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報導⑦」水潤金城,瀾...

2021-01-07 中國甘肅網

原標題:【守護母親河 建設幸福河——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系列報導⑦】

水潤金城,瀾安景美獨好處

蘭州黃河母親雕塑。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張鐵梁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劉健

秋日裡的金城,天高雲淡,微風撲面,黃河水輕拍兩岸,水鳥翱翔於天際間,宛如一幅美麗恬靜的自然風光畫卷。

地處黃河上遊的金城蘭州,是全國唯一一座黃河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

黃河寧,天下平。千百年來,黃河哺育了這裡的人民,見證著這座城市的發展。

但過去,黃河也是體弱多病,水患頻繁。為了黃河的安瀾,為了家園的幸福,蘭州人民為黃河治理進行長期不懈的努力。新中國成立以來,隨著河防設施的不斷加固,黃河蘭州段的治理翻開了嶄新一頁。

今年8月21日,習近平總書記抵達蘭州考察黃河治理時指出,「蘭州要在保持黃河水體健康方面先發力、帶好頭。」習近平總書記看到蘭州黃河沿線的風景,稱讚「黃河之濱也很美」。

新工程 新河防

流經上遊的三峽,黃河進入蘭州市區,蜿蜒數十公裡,奔流東去。

兩山環抱,黃河穿城,蘭州自古易守難攻。古人取「金城湯池」之典故,蘭州由此得名「金城」。

然而,在咆哮的黃河面前,再堅固的城池,也顯得渺小無力。

有史料記載以來,黃河洪水就曾一次次侵襲蘭州,給當地百姓的生命財產造成極大損失。其中,清光緒三十年(1904年)六月初的洪災,尤其駭人聽聞。

「黃河暴漲,河灘數十村莊被淹沒,蘭州城東南隅城牆浸塌丈餘。」據《蘭州文史資料》記載,持續半個月暴漲的黃河水將蘭州城東部淹沒,「河水漂有木頭、柴草、家具、死人等,前後相疊,數日不能盡」。據事後推算,當時黃河的流量達8600立方米每秒。

新中國成立後,隨著上遊龍羊峽水電站和劉家峽水電站的建成,庫區發揮出強大的調蓄能力,黃河蘭州段洪峰流量顯著減弱,黃河對蘭州城區的威脅顯著降低。

1981年,黃河蘭州段迎來新中國成立以來的最大洪峰,流量達到5600立方米每秒。據相關人員介紹,如果沒有庫區的調蓄,在自然條件下,這次黃河洪峰的流量將達到7090立方米每秒。

居安思危,蘭州人時刻沒有忘記洪水之痛。

2015年,在水利部和省委省政府的關心與支持下,蘭州市全面啟動了黃河幹流防洪工程的建設。

「按照工程標準,蘭州城區段的設防標準達到了『百年一遇』,能夠直面每秒6500立方米的洪峰,農防段為『十年一遇』,可以應對每秒5640立方米洪峰。」蘭州市黃河河道站站長郭德軍向記者介紹說,蘭州市黃河幹流防洪工程總投資16.8億元,建設內容主要包括新建13.79公裡堤防和21.15公裡護坡及護岸,維修加固堤防41.31公裡、護岸3.25公裡。

「目前,工程已進入收尾階段,這一工程將確保蘭州今後平安度汛。」郭德軍說,蘭州市黃河幹流防洪工程是蘭州市一次性投入最大的黃河防汛工程,它的實施,為蘭州市長遠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新理念 新技術

黃河蘭州段全長約150.7公裡,其中城區段河道長47.5公裡,佔到近三分之一,沿線堤防建設顯得十分迫切和必要。

為了使沿岸河堤更加堅固,建設單位採取了許多新的工藝和技術。

「西側這一段護堤是新建的,以板梁結構取代了單一的砌石護堤,東側則是對原有護堤進行加固,採用了樁基沉臺加扶臂擋牆結構。」在城關黃河大橋下,郭德軍指著已經完工的黃河北岸河防工程說,事實上,在建設期間,蘭州市黃河幹流防洪工程就已發揮出顯著的抗洪作用。

