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序
對於生活在北方和江南的人來說,臨滄是秘境、是神秘地!臨滄的神秘不僅在於響徹全世界的茶馬古道段魯史古鎮、滄源翁丁原始部落和崖畫的佤族文化以及錦繡茶樹王的名頭;也不在於它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未能通一條高速公路,連一公裡都沒有),成為相對封閉的空間,外人對未知地域心存不解,賦予其各種傳言;臨滄的神秘更在於它出門就是山,抬頭就見風景的地理環境!現在起,我會陸續介紹一些沒有什麼名頭的風景點。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是否值得一遊,得看各人的喜好了。現獻上秘境臨滄遊第一篇:《單人單車自駕秘境臨滄 探忙蚌段滇緬鐵路遺址》
2/恢宏、悲壯的滇緬鐵路遺址
抗日戰爭期間,滇緬鐵路開始勘測,並於1939 年動工,路線由昆明起向西南延伸,經安寧、楚雄、祥雲、彌渡、南澗、雲縣、臨滄、永德、鎮康、耿馬,過孟定,跨中緬邊境緬甸北方重鎮——臘戍,連通緬甸首都仰光。該鐵路在雲南境內全長860 公裡,從動工起歷時4 年,共徵招民工30餘萬人,在臨滄段全長300 餘公裡,是修築滇緬鐵路最艱險的路段。正當鐵路施工進行到最關鍵之時,由於1942年4 月小日本佔領緬甸,隨後又攻陷了滇西重鎮騰衝、龍陵、畹町等地,直接威脅到整個大西南後方,為了防止日軍摩託化部隊沿鐵路路基快速推進,重慶國民政府只有忍痛將即將鋪軌的路基和隧道炸毀。今天,瀏覽完整個滇緬鐵路遺址,雖然滇緬鐵路功虧一簣,但仿佛重現了當年臨滄人民支援抗戰、修建滇緬鐵路的英雄壯舉。具體地點:永德縣忙蚌村交通線路:振清路與施孟路交叉路口前行400米公路左下側,距離臨滄市主城區116公裡,距離永德縣城77公裡。門票價格:免費停車場地:免費遊玩時間:建議一個小時推薦指數:四星,如果遇到睛天,那感恩泉將呈獻水天一色的美景,可推薦為五星。
滇緬鐵路遺址停車場很寬敞。
滇緬鐵路遺址景點。
這裡是原址!
也有幾家遊客。
雖不是美女,也不是帥鍋,但也不至於要吃速效救心丸吧![偷笑]留影紀念,證明到此一遊!
滇緬鐵路路基遺蹟。
雖然這滇緬鐵路功虧一簣,但背後所背負的這段恢宏、悲壯的歷史,是值得人們永久珍藏的。[大兵][玫瑰][玫瑰]
景區半全景圖。
走在景區上。
精美的休息長廊。
景點對面隔著一條河就是耿馬縣地界。
這幸福的一家玩得很開心。
3/滇緬鐵路 修路民工雕塑
這些修路民工雕塑再現了當年修築滇緬鐵路時,臨滄人民支援抗戰、修建滇緬鐵路的英雄壯舉!據公開資料介紹,臨滄作為當年滇緬鐵路線上的一個重要地區,僅第一期徵招民工就達30000 人,約佔當時全地區人口的三分之一。臨滄人民純樸善良、愛國愛鄉,為修築滇緬鐵路、支援抗戰的勝利,各家各戶踴躍上繳自家的糧食,投工投勞,確保滇緬鐵路施工能順利進行。雖然滇緬鐵路功虧一簣,但是這段幾分恢宏、幾分悲壯的歷史,是值得我們永久珍藏的。
修路民工雕塑的主景點,修路基。
真實情景再現!
人肩拉壓路碾子。
推推推,大人小孩齊上陣!
副景點,鋪鐵軌。
鐵軌肩膀扛!
人背馬馱!
隧道是人工一錘、一錘的打出來!和平不易,需珍惜!
4/吃水不忘挖井人 感恩泉
感恩泉泉湧似海感黨恩 黨的恩情似湧泉
感恩泉全景。
這就是泉水湧口。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從這裡淌出來。
潺潺流向感恩湖。
感恩泉的泉水清澈見底,讓人心曠神怡。
水雲倒映!
感恩橋。
如果是個睛天,我該說什麼!
5/傳承紅色基因 歷屆黨代會歷史
滇緬鐵路遺址內最有亮點的就是從黨的一大到十九大的紀念展板,詳細介紹歷屆黨代會召開的時間、地點,闡述各階段的基本路線和方針,展現了我黨光輝的歷程、偉大的勝利,具有相當的學習和教育意義。
九大
十大
十一大
十二大
十三大
十四大
十五大
十六大
十七大
一大到十九大全部看完,等拍照時,雨越來越下得大,就沒有照完。本篇結束,今後陸續發些臨滄小景點的小遊記,歡迎喜歡秘境臨滄的遊友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