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東西向或者南北向的旅行長線很多,例如長城和京杭運河,在地圖上恰好構成了一個「人」字,沿線的人文歷史地理景觀豐富非常。徵求孩子的愛好和高人的指點,考慮自己的體能和沿線交通等等因素,最終選定了京杭運河沿線。瀏覽大運河的簡介,就是中華文明綿延不絕的歷史長河啊!
中國開鑿運河的歷史已經遠超2000年,公元前214年修成的廣西靈渠,就是世界最古老的運河之一。京杭大運河始於公元前4百多年的春秋戰國時期,吳王夫差伐齊開鑿邗溝,連通淮河和長江。公元610年前後,隋朝時為加強對南方的管理和運送糧食等物資,開始擴建,開鑿永濟渠、通濟渠和廣通渠,重修江南運河,貫通南北運河,長達千餘公裡的大運河連通洛陽、長安和北京、杭州,連接黃河、長江,規模已屬宏大。(下圖來自網絡)
元朝時棄洛陽而取直,從大都(今北京)直接連通到南方的杭州,全長1790餘公裡,正式成為「京杭運河」。(下圖來自網絡)
在此可以對比一下,世界第二大運河是美國的伊利運河,全長約580公裡。著名的蘇伊士運河全長約190公裡,通航於1869年。
京杭運河即使利用了不少天然河道,在年代、長度上無疑是一項連接海河、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五大水系,途經浙江、江蘇、山東、河北四省及天津、北京兩直轄市的宏偉工程,運河工程的大小細節盡顯中國人的無盡智慧和堅韌不屈之精神。
京杭運河像是一條縱貫南北的珠鏈,沿途的湖泊、城市就像是顆顆珍珠,串成一條政治軍事經濟的大動脈。
京杭運河有幸不為世人忘懷,於2014年入選世界文化遺產項目,全程可分為七段:
1、通惠河,北京--通州,流向北向南;
2、北運河,通州--天津以北,流向南向北;
3、南運河,天津--臨清,流向南向北;
4、魯運河,臨清--臺兒莊,流向南向北;
5、中運河,臺兒莊--淮安,流向北向南;
6、裏運河,淮安--瓜洲,流向北向南;
7、江南運河,鎮江--杭州,流向北向南。
運河計劃一年有餘,走起著實不易。首先複習紀錄片《話說運河》《大運河》,也是預熱和參考,觀看時就頗有感觸。最後決定模仿其方式,連點成線,行走運河沿線的古城(參考上圖中的各個城市)。只有十天時間,運河計劃的第一階段,走到山東聊城,即魯運河段。
帶著孩子出發。我們一起走運河,覽古城,知史地,通古今,愛中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