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0?家園共育,培養孩子好習慣!

2020-12-21 父母育兒觀

什麼,5+2=0?這怎麼能成立呢?其實,這是現如今在幼兒教育領域出現的一種教育現象。意思是說孩子們從周一至周五,在幼兒園一直過著有規律的生活,但周末在家中由於不能好好遵守在幼兒園養成的習慣,以至於兩天時間就把在幼兒園養成的種種規則全部抵消掉了。

洋洋這一個月來終於適應了幼兒園的新生活,還在幼兒園養成了種種好習慣,中午一到午睡時間就自覺爬上自己的小床準備午休,還學會了自己吃飯穿衣……為此得到過好多老師獎勵他的小紅花。可一到周末,爺爺奶奶心疼在幼兒園關了一周的寶貝孫子,就又讓洋洋在家中當上了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小少爺」,以至於周一送園時,又免不了一場哭鬧。

習慣不但是具有慣性的,習慣更離不開環境的支持。孩子在家和在幼兒園,大人對他們的態度和要求都不相同,這也就導致了孩子在幼兒園好不容易養成的好習慣一回家就變了樣。那麼家長要怎麼做,才能讓孩子在家時也能保持在幼兒園習得的種種習慣呢?

一、孩子在家如何保持在幼兒園養成的好習慣

1.家長要了解孩子在幼兒園都養成了哪些好習慣

小孩子的可塑性往往都非常強,在一個新的環境下大多都能很快學會一些新的行為準則,但這些家長卻未必完全知道,而且這些新習慣有時回到家也未必能完全派得上用場,再加上孩子上幼兒園前形成的一些老習慣存在一定的慣性和惰性,這就導致了孩子在幼兒園學到的新規矩回到家得不到足夠的重視。家長平時要以多和孩子或者幼兒園老師溝通的方式,及時掌握孩子在幼兒園都養成了哪些「新本領」,以便孩子在家時也能繼續保持。

2.與幼兒園老師保持及時順暢地溝通

幼兒園的孩子們來自不同的家庭環境,每個孩子養成的行為習慣也各不相同,這就導致有的孩子入園後很快就能適應幼兒園的行為規則,而有的孩子適應起來就比較困難。對此家長一定要和老師及時保持溝通,如果孩子在幼兒園已經掌握了某種新的能力,那家長就要讓孩子在家中一以貫之地進行保持;如果孩子在幼兒園適應的還不是很好,家長也要利用孩子在家的時間讓孩子多加練習。

3.家長和老師的教育理念要保持一致

每一個良好的行為習慣,對於年齡尚小的孩子來說,都是一項看似簡單實則困難的學習內容。所以孩子好的行為習慣一旦形成,大人們一定要幫助孩子持之以恆地加以堅持。幼兒園老師提倡讓孩子自己如廁,但回到家中,家長為了方便自己收拾,就又在孩子如廁過程中伸以援手,又或者家長之間對某種教育理念所持觀點大不相同,都不利於孩子行為習慣的穩定形成。

以上所述我們可以看出,教育孩子這一重任是由幼兒園和家庭共同承擔的,

所以只有兩者共同攜手,才能建立起幼兒園和家庭之間的聯絡橋梁,從而讓我們的孩子更加健康快樂地成長。

二、家園共育的重要性

1.有助於加強老師和家長間的良性溝通家園共育可以說是為老師和家長之間構建了一個經驗、訊息共享的良好平臺。老師們的時間和精力有限,這時家長們的友好參與就為老師提供了更多更好的有效信息,同時也可以讓老師了解到家長對幼兒園教育存在哪些期待;而家長們又可以分享到來自老師方面的專業育兒理念,並運用到日常的育兒過程中去。

2. 有利於對家庭教育進行專業指導

作為陪伴孩子一路成長的家長來說,他們對自己孩子的了解和認識是縱向的,而老師對孩子的觀察卻是橫向的。只有老師和家長之間建立起及時良好的溝通,雙方對於孩子的認識才能做到有效互補。而老師作為專業人員,她們往往有著更為豐富的育兒理論及經驗,必要時候可以給到家長及時有效的指導。