2018年夏季,黃河蘭州段持續遭遇每秒3000立方米以上的洪水,最大流量達到3610立方米每秒,新建河防經受住了大水的衝擊和考驗。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汛期,黃河蘭州段流量達到每秒3730立方米,大水漫上河灘,直撲河堤,堤岸依然毫髮無損。

「以前的城區護堤大多都是石塊加混凝土,易發生凍脹出現裂縫,現在採用板梁結構等工藝後,河堤堅固度會大幅提升。」郭德軍介紹說。

治理黃河,重在保護,要在治理。

在鞏固河防、治理河道的過程中,蘭州市堅定地將生態治理的理念融入工程建設當中。

一些細心的市民注意到,過去自然形成的河灘岸坎已被一塊塊網格結構的水泥預製塊替代。網格裡,水草叢生,隨風搖曳。

「這些水泥網格叫生態預製塊,通過下面鋪設的加筋麥克墊,牢固地成為一個整體,很難被洪水衝走。」郭德軍說,這裡以前都是沙土,經不起洪水的衝刷。一場洪水過後,岸坎便不復存在,造成水土流失,河道也往往會發生改變。

河防工程中,施工人員向網格內撒入草籽。這些新生的水草根系發達,相互交織,與水泥預製塊形成了一個有機的整體,一方面進一步增強了護岸的強度,一方面有效防止了河水衝刷造成的水土流失。

郭德軍說,在蘭州市黃河幹流防洪工程建設中,蘭州城區段全線都採用類似的生態預製塊結構。農村段則將合金材質的格實網與塊石結合,隨坡就勢,大幅提升了護岸的整體性和穩定性。

新風景 新蘭州

位於蘭州市南濱河東路的蘭鐵泵房原是上世紀60年代蘭州鐵路部門的一處取水口,2008年被廢棄。由於主體結構破損嚴重,十多年來,這一泵房嚴重影響了周邊整體景觀環境。

作為蘭州市黃河幹流防洪工程的一項建設內容,2018年12月,蘭州市實施了蘭鐵泵房綜合治理項目。為了避免大拆大建擾動河床和堤防基礎,建設單位保留了下部分水結構,並聯通了濱河漫步道和人行道。而原有的上部結構,則在拆除後建成了兩座鋼結構涼亭。

如今,搭配白色護欄的涼亭與周邊環境融為一體,成為蘭州市民和遊客休閒的好去處。

也正是在這裡,今年8月21日視察蘭州黃河兩岸生態修復和景觀建設情況時,習近平總書記對黃河之濱的美景大加讚譽,並指出「城市是人民的,城市建設要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讓人民群眾生活更幸福」。

圍繞黃河治理,多年來,蘭州市堅持系統治理,綜合施策,不斷加大投入力度,努力把黃河沿線建設成為人民滿意的風景線、守護城市的生命線。

黃河風情線是蘭州市歷時幾十年打造的一張城市名片。建成區東起城關區桑園峽,西至西固區西柳溝,沿黃河堤岸布局,全長42公裡,幾乎涵蓋整個黃河蘭州城區段。

行走在風景旖旎、遊人如織的蘭州黃河風情線,兩岸綠意融融,草木繁盛。沿線密布的植被不僅為城市增添了色彩,淨化了空氣,也提升了黃河蘭州段的防洪能力。

在蘭州,黃河治理不僅僅體現在確保河防安全上。

蘭州市堅持「綠山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持系統治理,水資源利用率不斷提升,汙水排放問題得到徹底治理,有效解決了影響生態環境的一系列問題;

從2013年開始,蘭州市先後實施了「攜手清四亂 保護母親河」專項行動等一系列舉措,累計完成包括黃河河道在內的262公裡的河洪道整治,有效解決了黃河河道內亂堆亂佔、亂倒垃圾等問題;

