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劍父誕辰140周年,藝術研究文獻展暨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廣州舉行

2020-12-18 大洋網

  他是用畫報來傳播新知、啟蒙思想的探路人;

  他是中國較早將美術與工商業聯繫起來的先覺者;

  他是會晤過泰戈爾積極吸收印度藝術營養的開放派……

  今年是高劍父先生誕辰140周年,由廣州美術學院、嶺南畫派紀念館、廣州藝術博物院主辦的「先聲——高劍父藝術研究文獻展」於11月26日到12月8日在嶺南畫派紀念館舉行。150件中國畫、書法、畫稿及照片、手稿等珍貴作品文獻,勾畫出高劍父波瀾壯闊的一生。正如廣東省美協主席、廣州美術學院院長李勁堃所說的,高劍父的影響力和成就,遠不止於繪畫。清華大學美術學院教授、中央文史研究館特約研究員陳瑞林在「高劍父藝術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上也表示:「高劍父和嶺南畫派的畫家怎麼樣立足中國、放眼亞洲、放眼世界的問題,也是我們中國藝術走向世界的問題。高劍父是一個愛國主義者,同時也是一個國際主義者。」

  文、圖/廣州日報全媒體記者 江粵軍

  曾讀黃埔水師學堂

  結識伍家影響深遠

  與大量高水平作品展現高劍父先生藝術成就的「春睡夢先覺——紀念高劍父先生誕辰140周年展」不同的是,本次展覽主要集結了非常多的高劍父珍貴手稿、文獻資料,讓觀眾仿佛看到了一個「正在進行時」的高劍父。像他早年在廣州的歷程,有不少故事、細節鮮為人知。

  1879年10月12日誕生於廣州番禺縣員崗村的一個鄉下郎中家的高劍父,由於這一天在封建迷信中被認為不吉利,險遭遺棄,幸得父親力排眾議方才留在家中。之後,又經歷家道中落,為謀生計,曾在瓷窯做學徒畫工藝品。直到1892年,高劍父通過舉人出身的族叔高祉元的引薦,得以拜師隔山鄉「十香園」的廣東花鳥名家居廉。

  在居廉門下,高劍父勤學苦練,奠定了堅實的畫學基礎。其間,因族叔的關照還曾入讀黃埔水師學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思想的影響。

  居廉與廣州河南的富紳、名流、文士交流頻繁,其中的伍德彝(懿莊)更是居門的學生。伍德彝出身名門,先祖為廣州十三行富商,愛好書畫,收藏鉅富。高劍父也得以出入伍家鏡香池館,觀摩古畫。同時,高劍父認識了在澳門經商的伍漢翹,得到他的資助就讀澳門嶺南學堂,接觸到有關西畫的知識。課餘還向旅居澳門的法籍傳教士麥拉學習西方繪畫技藝。在伍家,高劍父還結識了廖仲愷、何香凝夫婦以及經常參加伍家書畫雅集的日本畫家山本梅崖,這對高劍父後來的藝術生涯和政治生涯,都產生了深遠影響。東渡日本留學的高劍父,正是因為偶遇廖仲愷、何香凝夫婦才度過了困境,並在他們的介紹下認識了孫中山。

  留日期間,高劍父一邊參加民主革命活動,一邊學習繪畫。他曾到日本美術院旁聽,學習繪畫、雕塑等;曾在「名和靖昆蟲研究所」臨摹大量昆蟲標本;閒暇時間經常到帝國博物館、上野公園、向島百花園、越谷古梅園等地參觀寫生;為了對西方繪畫的技法、觀念有更多的了解,還加入白馬會、太平洋畫會、水彩研究會等美術團體。

  大力推動新式美術教育

  辦審美書館賞識徐悲鴻

  在陳瑞林的定位裡,高劍父是傑出的中國畫家和美術教育家,中國傳統美術的革新者和中國現代美術的先驅者。的確,本次展覽從各個方面充分展現了高劍父在中國近代美術上的開創性舉措。

