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晚報訊(記者 尉偉)「謝謝你們幫孩子圓了他的一個夢。」9月30日,歷下公安建築新村派出所戶政大廳,家住山大南路的許大娘特意帶著4歲半的外孫陽陽(化名)來此向民警表示感謝,「謝謝你們幫我們家裡解決了這個天大的事情」!
許大娘說得「家裡這個天大的事情」就是指外孫陽陽落戶,而起因則要從兩個月前說起。
「當時是6月份,許大娘帶著陽陽來我們所申請給外孫落戶口。」9月30日上午,歷下公安建築新村派出所戶籍民警邢曉豔告訴記者:四歲多的陽陽需要落戶上幼兒園。不過,民警審核材料時發現:陽陽缺少出生證明,孩子的家人竟不慎將它丟失。
按照規定,陽陽的家人需要去孩子出生地的醫院進行補辦。可時間一天天過去了,陽陽的家人遲遲未能補辦出新的出生證明,而許大娘也是時不時地帶著外孫來派出所找民警:希望能先給孩子辦理落戶。
「看著別人家的小朋友每天蹦蹦跳跳地去上幼兒園,陽陽就老問我,他什麼時候才能上幼兒園。」說到這裡,陽陽的姥姥許大娘抹了抹眼角,她只能瞞著孩子,「快了,快了,馬上就到你了」。
難道事情另有隱情?隨後,細心的民警了解到:原來,陽陽的母親陳女士在外打工時與陽陽的父親相識,並於2015年在河南商丘一家醫院生下了陽陽。誰想由於感情不合,出生後一個多月,陳女士就帶著孩子回到了老家濟南。
「陳女士與男方沒有結婚,也不想再回去和對方一起生活。」9月30日上午,歷下公安建築新村派出所鄒寧所長介紹:所以,對於陽陽家人回出生地醫院補辦出生證明的要求,陽陽的父親一直避而不見、不予配合,「男方可能有想法,想讓陽陽跟著他」。
「男方不配合就無法補辦出生證明,孩子就沒法落戶,更別提上幼兒園或今後入學了,這有可能會耽誤孩子的一生。」了解到這個情況後,歷下公安建築新村派出所鄒寧所長、戶籍警邢曉燕並未置之不理,而是主動幫陳女士一家聯繫陽陽在外打工的父親。
從男方一開始找藉口說忙到不接電話,再到聯繫當地派出所、出生地醫院,民警在兩個多月的時間打了三四十個電話,終於「做通」了陽陽父親的工作,令其配合陳女士去陽陽的出生地醫院補辦了陽陽的出生證明。
當9月底,陽陽的姥姥許大娘從戶籍警邢曉豔手裡接過了陽陽落完戶的戶口本時,心裡的那塊大石頭終於落了地。「謝謝阿姨、叔叔,我能上幼兒園啦,我能上幼兒園啦。」得知自己和其他小夥伴一樣能上幼兒園時,陽陽也是高興地揮舞著戶口本在歷下公安建築新村派出所的戶政大廳裡蹦了起來。
望著孩子開心的表情,民警也覺得兩個多月來的努力值得了。
對此,歷下公安建築新村派出所民警也提醒市民:對於涉及公安管轄的業務,市民可向濟南市民生警務平臺或者市民服務熱線12345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