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為學到了美國最精髓的東西:天才養成遊戲

2020-12-16 沈嘉柯

文:沈嘉柯

「虛心若竹,求才若渴,養才若玩。」

今天最有意思的一條新聞,我覺得是這個:

6月27日,華為公司發布了全員郵件。披露任正非在EMT《20分鐘》的講話內容,「今年我們將從全世界招20-30名天才少年,明年我們還想從世界範圍招進200-300名。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鰍』一樣,鑽活我們的組織,激活我們的隊伍。」

華為在人才價值觀上是真的照著頂級文明的玩法在做,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今天那個招募天才少年的計劃,就是過去多年嘗到了甜頭,進一步從娃娃抓起。

任正非自己說的,就是一個不擅言談的俄羅斯小夥子,為華為實現了算法的突破,超前世界,在今天憑藉5g令美國羨慕嫉妒恨。那小夥子在他們華為十幾年就是玩電腦,也不談戀愛。

有個性的不一定是天才,但天才大概率是有個性的。任正非把天才比喻為泥鰍,還挺生動形象的。泥鰍可不就是鑽泥巴打洞能力強嘛!東鑽西鑽,無規則自由散漫。

「池塘裡水滿了

雨也停了

田邊的稀泥裡到處是泥鰍

天天我等著你

等著你捉泥鰍

大哥哥好不好

咱們去捉泥鰍

小牛的哥哥,帶著他捉泥鰍

大哥哥好不好

咱們去捉泥鰍」

大哥哥好不好?咱們去捉泥鰍!哎呦喂,跑題了。

人類其實沒啥新花樣,就是集體攻關和天才模式聯合混用。絕大多數國家集體攻關模式玩得很順手,個人天才模式玩不動。官僚體系先天屬性就輕視個體,厭煩看不慣個體。報銷做帳,填表申請。一堆大小包工頭,上下勾結,粗製濫造瞎忽悠。更加容忍不了一個小青年十幾年悶頭在公司裡玩電腦。政務官僚們哪裡看得懂這個呢!

天才模式,是一種「養成遊戲」。就跟孟嘗君那種玩法差不多。就是養著你,儘可能給你錢,不管你怎麼研究怎麼搗騰,一養十幾二十年,不需要有什麼心理壓力,不需要按計劃時間表出成果。沒人盯著你,你靠你自己的興趣,探索深挖,拓展知識的疆域。

不遇到事兒,鬼知道雞鳴狗盜之輩有什麼用?孟嘗君想不出來,任何人都想不出來。但是有用的時候超級有用。

華為全球招募了成百上千個天才少年,並不是人人最後都能拿出耀眼的突破。

但一旦其中任何一個人有了驚才絕豔的創造,嘿,成果屬於我,為我所用就行。這事就適合私人資本繁榮的環境去玩,俺們有錢,不怕浪費,就是要養著人才,讓他自己去玩。

美國在科技上的創新創造,領先世界,也得益於過往的天才模式發揮到極致。不管你從地球的哪裡來的,來了就是我的人,隨便你玩,給錢給場地給支持,玩出好東西就是我的。

這一套並不是美國發明的,是工業文明以來,發達國家裡不斷積累經驗的遊戲規則。在美國發揚光大,抵達巔峰。從基礎研究到新奇特創新,層出不窮。不愧是第一強國。

有錢,文化上夠自由散漫,吸引人,才能造就出這種天才土壤。而且歡迎各路苗子來紮根,催生天才。

以前都是美國讓別人羨慕嫉妒恨。現在,美國開始搞封鎖,玩閉關主義了。對華裔人才,開始提防。這根本就是自毀國會山嘛!

