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的下半場,餐飲人的紅利是啥?

2020-12-19 晟道文化集團

開餐廳的核心競爭力是什麼?對於不同類型的餐廳,這個答案可能不太一樣。

對於世代經營的老店,表面上是街坊鄰居的信任和食客們對老滋味的懷念。實際上核心競爭力是當地的人脈、資源和信任的累積,在當地他總能拿到最好的食材招到最好的員工。

對於路邊的小店,競爭力可能是價格、地段或者上菜速度。這樣的小店往往規模不大,通過菜市場或者農貿市場就能配齊食材。但想要開分店或者更上一層樓就難度很大了。

還有一連鎖餐品牌,像西貝、海底撈這樣的「老手」,核心競爭力就是供應鏈。核心是要讓每一家店,不管是在哪裡的店都能做出穩定、足夠好吃的產品。

一場疫情,讓很多企業一夜入冬,時代的車輪滾滾向前,各行各業都被裹挾其中,順時勢者昌。在2020年的上半場,不管是輪番上陣搞直播,還是花式促銷,餐飲人一直在尋找適合自身體質的「出路」。

2020年的下半場,餐飲人的紅利在哪呢?想必這是每個餐飲人都在思考琢磨的事。

01.快餐或成餐飲業的最大風口

突如其來的疫情或許也是快餐的加速劑。快餐在國內一直是被餐飲人忽視的一個領域,雖然出現過一些比較出名的代表,比如真功夫、鄉村基,大娘水餃等快餐品牌,但整體而言,很多餐飲人還是從骨子裡沒把單店營收不高的快餐當回事。

但經過這次疫情,很多餐飲人都理解到了做快餐的好處,相對正餐,人少、店小、庫存少的快餐更靈活,免疫能力更強。從西貝的弓長張,到海底撈的十八汆(cuān),餐飲巨頭們紛紛進軍快餐領域。

火鍋一直以來被譽為餐飲業的最佳賽道,作為餐飲市場中僅次於火鍋的第二大細分品類,快餐行業的市場集中度卻遠遜於火鍋,很明顯的表徵就是,火鍋品類中已經出現了海底撈、呷哺呷哺等數家上市企業,而中式快餐則幾乎沒有。

快餐具有和火鍋類似的易標準化屬性。以麥當勞為例,其全球門店超過3萬家,雖然汽車餐廳、室內餐廳、正餐餐廳、24小時餐廳、甜品站、麥咖啡等諸多業態成敗不一,但標準化的核心產品,依然保證了麥當勞的品牌形象和盈利、擴張能力。

快餐的客單價相較於火鍋低了不少,但翻臺率、消費頻次等指標卻又勝之一籌。同時,快餐的連鎖化程度很高,具有強大的可拓展能力。

從這個角度來看,快餐或許是2020年餐飲業的最大風口。

02.中餐人的「圍城」之困

但要做快餐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地大物博的中國,地理環境、氣候物產、文化傳統以及民族習慣等因素造就了我國豐富的餐飲品類,「川魯淮揚湘浙閩贛」八大菜系、「煎炒烹炸煮煎烤燜」多樣化的烹飪方式都是這一特性的體現,這就導致了餐飲產業供給端的極度分散。

這種特性在產業層面的體現則是集中度低、長尾明顯。中國烹飪協會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Top100餐飲企業的市場份額為5.6%,而美國2017年Top5餐飲企業的市場份額就已經達到了10.6%

如今大部分餐飲企業都面臨著「中等規模困境」,也就是當門店數量達到十幾家的規模時,會發現過去的採購、品控等環節無法在所有門店標準化,隨之而來的是用戶體驗的不一致,嚴重的甚至會造成食品安全事故。

2014年,由韓寒創辦的「很高興遇見你」在上海開業後一炮而紅,很快就在全國各地開了多家分店,然而頻出的食品安全問題讓餐廳的人氣消耗殆盡,至今其門店已寥寥無幾。

國家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19年我國餐飲市場的規模已經突破4.6萬億元,而且每年依然保持著8-9%的增速,無論從存量還是增量的角度,餐飲行業都孕育著海量的機會。

「大而不強」 是餐飲業長期面臨的困境。龍頭老大海底撈2019年的營收也僅為265億元,相較於餐飲市場的體量而言,不過九牛一毛。

03.西貝的國民食堂

早在2015年,賈國龍在2015年底,就表示:「只有做快餐才能把西貝推成國際大牌。」此次疫情,讓賈國龍更加堅信快餐這種「國民食堂」,才是未來的方向。

在探尋快餐出路這條徵途上,賈國龍走得並不順利,從2015年到2019年,西貝在快餐項目上陸陸續續投入了6000多萬,但巨大的資金投入,西貝並沒有得到回報。

2019西貝開工年會上,賈國龍曾坦言:「我們在快餐這條路上,還沒找到感覺,而且越找越亂,越往深探越發現,這次需要的能力,和西貝30多年構建的能力不一樣。西貝一直是高舉高打,優質優價,但在『小西貝』探索上,這一套不好使。」

