建靜廬以作清修之所。
  • 香港各界青年代表內地參訪:融入中國夢 把握新機遇
    中新社北京6月29日電 (張曉曦 林凱潼)「國家發展戰略與香港青年機遇」參訪團29日晚在北京結束為期五天的內地行程,返回香港。團員們表示,此行讓他們大開眼界,希望未來繼續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把握新的發展機遇。
  • 香港佛教概況:歷史1500年 信徒100萬
    換言之,作為一個700萬人口的城市,香港每七個人就有一個人信佛。  香港的地理位置居廣東珠江東側,在佛教信仰的普遍性上,香港帶有明顯的廣東佛教色彩,這與廣東的文化、交通、經濟有相當的關係。近代香港佛教的發展,正如覺光法師所說:「已由靜止的階段轉變為一個蓬勃發展的階段,現在更由一個橋梁階段發展為一個模式階段。」今天,其信仰之濃,是其它省所難以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