3. 有利於幼兒園保教工作的良好開展

孩子進入幼兒園後,作為家長往往對孩子在幼兒園生活的一點一滴都極為關注,但由於條件所限,家長又無法對其加以深入了解,從而給有些家長造成了某些方面的誤解。這時幼兒園可以利用家長參觀日、親子活動等方式,讓家長走進幼兒園,這將有效消除家長對幼兒園的一些錯誤認知,也能讓家長切身體會到老師們工作上的辛苦。只有家長們對幼兒園做到足夠的理解和支持,幼兒園的保教活動和教育理念才能順利加以開展,而這一切的受益者無疑是我們孩子本身。

以上我們了解到了家園共育的種種重要性,但家園互動離不開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有效溝通。那麼您知道應該怎樣跟老師溝通,才能做到既能進一步增進家長和老師之間的感情,又能有效解決孩子身上的問題嗎?

三、如何與老師有效溝通

1.挑重點的說

現如今幼兒園老師的工作量還是比較大的,所以家長和老師溝通時,最好能在簡短的時間內把所要表達的問題言簡意賅、邏輯清晰地說清楚,這樣既不會因佔用老師太多時間而給老師的工作帶來不便,也會讓老師清晰知曉家長想解決的問題到底是什麼。

2.善意溝通

不論就什麼問題與人溝通,最基本的原則就是要懷有善意,跟老師溝通更是如此。如果孩子在幼兒園發生了某種狀況,即使老師與家長的看法不一致,也一定要懷有善意的與老師進行溝通。老師也是一個凡人,每天照顧的孩子很多,確實難以做到盡善盡美。再說同一件事不同的人看法也會有所不同,先入為主地對人和事下定義貼標籤是欠妥當的。

3.儘量選擇在老師的工作時間進行溝通

家長在找老師進行溝通前,先提前和老師約定下接待的時間,這樣老師才能跟您更加投入地進行交談。如果因為自己的問題而佔用老師的休息時間,難免會引起老師或輕或重的反感情緒,也就難以達到理想的溝通效果了。當然遇到緊急情況可以除外。

幼兒園和家庭都是對孩子進行良好教育的重要陣地,只有家園教育保持一致,攜手並進,孩子們才能更加快樂健康地成長。

您對家園共育這個問題又是怎樣看待的呢?歡迎和我們分享一些您的真知灼見!