這才是華為最厲害之處,學到了現代文明的精髓。只有以頂級強者的胸懷,才欣賞鮮明個性的天才,見才心喜,各種「寵愛」。

中國想要真正走向強大,這一課必須補上。我們國家大手筆玩大建設,以及非同凡響,令世界矚目。但想從強大到超級強大,必須擁有成千上萬的天才,引領科技,引領世界文明。可這天才吧,玩法跟「集體攻堅」就是不一樣。

我說句可能有點直白的話,國與國關係總是變化的,有時甜蜜有時矛盾衝突,這些事情都會過去的。哪怕現在跟美國「交惡」,哪怕現在的美國自己鬼作啊作的,跟各國開展利益鬥爭,美國的好東西,世界文明的好東西,我們也應該繼續吸收繼續學習融化,求才若渴,養才若玩。

任正非還有段很直白的話:「中國缺少寬容,人家又沒危害你,你幹嘛這麼關注人家。你們看,現在網上,有些人都往優秀的人身上吐口水,那優秀的人敢優秀嗎?

華為是個私企,一路跟著美國學,學IBM的企業管理,學銷售學技術學統籌學研究模式,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眺望世界。一學二十年,學成以後,結果比美國還玩得熟練。

(風中飄逸的金毛獅王川普王

金庸小說裡有個頂尖門派逍遙派,特別神仙境界,修煉的功夫超凡脫俗。在兩宋時期,他們擁有北冥神功,化別人功力為自己所用。虛竹這個空無內力的小和尚,一舉獲得了無崖子、李秋水、天山童姥。

後來,這門功夫到了《笑傲江湖》的年代,卻退步到了吸星大法,還是可以吸收別人功力,卻不能徹底消化,還被反噬,雄才大略的任我行就死於反噬。最後還是得靠少林寺的《易筋經》來化解。

《易筋經》是個啥玩意?其實就是道家的洗髓易筋,不斷消化吸納鍊氣,最後脫胎換骨,煥然新生。

這門道家思想的功夫變成了佛門的藏經閣至寶,這佛門文化吧,自梁魏之時達摩西來,最後天下匯總到千年第一宗門少林寺。佛教是外國文化,我們吸收了,還玩出了絕妙的中華「禪宗」,反向文化輸出,歸根結底有賴於歷朝歷代無數精英天才,打破門戶之見。

扯遠了。說回吾國當下吧。看齊華為,破除條條框框,去掉繁瑣,虛心若竹,海納百川。無天才,難偉大。偉大國家必需配備偉大胸襟,給天才準備土壤。集體也要,天才也要。就拿出個幾百(億)玩玩天才遊戲,錢總歸是要花的,又有啥不捨得呢!