  19世紀後期至20世紀初期,西方印刷術的傳入,使報紙、畫報等新型大眾傳播媒體成為推動中國社會變革的重要力量。在1905年「反美拒約」的風潮中,高劍父與潘達微、何劍士、陳垣等具有革命精神的知識分子在廣州創辦《時事畫報》,利用漫畫、圖像來傳播新知,啟蒙思想,宣揚革命。高劍父為畫報創刊號擬寫的《本報約章》開篇即曰:「本報仿東西各洋畫報規則、辦法,考物及記事,俱用圖畫,一以開通民智,振發精神為宗旨」,呈現出鮮明強烈的時代特色。

  高劍父與《時事畫報》同人也是新式美術教育的早期推動者。1908年,高劍父與潘達微等人創建「繽華習藝院」。習藝院以「博綜今古,並包中外」作為辦學宗旨之一,開設了「折衷派」課程,數年間培養了不少美術人才,開創了美術教育新風氣。

  在當時「實業救國」思潮的影響下,高劍父還與《時事畫報》美術同人不斷探討發展美術的實用功能來振興實業、富國強民,是較早將美術與工商業聯繫起來的先知先覺者之一。1908年,高劍父與潘達微、陳樹人、伍德彝等人在廣州開設繪畫和燒制彩瓷的作坊,創辦廣東博物商會。在研究改良和燒制彩瓷的同時,以此為掩護製造土炸彈武器,通過工商實業為革命籌集經費。

  進入20世紀,上海的重要性日益凸顯。高劍父又敏銳察覺到這一變化,與弟弟高奇峰赴上海創辦《真相畫報》,豐富的內容與精美的印刷,均堪稱當時中國畫報的最高水平。雖然《真相畫報》只出版了17期,但高劍父、高奇峰、陳樹人等人在《真相畫報》刊圖著文,展現嶺南畫派的藝術主張,對於嶺南畫派的形成有著重要的意義。

  繼出版《真相畫報》之後,1913年夏,高劍父、高奇峰兄弟開辦審美書館。這是一個帶有畫廊營銷機制及市場運作功能的、具有商業性的藝術實體,主要出版精印中西圖片、明信片、書刊、畫冊,出售中國畫作品、文房四寶等。除出版書籍和畫冊以外,審美書館特別在掛屏、月份牌和明信片等大眾美術品的出版發行下了很大功夫,體現嶺南畫派包容古今和雅俗共賞的理念。審美書館印製的月份牌畫多採用掛屏的形式,既聘請著名的月份牌畫家鄭曼陀、周柏生等人繪稿,也賞識徐悲鴻這樣當時尚且默默無聞的青年畫家。徐悲鴻來到上海後,曾應審美書館之請,以春、夏、秋、冬為題畫了一組四扇掛屏,受到市場的歡迎。

  帶「新國畫」萬裡行

  獲泰戈爾高度評價

  在不遺餘力地推行「新國畫」的同時,高劍父對世界正在發生的藝術革新活動保持著關注,積極開展國際藝術交流。1929年,高劍父的畫作《江關蕭瑟》《絕代名姝》獲得比利時萬國博覽會的「最高藝術記錄」榮譽獎。同年,他參加了「中日現代繪畫展覽會」並任鑑別委員。

  1930年10月,高劍父得到資助,赴印度參加「全亞細亞教育會議」,沿途經越南、新加坡、馬來西亞、緬甸、斯裡蘭卡等地,並在越南西貢和新加坡舉辦畫展。在印度,高劍父與文化界、美術界密切交流,還在大吉嶺會晤了著名詩人泰戈爾。泰戈爾曾贈言高劍父:「先生的作品是以貴國畫為基礎而吸收各國的特長。我之為藝,是本著歷史的遺傳與現代合一的研究。我治藝的主張,與先生不謀而合。」被高劍父引為自己「新國畫」實驗最強有力的支持。

