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的澎湖灣》作者患癌,他描述切肺感覺:就像切牛排!

2020-12-12 娛情大嘟嘟

葉佳修,臺灣著名民謠歌手,他第一個作品《流浪者的獨白》是為初戀女友寫下的。葉佳修為人低調,但從他筆下誕生的歌曲卻一點兒也不「低調」。提起《鄉間小路》、《外婆的澎湖灣》這兩個經典民謠,相信80後、90後們不會陌生,因為它們都是一個時代的寶貴印記!而它們的作者,便是葉佳修。

如果你是90後卻沒聽過這兩首歌,那只能遺憾地說:你真是沒有童年。

葉佳修的專業能力不容置疑,他是臺灣校園民謠的奠基者之一,對音樂的理解和敏銳度超越常人,其作品歌風獨特,歌詞像詩一樣美。業界對他的評價是這樣的:葉佳修是最淳樸真誠的音樂詩人,他筆下的田園風光美得讓人心神俱醉,恍如進入唐詩宋詞的意境!

如今,浮華的流行歌曲越來越多,但50後的葉佳修一直都在潛心搭建他的「田園」,只是近日,忽然傳來他患癌的消息!

據臺媒報導,葉佳修日前通過粉絲分享了他患肺癌的經歷,稱他「左肺長了壞東西」,在5月初動了手術,為保命切除了整片左上肺葉。

上個月,葉佳修得知自己罹患肺癌後,就立即去醫院找知名醫生陳晉興,此人曾經也給陳文茜等名人做過手術,比較靠譜。葉佳修與對方會面後,被告知需要馬上動手術。但可敬的是,他這時仍然牽掛月底已經安排好的兩次錄影工作。

沒辦法,醫生只好將葉佳修的手術日期調整到了五月初。敬業的葉佳修在忍耐了三個星期後,圓滿完成本職工作,他立即接受了手術。所幸的是手術很成功,雖然他整個左肺葉都沒有了,但生命總算是保住了。為此,擔心了半個多月的粉絲們也終於舒了一口氣!

粉絲後來曬出葉佳修手術後當天的情況,只見他站在一張「認識肺癌」的海報前仔細閱讀。粉絲感嘆:開完刀當天就下床走動,太猛啦!

既然當天就能下地走動,說明葉佳修的病情還不是太嚴重。目前時間已經過去半個月,想必他的身體應該恢復得差不多了。

64歲的葉佳修為人樂觀,據知情人透露,在動完手術後,他這樣描述切肺的感覺:就像切牛排!

難怪粉絲後來會打趣說:如果說陳文茜姐姐切除的是一塊蛋糕,那麼葉老師切除的就是一塊牛排了?言語之中都是對葉佳修樂觀精神的敬佩!

圈內人對葉佳修敬佩有加,據了解,臺灣歌手李宗盛親手給他頒發終身成就獎,高曉松也給他舉辦過拜師大典。最關鍵的是,葉佳修這一生已經得到公眾認可,現在他動手術切肺撿回一條命,可以不用再那樣勞累了。他這種敬業是個「缺點」,要不怎麼會為了工作一拖就是三個星期,置生命於不顧?但這種敬業,又實在值得所有人學習。

祝葉老師早日康復,但願還能聽到您在舞臺上演唱《外婆的澎湖灣》!

