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會同縣地處湘西南邊陲,是紅二、紅六軍團長徵途徑地,境內有粟裕故居、粟裕紀念館、賀瓊烈士紀念亭、紅軍橋等豐富的紅色文化資源。近年來,該縣緊緊圍繞「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目標,在全縣中小學深入開展紅色文化教育,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以愛國主義教育為主線的紅色校園文化,豐富了青少年學生思政教育的形式和內涵,讓紅色精神入腦入心。
講好紅色故事,傳承紅色基因
「讓更多的人知道粟裕將軍光輝的一生 ,學習粟裕將軍的光輝歷史,學習粟裕將軍的愛國主義精神。」年逾七旬的羅本義老人,是一名退伍老兵,也是粟裕紀念館的退休講解員,老人已經連續30年為會同縣林城鎮第一完全小學,義務宣講粟裕大將的故事。每次他聲情並茂的演講,都讓孩子們聽得入迷。
從2018年起,會同縣教育局,聯合縣委宣傳部、縣關工委,每年舉辦一次「千老萬童最佳紅色故事員」競賽活動,組織老幹部、老戰士、老專家、老教師、老模範進校園宣講紅色中國故事、懷化故事、會同故事。
2016年粟裕希望小學校少先隊成立「紅領巾講解員」,利用周末和節假日,在粟裕紀念館為全國各地遊客和參觀團體義務導遊。
除了退伍老兵講故事、「紅領巾講解員」,會同縣各中小學、幼兒園還通過主題班會等形式,讓學生收集紅色素材,講述紅色故事,傳唱紅色經典。全縣範圍內組織「紅色故事會」,評選出「最佳校園故事員」並推選參加省、市「故事會」大賽。2018、2019年,縣機關幼兒園、育龍幼兒園參加全省幼兒園才藝大賽,獲「講故事」一等獎5人次。
打造紅色課堂,浸潤紅色文化
在粟裕希望小學,學校整理編撰校本教材《粟裕精神伴我成長》,每周開展一節主題班會課組織學生學習粟裕精神。在會同縣,廣泛開展愛國主義教育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教育,把紅色教育融入課堂已成教學常態,目前形成了以一完小、二完小、城北小學、連山小學等一批省、市傳統文化特色學校。
粟裕將軍的母校——林城鎮一完小設立了粟裕大將紀念室,成為學校德育的「第一基地」。從2019年開始,該縣結合中小學思政教育,開設專題「紅色講堂」,豐富了中小學思政課的形式和內涵。
拓展紅色體驗,促進紅色成長
除了以上幾種紅色教育方式,會同縣各中小學每年分年級開展「重走長徵路」野外拉練活動。
從2000年開始,縣一完小、二完小與駐會96733部隊合作相繼創辦了「少年軍校」,在進行國防教育的同時,每年暑假組織高年級學生進行封閉式軍事化訓練,至今累計訓練學員10000多人。一完小、二完小先後榮獲「全國少年軍校示範校」,其中一完小少年軍校參加全省少年軍校軍事技能大賽獲一等獎,三次代表湖南省赴京參加全國少年軍校檢閱式。該縣六次榮膺「全國雙擁模範縣」。
「我縣緊緊圍繞傳承紅色基因,培育時代新人主題,充分挖掘和用活紅色資源、創新思政教育,打好教育的紅色底子。」懷化市會同縣教育局副局長龍湘黔介紹。(通訊員 梁曉剛 龍俊傑 記者 陽錫葉)
作者:陽錫葉 梁曉剛 龍俊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