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美術館「鎮館之寶」首聚北京

2020-12-18 手機鳳凰網

展覽現場的油畫與雕塑作品相映成趣。本報記者 陳濤攝

盤中魚

讀書仕女

最後一根鋼梁

本報記者 陳濤 實習生 孫杰

一展盡曉20世紀中國美術史,一館聚齊天南海北藝術風。今天,「群珍薈萃——全國十大美術館藏精品展」在中國美術館正式開展。此次展覽首次集合了中國美術館、中華藝術宮(原上海美術館)、廣東美術館、陝西美術館等國內十大美術館的鎮館之寶,為廣大觀眾呈現一幅「十全十美」的藝術圖景。

這是一場「非看不可」的展覽,所有的參展作品均出自名家之手,其中既有齊白石、徐悲鴻、劉海粟、林風眠、李可染等中國現代畫壇巨匠的經典力作,也有詹建俊、何多苓、方力鈞等當代藝術名家的代表作品,其中有不少作品是首次與公眾見面。這些作品共同建構起了一段完整的20世紀中國美術史。「我們希望通過這個展覽,讓那些即便對中國美術缺乏常識性了解的人們,也能有一個直觀且明晰的印象。」中國美術館館長範迪安說。

從這些展品中,觀眾將可以看到各大美術館館藏精品的鮮明地域特色。中國美術館此次以「甦醒時代」為題,展示改革開放後中國美術發展和變遷的脈絡,其中不乏羅中立的《父親》、何多苓的《甦醒》等名作。中華藝術宮則主打「遇見·上海」這一主題,通過展示林風眠、劉海粟、潘玉良等大師作品,再現「海派」文化傳奇。誕生了「嶺南畫派」的廣東美術館,則結合館內眾多文學、美學文獻,展示20世紀前半葉廣東現代美術歷程。

除了「海上畫派」和「嶺南畫派」,起源於不同年代的「京津畫派」和「長安畫派」等重點地域性畫派,此次也將齊聚一堂。以「丹青京華」為題的北京畫院美術館,當仁不讓地主打齊白石、李苦禪等「京派」大師,呈現以齊白石、金城、陳師曾,以及由皇族成員組成的「松風畫會」等為代表的名家風採。陝西省美術博物館的「長安傳薪」,主推「長安畫派」的作品,並推出石魯、趙望雲等名家代表作。

在各家美術館中,江蘇美術館的陳列主題別具一格。該館此次定位於20世紀長期在江蘇工作、生活以及江蘇籍名家中國畫精品,其中既有拓展了傳統中國畫風貌的徐悲鴻、劉海粟、李可染的作品,也有以傅抱石、錢松嵒為代表的「新金陵畫派」代表作。另外,湖北美術館同樣立足本館特色藏品,展出的60幅工業版畫不僅構成此次展覽唯一的版畫展廳,也記錄下了新中國工業行業的輝煌。

中央美院美術館是唯一一家躋身首批國家重點美術館的高校美術館。該館此次推出歷屆畢業生留校作品,包括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靳尚誼、詹建俊,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的楊飛雲、陳丹青,及至徐冰、方力鈞等不同年代藝術家的作品,共同構成20世紀中國美術的「青春時代」。深圳市關山月美術館則以「創意圖像」為題,展出館藏海報精品,反映中國當代平面設計發展之路。而浙江省美術館則推出著名畫家黃賓虹不同時期的山水畫代表作,也包括其罕見的花鳥和書法。

此次展覽將展至2月26日。

文化部將全面普查美術館「家底兒」

由於國內各美術館所處地域不同,藏品風格也迥異,若想縱覽館藏精品,尚需遊歷全國。不過,這一局面有望在今年得到改觀。據中國美術館副館長梁江介紹,文化部目前正在全力做一個全國美術信息資源庫,將對全國美術館的「家底兒」做一次全面普查,儘量把零散在各地藏品做到系統化,在國有文化領域內做出合理調配,進一步推動各類藏品展的持續開展。

據了解,本次十大美術館聯展是繼2012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之後,新年裡國內首次館藏精品展,也是今年中國美術館建館50周年館慶展覽系列的開篇之作。據梁江介紹,該館現有藏品總量約11萬件(套),其中僅古代藏品就有上萬件(套)。而中央美院美術館現有藏品在13000件至15000件之間,既有古代繪畫、近現代繪畫、雕塑,還有青銅、陶器,以及十數件東漢時期的畫像磚等器物。今後,它們將有更多機會同臺展出。