  1931年6月下旬,高劍父在印度孟買與印度美術會聯合舉辦「第一次中印聯合美術展覽會」。印度王室成員拿堪棉以印度美術會長的名義設宴慶祝展覽會的成功舉辦,邀請二百多位來賓參加,包括各國駐印的領事團。在考察印度、錫金、不丹、尼泊爾等國時,高劍父還沿途展出隨身攜帶的作品,受到各國藝術家和民眾的歡迎……高劍父的萬裡之行持續了一年有餘,為「新國畫」走出國門,走向世界作出了貢獻。

  回國之後,各界友人在廣州舉辦了盛大的「歡迎高劍父先生歸國展覽會」,將高劍父臨摹佛窟壁畫、沿途寫生的作品以及一路採集的各種植物標本、文獻資料進行展示。經過印度之行,高劍父在繪畫語言上開始淡化過去模仿日本畫的痕跡,力求真實再現物象的體積感和空間感,形成強烈的視覺衝擊效果和蒼勁沉鬱的藝術風格,其「新國畫」在新一輪的「折衷」實驗中逐漸走向成熟。

  高劍父一直倡導「為人生的藝術」,認為繪畫的宗旨是反映「時代精神」。同時,變革應該是無止境的,「今日改革了,創作了,不久就會陳舊了,又有新方法,新理論出現,那時又從而改革之,創造之,實在永遠地革命,永遠地創作,才能永遠地進化的。」不斷求新求變成為「新國畫」長青的動力。

  無疑,一個豐富、立體乃至於可謂全才的高劍父,還有待於繼續深入梳理。而廣東美術自近現代以來的影響力,更是值得繼續深度挖掘。「先聲」之題,既是指高劍父本身,用於言說廣東近現代美術,大約也是貼切的。

