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昔日皇家園林聽《我在故宮修文物》裡的「網紅專家」講講文物古建那些事兒,與「非遺大師」一起上手探索傳統手工的玄妙,「活動雕塑」邂逅百年包浩斯的創新藝術構築,和憨態可掬的「柏林熊」來一張最萌合影……當最藝術的柏林風情碰撞紫禁文化之巔,昔日的皇家獵場變身文化互動樂園,如今,京城秋遊又添新去處。
8月17日,南海子公園最新推出了「故宮·南海子-紫禁文化交流活動」與「德國柏林文化體驗展」雙展聯動的文化惠民項目,讓京城居民及遊客有機會近距體驗最鮮活的傳統文化風俗和最具代表性的國際藝術文化。
在南海子公園二期南大門西側舉辦的故宮·南海子-紫禁文化交流活動現場,曾在《我在故宮修文物》中出鏡的故宮博物院古建修繕部主任王時偉老師向遊客傾情講述故宮文化,細數歷代王朝在故宮發生的重大事件、講解宮廷院邸排布裝飾背後的文化內涵並且講述了那些火爆全網的故宮文創背後的研發故事,新奇有趣的文創產品得來於研發團隊對於傳統文化與故宮文物的深耕細磨。
除了精彩的文化大講堂,活動還邀請了剪紙藝術家賈貴香、面人藝術家嶽桂花、葫蘆大師李建忠三位國家級非遺大師當場演示傳統手工技藝,指點現場遊客親手體驗部分簡單的製作環節。活動現場氣氛熱烈,吸引了大量帶孩子遊園的家庭遊客。
據活動主辦方北京亦莊國際文化科技中心介紹,相關活動在新近開園的南海子二期舉行,加入了更加時尚化與體驗感的互動內容,更加適應90後、00後等年輕一代的文化口味,還有大量親子互動內容,主要針對70後、80後家庭子女文化遊學的需要。
數據顯示,進入暑期以來,北京僅跟團遊遊客上漲就達17%。而北京周邊遊客的休閒遊選擇,呈現出原來越強烈和多元化的文化訴求,民俗傳統、文化藝術、科技體驗、國際交流等正在成為京城文旅的熱點。而作為北京南部最大的郊野公園,隨著新區開園和故宮柏林雙展的推出,南海子遊園人數將再創新高。
亦莊國際文化科技中心負責人於海鵬表示,舉辦故宮·南海子紫禁文化交流活動,目的是加強同一文化下中華人民的民族認同感,推動中國非遺文化傳承的活化與傳承。而在北京與柏林締結友好城市25周年之際舉辦柏林文化體驗展,更是希望能藉此促進中德人民之間的文化認知,搭建彼此理解溝通的文化橋梁。
在德國柏林文化體驗展現場,很多遊客都聚集在柏林熊、仿真柏林地鐵車廂模型、包浩斯建築模型等柏林特色元素展品附近,打卡留影、交流討論,探討東西方不同的藝術元素。
人文藝術表演活動區內,德國藝術家們以雕塑的表演形式與遊客積極互動,中外小遊客們歡笑連連,氛圍極佳,此外,活動現場還設置了「柏林風」淘寶市集,遊客們認真選購著自己心儀的柏林風小物件,不出京就淘到柏林「寶貝」。
記者發現,園內參與雙展各項互動體驗活動的,主要是帶孩子的家庭遊客和熱愛嘗鮮的年輕人,其中也不乏外國面孔。這些外國遊客主要是來自周邊外企的國際僱員及其子女配偶。
據了解,作為北京唯一的國家級經濟開發區,亦莊開發區內現有包括57家德企在內的700多家外企,其中不少大型德國企業,在當地已經經營十年以上。越來越多在京的外企國際僱員,開始選擇把家人接到經濟開發區附近長期居住生活。就近遊覽南海子公園,也是很多外企工程師日常休閒的首選。
德國工商大會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晏思先生告訴記者,他來到北京工作生活已經十多年了,和很多同事一樣都選擇居住在亦莊附近。由於喜歡溼地公園優美的自然環境,趁周末節假日一家人來南海子遊玩已經成為了他家的「家庭傳統」。
他表示,這次是特地帶孩子來參加了雙展活動,「希望我的孩子們能夠通過參加活動更了解北京,更了解中國的文化,將來可以認識更多的中國朋友。」
「國之交在於民相親,民相親在於心相通。」隨著經濟交往的深入,中外居民的文化交流需求也在與日俱增。文化作為貫通心靈的接口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