展品故事

1「中國油畫第一人」作品首進京

廣東美術館副館長蔣悅介紹稱,目前該館藏品約三萬五千件,本次共帶來了54件館藏精品,時間跨度在上世紀二十年代到五十年代之間,就流派風格而言,分為現實主義、現代主義和嶺南畫派三大板塊。

其中,最惹人關注的當屬素有「中國油畫第一人」的李鐵夫的《盤中魚》——魚、辣椒、水壺、盤子等極具日常生活氣息的器物,令其與文人畫差異明顯。據該館典藏部主任江鬱之介紹,作品系1941年李鐵夫留美歸國後,在某國民政府官員家中擔任家庭教師時,出於答謝對方而作。該官員後人在多年以後將這件作品捐贈給廣東美術館,美術館為此還特意從海外請來專家修復。據了解,目前該館藏有李鐵夫的兩幅油畫和兩幅水彩畫,其中《盤中魚》無論用色,還是保存條件均屬最好。此番是該作第一次進京。

2《背面仕女》牽出「齊」「王」恩怨

北京畫院美術館館藏齊白石畫作近2000件,該館此次展出的最有意思的作品,當屬兩幅名為《背面仕女》的國畫作品。這兩幅作品看似差不多,細一打聽才知道,其中一幅系原作,而另一幅則是臨摹之作。不過,這兩幅畫作均出自大家之手——原作者是王夢白,而臨摹者為齊白石。

據傳,王夢白與齊白石關係並不好,齊白石之所以臨摹其作,實為應人之邀,他在畫面題字道「此幅乃友人所予臨王夢白,誰是誰非任人評說」。

此外,在作品的陳設上,北京畫院美術館也頗費了一番心思。比如將曾經合作創辦過中國畫學研究會的金城與陳師曾作品置放一處,就連曾提攜過齊白石的陳師曾,其畫作和齊白石的作品也相鄰不遠。

3林風眠三幅仕女圖同臺展

中華藝術宮展廳裡,林風眠創作於上世紀50年代的三幅仕女圖分外搶眼。其中,兩幅作品中的仕女均低頭讀書,而另一幅作品中的人則正埋首彈阮。可不要小看了這幾件看似尋常的作品,近年來,林風眠的仕女圖系列作品屢屢在拍賣場上創出天價。2005年的香港蘇富比秋拍,其《四美圖》以820萬元成交;2010年的北京傳是秋拍,其另一幅《五美圖》則以1064萬元落槌,創造林風眠單件人物畫的巔峰價。

在中國美術館五層展廳展出的,還有一幅林風眠的作品——《水上魚鷹》。幾筆淡墨橫掃,表現水天一色的空曠渺遠,近處幾筆重墨描畫出樹葉小舟上的魚鷹,似真似幻。據傳,其背面還清晰可見「批黑畫作品」字樣,原來,在「文革」期間,這件作品曾作為「黑畫」典型遭到批判。

4傅抱石畫作融合傳統與現代

在江蘇美術館展廳,共有34位畫家的54幅作品,時間跨度從上世紀40年代到上世紀80年代。其中的《芙蓉國裡盡朝暉》,是傅抱石1964年創作的作品,反映的是新中國人民熱火朝天搞建設的場景。畫作將傳統畫法與現代人物相「拼接」,把傳統的文人形象變為勞動人民以及船隊,同時將傳統山水中常見的崎嶇狹窄的小路,變為平坦開闊的水路。

青綠山水與勞動場景相結合,這幅畫作在風格上顯得並不太協調。從主體風格上說,它屬於傳統畫法;而從其創作年代和反映主題來看,卻又符合寫實風格。「這一時期的作品都有這一傾向,不過這並不能掩蓋其藝術成就。畢竟,爭議與作品本身都代表著一段歷史。」該館典藏部主任李欣介紹說,1960年9月至12月,錢松喦等畫家均參加了以傅抱石為團長的二萬三千裡旅行寫生團。

5一線工人畫作自成一派

湖北美術館展廳的版畫《最後一根鋼梁》完成於1957年,其作者武石是一位軍人。畫中再現的是武漢長江大橋即將建成、安裝最後一根鋼梁時的場景,由於事件特殊而極具歷史意義。