相關焦點

  • 羅貫中誕辰700周年祭祀大典暨首屆羅學研討會舉行
    羅貫中誕辰700周年祭祀大典暨首屆羅學研討會舉行 2015-10-28 19:12:51孫婷婷 攝  中新網東平10月28日電 (孫婷婷)羅貫中誕辰700周年祭祀大典暨首屆羅學研討會28日在山東省泰安市東平縣羅貫中紀念館舉行。多位專家、學者齊聚東平探討「羅學」的發展,呼籲擴大「羅學」影響力,並認為羅貫中為山東東平人。  28日上午9時,在羅貫中紀念館內,一聲「啟戶」後,祭祀大典在《三國演義》主題曲的背影音樂中進行。
  • 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新聞學術研討會廣西大學舉行
    今年是馬克思主義創始人之一——恩格斯誕辰200周年。11月28日,「紀念恩格斯誕辰200周年新聞學術研討會」暨新聞學院院長(書記)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教育論壇在廣西大學隆重舉行。
  • 人工智慧時代藝術何為?第五屆藝術與科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舉行
    11月2日至3日,第五屆藝術與科學國際學術研討會在國家博物館隆重舉行。他說,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是由諾貝爾獎獲得者、著名物理學家李政道教授和藝術大師、清華大學教授吳冠中發起,今年走過第五屆,也是向各個領域的大師致敬。
  • 「紀念艾蕪誕辰115周年暨『艾蕪與文化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在...
    四川在線消息(記者 肖姍姍)6月11日,「紀念艾蕪誕辰115周年暨『艾蕪與文化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在新都開幕。來自全國各地的艾蕪研究領域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同紀念和研究這位開拓了新文學創作領域的現代文人艾蕪。115年前,艾蕪出生在新都區清流鎮一座竹林流水環抱的農舍裡,並在這片土地上度過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時代。1921年,19歲的艾蕪步行80餘裡,來到成都求學。4年後,他從成都九眼橋出發,一路徒步向南,為中國現代文學留下了極具特色的一系列南行文學作品。
  • 「紀念李漢魂將軍誕辰120周年」學術研討會舉行
    11月1日,由中國現代文化學會、廣東近代文化學會和吳川黃坡鎮嶺頭村委會聯合主辦的「紀念李漢魂將軍誕辰12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李漢魂將軍故鄉吳川市黃坡鎮嶺頭村舉行。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和吳川、黃坡兩級領導出席了研討會。1895年,李漢魂出生於吳川市黃坡鎮嶺頭村。
  • 共商、共建、共享——第五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舉行
    11月2日上午,第五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在國家博物館舉行,來自海內外的藝術家、科學家、學者、高校師生、媒體人士等數百位嘉賓齊聚一堂,現場座無虛席。本屆研討會由清華大學和國家博物館共同主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和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承辦,深度合作媒體鳳凰網獨家報導。
  • 紀念馮友蘭誕辰125周年暨學術思想研討會在南陽師範學院召開
    今年是馮友蘭先生誕辰125周年,為了隆重紀念馮友蘭先生,緬懷前賢,激勵後學,推進馮友蘭學術研究,12月4日,「馮友蘭誕辰125周年暨馮友蘭學術思想研討會」在南陽師範學院舉辦。作為馮友蘭故鄉的高校,南陽師範學院一直以研究馮友蘭思想、弘揚馮友蘭精神為己任,經過二十多年的持續努力,打造了一批從事馮友蘭學術思想研究的專家學者隊伍,產出了一批有影響的學術成果,受到學界的關注和肯定,已經成為國內研究馮友蘭先生學術思想的重要陣地。
  • 信息• 生態 • 智慧 | 第三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學術...
    第五屆「藝術與科學國際作品展暨學術研討會」(TASIES 2019),主題為「AS-Helix: 人工智慧時代的藝術與科學融合」,由清華大學與中國國家博物館共同主辦,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與清華大學藝術與科學研究中心承辦,即將於
  • 235幅國畫精品展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
    12月20日上午,由廣東省美術家協會、中共肇慶市委宣傳部、肇慶學院主辦,肇慶美術館承辦,嶺南畫派紀念館、黎雄才藝術館協辦,肇慶美術館館長羅秋帆策展的「紀念黎雄才先生誕辰110周年——廣東省中國畫作品展」在肇慶美術館隆重開幕。
  • 廣州藝博院廣東美術館雙雙摘「十大」
    廣東的這4個展覽項目分別是(排名不分先後)廣州藝術博物院「春睡夢先覺——紀念高劍父誕辰一百四十周年展」,廣東美術館「圖繪新中國——廣東國畫的改造與轉型」,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輕舟已過萬重山——關山月與近代以來的江峽圖景