與西貝類似,大部分餐飲品牌的副牌之路都並不平坦。小南國的「小小南國」,俏江南的「妙川」、陶然居的「陶然居嘿鍋」等等,在這之中得到市場驗證的終歸是少數,這也是「湊湊火鍋」、「太二酸菜魚」被行業人士熱議的原因。

但西貝卻從來沒有放棄對快餐領域的追逐,經過持續的試錯之後,他認為:「要解決隨時隨地吃一頓好飯的社會問題,它應該是一個國民食堂,滿足男女老幼多樣化的用餐需求,而不只是一家麵館。」

從目前透露出來的照片來看,「弓長張」的門店設計,用色豐富,風格柔美。很符合「國民食堂」的定位,親切、溫暖。

賈國龍曾經說過,快餐需要強大的系統支撐,當前中國的餐飲供應鏈處於起步階段,人才、管理、運營等方面都無法跟海外餐飲供應鏈相比。

因此,不同於標準化程度很高的西式快餐,弓長張的菜品完全是現炒現賣。如今西貝莜麵村在北上廣三地均設立了中央廚房,但其更多的作用也只是完成原材料的深加工,烹飪環節依然是在門店由廚師完成。

不過與現炒隨之而來的則是對操作流程的高要求,這可能也是弓長張接下來最大的挑戰。

不過,對於想要進軍快餐的同行們而言,西貝弓長張的模式倒是可以借鑑一番。

1.價格親民

「無門檻」是新亮點。賈國龍說,無門檻就是任何人都能消費得起,「不管是保潔工、快遞員、服務員都能來消費。早餐可以5元能吃,正餐15元也能吃。」

2.無菜系

無菜系,不管是川菜、江西菜、淮揚菜,怎麼好吃怎麼來,什麼好吃就上什麼,什麼健康就來什麼。對比此前的西貝快餐項目,「無菜系」提升了競爭力。除此之外,「弓長張」在產品設計上,弱化爆品,33道下飯菜增長了消費者的選擇,反而對消費者更具有吸引力。

從消費者需求變化來看,打破菜系的局限,已經成為新趨勢。比如融合菜、下飯菜,都已經是經營業績提升的興奮點。比如在鄭州,餐飲品牌曼玉就主打融合菜,取各家之長;比如上海,味千拉麵的產品線,除了強化日式特色外,也引入其他菜系產品吸引消費者。

3. 「現炒快餐」模式

中式快餐的升級,走過了食材、效率、品牌。在2017年之後,中式快餐過分追求效率的弊端已經出現,因此崛起了一批主打「現炒快餐」的品牌。

深圳,「義泰昌」堅持以現炒方式吸引吃貨用戶,長期佔據深圳地區美團、餓了麼、百度三大外賣平臺榜首位置。在廣州,72街、真功夫等品牌把現炒模式加入到餐廳中後,短時間內獲得了不錯的效果。

儘管當前,「現炒快餐」模式還沒有真正的龍頭品牌,但是符合大趨勢。以肯德基的升級迭代來看,快餐在經歷極致的效率之後,必然會回歸到強體驗。

4.多時段經營

2015年之後,肯德基由快變慢之後,先是提升環境體驗,之後推出了下午茶產品,目前形成了多時段經營。

再結合「弓長張」的門店設計風格,供應早餐、正餐的消息,以及此前西貝的種種實驗可以推測西貝此次採用了多時段經營的模式,

巴奴餐飲創始人杜中兵曾在採訪中表示:巴奴的今天是熬出來的。

你要熬過你的競爭對手,熬過你的消費者,當你的消費者吃了一圈之後發現就是你最好吃,那她才會成為你最忠實的顧客。

這句話有兩層意思,第一層是你做出好的東西,而且熬的下來那就一定會俘獲消費者。這就像很多城市裡的蒼蠅館子,就是憑著好吃能做的口口相傳讓人念念不忘。

第二層就是消費者最終會選擇好的產品。靠著營銷起來的網紅品牌,可能一開始的時候消費者很願意去嘗鮮、打卡,但時間一長一定會回歸到產品本身,選擇最好吃的那個。

2020年的下半場,對於餐飲人來說,還有一場硬仗要打。不管趨勢、紅利在哪,只有把自己的產品做好、體驗做好、服務做好才能真正的熬過消費者,讓品牌成為消費者非你不可的選擇。

