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英雄機長學臨危決斷

2020-12-25 民航新聞

向英雄機長學臨危決斷

來源:民航資源網 作者:劉清貴 2020-08-26 18:19:59 我來說兩句(0)

專業分類】飛行 文章編號】2-2020-0071

  

  我在成都開會,英雄機長劉傳健同志執行完航班任務後來看我。我們自然聊起他在2018年5月14日處置四川航空3U8633重慶—拉薩航班前右風擋玻璃高空破裂脫落事件。他提到的每一個細節我都覺得很珍貴,值得深入研究。他的臨危決斷能力更是值得我們學習。

  劉傳健的臨危決斷

  在飛行職業生涯中,我們或許會遇到大大小小的危險,需要作出層級不一的決斷,有的屬於程序性的例行決斷,有的則是風險度比較高的臨危決斷。臨危決斷就是面臨危險,如何迅速拿出並實施有針對性的對策的過程。危險苗頭發現得越早,處置則越從容不迫。

  哪些特殊情況應該列入臨危決斷的範疇呢?簡單地講,凡快速檢查單中標為「記憶項目」的課目或者有的課目中某些標記為需要按記憶原則進行處置的內容和動作,如剎車失效、中斷起飛、低空風切變、失速改出、所有發動機失效、空速不可靠等。當然,也包括一些不可預知的情況,如劉傳健遇到的類似險情。

  劉傳健說,6時26分,飛機從重慶起飛。40分鐘後,飛機飛行高度為9800米,剛飛過航路點MIKOS進入藏區。7時07分,機組突然聽到「嘭」的一聲悶響,發現右側風擋玻璃出現網狀裂紋,飛機電子中央監控(ECAM)出現風擋玻璃加溫故障信息。他立即伸手觸摸右側風擋玻璃,發現內側玻璃破裂,有割手的感覺。

  根據高原飛行經驗,他深知在這樣的情況下無法繼續飛往拉薩,需要馬上下降高度並返航。在向管制員報告情況後,成都區域空管部門馬上發出相關指令,引導航班返航。

  記得話音剛落,他就聽到「砰」的一聲巨響,右側風擋玻璃完全破裂,他下意識地閉上眼。由於瞬間釋壓,機艙內外的壓力差將右側風擋玻璃吸出窗外,副駕駛側半身也被吸出窗外,面部和手部被玻璃碎片劃傷。同時,部分飛行控制組件被吸出,飛行操縱組件(FCU)中央部分翻起,ECAM顯示多個紅色故障信息。

  此時,飛機需要立即執行應急下降,情況萬分危急!

  雖然在之前的無數次模擬訓練中,機組設置並處理過很多次類似的險情,但在險情真正發生以後,身臨其境的體驗是模擬訓練無法比擬的。爆裂的瞬間,先是耳朵失聰,然後聽力慢慢恢復,但聽到的全是噪聲,非常巨大。機組的眼眶、耳膜、皮膚被巨大的力量撕扯著,人都變了形。飛機劇烈抖動和強大的氣流讓人無法看清儀錶盤,操縱起來極其困難。危急關頭,作為機長,劉傳健唯一的念頭就是:一定要把飛機安全落下去!他咬緊牙關,抓住側杆,拼盡全力控制飛機……

  我完全理解劉傳健當時的處境,更佩服他的臨危決斷和專業處置!

  臨危決斷容易走彎路

  通常,臨危決斷的好壞取決於兩大因素。一是對既定飛行任務的性質及其運行狀況有準確把握(知情);二是有賴於決斷者的相關專業素養和實踐經驗,如航空理論、機型知識和專業技能。

  決斷時,應該首先分析狀況,找出可能的解決辦法。決斷質量取決於對狀況的理解程度,即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決斷的確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決斷實施可行性的制約。很多情況下,決斷並不先於行動,而是在行動中逐漸明了後選定,屬於行動的一部分。由於狀況的動態變化,決斷通常具有不可逆的特性。每一時刻都代表著明顯的變化,「之前」與「之後」永遠不相同。決斷與風險息息相關,因此決斷要果敢,執行須謹慎,評估應跟進。

  臨危決斷,事出突然,留給機組的時間和空間有限,沒有更多機會「三思而後行」。臨危決斷及初期處置,人工接管操縱和控制飛機大多出於本能,待機組尤其是機長清醒鎮靜後,才逐漸回歸預案和規定處置程序。

  在臨危決斷上容易走哪些彎路呢?