相關焦點

  • 泉州小夥入選華為「天才少年」計劃
    「新的機遇和挑戰吧,現在面臨的是新的領域,真正地投入到社會貢獻裡,是一個全新的起點」,談起自己入選華為「天才少年」計劃的感想,一向低調的鄭浩暉輕描淡寫。據了解, ACM競賽是全球大學生電腦程式能力競賽活動中最有影響的一項賽事,是全球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且最負盛名的程序設計競賽。競賽提倡創新和團隊協作,鼓勵學生在構建全新的軟體程序時盡情發揮創意,幫助學生檢驗自己在強壓力下的工作能力。 事實上,華為並不是鄭浩暉的第一份職業。
  • 華為「天才少年」牛在哪兒
    據悉,華為CEO任正非在去年4月20日的內部講話中提到,2019年將從全世界招進20-30名天才少年,2020年還想從世界範圍招進200-300名,「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鰍』一樣,鑽活我們的組織,激活我們的隊伍」。目前,華為招募的「天才少年」工資按年薪制發放,分為三檔,最高檔薪資可達201萬元。「天才少年」 為何選擇華為?
  • 年薪華為百萬「天才少年」,起於「雙非本科」
    我們都知道一件事:類武昌理工學院2009本科生張霽被選為華為華為項目「天才少年」旨在找到世界上最優秀的、薪水最高的年輕學生。這四位青年才俊的年薪最高,為182-2010000,全球只有四位。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張霽中的「天才少年」,他的本科課程來自武昌理工學院,這不是一所著名的大學,但是「雙非」剛剛升級為二本,很久以前,他是「三本」,可見張霽學生的高考成績並不好,他甚至又學習了一年才被錄取進武昌理工科。
  • 華為再招四名「天才少年」:201萬頂薪又給了華中科大博士
    附上華科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與張霽和姚婷對話實錄:張霽——「天才少年」就在我們身邊疫情下,當我們還在為找工作發愁時,華中科技大學武漢光電國家研究中心的學生張霽,早已被諸多大企業伸出橄欖枝,成為華為「天才少年」最高檔中的一員。值得一提的是,去年,研究中心的畢業生左鵬飛博士同樣拿到了最高檔入選該項目。
  • 華為天才少年年薪201萬,本科只是三本:天才都是努力的結果
    文章作者:琢磨君01前些時,「華為『天才少年』年薪201萬」的新聞牽動著許多人的心,因為年薪百萬是人們所夢寐以求的。而且,這件事發生在高考結束之後,當人們看到「天才少年」張霽是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博士生時候,心中更加堅定了「書中自有黃金屋」的信念。
  • 華為將從全世界招天才少年,全球專利申請排名第一
    近日,華為任正非在EMT《20分鐘》的講話中指出,今年我們將從全世界招進20-30名天才少年,明年我們還想從世界範圍招進200-300名,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鰍」一樣,鑽活我們的組織,激活我們的隊伍,未來3-5年,相信我麼公司會煥然一新,全部「換槍換炮」,一定可以打贏這場「戰爭」,
  • 華為公布天才少年名單,年薪高達200萬,華為為了過冬真是拼了
    近日,華為公布了其【天才少年】錄取名單,令人感到驚訝的不僅僅是百萬錄用年薪,更讓人好奇的是華為為什麼要下這麼大本錢招應屆生,華為是想做什麼?其實啊,沒有什麼特別複雜的原因,就是為了過冬。接下來我們就好好分析華為的危機意識到底有多強。
  • 華為201萬年薪招募「天才少年」,任正非正在下一盤大棋
    一方面,美國川普政府的制裁和打壓力度有增無減,從晶片供應鏈到5G業務,都受到不小的負面影響;另一方面,為了走出困境,華為內部迫切需要加大在技術研發,以及在核心的自主產業鏈方面加快全面布局。畢竟,打鐵還需自身硬,如果不能夠掌握過硬的技術和完全自主的生態體系,是根本無法打破受制於人的困境。而改變現狀的關鍵,就在於科研團隊和專業人才。
  • "天才少年"獲華為最高offer:經七輪篩選 年薪201萬
    其中一人拿到該項目最高檔年薪   據長江日報8月3日報導,記者從華中科技大學獲悉,該校今年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博士生張霽和姚婷入選華為「天才少年」。其中,張霽拿到華為「天才少年」最高一檔年薪201萬元。   華為「天才少年」項目,是任正非發起的用頂級挑戰和頂級薪酬去吸引頂尖人才的項目。任正非曾在華為EMT(經營管理團隊)內部講話中提及,將從全世界招進20—30名「天才少年」,「這些『天才少年』就像『泥鰍』一樣,鑽活我們的組織,激活我們的隊伍」。華為招募的「天才少年」,工資都是按年度工資制度發放的,共有三檔,最高年薪達201萬元。