相關焦點

  • 每天近9000家餐廳關門:餐飲上半場靠紅利,下半場拼能力!
    在餐飲上半場,講故事講得好就能獲得上千萬融資、趕上商場和外賣紅利就能發一大筆財、只要噱頭足就能開出幾百家加盟店、人人喊著要開上萬家店等等,但隨著泡沫被擠掉,這樣粗放蠻夷的時代即將結束!而如今紅利漸漸消失,餐飲越來越難做,餐飲也即將步入下半場,越是這個時候,我們餐飲老闆越要冷靜回顧和思考,餐飲的上半場拼的是什麼?
  • 2020下半場,開戰!
    來源:EMBA微金2020年剛過半,市場就在7月送來大禮,咱們的大盤衝上了3000點。2020年上半年,咱們的滬指下跌-2.15%,深成指上漲14.97%,創業板指大漲35.60%,其中,有360隻個股創歷史新高,也有310隻個股創了歷史新低。兩市3700多隻個股中,上半年上漲的只有1772隻,也就是說,如果你買股票有一半的概率是虧錢的。
  • 梅花創投吳世春:今年下半場建議零售餐飲企業「廣積糧」
    騰訊新聞作者李偉 2020年伊始,因為疫情,國內零售及餐飲業步履艱難,它們又要如何迎接2020年下半場的挑戰? 4月9日,由微信支付主辦,CCFA支持、騰訊新聞原子智庫、虎嗅聯合主辦的「暖場·2020零售餐飲行業智慧復甦暖場會」上,梅花創投創始合伙人吳世春分享了他的觀點——餐飲行業復工後將會面臨下半場,需要「廣積糧」積極創收,去儲備更多的可調配資源。
  • 2020年下半場便利店有沒有市場?
    2020年上半年,因為新冠疫情給實體零售帶來慘痛的經歷,不少便利店在這種疫情之中被迫停業,但是也有不少便利店成功脫穎而出,而2020年現在又只剩3個月就要結束了,那麼2020年下半場便利店還有市場嗎?從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2020中國便利店景氣指數報告》來看,2020年便利店行業景氣指數為62.87,雖高於榮枯線50.0,但低於去年67.08,為三年中最低。新冠肺炎疫情對於便利店行業的整體發展產生了較大的影響,同時影響到了行業中的各個方面。
  • 流量紅利消失 誰能在直播下半場倖存?
    移動直播大戰正在進入下半場。  中國直播產業在2015年底到2016年中經歷了一次飛躍發展。但到今年下半年,市場趨勢陡轉直下。  2017年的直播會走向何處?冰火兩重天的境況下,新的轉折點正在來臨。在這生死存亡之際,留給從業者們的時間也許已經不多了。  紅利消失,直播成為燒錢遊戲  在秀場、遊戲直播與移動直播中,以PC端為主力的秀場與遊戲直播在市場格局、行業規模上已較為穩定,內容競爭與盈利壓力等既有難題將在明年進一步令其承壓。
  • 上半年,鄭州餐飲行業開拓外賣自救、試水線上新零售,下半場餐飲業...
    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猶如一場來勢洶洶的森林大火,使原本欣欣向榮的餐飲生態遭到破壞:有餐飲街上的店鋪半數關門轉讓;即便復工之後,很多餐飲店營收也長時間維持在去年同期的兩三成。 進入7月,鄭州餐飲業老闆們在這場大考中,可謂答題過半,大量連鎖品牌餐飲店的經營已恢復至去年同期的七八成。如果說上半場餐飲行業拼的是「積累」,那下半場要拼什麼?
  • 團購套餐價值猶存 美團點評攜餐飲O2O進入「下半場」
    原標題:團購套餐價值猶存 美團點評攜餐飲O2O進入「下半場」   近日,生活服務電商平臺美團-大眾點評攜手華潤宣布,獲得華潤旗下華潤創業聯和基金戰略投資,雙方將建立全面戰略合作。合作後,雙方將首先在外賣平臺探索網際網路+零售的新業態。
  • 網際網路下半場,這波紅利他們抓住了
    網際網路下半場,這波紅利他們抓住了 iwangshang / 蔣菲 李思婕 / 2019-03-12 摘要:小鎮青年正在牢牢抓住網際網路下沉紅利,努力尋求命運的蛻變,從生活的激流中打撈出人生的意義。
  • 「返場」後的下半場 餐飲業拼什麼
    「返場」後的下半場 餐飲業拼什麼上半年,鄭州餐飲行業開拓外賣自救、試水線上新零售,多位餐飲老闆認為下半年要更注重練內功 不過,疫情雖對餐飲行業的供需造成衝擊,卻加速了傳統企業轉型線上,預計2020年中國在線外賣市場規模將突破6500億元。扶搖營銷諮詢創始人嶽遠分析,疫情發生前,餐飲企業多以線下門店為營收核心,疫情發生後,線上線下融合趨勢加快,數位化轉型加速的同時驅動餐飲市場轉型升級。