  一是沒有思想準備。這是緣於僥倖心理。凡事總覺得平安無事,眼裡沒有風險,可能導致飛行預先準備、直接準備走過場做樣子。真正遇到險情,就會心中無數,陷入驚慌失措的境地。如果事先有所準備,就能很快鎮靜下來,轉入應激狀態,扭轉不利局面。

  二是不熟練。平時不練,首戰必敗。

  三是程序混亂。處置程序張冠李戴,甚至執行一些事後百思不得其解的「冷門」動作。

  四是缺乏配合。對於專業培訓吃了「夾生飯」的機組來說,遇到臨危險情,要麼呆若木雞,要麼單打獨鬥。

  五是價值取向錯誤。遇到生死攸關的險情時,極個別機長將自己的職責忘得一乾二淨,只顧自己逃命。對於機長、船長,都有一條明文規定,即遇到險情時,他們必須最後一個離開飛機或船隻。

  決斷的通常順序是:探察出決斷選項即可能的解決辦法、評估這些選項、選擇其一、查明實施條件、實施,最後對其效果進行評估。機組遇到的臨危決斷要複雜困難得多,會遇到諸如時間壓力、問題複雜、不確定且動態變化的環境、高風險等問題。滄海橫流顯砥柱,萬山磅礴看主峰。此時,作為保證飛行安全最後一道關口的機長的特殊作用就凸顯出來了。

  提高臨危決斷的質量

  通過3U8633機組的表現,就如何提高臨危決斷質量,筆者建議:

  一是預想預防。臨時作不出好的決斷,好決斷必須事先預作準備。如果預先已經考慮到了所有的決斷選項,那最後的決斷質量會更好,實施決斷也更迅速。即便預先認真做好了準備,對狀況的實時分析仍然是作出正確決斷的必要條件。因此,機組首先要花時間分析現在的狀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資源收集相關信息,但也要提防出現預想的第一徵兆後輕率地採取行動,引發連鎖反應。

  二是管控時間壓力。由於時間緊迫,機組用於狀況分析和正確評估不同決斷的有效時間會很短。因此,要儘可能擠出必要的時間。《BRIEF?INGS》人為因素教程推薦以下技巧:第一,確定決斷的最後期限,如必須在15分鐘內作出決斷。第二,穩定狀態。例如,如果時間允許,請求等待或雷達引導。第三,推算時間。如果機組有足夠的燃油,等待就沒有問題,但必須清楚要等待多長時間。第四,分清輕重緩急。優先處置緊急情況,然後是非正常情況,最後處置一些不太重要的情況。第五,分派任務。將任務分派給機組其他成員,如分派乘務員去檢查客艙後部的煙霧情況。如果想要每個機組成員都按決斷來行動,並且明白自己的任務,就必須將每個人都納入其中。如果時間允許,讓每個人都參與決斷制定過程。如果時間非常緊迫,就像劉傳健機長一樣立即接管操縱,立即調頭備降成都,立即實施應急下降!

  三是狀況評估及思維模擬。決斷是一個選擇的過程。它主要包括在特定狀況中從幾個可能的備選方案中擇其一的過程。如果沒有正確分析狀況或沒有認真評估預選方案,那麼決斷的質量就會下降。實際飛行中,尤其是在工作量不大的階段,飛行員應該儘量利用時間收集信息,不斷更新狀況認知。很多情況下,憑藉對狀況的正確評估,加之恰當的程序操作及對飛機各系統的充分了解,飛行員直接就能採取必要的措施,而不需要作出決斷。

  四是借用輔助設備來幫助決斷。現代駕駛艙裡配備了很多輔助設備,可以幫助飛行員作出決斷。這些輔助設備大體上分為兩類:被動系統,包括飛行計劃文件、氣象信息、航圖等;先進的主動系統能夠提出決斷建議,或者至少能為決斷提供準確的信息,如作為導航設備的FMS和ND,以及電子氣象、故障探測、故障排除等設備。

  五是模擬決斷。現在有許多訓練項目都是為提高決斷能力而設計的,最常見的是處於非正常情況下的模擬機訓練,尤其是面向航線的飛行訓練(LOFT)情景。這些都是訓練飛行員在實際飛行中怎樣作出決斷的。

  六是熟練掌握啟動決斷的觸發條件。例如,對於中斷起飛的決斷,起飛速度達到100節以上且在起飛決斷速度(V1)以下,當觸發下列條件之一時:失火警告或嚴重損壞、發動機推力突然喪失、故障或條件明確無誤地表明飛機不能安全飛行、任何紅色的ECAM警告等,方可立即實施中斷起飛動作。

  (作者系中國民航飛行校驗中心主任、一級飛行員、機長/教員、民航局特聘專家、交通運輸部專家委員會委員)

