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花小錢、辦成事」的啟發

2020-12-12 中國經濟網

  前晚,肖雅文化藝術公司成立十周年專場在逸夫舞臺演出,「溫高棚爆」,令觀眾如痴如醉。越劇名家蕭雅創辦的這個民營劇團,經歷種種艱辛,證明了「野百合也有春天」。據了解,這樣一臺高質量的演出,舞臺裝置、服裝等等,所費都能省則省。

  這可以說是「花小錢、辦成事」,投入不多,照樣贏得滿堂喝彩。當然,這與劇團的民營身份脫不開關係。花自己的錢,總要量入為出、精打細算,一分一釐都要用在刀刃上,不能容忍任何浪費。給人的啟發是:能不能辦成事,關鍵不是砸下多少「銀子」,而是讓每一分錢都花得「值」,實現效益最大化。

  要辦成事,尤其要辦大事,一般總需要一定的經濟投入。該投入還是要投入,甚至是大的投入。有些事,不花大錢,的確辦不成。但也有些事,未必需要花那麼多錢。在不必要的事上投入過甚,不僅損耗金錢,還會引來質疑。例如,長春建築學院耗巨資建歐式圖書館,被戲稱「像美國白宮」;雲南省富源縣作為國家級貧困縣,耗資千萬辦演唱會,雖稱由煤老闆出錢,依然被叫停;一些地方熱衷節慶活動,絞盡腦汁辦這「節」那「節」,「桃花節」開幕然花期未至,就插假花充數,國家禁止大操大辦節慶活動,就紀念古人誕辰打個擦邊球……這些都是近幾年公眾詬病的對象。

  也許有人覺得,有錢投入是好事,哪有計較錢多的道理?這也未必,有時候還是計較一下的好。首先,為什麼花錢?是為了豐富公眾生活還是突出官員政績?如果官員好大喜功,無視發展規律,違背公眾意願,那麼表面繁榮的底下,將是勞民傷財。

  其次,花的是誰的錢?肖雅劇團花自己的錢,所以精打細算,而在其他事情上,如果花的是公共投入,就更要好好計較。有些地方,喜歡「政府搭臺、企業出錢」,但企業不是傻子,花了的錢換來了什麼利益,也值得計較一番。

  再次,錢怎麼花?如果公共投入在程序上草率、在細節上含糊,就會產生權力尋租的空間,成了少數人自肥的幌子。最後,辦成了什麼事?面向市場的,自然有市場評判;有些看不到直接的市場回饋,卻又關乎公共利益的,就要有公眾參與的評價機制、考核機制。

  雖然經濟發展成果纍纍,但抵制鋪張浪費、講究勤儉節約,不會過時。社會上,有一種片面追求大投入、大場面的風氣,一些企業小富即奢,手筆大得很,辦周年慶、年會,邀請眾多明星,堪稱「小春晚」,但往往只迎合了少數高層的喜好,普通員工興趣寥寥。這種風氣,在不少領域都有顯現。很多時候,花小錢,更加遊刃有餘。辦成大事固然好,辦不成大事,做成點小事,也不錯。積少成多,潤物無聲。

(責任編輯:武曉娟)

