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以赴防輸入、防擴散,這是堅守在上海各類入滬通道的工作人員每天在做的事。
虹橋火車站測溫服務點。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何穎晗
2月4日21時左右,發自深圳的D2282次列車和發自南充的D3055次列車停靠上海虹橋火車站。兩班列車的到達客流合攏,旅客們從到達北3出口魚貫而出。
在出閘機之前,每一位旅客都需要經過醫用紅外熱像儀檢查體溫。遇到體溫偏高的人,機器便會發出警報,專業醫護人員隨即便會用水銀體溫計對該名旅客再次測體溫,如仍高於37.3℃,該名旅客將被120立刻帶往定點醫院。
由於測溫儀要求旅客一個接一個通過,北3出口排起了小長龍,不過通行效率並未受影響。
旅客出站時,車站工作人員利用紅外熱像測溫儀對每位旅客檢查體溫。
儘管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春運返程客流銳減七成,但上海鐵路部門表示2月4日仍有約8萬名旅客乘坐火車來到上海,其中虹橋站4.5萬,因此到達出口處像這樣的排隊情況並不鮮見。
自1月30日起,上海在全部五個火車站的進、出站口設置測溫點,在出站口設置留驗站,對全部到達、出發旅客進行測溫。
同時,各站工作人員也加強了進出站口旅客測溫組織引導,會同醫務人員對體溫超過37.3度的旅客免費發放口罩和健康告知書,做好旅客身份、聯繫方式等信息登記上報,並指導旅客前往就近上海市定點醫院就診。遇列車移交發熱旅客時,車站將組織醫務人員到指定站臺車廂,按要求做好移交旅客的處置。
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記者2月4日晚在虹橋火車站看到,六個出站口配備了共17臺醫用紅外熱像儀。每個出站口除了車站工作人員,還配有多名武警力量維持秩序並為旅客提供幫助。儘管各個到達出口都有些繁忙,測溫工作也會導致出站速度放緩,不過旅客都十分配合,現場秩序井然。
虹橋火車站測溫服務點。
鐵路上海站虹橋車間黨總支書記龔哲告訴記者,在白天客流量較大的時候,每個出口配備有10個工作人員及武警負責現場組織和測溫。
「隨著返程客流的逐漸增加,大客流或即將到來,對此虹橋火車站還會協調其他崗位的黨員職工協助測溫工作,到達虹橋站的旅客必須百分百進行測溫。」
根據上海市政府要求,所有進滬人員須進行健康信息登記。旅客可提前通過下載上海「健康雲APP」、掃描列車座位上的二維碼或關注「上海鐵路局微信公眾號」等方式,完成「來滬人員健康登記」中個人信息填報。出站時,工作人員將對旅客登記填報情況進行核查,通過後方可離開車站。
虹橋火車站健康信息補填處。
澎湃新聞記者隨機採訪了幾名抵滬的旅客,他們都表示測溫過程十分順利,甚至沒什麼感覺。旅客徐女士是在杭州工作的上海人,她告訴記者,自己早早在上車時就通過手機APP填寫了相關身份信息。
「主要是問我是不是從湖北過來,有沒有接觸過疑似感染的人。」徐女士說,「整個測溫過程比較快,我們這班車沒有人引發警報,篩查嚴格一點也是對市民安全更負責任。」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