  張旭/製圖

相關焦點

  • 德國CAMEL ACTIVE X《中國機長》,9/30,向英雄楷模致敬!
    》即將熱血上映camel active,攜手英雄楷模們一同獻禮國慶70周年(以上為電影官方提供劇照)張涵予將英雄機長完美演繹,憑著冷靜的思考能力與超高心理素質在危難發生時順利拯救機上119位乘客,讓飛機平安降落
  • 「英雄機長」劉傳健親自執飛兌現承諾!
    「中國民航英雄機長」劉傳健執飛3U3104航班,親自把第一批支援湖北醫療隊136名隊員接回家。他說:「我的承諾實現了,感覺非常幸福。」英雄機長劉傳健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公司3U8633航班飛機在萬米高空突發駕駛艙右側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緊急狀況。
  • 川航「英雄機長」被清華錄取了!自述這是人生「第三大轉折」
    「英雄機長」結緣清華!8月7日,四川航空公司機長劉傳健經過面試,正式被清華-ENAC高級管理碩士(航空管理)項目錄取,成為清華經管學院學生。「英雄機長」劉傳健面試中。「英雄機長」與全體面試官合影。在此緊急關頭,機組臨危不亂、果斷應對、正確處置,創造了成功處置險情的契機,避免了一場災難的發生,確保了機上119名旅客和9名機組人員的安全,引起極大的社會反響。機組高超的技術水平、優良的職業素養和履險如夷的英雄行為,感動了無數人,鼓舞了無數人。
  • 《中國機長》:再現川航英雄,感受驚險瞬間!
    之前去電影院看電影的時候,看到了一部電影的預告片,那就是由真實事件改編的《中國機長》。這部電影在春晚的時候也有宣傳,當時川航英雄機長劉傳健和電影《中國機長》的主演同登央視春晚。原因有兩個:一、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電影《中國機長》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機組執行航班任務時,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生死關頭,他們臨危不亂、果斷應對、正確處置,確保了機上全部人員的生命安全,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蹟。
  • 英雄機長離世!
    英雄機長離世!12月25日起,一則南航英雄機長賀中平離世的消息引發外界關注。26日上午,多名飛行圈人士向記者證實,賀中平因突發心肌梗塞離世。白雲機場一位負責人也向記者證實了該消息。據知情人士告訴記者,賀中平系南航廣州總部員工,12月25日當天其在飛行部準備時,「因為感到室內悶,想到門口喘口氣,還沒到門口人就不行了。」12月26日,某航司飛行員告訴記者,飛行員每年都有嚴格體檢,但急性心肌梗塞很難提前檢查出來。
  • 英雄機長的鞠躬
    兩年前看過《薩利機長》,機長沉穩擔當盡職的形象至今還深刻印在我腦海裡。然而,影片的結尾卻有點出人意料!理應被乘客讚譽的英雄卻受到有關部門的調查責難:為什麼不返回機場?為什麼不顧旅客的生命安全,把飛機迫降在哈德遜河上?
  • 英雄機長劉傳健:熱愛飛行事業 條件允許會飛到60歲
    「英雄機長」劉傳健:我熱愛飛行事業,條件允許會飛到60歲9月30日,電影《中國機長》將在全國影院上映,該片根據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成功備降真實事件改編,講述「英雄機組」在萬米高空臨危不亂、經受住重重考驗、成功處置險情的故事
  • 川航經歷「空中浩劫」完整回顧,向英雄機組致敬!
    5月14日晚上川航備降機組亮相發布會被大家稱為「英雄機長」的劉傳健和「英雄機組」與大家見面見面會上川航股份公司總經理石祖義對備降原因作出解釋親切地稱為「中國版薩利機長」川航:向3U8633重慶-拉薩航班全體旅客表示歉意今天凌晨川航發布了相關情況說明並向3U8633
  • 英雄機長,兌現諾言
    今天下午,分乘兩架飛機,313名支援湖北的四川醫護人員平安抵達成都,而領頭執飛的正是被授予「英雄機長」稱號的劉傳健。長安街知事注意到,一個多月前,他兩次護送醫療隊出徵武漢,並約定接白衣戰士們回家。劉傳健果斷應對,帶領機組成員臨危不亂、正確處置,確保了119名旅客生命安全,後獲授「英雄機組」、「英雄機長」光榮稱號。此次疫情發生後,劉傳健主動請纓,於2月2日護送四川第三批醫療隊120餘名醫護人員和相關物資奔赴武漢。一周之後,他再次護送第六批醫療隊飛抵武漢。途中,劉傳健先用機艙廣播向隊員們問好,希望大家平安回川。
  • 《薩利機長》:人類歷史上最成功的一次水上迫降
    確實這兩位機長都是英雄機長,我們也都了解中國機長劉傳健的英雄事跡,那關於薩利機長,大家了解多少呢?電影《薩利機長》帶你了解2009年全美航空1549號航班迫降事件航班機長切斯利·薩利·薩倫伯格的英雄事跡。
