單人單車自駕秘境臨滄 探忙蚌段滇緬鐵路遺址

2020-12-13 騰訊網

1/序

對於生活在北方和江南的人來說,臨滄是秘境、是神秘地!臨滄的神秘不僅在於響徹全世界的茶馬古道段魯史古鎮、滄源翁丁原始部落和崖畫的佤族文化以及錦繡茶樹王的名頭;也不在於它地理位置偏僻,交通不便(未能通一條高速公路,連一公裡都沒有),成為相對封閉的空間,外人對未知地域心存不解,賦予其各種傳言;臨滄的神秘更在於它出門就是山,抬頭就見風景的地理環境!現在起,我會陸續介紹一些沒有什麼名頭的風景點。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是否值得一遊,得看各人的喜好了。現獻上秘境臨滄遊第一篇:《單人單車自駕秘境臨滄 探忙蚌段滇緬鐵路遺址》

2/恢宏、悲壯的滇緬鐵路遺址

抗日戰爭期間,滇緬鐵路開始勘測,並於1939 年動工,路線由昆明起向西南延伸,經安寧、楚雄、祥雲、彌渡、南澗、雲縣、臨滄、永德、鎮康、耿馬,過孟定,跨中緬邊境緬甸北方重鎮——臘戍,連通緬甸首都仰光。該鐵路在雲南境內全長860 公裡,從動工起歷時4 年,共徵招民工30餘萬人,在臨滄段全長300 餘公裡,是修築滇緬鐵路最艱險的路段。正當鐵路施工進行到最關鍵之時,由於1942年4 月小日本佔領緬甸,隨後又攻陷了滇西重鎮騰衝、龍陵、畹町等地,直接威脅到整個大西南後方,為了防止日軍摩託化部隊沿鐵路路基快速推進,重慶國民政府只有忍痛將即將鋪軌的路基和隧道炸毀。今天,瀏覽完整個滇緬鐵路遺址,雖然滇緬鐵路功虧一簣,但仿佛重現了當年臨滄人民支援抗戰、修建滇緬鐵路的英雄壯舉。具體地點:永德縣忙蚌村交通線路:振清路與施孟路交叉路口前行400米公路左下側,距離臨滄市主城區116公裡,距離永德縣城77公裡。門票價格:免費停車場地:免費遊玩時間:建議一個小時推薦指數:四星,如果遇到睛天,那感恩泉將呈獻水天一色的美景,可推薦為五星。

滇緬鐵路遺址停車場很寬敞。

滇緬鐵路遺址景點。

這裡是原址!

也有幾家遊客。

雖不是美女,也不是帥鍋,但也不至於要吃速效救心丸吧![偷笑]留影紀念,證明到此一遊!

滇緬鐵路路基遺蹟。

雖然這滇緬鐵路功虧一簣,但背後所背負的這段恢宏、悲壯的歷史,是值得人們永久珍藏的。[大兵][玫瑰][玫瑰]

景區半全景圖。

走在景區上。

精美的休息長廊。

景點對面隔著一條河就是耿馬縣地界。

這幸福的一家玩得很開心。

3/滇緬鐵路 修路民工雕塑

這些修路民工雕塑再現了當年修築滇緬鐵路時,臨滄人民支援抗戰、修建滇緬鐵路的英雄壯舉!據公開資料介紹,臨滄作為當年滇緬鐵路線上的一個重要地區,僅第一期徵招民工就達30000 人,約佔當時全地區人口的三分之一。臨滄人民純樸善良、愛國愛鄉,為修築滇緬鐵路、支援抗戰的勝利,各家各戶踴躍上繳自家的糧食,投工投勞,確保滇緬鐵路施工能順利進行。雖然滇緬鐵路功虧一簣,但是這段幾分恢宏、幾分悲壯的歷史,是值得我們永久珍藏的。

修路民工雕塑的主景點,修路基。

真實情景再現!

人肩拉壓路碾子。

推推推,大人小孩齊上陣!