相關焦點

  • 一網通辦讓「退休」這件事一次就辦成!長寧區華陽街道在上海率先...
    新民晚報訊 (記者 屠瑜)近日,長寧區華陽路街道社區事務受理服務中心辦事大廳在本市率先上線試運行「企業職工退休一件事」模塊,這意味著原本需要跑幾趟才能辦好的退休這件事,市民通過「一網通辦」一次就能辦成,不必另行提供紙質材料,還能通過手機APP隨時查詢辦理進度和結果。
  • 【新民晚報刊登】冬遊敦煌享優惠
    【新民晚報刊登】冬遊敦煌享優惠 2020-12-11 18:2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為什麼新民晚報是了解上海的第一選擇?一分鐘視頻給你答案!
    新民晚報「上海時刻」出品   【新民晚報·新民網】吃好晚飯看晚報,一天大事全知道。   如果要選擇一份報紙了解上海,那一定是新民晚報。
  • 這隻被激活的郵筒,情牽文壇巨匠巴金和新民晚報夜光杯的緣份
    巴金是南洋中學三大傑出校友之一(南洋傑出校友:顧維鈞、巴金、郎靜山),南洋中學與新民晚報夜光杯的牽線結緣,冥冥之中也是源於巴老先生。 ▲ 新民晚報副刊部主任劉芳介紹夜光杯品牌 參加此次活動的新民晚報社副刊部主任劉芳在介紹「夜光杯」欄目時告訴我們, 1982年新民晚報復刊前夕,時任晚報總編輯的趙超構先生(筆名
  • 新民晚報 數字報紙
    文 / 西坡  大約一個月前,《新民晚報·新民環球》版上有一篇報導稱,法國餐飲行業權威鑑定機構「米其林」,在過去一年半時間內,根據廚藝、服務、用餐環境等標準給東京的每家餐館打分。結果,東京的得分大大超過了被譽為「美食之都」的法國巴黎和總成績排在第三位的美國紐約。美國《新聞周刊》評論說,「世界美食中心已轉移到了日本」。
  • 《新民晚報》「夜上海」版面:展現「夜經濟」下的上海「不夜城」風採
    《新民晚報》的「夜上海」版面便以年輕化、時尚化、國際化為主打特色,主要聚焦上海本地的特色休閒生活,為讀者呈現一個年輕活力、朝氣蓬勃的上海。在內容的分類上,「夜上海」版面將內容分為七大類,分別命名為:流連、潮店、格調、悅動、味道、買手和影音,每期聚焦其中一個類別。從不同類別的命名上就可以看出,「夜上海」版面聚焦上海的都市生活,時尚感強、活力無限是其最大特色。
  • 新民晚報數字報-懷念陳榕甫先生
    陳先生的一生,大半輩子幹的都是新聞出版工作,而以在《新民晚報》當副刊編輯時間為最長。他淡泊名利,虛懷若谷,無論是與前輩報人共事,還是和青年朋友合作,都和諧愉快。他編了幾十年的副刊,自有心得。常有後輩向他討教如何辦好晚報副刊,他用「宜雜不宜純,宜變不宜常」十個字來回答。雜者乃多樣化,它的對立面是單一化;變者乃出新,它的對立面是守成。從橫斷面看求多樣,從縱斷面看求出新。
  • 梁振英就當前香港熱點問題接受新民晚報記者專訪:全社會保持定力...
    昨天在位於香港島中環的前任特首辦公室,新民晚報記者就當前香港情勢的一些熱點問題對他進行了專訪。圖說:梁振英就當前香港熱點問題接受新民晚報記者專訪。新民晚報香港報導組 攝警隊好不好,老百姓心裡有數對於亂港勢力和一些無良媒體對所謂警方「濫捕濫暴」的糾纏和責難,梁振英明確表示:警察是執法的,任何執法機關的工作肯定是不討好的。但我們在處理有關事情的時候要有戰略定力,要很清楚我們在做什麼。
  • 新民晚報數字報-新民健康種植學專家跨年諮詢關愛活動
    在2014年即將結束之際,由新民健康發起的權威種植專家跨年諮詢關愛活動於日前在上海正式啟動,晚報讀者可致電預約中歐專家進行口腔健康諮詢,對於因牙槽骨量少、口腔問題嚴重的疑難牙缺失讀者,更可預約中歐專家制定更權威、更適合你的種植方案。
  • 花小錢,是對男朋友的尊重