  • 馬伊琍文章離婚,華為贏了亮點,酒店人學到了什麼
    那我們酒店人應向華為學習什麼? 一、靠自己 面對美國的欲加之罪,華為據理力爭;面對美國的全面封殺,華為採用自己的備胎。就是這堅決鮮明的態度告訴美國,即使沒了美國,華為仍能發展下去,更加強大。
  • 華為絕對不怕美國,任正非20年前就向美國學習,師夷長技以制夷
    >銷售體系由Accenture負責設計;供應鏈體系學的還是IBM這些公司全部是美國最頂尖的管理公司。這家被美國忌憚無比極限施壓的中國公司,恰恰是學習美國一步步成長起來。華為的成功,用中國的一句老話可以足夠概括:師夷長技以制夷。2014年,任正非發表過一篇講話,他承認,近20年來華為花費了數10億美元,下大力氣把西方那套管理體系成功的學了過來。
  • [Taper遊話說] 我們從遊戲裡學到的東西
    上期內容回顧:你曾因遊戲裡被拖後腿而向朋友發過火嗎?Suner和一個妹子玩星際執政官模式,那已經不是拖後腿了,那是抱著一起往江裡跳,咬著牙齒和她說加油,現在成了她男友,開始陪她玩暖暖....我們從遊戲裡學到的東西遊戲,作為第九藝術,和其他任何一種藝術一樣,都來源於生活。不管是什麼類型的遊戲,都是從現實中獲得創作靈感並以現實為創作基礎。「世事洞明皆學問」,不同於老一輩人認知裡的「玩物喪志」,我們在遊戲裡其實也學到了很多東西。比如我們國家自己的歷史,有多少人是通過《三國殺》、《三國志》甚至是《三國無雙》分清了那些文臣武將呢?
  • 華為201萬聘請的「天才少年」,竟是個三本復讀生,最勵志的逆襲
    哈嘍大家好,我是你們的小編陳三,很開心又和大家見面了,最近有一個消息衝上了熱搜,那就是華為的「天才少年」,也只有華為敢這麼做了,能夠給應屆畢業生開出201萬的天價年薪,任正非發起的「天才少年」項目就是為了吸引更多頂尖人才,自然會配備頂尖的薪酬。
  • 華為天才少年用充電寶玩3A大作 網友驚豔:一個人既是一個團隊
    作為中國最頂級的科技公司,華為內部有不少技術大牛,而最近就有一位華為內部員工用他精湛的技術實力獨自一人完成了一項好玩又實用的「產品」。這款「產品」是一塊充電寶,但是與其他充電寶不同的是,它還有一塊高素質的顯示屏。
  • 華為「天才少年」年薪201萬元,學霸應該怎麼培養?
    華為天才少年最高年薪201萬元 近日,華中科技大學計算機專業畢業的博士生張霽和姚婷入選華為「天才少年」,其中,張霽拿到華為「天才少年」最高一檔年薪201萬元。
  • 剛畢業年薪201萬,男子闖7關卡入選華為「天才少年」學霸履歷曝光
    華為作為我國的頭號高科技公司,在業內出了名薪資高,創始人任正非更發起一個「天才少年」項目,用頂級挑戰和頂級薪酬去吸引頂尖人才,目前全球僅4人拿到最高一檔年薪,可領高達201萬元的報酬。▲華為創辦人、總裁任正非。
  • 華為工資引發爭議,任正非:原則上不招美國人!
    美國對科技領域的控制欲望是明顯的,特別是4G領域的發展讓美國享受到了科技變現的龐大市場,所以對於5G發展更是虎視眈眈,而華為的出現突破了美國等西方國家的控制圈,華為不上市,美國就不能通過資本的行為購買股權來影響企業發展,那就只能在其他層面做出打壓!
  • 華為以高額薪水招募了4名天才青年,以度過艱難時期
    來自多方面的壓力使得華為重新啟動了他們的「天才項目」,開始從世界各地招募頂尖人才。自今年年初以來,華為至少招募了四名被稱為「天才青年」的人,其中包括來自中國工程大學國家光電研究中心的張吉和姚婷,以及來自西安交通大學的兩名研究生。具體來說,張吉的年薪最高,達201萬元人民幣,而姚婷的年薪最高,達156.5萬元人民幣。
  • 戀愛養成類遊戲單機版
    戀愛養成類遊戲單機版擁有豐富的玩法模式任你選擇,讓你的遊戲過程更加的精彩!讓你的遊戲選擇更加的豐富! 戀愛養成類遊戲單機版官方介紹: 咪嚕遊戲app是一款手遊破解APP,是國內專業的手機遊戲下載及手遊破解版服務,做最尊重玩家的遊戲平臺。
  • 湖南天才少女獲華為156萬年薪 長相漂亮高智商
    最近,湖南天才少女受到了很多的關注,這位長相漂亮而且智商超高的天才少女姚婷現如今就職於華為,一年工資高達156萬。湖南天才少女獲華為156萬年薪引來熱議不斷,大家都十分好奇姚婷的成長環境是怎樣的,為什麼這麼小的年紀,就能有如此高的成就,簡直太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