相關焦點

  • 《外婆的澎湖灣》作者患癌!他描述切肺感覺:就像切牛排
    葉佳修,臺灣著名民謠歌手,他第一個作品《流浪者的獨白》是為初戀女友寫下的。葉佳修為人低調,但從他筆下誕生的歌曲卻一點兒也不「低調」。提起《鄉間小路》、《外婆的澎湖灣》這兩個經典民謠,相信80後、90後們不會陌生,因為它們都是一個時代的寶貴印記!而它們的作者,便是葉佳修。
  • 紀念潘安邦-外婆的澎湖灣
    歡迎點擊上面藍字"車城四季「加關注點擊下面播放器收聽混聲自重唱《外婆的澎湖灣》。
  • 童年,是一條外婆的澎湖灣
    《外婆的澎湖灣》是一首發行與1979年的民謠,歌詞描述的畫風唯美,曲調柔和。雖然距離這首歌的發行已經有數十載了,但是每每聽起這首歌,總能讓人聯想到在那寂靜的小村莊,歪著頭,聽外婆講故事的夏日時光。可是,天空中那一抹暈輪,就像是吃了防腐劑一般,依舊是那麼鮮豔奪目,照射著所有晚歸的人。到了牙牙學語和蹣跚學步的年紀,我就跟在外婆的身後,一步一個腳印地前行著。外婆在一旁細心地指導著,我和外婆的身影再次被這晚霞記錄了下來,成為天空中的一抹典藏。每每抬頭望向天空的時候,記憶就上上了弦一般,漫漫湧來。
  • 潘安邦斥資上億 開拍《外婆的澎湖灣》影視劇(圖)
    《外婆的澎湖灣》是潘安邦與外婆的真實故事,他靠著這首歌,大陸商演就接了上百場。《外婆的澎湖灣》才宣布開拍就已有大陸片商願意投資,目前確定歌舞電影由林正盛導演,舞臺劇則由北京贊助,電視劇交由製作人阮虔芷和東映製作公司拍攝。潘安邦還希望說服同是澎湖人的阮虔芷能復出演外婆一角。
  • 切牛排是順著紋理切,還是逆著紋理切?
    在許多的肉類食品中,牛排也絕對是名列前茅的,很多朋友都對牛排愛不釋口,只是做的時候都會有過相同的苦惱切牛排要順著紋理嗎?或者是逆著紋理切?下面就為大家科普一下。
  • 尋找「外婆的澎湖灣」
    「晚風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沒有椰林綴斜陽,只是一片海藍藍……澎湖灣澎湖灣,外婆的澎湖灣,有我許多的童年幻想,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還有一位老船長。」被譽為「臺灣民歌王」的潘安邦在1979年憑藉《外婆的澎湖灣》一曲紅透臺灣。
  • 兒歌大全:外婆的澎湖灣
    >兒歌大全:外婆的澎湖灣2016-01-06 11:18:01出處:其他作者:佚名  晚風輕拂著澎湖灣  白浪逐沙灘  沒有椰林醉斜陽  只是一片海藍藍  坐在門前的矮牆上一遍遍回想  也是黃昏的沙灘上有著腳印兩對半  那是外婆拄著杖將我手輕輕挽  踩著薄暮走向餘暉暖暖的澎湖灣  一個腳印是笑語一串消磨許多時光  直到夜色吞沒我倆在回家的路上  澎湖灣 澎湖灣
  • 牛排怎麼切?不會切牛排的小白看過來
    小時候牛排對我來說是可望不可即的存在,每次聽到哪個認識的人吃了牛排就覺得,哇塞,這也太高檔了吧!隨著社會發展,我們生活水平提高,牛排不再那麼稀有,沒事聚餐什麼都能去吃,但卻不是每個人都能把牛排吃好,尤其是切牛排,比如我就不會切牛排!
  • 《外婆的澎湖灣》,唱的是歌手和外婆的真情故事