副景點,鋪鐵軌。

鐵軌肩膀扛!

人背馬馱!

隧道是人工一錘、一錘的打出來!和平不易,需珍惜!

4/吃水不忘挖井人 感恩泉

感恩泉泉湧似海感黨恩 黨的恩情似湧泉

感恩泉全景。

這就是泉水湧口。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從這裡淌出來。

潺潺流向感恩湖。

感恩泉的泉水清澈見底,讓人心曠神怡。

水雲倒映!

感恩橋。

如果是個睛天,我該說什麼!

5/傳承紅色基因 歷屆黨代會歷史

滇緬鐵路遺址內最有亮點的就是從黨的一大到十九大的紀念展板,詳細介紹歷屆黨代會召開的時間、地點,闡述各階段的基本路線和方針,展現了我黨光輝的歷程、偉大的勝利,具有相當的學習和教育意義。

九大

十大

十一大

十二大

十三大

十四大

十五大

十六大

十七大

一大到十九大全部看完,等拍照時,雨越來越下得大,就沒有照完。本篇結束,今後陸續發些臨滄小景點的小遊記,歡迎喜歡秘境臨滄的遊友持續關注。

相關焦點

  • 鄉村旅遊看臨滄 | 雲縣滇緬鐵路遺址園
    雲縣滇緬鐵路遺址園1937年抗戰爆發前,國民黨交通部次長曾養甫就意識到,如果沿海口岸不保,中國將失去外援,該鐵路在雲南境內全長860 公裡,從動工起歷時4年,共徵招民工30餘萬人,在臨滄段全長300餘公裡,是修築滇緬鐵路最艱險的路段,雲縣作為當年滇緬鐵路線上的一個重鎮,僅第一期徵招民工就達15000人,約佔當時全縣人口的三分之一。雲縣人民純樸善良、愛國愛鄉,為修築滇緬鐵路、支援抗戰的勝利,各家各戶踴躍上繳自家的糧食,投工投勞,確保滇緬鐵路施工能順利進行。
  • 世界佤鄉等你來 臨滄推出多條精品旅遊線路
    會上,臨滄市副市長牟洪操介紹,近年來,臨滄積極推進大滇西旅遊環線生態度假旅遊發展區建設,聚焦「健康、鄉村、秘境」主題,形成茶馬健康遊、田園鄉村遊、佤鄉秘境遊三大核心產品,同時依託現有旅遊資源,結合茶文化、民族文化、恆春文化、邊境文化,推出獨具臨滄民族元素、地域風情、茶文化特色的1條精品自駕旅遊線路,5條重點旅遊線路,30條鄉村旅遊線路。
  • 大理臨滄鐵路30日通車!「世界佤鄉」結束不通鐵路歷史
    劉麗慧 攝中新網昆明12月29日電 (劉麗慧)中國國家鐵路集團有限公司昆明局集團29日召開發布會發布,經過5年建設,雲南「十三五」期間「交通扶貧重點項目」——大理至臨滄鐵路(以下簡稱大臨鐵路)將於12月30日正式開通運營。這意味著,雲南省臨滄市將結束不通鐵路歷史,從大理的「風花雪月」到「世界佤鄉」臨滄最快只要1小時37分。
  • 臨滄,這座來了就不想走的城市,必須給所有人安利上!
    建設,突出臨滄茶文化、佤文化、生態、氣候、宜居、康養等優勢資源,臨滄將依託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結合茶文化、民族文化、恆春文化、邊境文化,推出佤山風情自駕、邊關秘境自駕、尋茶、滇紅茗茶尋根和鄉村休閒康體特色線路。
  • 迎接「兩路」入臨後旅遊高峰,臨滄將打造重點旅遊線路35條
    方案旨在進一步補齊旅遊線路短板,打響「臨滄是一個美得像夢一樣的地方」鄉村旅遊品牌,全面助力高速公路、鐵路進臨滄後2021年春節「黃金周」預計57.9萬旅客入臨的第一個遊客高峰目標的實現。雲縣(4)雲州問酒之旅雲縣縣城11分鐘,5公裡茅糧酒業集團--全國工業旅遊示範點(河灣啤酒生產線、生綠茶生產基地)25分鐘,11公裡滇緬鐵路遺址園10分鐘,10公裡頭道水酒谷景區32分鐘,21公裡雲縣縣城。
