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5日,惠州首個跨境電商項目落地正式滿100天,惠州市跨境電商也從單一的B2C「集貨模式」,拓展為與「B2B直接出口」「B2B出口海外倉」三種方式共存的多元發展模式。3個多月以來,惠州跨境電商業務運行平穩,服裝、家具、日用品等商品紛紛出口至東南亞、歐美等地,出口貨值突破1億元。在惠州海關各項快速通關措施的保障下,本土電商企業進一步加快了「賣全球」的步伐。
「11月10~13日,我們迎來了首波通關高峰,共出貨7車,驗放跨境電商出口清單3.37萬票,貨值120多萬元。11月整體貿易額較前兩個月也有大幅增加。」惠州市俊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
據悉,針對「雙11」期間電商貨物通關高峰的特點,惠州海關提前向企業了解業務基本情況,制定專門的監管方案和應急預案,進一步優化監管流程,強化技術支撐,先後進行了10次實車測試,確保惠陽跨境電商分揀中心「雙11」期間通關順暢。比如,通過優化查驗模式,查驗時間大幅縮短,通關效率有效提升,其中抽中貨物的查驗和通關時間縮短至30分鐘,未布控貨物7分鐘即可辦結通關手續。
惠州海關還採用7×24小時響應機制,深化「智能審圖」技術運用,利用「CT機和X光機」自動分揀線和圖像同屏比對,無需開箱即可實現對包裹的「無侵入式查驗」,全方位提升包裹過機查驗效率,做到「當日運抵,當日驗放」。
當前,惠州海關跨境電商分為B2C和B2B兩種模式。其中,惠陽分揀清關中心跨境電商為B2C模式,即跨境電子商務零售出口。境外個人通過跨境網購後,由電子商務企業或其代理人、物流企業分別向海關傳輸交易、收款、物流等電子信息,提交清單辦理申報手續,採取「簡化申報、清單核放、匯總統計」方式通關。
惠州海關有關負責人表示,與傳統貿易方式相比,B2C模式能夠化整為零,具有鏈路短、成本低、限制少的優勢。目前,惠州海關正在進一步拓展跨境電商B2B出口業務,助力惠州培育新業態,提升企業外貿競爭力,促進外貿高質量發展。(惠州日報記者劉煒煒 通訊員陳芊 方歡歡 肖應欽)
【來源:惠州文明網】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