  • 2020年漢唐典籍與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開幕式
    2020年漢唐典籍與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開幕式2020年11月14日上午,「2020年漢唐典籍與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暨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第41屆年會」在我校隆重開幕。開幕式由我校黨委副書記岑紅教授、中國歷史文獻研究會會長趙生群教授分别致開幕詞,我院院長張文德教授主持。
  • 紀念曾鞏誕辰1000周年學術研討會於9月28日在江西南豐舉行
    9月28日上午,為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由撫州市人民政府、北京大學中文系、中華文學史料學學會主辦,南豐縣人民政府承辦的紀念曾鞏誕辰100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南豐縣桔都文化傳播中心舉行。江西省市縣相關領導,來自北大、清華、中國人大、復旦大學、中國社會科學院、中國藝術研究院等重點大學和科研單位的知名學者、專家,曾鞏文化研究專業委員會成員、當地文學愛好者,中央駐贛以及江西省、市、縣媒體記者共計600餘人參加了開幕式。
  • 紀念張載誕辰1000周年學術研討會在西安舉行 劉延東發來書面致辭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高奇發 田毅 翟羽佳 張鋼鋼)紀念張載誕辰1000周年學術研討會今天(12月12日)在西安舉行。國際儒學聯合會會長劉延東發來書面致辭。文化和旅遊部副部長張旭、中國社會科學院副院長高翔、中國人民大學黨委書記靳諾、光明日報社副總編輯李春林在開幕式上致辭。省委常委、省委宣傳部部長王曉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副省長、寶雞市委書記徐啟方主持開幕式並宣讀劉延東書面致辭。副省長方光華主持研討會主旨論壇。
  • 舉辦孫竹雅、孫竹孫 書畫作品展暨藝術研討會
    今年值孫竹雅誕辰二百周年,11月22日,貴州省文史館為孫竹雅、孫竹孫舉行書畫作品展暨藝術研討會。文史館館員戴明賢、楊抱林、顧樸光、王忠才等著名學者、書畫家、書畫理論家,以及文史館特約研究員、孫氏後人等60餘人與會交流發言並觀展。  據悉,作品展在省文史館三樓展廳展出,共展出作品68件,其中書法12件,繪畫56件,均為孫竹雅、孫竹孫先生精品力作,原件呈現。展覽延展至本月24日。
  • 關幼波教授誕辰100周年紀念會在京舉行
    關幼波教授誕辰100周年紀念會在京舉行     5月18日,由北京中醫醫院主辦的「關幼波教授誕辰100周年紀念大會暨中醫肝病學術研討會」在北京舉行。
  • ...黨「百年人民觀」歷史文獻展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7周年主題...
    河北新聞網12月24日訊(鄭佳)為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7周年,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今天由精英集團黨總支主辦,教育發展中心、河北傳媒學院黨委承辦,集團董事辦、集團辦公室協辦的中國共產黨「百年人民觀」歷史文獻展——暨毛澤東同志誕辰127周年主題活動在河北傳媒學院興安校區拉開帷幕。
  • 夢路還應繞永嘉,歡迎參觀紀念夏承燾誕辰120周年文獻展
    夢路還應繞永嘉紀念夏承燾誕辰120周年文獻展11月28日開幕,展覽將於12月15日結束© 甌風「夢路還應繞永嘉——紀念夏承燾誕辰120周年文獻展」11月28日下午在溫州市圖書館二樓展廳開幕| 圖:文獻展展廳(天健攝)今年是夏承燾先生誕辰120周年。為紀念先賢、弘揚夏老的學術精神,溫州市圖書館與溫州大學人文學院聯合舉辦本文獻展。
  • 轉益多師 窮源竟流 紀念沙孟海誕辰120周年系列活動亮相中國美術館
    《西泠四家印譜跋》手稿碧血丹心一日千載鑿山骨今年是沙孟海先生誕辰120周年。日前,由中國文聯、民盟中央、浙江省人民政府、中國書協聯合主辦的「碧血丹心:紀念沙孟海誕辰120周年系列活動」亮相中國美術館。沙先生早期的考碑之作以及諸多文獻考證,可謂將書法與考古融為一體之實踐,文獻爬梳之外,自有其史學之目的與見解。他在史學方面的構建與疏通工作,乃書法之學會通經史、連接古今的一個重要象徵。此次「沙孟海書法篆刻藝術大展暨學術文獻展」,共展出來自浙江省博物館、沙孟海書學院、西泠印社、中國美術學院、天一閣博物院等單位收藏的沙孟海書法篆刻作品、手稿和文獻300餘件。
  • 曹慶暉:談「胡一川藝術與文獻展」的主題與實現
    網站於2009年1月開通,依託於中央美術學院深厚的學術底蘊和豐富的藝術資源,充分運用前沿學術眼光,傳承藝術經典,促進當代藝術創作,關注藝術教育及研究現狀。胡一川所作《到前線去》《牛犋變工隊》《開鐐》《前夜》等在中國現代美術史上深入人心的風格與精神,胡一川研究所常年開展的對他作品與資料的系統整理與專門編研建立起來的研究基礎——包括全部作品、圖像、資料等數據和口述積累,以及公開出版的《胡一川誕辰100周年研究展》《紅色藝術現場——胡一川日記(1937—1949)》《胡一川油畫集》《胡一川版畫速寫集》《胡一川藝術研究文集》《胡一川與新中國專題研究文集》等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