  • 史詩級迫降| 機長劉傳健VS機長薩利
    駕駛艙副駕駛一側前風擋玻璃破裂,副駕駛半個身子被吸出飛機艙外,機組在應急情況下沉著應對,妥善處置,尤其是機長劉傳健和副機長徐瑞辰臨危不亂。通過全機組的冷靜處理和民航單位各部分的配合下,3U8633航班完成史詩級的迫降,避免了一場災難的發生,讓我們向川航機組全體工作人員致敬、點讚。
  • 中國機長: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蹟
    《中國機長》(The Captain)根據2018年5月14日四川航空3U8633航班機組成功處置特情真實事件改編,是由劉偉強執導,於勇敢編劇,李錦文監製,張涵予、歐豪、杜江、袁泉、張天愛、李沁領銜主演,張雅玫、楊祺如、高戈聯合主演的劇情片。
  • 「英雄機長」劉傳健執飛
    吳楓攝執飛機長是「中國民航英雄機長」劉傳健。 川航供圖2日下午,四川第三批援鄂醫療隊126人乘機前往武漢戰「疫」。此次醫療隊著重派出了具有重症治療護理經驗的醫護力量,有利於儘快參與救治武漢前線危重症病人,航班由「中國民航英雄機長」劉傳健執飛。成都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醫生金曉博2日凌晨還在科室值夜班,凌晨1時左右接到醫院通知將前往武漢。「半夜回去的時候,兩個娃娃都睡了,父母和愛人聽說後,都在家等著我,我們開了一個『特別』的家庭會議。」金曉博說。「放心去,家裡有我們!」
  • 《中國機長》真實歷史背景故事是怎樣的?四川8633收到請回答
    9月30日電影《中國機長》上線,七八千米的高度,與空管部門失聯的川航3U8633,突遇駕駛艙風擋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生死關頭,他們臨危不亂、果斷應對、正確處置,確保了機上全部人員的生命安全,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蹟。
  • 劉傳健被譽為中國版薩利機長 盤點銀幕上的英雄機長
    危急關頭,機長劉傳健在自動化設備失靈的的情況下,憑藉20年的飛行經驗和異於常人的心理素質,手動操作飛行杆,於7時40分左右,成功讓飛機備降在了成都雙流機場,期間只有短暫的20分鐘。事後,這位挽救了119位乘客和9名機組人員生命的「英雄機長」劉傳健,成為了人們口中的英雄,被稱之為「中國版薩利機長」。
  • 《中國機長》生死關頭「緊急呼叫」,再現揪心一刻
    改編自2018年5月14日川航3U8633航班成功備降的真實事件的電影《中國機長》講述了一個機組在執行航班任務時,在萬米高空突遇駕駛航風擋住玻璃爆裂脫落,座艙釋壓的極端罕見險情,生死關頭,他們臨危不亂、果斷應對、正確處置,確保了機上全部人員的生命安全,創造了世界民航史上的奇蹟。
  • 【我喜愛的文化經典】電影《薩利機長》
    我不喜歡當英雄,我只是盡本分。
  • 川航「英雄機長」背後的中國機長養成記:1名機長,7年時間,培訓成本...
    「英雄機長」。  在為這位英雄機長點讚的同時,飛行員這一群體也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那麼,一位優秀飛行員是如何「煉成」的?中國目前民航飛行員的供需情況如何?近年來中國航企引入的外籍飛行員數量不斷增加是什麼原因?  5月17日,《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採訪多位飛行員、航企相關人士以及業內專家,看看中國「空中飛人」成長曆程。
  • 川航英雄機長被拍進電影了!男主角果然是他……
    祝賀英雄機組復飛圓滿!和他們一起工作了一天,受益良多!向英雄們致敬。當天,演員張涵予在微博上發布了和機組成員的合影,證實了自己將飾演「英雄機長」。▲機長劉傳健創造了航空史上的奇蹟。電影《中國機長》由劉偉強(曾導演《無間道》)執導,李錦文(曾參與製作《功夫》《臥虎藏龍》)監製,張涵予和袁泉主演,歐豪和杜江分別飾演副駕駛和第二機長的角色。對於這樣的陣容,網友也是一致點讚,有網友調侃張涵予集齊了「海陸空」英雄,也有網友表示,期待中國版的《薩利機長》,還有網友給出善意提醒,千萬別整出奇怪的感情戲。
  • 央視評機長被停職:將女乘客「升艙」,誰給的膽子?
    身為一名機長,萬千責任集於一身,卻拿乘客生命開玩笑,喪失基本的專業精神和職業素養,乃至缺乏起碼的法治觀念和道德敬畏,這樣的人是怎麼當上機長的?女乘客進入駕駛艙,又是被拍照又是喝茶,其他機組人員無論作壁上觀,還是配合,都有失職之嫌,為何不及時有效勸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