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讀:食品安全問題是大家最為關注的,因為這直接關係著食用人的身體健康,大家買東西時,一定要仔細看看食品的狀態,即使是在保質期之內的食品,也有可能因為包裝或者生產的問題而有異常情況。
杭州的一男子買了一瓶飲料,發現裡面有異物,放在冰箱幾天之後,異物變大,那麼廠家對此事是如何回復的呢?
便利店買的飲料裡有異物
莫先生家住杭州,他在一家便利店買了一瓶雀巢紅茶和兩根火腿腸,飲料花了5元錢。他吃了一口火腿腸,喝了一口飲料,感到嘴裡有異物,不過還是咽了下去,以為是火腿腸的碎末,後來他仔細看了一下瓶子,發現瓶子裡有一些異物,瓶子底部有沉澱,看起來像真菌。
這瓶飲料並沒過期,發現問題之後,莫先生立馬聯繫了商家和廠家,又把這瓶飲料放進了冰箱裡。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幾天後,漂浮在上層的異物有些變大,而瓶底的沉澱物沒有變化。在飲料的包裝上寫著,如果有沉澱物,屬於果汁和茶成分,不是質量問題。
但莫先生覺得這些異物是有問題的,因為他喝了這瓶飲料後拉肚子兩三天,只不過沒去醫院檢查。另外,莫先生還懷疑飲料和自己喝的中藥有衝突。他曾為此詢問過醫生,醫生說,先把藥停掉,停藥之後好一些。
廠家未給出明確回應
後來莫先生又把這件事曝光給記者,他告訴記者,有可能是不衛生,異物進到飲料裡發黴了。記者又來到莫先生買飲料的便利店,老闆說,從來沒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已經把飲料退給了供應商,同一箱子的飲料全都撤回。
莫先生曾為此事聯繫過廠家,廠家說,可以補償他兩箱飲料,但並不是承認產品質量有問題,而是出於客戶關愛。莫先生對這個處理很生氣,他又打了廠家的消費者服務熱線,工作人員說,會有專人聯繫莫先生進行處理。
莫先生要求廠家解釋一下,飲料裡的異物到底是什麼,另外還要給予一定的賠償,客服說,這些都有專人對接。
飲料開封後發現了異物,如果沒有足夠的證據就拎不清楚,究竟是買到手之前就有異常情況,還是消費者自己動了手腳,沒有人能夠證明,而且為什麼開封後異物又變大了,是不是發黴的東西接觸到空氣後黴得更厲害了呢?如果真的是食品出廠時就存在的問題,廠家一定要積極處理,給消費者一個滿意的答覆,不要推卸責任。
食品安全無小事,廠家要嚴格生產流程,提升工藝,給消費者提供放心的食品。你認為,遇到這樣的情況,消費者應該如何維權呢?歡迎留言討論。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如涉及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在30日內與本號聯繫,我們將在第一時間刪除內容。文章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