蘭州市在加大對周邊洪道黑臭水體的治理、嚴格汙染物排放的同時,對城區已經建成的4座汙水處理廠啟動了提標改造工程……

新理念、新舉措、新環境,與母親河緊緊相依的金城蘭州,正以全新的姿態走進新時代。

相關焦點

  • ...發展樣板區和生態產業示範區 實現「水潤金城、水秀金城、水富...
    原標題:打造生態安全屏障區、水體健康先行區、高質量發展樣板區和生態產業示範區  實現「水潤金城、水秀金城、水富金城」、蘭西城市群建設等政策機遇,深入實施黃河水生態環境綜合治理、黃河風情線改造提升等標誌性工程,全方位改造提升城市景觀風貌,以「治理水脈、營造綠脈、打造商脈、弘揚文脈、集聚人脈」為主線,打造以黃河上遊生態安全屏障區、水體健康先行區、高質量發展樣板區和生態產業示範區為目標的「四區」建設,實現「水潤金城、水秀金城、水富金城」的西部美麗和諧宜居之都。
  • 堅持生態優先 綠色發展 推動內蒙古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內蒙古自治區主席 布小林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深刻闡述了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一系列重大理論和實踐問題,強調保護黃河是事關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千秋大計,為新時代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根本遵循。
  • 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戰略研討會
    河南黨刊訊:(智軍)為了更好地發揮「一帶一路」水利水電產學研戰略聯盟的功能,共同學習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大國家戰略的實施。按照習近平總書記「共同抓好大保護,協同推進大治理,讓黃河成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的要求,加強與「一帶一路」水利水電產學研戰略聯盟成員的互動交流,集中優勢資源和力量,圍繞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區域互動合作機制、產業功能定位和合作模式、全流域聯防聯治共管機制、生態補償機制、黃河流域水利風景區規劃、黃河文化研究等共同開展研究,為保護好和發展好母親河貢獻我們的智慧,在主動融入國家戰略上彰顯華水擔當。
  • 【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
    中國網9月22日訊(記者郜玉至)9月22日上午,「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暨「黃河落天走東海     「中國夢·黃河情——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網絡主題活動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沿黃九省(區)網信辦、中國網承辦。
  •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2020探尋「黃河之美」活動將啟
    10月26日,由新華社經濟參考報社等發起主辦的2020探尋「黃河之美」活動將在青海省西寧市啟動。此次活動是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國行動之一。水利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國家住宅與居住環境工程技術研究中心、中國可持續發展研究會、清華大學戰略新興產業研究中心等共同主辦。2020探尋「黃河之美」活動行進路線為黃河沿線九省(區)。
  • 探討黃河流域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問題關鍵在水
    考察的第二站,是到黃河吳忠城區段了解當地保護黃河生態情況。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已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要加快落實區域發展戰略,編制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  本月,生態環境部副部長趙英民帶隊赴九三學社中央座談交流黃河流域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 聚焦| 劉家義主持召開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聚焦 | 劉家義主持召開貫徹落實《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規劃綱要》情況匯報會 2020-11-22 20:11 來源:澎湃新聞 政務
  • 張偉文:做好新時代黃河文章 實現水潤金城水秀金城水富金城美好願景
    原標題:張偉文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  做好新時代黃河文章 實現水潤金城水秀金城水富金城美好願景  中國甘肅網6月5日訊 據蘭州日報報導 (記者 魏奇峰) 6月4日上午,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偉文主持召開市政府常務會議,
  • 2020年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生態環境(甘肅)高峰論壇在...
    本次論壇旨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黃河生態保護的指示精神,切實擔負起甘肅在黃河上遊的保護重任,通過搭建政府、專家學者、企業的高端交流平臺,為甘肅沿黃市、州政府抓保護、促發展、提質量、傳文化提供強有力的政策指導和技術支撐,對構建甘肅省現代環境治理體系起到積極推動作用。會議為期3天。
  •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框架、路徑與對策
    為從根本上解決黃河流域面臨的自然生態保護與經濟社會發展之間存在的結構性矛盾問題,中央於 2019 年提出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並同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發展、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一樣,上升為重大國家戰略。按流域進行水資源開發利用、生態環境保護、產業和城鎮布局等統籌管理逐漸成為世界各國高度關注的主題。
