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店,再次成為2015年百貨行業的關鍵詞。2012年即出現的這輪中國百貨行業關店潮,在2015年有愈演愈烈之勢。無論是外資百貨還是內資百貨,國際巨頭還是百年老店,在本輪行業大調整中,都難以做到獨善其身。那些曾經代表民族驕傲的內資百貨老店們,在現實面前的無力感,令人不勝唏噓。
無奈現實
羊年春節剛過,與日漸升高的氣溫相反,天津百貨行業的關店「寒潮」卻在繼續。這次宣布停止百貨業態經營的,是有著「百年老店」金字招牌之稱的勸業場在西南角開出的第一家分店。
2008年,在那個電商還沒有展現出日後競爭力,百貨行業依然處於向上趨勢之時,天津勸業場(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宣布以1.98億元收購天津商場。此後其斥資億元裝修,並於2010年成立第一家百貨連鎖店——勸業場西南角店,該商場地下1層及地上7層,被視為勸業場這個百年老店跨出連鎖步伐的重要一步,其有望成為西南角商圈新一代的領航者。
5年時間,已是物是人非。今年2月26日,勸業場西南角店貼出「敬告顧客」公告,宣布其為應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提升盈利能力回報股東,於2015年3月1日起百貨業態部分停止經營,準備業態轉型調整。在早前傳出的「告商戶書」中,其要求商戶在3月1日至3月5日期間完成商場內貨品、模特的撤場工作,3月6日至3月10日完成貨櫃、道具、貨架等的清場事宜。
當3月10日新金融記者來到勸業場西南角店時,看到的是已經基本清空的大廳,半拉開的捲簾門內,只有幾位工作人員在進行場地清理。在一樓服務臺,還有兩三位工作人員負責處理會員卡積分兌換、充值卡退卡等收尾工作。上述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會在3月底前為顧客提供退換貨和積分兌換、退卡等服務。在被問到百貨停業後會做什麼時,該工作人員表示業態會調整,具體做什麼還沒確定。
中國房地產經理人聯盟秘書長陳雲峰對新金融記者表示,勸業場西南角店百貨業態的關閉,背後實際上是三大外力共同作用的結果。「一是經過十餘年房地產業的高速發展,城區面積已經大大擴展,要求新的區域商業中心出現,原本老城區的商圈必然受到影響。二是大量購物中心興起與傳統百貨業直接競爭。三是電子商務對線下購物的衝擊。」陳雲峰表示,不僅在天津,在這三大外力作用下,從全國來看,百貨業態的調整才剛剛開始。
擴張難題
勸業場在天津大本營的百貨業擴張受阻,同樣是老字號的王府井百貨則遇到了異地擴張的難題。僅在去年,王府井百貨就接連宣布關閉在南方的兩家門店。
2014年7月11日,開業還不到兩年的湛江王府井百貨宣布停業。值得一提的是,這家門店是在廣州蟄伏18年的廣州王府井百貨首次在廣東省內拓展的新店。同年11月20日,在北京產權交易所網站上,株洲王府井百貨有限責任公司100%股權以1030.11萬元掛牌出售。
王府井先後放棄兩家南方分店,其根本原因還在於業績壓力。王府井2013年年報顯示,湛江門店當年虧損3016萬元,株洲分公司的淨利潤則為虧損2063.83萬元。有業內人士分析認為,出現關店情況是王府井百貨代表的北方百貨業思維,與上述兩家分公司所處的南方商業市場無法兼容,出現水土不服的現象所致。從王府井的各項年報數據來看,情況並不是那麼簡單。
王府井百貨發布的2014年半年報顯示,王府井百貨當期營業收入同比下降5.97%,其中包括北京大本營在內的華北區域,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3.06,在其拓展到的七大區域中降幅最大,降幅第二位的是東北區域,下降6.17%,包括廣東、廣西在內的華南區域營業收入降幅第三,為5.77%。只有西北地區和華東地區的營業收入為正數,同比漲幅分別為6.29%和8.69%。
對此,王府井百貨表示,受宏觀經濟持續低迷和政策的綜合影響,整體消費市場繼續放緩,代表中高端消費的百貨業態受經濟環境和競爭影響較其他零售業態更為顯著。持續低迷的市場環境、日趨加劇的競爭態勢以及快速攀升的成本費用,給全行業以及公司經營帶來巨大壓力。
在民眾消費需求更豐富的情況下,百貨店商品品類相對單一,同時聯營模式導致定位雷同,千店一面,消費吸引力降低。無論是王府井還是勸業場,或者其他的百年老店們,作為曾經的百貨行業翹楚,要摸索一套既適應新的商業環境,又符合自身定位的模式,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新金融記者 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