  • 雲南大理至臨滄鐵路2020年底將通車
    中新社昆明8月7日電 (繆超 餘萬莉)「大理至臨滄鐵路2020年底將通車。」中共臨滄市委副書記、市長張之政7日表示,孫中山先生的百年夢想即將成真。當天,「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雲南省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楚雄、臨滄專場新聞發布會在昆明舉行。
  • 「世界佤鄉·大美臨滄」文旅宣傳推介系列活動將在昆明舉行
    ,結合當地特色茶文化、民族文化、恆春文化、邊境文化等,臨滄市近期還推出了獨具臨滄民族元素、地域風情、茶文化特色的秘境佤山風情自駕之旅,佤山風情自駕之旅、邊關秘境自駕之旅等5條重點旅遊線路和30條鄉村旅遊線路。
  • 三張牌|臨滄和昆明的約會:時間正好,靜候花開,不見不散
    隨著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文旅行業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為進一步加強產業振興,為2020年底高速公路、鐵路進臨滄迎來第一次旅遊高峰做準備,「世界佤鄉·大美臨滄」文化旅遊宣傳推介系列活動將於9月13日—20日、12 月13 日—20日在昆明市舉行。
  • 三張牌 | 臨滄和昆明的「約會」:時間正好,靜候花開,不見不散
    隨著全國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勢持續向好,文旅行業復工復產有序推進,為進一步加強產業振興,為2020年底高速公路、鐵路進臨滄迎來第一次旅遊高峰做準備,「世界佤鄉·大美臨滄」文化旅遊宣傳推介系列活動將於9月13日—20日、12 月13 日—20日在昆明市舉行。
  • 大理至臨滄鐵路開通運營 臨滄接入全國高鐵網
    大臨鐵路自大理白族自治州州府大理市一路向南,經大理州的巍山縣、南澗縣,跨越瀾滄江後經雲縣進入臨滄市,為國鐵Ⅰ級單線電氣化鐵路,設計行車速度160公裡每小時,營業線路全長201公裡,新設巍山、雲縣、臨滄等客運車站。大臨鐵路開通運營初期,鐵路部門將每天安排開行昆明至臨滄動車組列車1對,運行時間3小時37分,較公路運輸縮短6小時左右。
  • 臨滄首條鐵路、途經19個站點!大臨鐵路建設最新進展來了
    大臨鐵路最新進展!8月31日,在大(大理)臨(臨滄)鐵路巍山段二標段建設現場,白龍特大橋已完成系杆拱鋼構橋體搭建,紅色景觀橋體如彩虹般美麗;綿延在無垠田野中的鐵路橋墩建築體也如長龍般壯觀。大(大理)臨(臨滄)鐵路建設項目是雲南省鐵路重點建設項目,也是中緬國際鐵路通道滇緬鐵路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北起廣通至大理鐵路的大理站,經巍山縣,跨越瀾滄江進入臨滄市,再經雲縣至臨翔區。
  • 「尋茶問源 ˙ 品味佤鄉」自駕「滇西南」秘境!
    它就是臨滄:絕美的風景幾乎遍布臨滄的每一個縣,許多未經塵世沾染的自然風光,依舊以其質樸、神秘而極少被人所了解;複雜的地形和豐富的植被,多彩與熱情的各少數民族世居於此,也孕育了獨特的茶文化。尋找中國最美茶源秘境,來這裡一定不虧!因為這裡,足夠小眾,也足夠高級,更足夠驚豔…跟我們自駕滇西南,更多意外驚喜般的見聞與相遇,或就藏於此趟行程旅途…,以自駕之名尋訪、去感知!