  • 支付寶推「新藍海計劃」,服務商的餐飲紅利又回來了?
    2020年11月1日起,支付寶針對餐飲行業開放了「新藍海計劃」。服務商代餐飲商家成功報名該活動,商戶可獲得0.2%優惠費率,服務商可獲得設備交易返傭0.2%。 服務商返傭告別「萬5」重回「千2」,餐飲商家的紅利回來了?沒那麼簡單。
  • 外賣O2O進入下半場,這家公司要做餐飲配送界的順豐 | 項目
    (原標題:外賣O2O進入下半場,這家公司要做餐飲配送界的順豐 | 項目)
  • 上海社科院發布2016藍皮書:滬人口紅利2020年將消失
    上海社科院發布2016藍皮書:滬人口紅利2020年將消失 澎湃新聞記者 俞立嚴 2016-06-25 21:18 來源
  • 美團-大眾點評成立「餐飲平臺」和「網際網路+大學」
    策略組織升級,布局「下半場」  今年7月,美團-大眾點評CEO王興在公司內部講話中首次提出中國網際網路剛剛進入「下半場」。他指出,智慧型手機用戶飛速增長的紅利時代已經基本結束,接下來的「下半場」考驗的是真功夫:能不能為這麼多用戶提供更好的服務,創造更多的價值?這需要不一樣的增長模式,不一樣的組織能力,以及不一樣的商業模式。
  • 申城人口開始減少 2020年上海人口紅利將消失
    上海社會科學院近日發布的《2016年上海社會發展報告》預測,2020年上海常住人口總撫養比將超過50%,上海人口紅利將消失。改善人口紅利的出路到底在哪裡?難點又有哪些?申城人口開始減少2020年以後上海常住人口中總撫養負擔將超過50%。雖然放開了二孩政策,但上海的人口增長仍不樂觀。
  • 2020中國餐飲品牌力峰會在廣州舉行
    12月1-5日,由世界中餐業聯合會、紅餐網聯合主辦,紅餐品牌研究院承辦的「首屆中國餐飲品牌節暨2020中國餐飲品牌力峰會」在廣州舉行。作為首屆中國餐飲品牌節的重要板塊,2020中國餐飲品牌力峰會於12月2日下午結束。
  • 聚焦根本,贏戰下半場:2020汽後首場3000人會議成功落幕!
    本次半年度總結會主題為《後浪·生機》,涵蓋三大篇章,六大子主題,這是一次當下對於汽車後市場前路的探討,這是一場專屬於決策圈人的聚會,這是每一次成長中的榮譽盛典,這更是一次對於潮向和未來的守望相會。
  • 專家:諸多現象顯示,2020年的下半場,世界可能更艱難?
    對世界上大多數人來說,2020真的是多災多難的一年:澳洲大火、非洲蝗災、新冠疫情,一波波災難在2020年的上半年輪番肆虐,現在酷熱之下,人們仍不敢摘下口罩,全球失業人口暴增,無數個店鋪和企業永久關閉……而正當人們為2020年上半年的多災多難感慨系之的時候,專家卻告訴我們:太多異象已顯現!
  • 2020中國餐飲品牌力峰會論壇
    首屆中國餐飲品牌節暨2020中國餐飲品牌力峰會現場中國餐飲進入發展新時代,大咖論道破局重生2020年,被稱作「魔幻之年」。一場突如其來的危機,改變了中國餐飲生態,也顛覆了大批餐企的命運,中國餐飲業進入了全新的時代。
  • 網際網路到了下半場,阿里升級大會員體系搶佔消費升級紅利
    根據中國網際網路信息中心發布的調研報告顯示,截至2016年12月,中國網民規模達7.31億,網際網路普及率達到53.2%。兩相一對比,微信幾近到頂,而阿里電商用戶數也早就過了半山腰。無論阿里的電商還是騰訊的社交,想通新增用戶來獲得增量業績,都越來越難了。除了去農村等邊緣市場拉新外,另一個手段則是挖掘存量客戶的增量價值。
  • 2020上半年中國餐飲大數據報告發布,下半年吃啥有著落了
    中國輕食市場規模及預測12.2019年獲得融資的餐飲企業列表(部分)13.2020年獲得融資的餐飲企業列表(部分)14.2008—2020年中國餐飲行業投資數量及投資金額分布15.中國餐飲行業融資類型分布(按數量)16.中國餐飲行業融資類型分布(按金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