  • ...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全媒體八省區採訪報導(22)」呂...
    【守護母親河 建設幸福河——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全媒體八省區採訪報導(22)】呂桂明:20年用鏡頭記錄壺口瀑布冬日的壺口瀑布。11月20日,甘肅日報、甘肅新媒體集團「守護母親河 建設幸福河——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沿黃採訪組在吉縣壺口瀑布,見到了這位土生土長的「黃河娃」。呂桂明是山西省臨汾市吉縣文城鄉大圪塔村農民。從小家裡窮,小小年紀的他就加入了外出打工的行列。
  • 「央視快評」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近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寧夏考察時強調,要把保障黃河長治久安作為重中之重,實施河道和灘區綜合治理工程,統籌推進兩岸堤防、河道控導、灘區治理,推進水資源節約集約利用,統籌推進生態保護修復和環境治理,努力建設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先行區。
  • 加快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省政協十二屆常委會第...
    編者按黃河流域是我國重要的生態屏障、重要的經濟地帶和脫貧攻堅戰的重要戰場。黨的十九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和永續發展的高度,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黃河在陝西境內全長719公裡。
  • 邁向黃河時代!濟南如何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同時,濟南市政協商量平臺也首次與議政性常委會的主題融合創新,政協委員共同為濟南市推進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出謀劃策。  調研組認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要牢固樹立濟南與黃河共生共榮的戰略共識。全面實施河道、灘區、堤壩綜合提升治理工程,確保黃河濟南段固以永存,長久安瀾。濟南市應該全面加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加強黃河沿岸環境綜合治理和溼地生態系統保護修復。  「靠山吃山一定要養山,靠水吃水一定要養水。今天我們的黃河聯動發展戰略,我們靠河吃河一定要養河。」
  • 中國夢 黃河情丨閃電漫評:揚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編者按:為深入宣傳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在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精神,由中央網信辦網絡新聞信息傳播局主辦,中國網、山東省委網信辦承辦,山東廣播電視臺、山東黃河河務局、濟南市委網信辦、淄博市委網信辦、東營市委網信辦等協辦的「中國夢黃河情
  • ...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全媒體八省區採訪報導(17)」溼地徑...
    【守護母親河 建設幸福河——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全媒體八省區採訪報導(17)】溼地徑流入大河——在若爾蓋探訪黃河上遊「蓄水池」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張鐵梁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顧麗娟 杜雪琴11月17日上午,站在四川省阿壩州若爾蓋縣唐克鎮嘎爾瑪村喜納沙化治理區的牧道上,舉目四望,大片的草場在陽光的照射下閃著柔光,遠處的尕當湖湖水湛藍。唐克鎮黨委副書記尕讓彭措說,得益於近些年的溼地保護和沙化治理,當地的生態環境正在不斷改善。
  • 全面推進青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上) 生態興則文明興,生態衰則文明衰。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千秋大計。由中共青海省委黨校、中共青海省委改革辦和青海省發展改革委聯合主辦、青海改革發展研究院承辦的第四屆青海改革論壇,緊扣時代脈搏,深入探討重大理論與實踐問題,與會專家學者緊緊圍繞「源頭責任、幹流擔當——全面推進青海黃河流域生態保護與高質量發展」主題,傾智傾力、建言獻策。現刊發主要觀點,以資參考。
  • ■傳承黃河文化 奏響時代凱歌 水潤金城 綠映兩岸 高質量發展讓...
    黃河是中華民族的母親河,蘭州是黃河唯一穿城而過的省會城市,300多萬蘭州市民依水而生。為使黃河成為人民的幸福河,蘭州市委、市政府全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一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在黃河水生態修復、兩岸植綠添美、高質量發展等方面持續發力,精心打造「黃河之濱也很美」城市名片。
  • 李榮燦:努力讓「水潤金城、水秀金城、水富金城」變為現實
    李榮燦:努力讓「水潤金城、水秀金城、水富金城」變為現實 2020-06-05 03: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統籌流域治理 推進渭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
    西部網訊(陝西廣播電視臺《陝西新聞聯播》記者 劉濤瑞)渭河流域暨生態區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座談會近日在西安舉行,來自水利部等專家學者和我省沿渭各地市水利部門,共同探討渭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