    但我不認同,我覺得在戀愛中,不跟男朋友AA制,適度花男朋友一些小錢,是對他的尊重,也是對他一種友好的態度。第一,你不會願意花不相干的人的錢,只願意花身邊熟人的錢,比如父母兄弟姐妹等。你花男朋友的錢,是把他從不相干的人這行列裡剔除出來,把他跟你的關係拉進了一步,給他留了個可能的位置,這是對他的友好態度。
  • 新民晚報發起主辦,「紅色文化進國企」走進久事集團
    新民晚報訊(見習記者 張澤茜)為進一步加強紅色文化宣傳,今天上午,在市委宣傳部、市國資委黨委指導支持下,中共一大會址紀念館、新民晚報社與市國資委旗下大集團通力合作的「不忘初心 牢記使命 紅色文化進國企」系列活動暨《偉大開端──中國共產黨創建歷史圖片展》開幕式在久事體育東體場館舉行。
  • 【老馬價值觀】「花小錢辦大事」本該是民生應有之義
    評論員 馬尚田  花小錢能辦大事嗎?能,應該能,這本該是民生應有之義。不用懷疑,現實裡就有很多這樣的事。  媒體報導,西安高血壓患者王先生前段時間去看病,醫生給開了4毛錢的藥就把病治好了。我仔細一看,這4毛錢買的,是12片藥。這麼一算,每片藥才幾分錢。
  • 回眸2020|新民晚報攝影記者的「年度相冊」①:濃縮咖啡
    這一年,新民晚報攝影記者始終用鏡頭記錄光陰流轉,見證城市變遷。新民晚報今起推出 《回眸2020——新民晚報攝影記者的「年度相冊」》,讓我們在影像世界裡,回味這不同尋常的2020,展望2021。來源:新民晚報(記者 陳夢澤)編輯:龔紫珺【來源:新民晚報】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 新民晚報數字報-報春燕噙來書香夜光杯結緣萬家
    「住我樓上90歲的老伯伯,去世前一天還堅持拄著拐杖下樓等晚報。」趙麗宏說。  「掌上閱讀再普及,唯有新民晚報夜光杯我是必看的。」史依弘說。  「夜飯之後一張報,伐看晚報睏伐好!」柏萬青說。  ……  春華秋實70載,「夜光杯」帶著閱讀這件小事,飛入尋常百姓家,覓得知音千千萬!
  • 宋江是花小錢辦大事的高人
    宋江是花小錢辦大事的高人。通常是十兩銀子一出手,就讓受助人到處去給他做活體廣告。山東呼保義、孝義黑三郎、及時雨等美名,就是用銀子堆出來的! 對小人物使小錢,對大人物嘛,當然要大投資。為了打通招安路上的關節,宋江一出手就是一盤金珠寶貝之類,不說價值連城,起碼也是成千上萬兩銀子的價值。或者可以這樣說,梁山全夥受招安,也是花錢買來的。如何讓皇帝知曉招安心意?
  • 「花小錢 辦大事」
    「花小錢、辦大事」,是對新規的最簡單概括。新規的主旨就是簡化申辦流程,降低辦奧成本,分擔東道主壓力,讓未來的奧運會更靈活、更有效、更可持續、更多合作,減少風險和浪費,從而實現長期發展目標。 巴赫認為,辦奧新規的出臺將為奧運組織工作開啟新篇章。
  • 說旅行 | 工薪族,如何花小錢 走百國 ?
    所以我們來說說怎麼花小錢遊世界,就不必攢錢去旅行了。很多人總是幻想著存一大筆錢,等孩子上大學了,等房子貸款付清了,就安安心心去週遊世界。可惜遊這種想法的人,大部分未能如願。如果你不及時旅行,等退休後再想去旅行,往往發現玩不動了。有些人也許也不想再經受旅途勞頓之苦,有些人也許再漫長的歲月裡出現各種變故。電影《飛屋環遊記》裡面的老夫妻,勤勤懇懇存錢存了一輩子,都沒出行過。
  • 高校醉秋色 美景入鏡來——「新民晚報杯」校園秋景攝影大賽獲獎...
    「新民晚報杯」校園秋景攝影大賽獲獎名單今天出爐。大賽收到來稿作品2573幅,共348人參賽。其中,一等獎2名、二等獎3名、三等獎5名、優勝獎10名以及入圍獎30名。參賽者均來自於滬上各大高校師生。「新民晚報杯」校園秋景攝影大賽獲獎名單一等獎(
  • 新民晚報數字報-太陽廣場:土地批租「破冰」之作
    首席記者 方翔  昔1988年7月8日的新民晚報刊登消息,日本孫氏企業有限公司成為上海市土地使用權有償出讓第一份出讓合同的受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