湖北美術館此次主打工業版畫。這些作品之所以被稱為工業版畫,不僅是因為其內容反映了工人們積極參與工業建設的主題;更重要的是,這些創作者很多都是一線工人。作者們並非來自一省一地,而是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

相關焦點

  • 十大美術館攜"鎮館之寶"賀歲(圖)
    十大美術館攜"鎮館之寶"賀歲(圖) 吳冠中1997年作品《老重慶》是中華藝術宮(原上海美術館)此次參展的作品之一。全國十大美術館的鎮館之寶匯聚在一起將構成一幅十全十「美」的圖景。
  • 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出
    長江日報訊(記者萬建輝 通訊員孫夏)12月13日,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現有四大「鎮館之寶」外,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瑰寶新晉「鎮館之寶」。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揭曉
  • 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走進高校
    湖北日報訊 (記者海冰、通訊員錢紅、溫靜)11月26日,湖北省博物館聯合湖北日報開展的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進校園,首站走進中南民族大學,從博物館殿堂走向課堂的文物珍寶,受到準文博人及其他專業學子的熱捧。
  • 國畫大師陳少梅後人捐贈三幅真跡佳作 陳少梅美術館有了鎮館之寶
    今天,記者從衡東縣陳少梅美術館獲悉喜訊,國畫大師陳少梅後人捐贈三幅真跡佳作給陳少梅美術館,該館有了鎮館之寶。據介紹,陳少梅以教書賣畫為生,英年早逝,留給後人的作品不多,大多散落民間和藏家手中。近年來,陳少梅作品價格飆升,成了稀世珍寶。時任衡陽市市長、現任市委書記鄭建新去年調研陳少梅美術館時,語重深長地說:「一定要有真跡作品,才配得上陳少梅美術館。
  • 湖北省博十大「鎮館之寶」評選結果揭曉
    新華社武漢12月14日電(記者喻珮)備受期待的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評選結果13日揭曉,逾235萬名公眾為心儀的「鎮館之寶」投票。館藏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等文物瑰寶獲此殊榮。
  • 國內最大美術館在江陰開館,鎮館之寶《長江萬裡圖》有何來頭
    國內最大美術館在江陰開館,鎮館之寶《長江萬裡圖》有何來頭 澎湃新聞記者 陳珂 2018-07-01 14:19 來源:
  • 專家熱議十大「鎮館之寶」評選—— 一次有儀式感的集體銘記
    湖北日報訊 (記者海冰、通訊員錢紅、黃敏)湖北省博物館聯合湖北日報舉辦的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吸引廣大網友投票,也受到學界廣泛關注。專家們認為,博物館與媒體聯合發動公眾進行投票、評選,是對「鎮館之寶」一次有儀式感的集體銘記,非常有意義。
  • 湖北省博物館發布十大「鎮館之寶」,六件新晉文物
    12月13日湖北省博物館發布十大「鎮館之寶」,除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等國寶級文物當選外,還有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等6件文物新晉
  • 瀋陽故宮十大「鎮館之寶」:不比北京故宮的差,難得一見
    1926年,瀋陽故宮成為了東北地區最早的博物館,在2006年的時候,選出了十大「鎮館之寶」。這十大「鎮館之寶」是從博物院收藏的兩萬多件藏品中脫穎而出,歷史、藝術價值都難以估量,都是國寶級的文物,一般人都沒見過!一、龍虎寶劍這把寶劍為國家一級文物,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御用寶劍,也是其出土的唯一遺物。
  • 浙江省各大美術館「鎮館之寶」集體亮相
    中新網杭州1月6日電 (記者 施佳秀 通訊員 陳緯)任伯年的國畫《行令酒拳漁家樂》、林風眠的彩墨《風景》、顧生嶽的國畫《維族老人》……為總結該省美術館藏品普查的成果,檢閱該省美術館藏品建設的風採,浙江全省美術館(藝術館、紀念館)館藏精品展6日亮相浙江美術館。這是該省各大美術館「鎮館之寶」的集體亮相。
  • 國外博物館鎮館之寶的背後故事