相關焦點

  • 幼兒園老師育兒的八個小貼士:家園共育,一切為了孩子!
    幼兒園老師育兒的八個小貼士:家園共育。,一切為了孩子! 1.培養閱讀的情趣 華盛頓州奧林匹亞當地的一位幼教談到了讀書的重要性。她說,「讀故事給你的孩子聽,我知道這是培養兒童早期閱讀準備讀寫能力的重要開始,但那並不是我的初衷。
  • 幼兒園家園共育的重要性——轉給家長
    家園共育的背景 家園共育:即家長與幼兒園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隨著資訊時代的到來,網絡已經進駐千家萬戶,嘗試利用電腦與家長溝通也別具魅力, 4.共同創造愛的氛圍,促進家園共育 孩子的健康成長離不開身邊每一位親人的關愛。
  • 家園共育「靜待花開」
    12月18日,東辛店鎮中心幼兒園開展了以家庭教育為中心的家園教育工作共享共育暨家長學堂「靜待花開」花藝活動。在花藝老師介紹了插花藝術起源、中國傳統插花的基本構圖、經典案例欣賞等內容後,由參加活動的每組家庭現場進行了創意插花。
  • 欒城區第二幼兒園:家園共育 從心出發
    本網訊(通訊員張文迪)為進一步促進家園共育,讓家長全面了解孩子在園情況,促進幼兒園教育教學管理,辦好讓家長滿意的幼兒園,2020年12月11日,欒城區第二幼兒園開展了家長接待日活動。為使溝通更有效,各班利用周五下午離園時間分批開展家長接待,家長們踴躍參加,暢所欲言。
  • 家園社攜手共育,齊凝聚教育合力—省府機關幼兒園家園社共育活動
    我園一直以來都非常重視家園社共育工作,本周末特舉行了主題為「家園社攜手共育,齊凝聚教育合力」的家園社共育活動,讓我們一起來領略活動中的精彩瞬間吧!教師社區志願服務活動2020年11月28日上午,山東省人民政府機關幼兒園的教師們走進了匯隆社區,孫菁副園長為家長們帶來了育兒知識講座——《陪孩子走過珍貴的童年》,從兒童關鍵期理論出發,結合工作和生活實踐中的案例,深入淺出地闡明了家庭教育對孩子幸福人生的重要性,宣揚了科學的教育方法,為良好的家庭教育提供了指導。
  • ...家園同心做防控——鄭州市實驗幼兒園開展疫情防控時期家園共育...
    孩子們根據線上微課的講解了解正確洗手步驟,培養良好生活衛生習慣為科學規範地做好防疫工作,同時讓孩子們能夠正確認識病毒的危害,了解防疫的要求,鄭州市實驗幼兒園開展了疫情防控時期的家園共育工作。2月9號,鄭州市實驗幼兒園通過微信公眾號向全體家長發布《致家長一封信》,詳細介紹了幼兒園防疫工作,讓家長了解到幼兒園對防疫工作的重視及實施的一系列舉措。
  • 書生傳家教之道 老師明成長之德-家校共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
    開學三周,時近中秋,根據鹿邑縣教體局師訓股的要求,我們孫淑敏團隊按照第四工作室主持人田可老師的安排,組織學習了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老師精彩的公益直播講座—《家校共育如何培養孩子的自學能力》。9月19日晚8:00著名教育改革家魏書生老師以自然平和的心態,淡定從容的從幫孩子發現優點長處、把優點/長處落到實處、引導孩子體驗成長快樂、引導孩子培養優秀習慣四個方面分享了教育孩子成長的公益講座。魏書生老師說教育的第一件事就是幫助學生把隱藏在內心深處的積極、勤奮、向上、樂觀等這些優點想明白、看明白,說明白,寫明白。
  • 博興一小校外幼兒園召開新學期家園共育家長會
    家長會現場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於淋凡 見習記者 高夢君 通訊員 李歡歡 孫彤 濱州報導為進一步加強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密切聯繫,增進家長對幼兒園工作的了解,創建和諧的育人環境,真正達到家園攜手共同培養孩子健康成長的目標
  • 恩施市孝感幼兒園:新生家長會促進家園共育
    中新網·湖北恩施市孝感幼兒園:新生家長會促進家園共育 發布時間:2020年09月18日 15:17 來源:中新網湖北今日熱點:韓正:把失去的時間搶回來、把疫情造成的損失補回來國慶黃金周黃鶴樓列全國最熱景區第一
  • 情牽社區,繪夢童年,甸柳中心幼兒園開展「網際網路+」家園共育