    「晚風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沒有椰林綴斜陽,只是一片海藍藍。坐在門前的矮牆上,一遍遍懷(幻)想。也是黃昏的沙灘上,有著腳印兩對半。那是外婆拄著杖,將我手輕輕挽。踩著薄暮,走向餘暉暖暖的澎湖灣。澎湖灣,澎湖灣,外婆的澎湖灣。有我許多的童年幻想,陽光、沙灘、海浪、仙人掌,還有一位老船長。」這首優美動聽的臺灣校園歌曲,在上世紀80年代初由王潔實謝莉斯引入大陸後,很快風靡大江南北,隨後兩人演唱的更多的校園歌曲,一度成為年輕人傳唱的熱門歌曲。
  • 每當《外婆的澎湖灣》縈繞在耳邊,就想起小時候在四川渠縣外婆家
    「晚風輕拂澎湖灣,白浪逐沙灘,沒有椰林綴斜陽,那是一片海藍藍……」,走在街道小巷、鄉村小道、農家小院,每當《外婆的澎湖灣》輕輕縈繞在耳邊,就會讓你的眼前瀰漫一片慈愛的目光,多一縷溫馨和煦的陽光和溫暖。也許是因為對外婆家那一片竹林、一樹臘梅的想念, 女兒每次從學校回家,都要到外婆家往幾天,體品農村生活,放鬆放鬆學校崩緊的精神,和外婆隨意聊聊學校生活,感受外婆的慈愛,尋找童年的歡樂。女兒曾問我,「爸爸,你的外婆在那,你見過他嗎?」「外婆?」
  • 切牛排、合成牛排和全切牛排有什麼區別?什麼樣的牛排受大眾歡迎
    市面上常見的牛排一般分為原切牛排、全切牛排和合成牛排,這些字眼在產品名稱中清晰可見。原切、全切和合成牛排的關係與實木板和刨花板的關係非常相似,原始程度也不同。現在,我們一起來看看他們之間的具體區別。合成牛排合成牛排不能稱為真正意義上的牛排,(有人稱之為假牛排),事實上他是一種肉絲,他是由糯肉粉(穀氨醯胺轉氨酶)和卡拉膠粘在一起,經過重力壓縮後切成塊的肉絲。與裝飾用刨花板類似,木屑用膠水粘合後壓縮成刨花板。
  • 外婆的澎湖灣!
    --《外婆的澎湖灣》 外婆的「澎湖灣」,童年的美好回憶在我的記憶裡,最懷念的就是一人站在外婆家菜園子前面的池塘邊,看著池塘裡被風吹過的漣漪;望著那廣闊的稻田,稻穗隨風搖曳,好似一片片此起彼伏的海浪;感受著溫暖和煦的春風吹撫著我每一寸肌膚,舞動的髮絲輕撫我的臉頰
  • 《外婆的澎湖灣》原唱者潘安邦病逝
    圖:潘安邦享年52歲/中央社  大公網2月5日訊 據中通社四日報導︰以一曲《外婆的澎湖灣》紅遍全球華人世界的臺灣歌手潘安邦,驚傳因「腎臟癌引發腎衰竭」,3日上午8時57  潘安邦是資深的臺灣歌手,上世紀70年代出道,即以一曲《外婆的澎湖灣》贏得臺灣「民歌王」美譽。後來淡出歌壇,赴美從事成衣生意,並結婚定居。  1989年,潘安邦應邀首度登上大陸中央電視臺春晚演唱《外婆的澎湖灣》後,廣為傳唱,20多年來中國男女老少都會唱,大陸民眾對臺灣的印象除阿里山、日月潭就是澎湖灣。
  • 與費玉清並稱臺灣雙雄,《外婆的澎湖灣》賺9億,52歲患癌離世
    那就是《外婆的澎湖灣》。這首膾炙人口的校園民謠歌曲《外婆的澎湖灣》至今唱起來仍然是朗朗上口,足足火了40年。這首歌曲的原唱是潘安邦。講述的就是歌手潘安邦本人和外婆童年生活在澎湖灣的故事。當天打電話給在澎湖灣的外婆,唱給她聽。電話那頭的外婆久久沒有說話,但是潘安邦可以感覺到外婆已經感動落淚。這首歌被收錄在他的專輯《思念總在潘安邦》中。輕快的旋律和真情演唱讓生活在臺灣的潘安邦從臺北火到了大陸,收穫了無數不同年齡段的粉絲。潘安邦當時是個火人也火。