    《哭泣的女人》   日前,「群珍薈萃——全國十大美術館藏精品展」正在火熱進行,各大美術館傾情展出的鎮館之寶吸引了無數眼球。在國外的知名博物館中,很多鎮館之寶背後隱藏著不為人知的故事,有些離奇曲折,有些浪漫深刻。本期「環球廣角」邀請您走進各國知名博物館——   《蒙娜麗莎》:層層謎團造就的傳奇   達·文西的《蒙娜麗莎》現今被安置在法國羅浮宮的一處顯要位置,隔著厚厚的防彈玻璃,以神秘而永恆的微笑迎候無數來訪者。
  • 姜松點評世界五十大博物館及其鎮館之寶
    鎮館之寶:海之光巨鑽(Daria-i-Noor)  姜松評寶:來自於古印度孔雀寶座,世界最大黃鑽石。無價奇珍。  地址:  Tehran, Ferdowsi Ave, Iran  12.北京故宮博物院  明清兩代皇宮,72萬平方米,收藏了180萬件中國文物。
  • 尋找「楚文化物之美」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走進湖美
    湖北省博物館聯合湖北日報開展的十大「鎮館之寶」評選活動高校行繼首站走進中南民族大學後,11月27日走進湖北美術學院,與該校師生進行了一場尋找「楚文化物之美」的美學之旅,受到師生們歡迎。湖北省博物館陳列部黃翀宇積極與學校教學融合,以「楚文化物之美」為題,依託湖北省博物館館藏文物尤其是20件候選「鎮館之寶」,從青銅器、絲織品、漆木器、玉器4個方面,介紹了受楚文化影響的曾侯乙透空蟠虺紋尊盤、錯銀鳳紋銅樽、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漆奩、彩繪木雕小座屏等精美館藏文物,通過色彩、裝飾紋樣規律、製作工藝及技術等,展現出一個恢詭譎怪、驚採絕豔的楚文化世界。
  • 【展覽預告】上海寶龍美術館及其鎮館之寶背後的故事
    ▲上海寶龍美術館編者按:2017年壓軸登場的民營美術館新晉成員上海寶龍美術館,在歷時兩年多籌備,將於2017年11月18日正式開館,同時對外迎客的還有寶龍藝術中心。佔地面積23000平方米的上海寶龍美術館定位明確,以「弘揚傳統文化精髓、推動當代藝術發展」為宗旨。本文分為三個部分,提前為大家帶來關於上海寶龍美術館、開館展及鎮館之寶背後的故事。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12月13日,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新當選十大「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作為「湖北客廳」展現大國文明風範的湖北省博物館,是2018年中印領導人非正式會晤的首站。
  • 瀋陽故宮十大「鎮館之寶」:不比北京故宮的差,難得一見!
    世人提到「故宮」時,默認指代的是「北京故宮博物院」,但其實,能稱之為「故宮」的,還有瀋陽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和南京明故宮(又叫「南京紫禁城」)。1926年,瀋陽故宮成為了東北地區最早的博物館,在2006年的時候,選出了十大「鎮館之寶」。這十大「鎮館之寶」是從博物院收藏的兩萬多件藏品中脫穎而出,歷史、藝術價值都難以估量,都是國寶級的文物,一般人都沒見過!一、龍虎寶劍這把寶劍為國家一級文物,是清太祖努爾哈赤的御用寶劍,也是其出土的唯一遺物。
  • 省博十大「鎮館之寶」揭曉!其中一個寶貝來自十堰
    鄖縣人頭骨化石入選十大「鎮館之寶」! 新當選十大「鎮館之寶」曾侯乙編鐘、越王勾踐劍、曾侯乙尊盤、雲夢睡虎地秦簡、虎座鳥架鼓、鄖縣人頭骨化石、元青花四愛圖梅瓶、彩繪人物車馬出行圖、石家河玉人像、崇陽銅鼓。
  • 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
    12月13日經廣大網友和專家委員會歷時一個月的評選湖北省博物館十大「鎮館之寶」正式揭曉!13日,十大「鎮館之寶」發布會現場火爆湖北省博物館館長方勤稱,湖北省博物館三期工程預計明年全新開放,擴建後的博物館建築面積11.3萬平方米,展陳面積2.8萬平方米,比現在擴大一倍。
  • 中國美術館"鎮館之寶"悉數亮相建館50周年藏品展
    新華社北京5月20日電(記者周瑋)「與時代同行——中國美術館建館50周年藏品大展」20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眾多「鎮館之寶」與「歷史檔案」悉數與觀眾見面。    展覽共展出作品666件,涵蓋中國畫、油畫、版畫、雕塑、連環畫、年畫、漫畫、宣傳畫、水彩畫、裝置、綜合繪畫等各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