    11月28日上午,歷下區學前教育「網際網路+」家園共育系列活動之「情牽社區 繪夢童年」社區共育現場會舉行,學前教育同仁齊聚雲端,歷下區甸柳中心幼兒園作為連線分會場之一,以線上互動直播的形式,開啟了別開生面的家園社共育活動。
  • ​家園共育巡講百城千園萬裡行走進濟寧
    齊魯網9月3日訊 9月2日,由中國家庭教育研究所、北京家園共育教育科技中心主辦,來自全國各地的幾十所幼兒園、幼兒教育機構協辦的「《新中國式家長學堂
  • 幫扶共建 助力疫情下融水幼兒園家園共育工作開展
    西工大幼兒園趙振國學科帶頭人工作坊積極發揮引領和幫扶的作用,帶領訪員圍繞家園共育工作精心謀劃,確立了「推出優質STEM活動,鼓勵家長參與教育」的工作思路,並通過「構建網絡—線上培訓—反饋優化」的閉合式工作流程,努力推動並提升融水幼兒園的家園共育質量,得到了融水幼兒園及家長的積極響應,為幼兒的家庭生活增添了趣味與活力。
  • 【行業觀察】「馬太效應」凸顯 掌通家園能否成為家園共育獨角獸?
    【行業觀察】「馬太效應」凸顯 掌通家園能否成為家園共育獨角獸? 近兩年,在消費升級,政策利好等多重因素的助力下,早幼教相關產業迎來了爆發式的增長。
  • 家園共育平臺掌通家園獲1億美金D輪投資,構建「衣食住行育樂」幼教...
    掌通家園融資發布會現場芥末堆訊,12月5日,家園共育平臺掌通家園宣布獲得D輪1億美金投資,由大鉦資本領投。據了解,本輪融資將主要用於夯實平臺底層架構,並全面布局園長大學。2014年,掌通家園創始人葉荏芊帶著視頻直播技術扎入教育領域,給幼兒園提供家園共育技術解決方案,致力於打造家園共育的網際網路+教育平臺。後來,掌通家園又相繼推出校務管理、安全籤到系統、育兒資源等早幼教領域相關服務。目前,掌通家園家長端周活數達到895萬,園丁端周活為69萬。
  • ...熊方靈:家園共育,守護孩子健康成長|瀘州「最美教師」系列⑥
    今天,瀘教小書童帶你走進瀘州「最美教師」系列⑥:2020年四川省中小學名校長、龍馬潭區玉帶河幼兒園園長熊方靈,聽她講述《家園共育,守護孩子健康成長》的故事。來源:川教觀察【聲明:「瀘州教育發布」微信公眾號刊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
  • 多元化親子活動,是促進家園共育制勝法寶,培養親子關係關鍵因素
    很多的家長其實都經常會做的一件事情,就是把孩子的發展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幼兒園或者是老師的身上,但是去忽略了孩子們的發展其實和家庭更是有著不可分割的作用。作為孩子的後備力量,家庭和家長更應該與老師以及孩子的學校結合,不斷地促進孩子的學習和發展進步。
  • 快樂成長 家園共育:許昌金三角實驗幼兒園舉辦第一屆親子運動會
    中新河南網11月11日電(張培 趙秀紅)親子齊運動,快樂共成長。為深入落實《3—6歲兒童學習與發展指南》,促進幼兒健康、和諧發展,增進幼兒園與家庭之間的溝通與合作,以此達到家園共育的目的,2019年11月8日上午,許昌金三角實驗幼兒園滿懷期盼地迎來建園以來第一屆親子運動會。許昌實驗幼兒園黨支部書記安二光臨指導並講話。該園董事長任紅偉、園長趙秀紅、副園長張洪升以及全園幼兒、家長、老師參加此次運動會。
  • 空中樂學,繪本共讀,家園共育,疫情大考下幼教人的答卷
    空中樂學,繪本共讀,家園共育,疫情大考下幼教人的答卷。特轉至「新時代君子學堂」與朋友們分享。編/黃建平)「我,一個戴著花冠的病毒,經歷了多年的等待和變異,終於找到了登場的機會……」這是楊家山幼兒園的老師在為孩子們錄製「空中樂學」疫情防控知識視頻。
  • 不知道怎麼培養孩子的好習慣?去看看海豚表演吧
    父母無比渴望孩子能夠養成好習慣,不僅自己省心,更重要的是自律;而現實是好習慣的孩子太少了,但 不代表孩子的習慣不能培養。在講這個問題前,我們來看看海豚是怎麼表演的。獎勵:先期的習慣養成少不了父母的獎勵,才會有動力去執行,所以,在培養孩子的習慣時,少不了要對孩子進行鼓勵、獎勵等,讓他形成迴路。所以,培養孩子的好習慣,不是很難的,原理很簡單。
  • 兒童好習慣AI機器人 「文博會」上受熱捧
    摘要:「兒童好習慣AI機器人適合哪個年齡段兒童?」「這機器人都有什麼功能?」……在5天的文博會展會期間,在2號雅生活文化館溫州人文圖書有限公司展位上,一款叫「波比俠」的機器人每天都被家長孩子們圍觀著,現場的工作人員一直不停講解到要「虛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