  • 外婆的澎湖灣:永恆的經典名曲,成就一代民歌王潘安邦
    1989年的春晚,央視邀請到以《外婆的澎湖灣》一曲成名的歌手潘安邦在1989年登上央視春晚,獻唱招牌歌曲《外婆的澎湖灣》,紅遍大江南北。以《外婆的澎湖灣》一曲成名的歌手潘安邦出道於1979年,素有「臺灣民歌王」之稱,出道33年,在1989年的央視春晚上,他憑藉《外婆的澎湖灣》和《跟著感覺走》紅透大江南北。
  • 管理啟示錄:為什麼是外婆的澎湖灣,而不是奶奶的澎湖灣?
    【管理啟示錄:為什麼是「外婆的澎湖灣」,而不是「奶奶的澎湖灣」?】(第11期)為什麼是「外婆的澎湖灣」,而不是「奶奶的澎湖灣」?「外婆的澎湖灣」成為一個標誌性的親情符號,外婆完勝奶奶!原因何在?原因很簡單:因為外婆比奶奶更親!此話一說,估計很多磚頭就拍過來了。慢點砸!
  • 臺媒:懷念民歌手潘安邦 再憶《外婆的澎湖灣》
    臺媒:懷念民歌手潘安邦 再憶《外婆的澎湖灣》 2015-02-03 11:12:51來源:中國臺灣網作者:責任編輯:王詩堯 兩年後的今天,臺灣《中國時報》發表文章懷念這位歌手和他筆下的、口中的、記憶中的《外婆的澎湖灣。》  全文摘編如下:  第一個登上大陸央視春晚表演的臺灣民歌手潘安邦,前年今天因腎臟癌引發腎衰竭病逝,家屬依其遺願,將骨灰海葬於澎湖外海,紅透兩岸的成名曲《外婆的澎湖灣》成了絕響。
  • 他被稱為臺灣民歌王,52歲英年早逝,《外婆的澎湖灣》成絕響!
    潘安邦,被稱為「臺灣民歌王」,一曲《外婆的澎湖灣》讓他一舉成名,可惜卻因罹患腎癌在2013年即英年早逝,年僅52歲。本來,他的經紀人還想邀請潘越雲、潘美辰和潘安邦在一起開一個「三潘」演唱會,可惜未能如願潘安邦就過早的離開了人世。
  • 姥姥的澎湖灣還是外婆的澎湖灣?
    郭德綱有個經典的段子叫《我要旅遊》,其中一個包袱是說臺灣有首著名的歌曲叫《姥姥的澎湖灣》,于謙指出他的錯誤說,應該是《外婆的澎湖灣》,郭德綱理直氣壯的說外婆就是姥姥。姥姥就是外婆,外婆就是姥姥,可能大部分人都是這麼認為的,只是每個地方叫法不一樣。但上海市教委可不這麼認為。6月20日,有網友稱,上海小學二年級語文課文《打碗碗花》,原文中的「外婆」全部改成了「姥姥」。為何要改動?有網友找出去年上海市教委的答覆:「姥姥」是普通話語詞彙,「外婆」屬方言。
  • 與費玉清並稱「臺灣雙雄」,一首《外婆的澎湖灣》賺9億,52歲患癌離世
    那就是《外婆的澎湖灣》。 這首膾炙人口的校園民謠歌曲《外婆的澎湖灣》至今唱起來仍然是朗朗上口,足足火了40年。 講述的就是歌手潘安邦本人和外婆童年生活在澎湖灣的故事。 據說詞作者在聽潘安邦講完這段經歷後,10分鐘就完成了填詞。當天打電話給在澎湖灣的外婆,唱給她聽。電話那頭的外婆久久沒有說話,但是潘安邦可以感覺到外婆已經感動落淚。 這首歌被收錄在他的專輯《思念總在潘安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