  • 今年年底高速公路、鐵路通車,雲南臨滄旅遊將迎來高峰
    2020年底,高速公路、鐵路即將建成通車,制約臨滄發展的重要瓶頸將被突破,臨滄的發展將進入「高速」時代,到2022年,有希望實現旅遊接待總人數超過5000萬人次,旅遊收入突破600億元,實現發展提速、帶動有效、質量提升、供給優化的目標,把臨滄建成雲南省最美麗的地方、健康鄉村旅遊目的地、全國康養旅遊勝地。
  • 單人單車,60歲,24天,9530公裡,西藏自駕遊記
    我的單人單車大西北自駕遊記路線圖如下:我的單人單車,大西北自駕遊路線圖(點開放大更清晰)我覺得,有必要讓更多的人了解大叔的自駕故事,這也是本文的主要目的。詳細遊記連結:單人單車西藏自駕遊概況單人單車西藏自駕遊第一天單人單車西藏自駕遊第二天單人單車西藏自駕遊第三天單人單車西藏自駕遊第四天單人單車西藏自駕遊第五天
  • 雲南臨滄唯一的單字縣,人口超40萬,擁有百裡長湖景區
    不僅是臨滄唯一的單字縣雲縣是臨滄市內比較突出的縣,比如人口方面,根據民政部網站數據,雲縣總人口約45萬人,是臨滄人口最多的縣之一,比市轄區臨翔區還要多。而在經濟方面,2019年雲縣GDP約121億元,排在臨滄區縣前三甲
  • 雲南為什麼有臨滄:從「最後一公裡」的歷史遺憾到琳琅滿目的恆春之都
    一個是滇緬鐵路的遺憾。,貫通桂滇兩省,將來在國際上必見重要」,把臨滄作為通往印度洋的最佳出境口,把孟定作為「滇緬鐵路的最佳入境」,成為中國連接東南亞、南亞各國最初的藍圖。1937年抗戰爆發後,開闢一條連接緬甸和滇西南的鐵路迫在眉睫。1938年12月,滇緬鐵路正式開工,計劃由昆明向西經大理進入臨滄,再由臨滄出境連接緬甸臘戍。然而,1942年,緬甸淪陷,雲南騰衝、龍陵相繼失守,為了防止日軍沿滇緬鐵路的路基進入滇西,只能破路拆軌,滇緬鐵路因此夭折。
  • 從最美麗村莊看見大美臨滄
    日前,正在開展的「尋找臨滄最美麗村莊」短視頻作品徵集活動吸引了人們的關注,進一步激發了人們探秘臨滄、品味臨滄、尋美臨滄的熱情。近年來,我市以規劃為引領,認真落實「生態美、發展美、風氣美」要求,全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一批具有代表性的自然山水型、旅遊特色型、美麗宜居型村莊相繼建成,鄉村旅遊逐漸成為臨滄旅遊的一張名片。「尋找臨滄最美麗村莊」,無疑將進一步展現臨滄美麗鄉村建設所取得巨大變化,讓「邊境、佤山、古茶、康養」等臨滄獨特的元素再次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 大理臨滄鐵路2021年通車!昆明臨滄3小時可達,構建中緬國際通道
    臨滄因其獨特的區位,一直是國家重要的沿邊開放地區和通往印度洋陸上通道的戰略要塞。一百多年前,孫中山先生在其《建國方略》中把孟定作為通往印度洋的最佳出境口,提出了修建滇緬鐵路的偉大構想。而未來這個夢想就將照進現實。
  • 高速公路、鐵路通車,制約發展最大因素被打破!臨滄旅遊即刻爆發
    「今年年底,高速公路、鐵路即將建成通車,制約臨滄發展的重要瓶頸將被突破,臨滄的發展將進入「高速」時代,到2022年,有希望實現旅遊接待總人數超過5000萬人次,旅遊收入突破600億元,實現發展提速、帶動有效、質量提升、供給優化的目標,把臨滄建成雲南省最美麗的地方、健康鄉村旅遊目的地、全國康養旅遊勝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