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輝從單位辭職,開了一家財稅公司,接待應酬多了以後,好心總會辦了壞事。
就比如,周末請客戶吃飯,他請客戶坐主賓位,客戶說「不用,不用,隨便坐就可以」,於是,他和助理就坐在了主賓位,客戶坐在背靠門,服務員上菜的位置。
整場客戶都拉著臉,飯都沒吃完,就說有事提前離開了。
在飯局中,一定要將禮儀進行到底,會擺局也擅長收局,接待、結帳、離席、送客都能做到彬彬有禮,給人的整體印象是有條理,做事不馬虎,富有責任心,這樣的人自然能贏得大家的信任。
中餐位次禮儀
中國人非常重視長幼尊卑的禮節,在一些重要場合,如果安排不好位次,可能會引起不必要的糾紛和矛盾。
社會地位、年齡大小、男女性別是安排座位時需要考慮的因素,中餐圓桌坐次安排的原則是:
面門為上,以右為尊,越近主客越尊貴。
主人坐在正中,主賓在其右,副主賓在左。
山東部分地區和大多數傳統禮儀「以左為尊」,而國際通用禮儀是「以右為尊」。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以左為尊」還是「以右為尊」,是指主方尊位的左右,而不是觀察者的左右。
為什麼安排位次,要以「門」為參照物呢?
據說在古代的時候,為了讓客人看清整個談判室的情況,使其對自己的人身安全放心,就將尊位設置在背牆朝門的位置。
至今,因為面門的位置視野開闊,方便行動以及有「眾星捧月」之勢,所以重要的人要安排在背牆朝門位置。
如果你是主人應該提前到達,做好引領,讓合適的人坐到合適的位置,方便大家交流,防止出現對戰式坐法。
比如,我方緊挨著坐成一排,與對方形成談判之勢;或女士一排,男士一排,猛一看,還以為是相親局。
如果你是客人,做一名受歡迎的客人,主人主賓還沒入座之前,不要盲目入座。先在旁邊喝喝茶,聊聊天,聽從主人安排。
點菜禮儀
說到點菜,關注度比較高的問題是:誰點菜?如何點出讓大家滿意的菜品?
1、誰點菜?
一般來說,誰請客誰點菜,但主人一般會先將菜單給到客人、領導或者女士,讓他們點菜。
這時有些人會拒絕,讓主人看著點,有人會點一兩個自己的喜歡的菜品。
初入職場時,我的領導請客點菜讓人相當佩服,菜點的差不多了他會讓服務員報一下菜名,然後會問主賓及其他賓客,「看一下還有哪些喜歡吃的,咱們再點幾道菜」,賓客會說「不用了,夠了,夠了」。
酒過三巡,他會再加一兩道席上重要人物或者重要人物在乎的人愛吃的菜,這時候重要人物的眼神亮了。
不拍馬屁,也沒阿諛奉承,就獲得別人的尊重和信任,我從他那裡學會了:只有禮數周全,真誠的關注別人,才能做到來日方長。
2、如何點出讓大家滿意的菜品?
三原則
1)明確宴請的目的,請客的目的不同,點菜的檔次也會不同。朋友之間聚餐比較隨意,但若宴請的對象是比較關鍵的人物,那麼要點上幾個夠分量的精品菜餚,例如龍蝦、刀魚、鮑魚等。
2)菜餚組合需要考慮:葷素搭配、軟硬搭配、冷熱搭配、口味搭配,比如有老人就點幾道軟一點的菜,有孩子就點幾個甜品。營養平衡不平衡,就看餐桌上顏色是否好看,一個人會不會點菜,也能從桌上的顏色看出來。
3)人員組成,比如:男士多就多點幾個硬菜,女士多就多幾道青菜或湯羹類(好看很重要)。
二優先
1)有本地特色的菜餚。比如西安的羊肉泡饃,湖南的毛家紅燒肉,上海的紅燒獅子頭,北京的涮羊肉,宴請外地客人時,上這些特色菜,要比昂貴的、千篇一律的生猛海鮮更受好評。
2)餐館的特色菜。很多餐館都有自己的特色菜,上一份本餐館的特色菜,能說明主人的細心和對被請者的尊重。
三禁忌(選擇餐廳之前先確定賓客的禁忌,切記)
1)宗教禁忌,比如有清真的朋友,應選擇清真餐廳;有些教派忌葷腥,也有忌香料的。這一點非常重要,在請客時,提前了解他的禁忌,否則後面再多的努力還是顯得蒼白。
2)個人禁忌,有些人不吃辣,有些人是素食者,有些病人不能吃海鮮等,這些都需要提前對客人的情況詳細了解。
3)國際禁忌,如果有國際友人,一般不要點動物內臟和帶骨頭的菜品,多數國際友人不喜歡吃辣,也要注意提前了解。
敬酒禮儀
胡文斌在《紅樓夢與中國文化論稿》中說:中國有悠久的飲酒文化和豐富的敬酒文化,它既是一種獨特的物質文化,又是一種形態豐富的精神文化。
周加李博士在《涉外禮儀》一書中也提到:為什麼中國人要頻頻敬酒?是因為自古以來酒是珍貴資源,特別在吃不飽肚子的時候,有一瓶酒,讓別人多享用一些,是對客人的關愛和重視。
現在有些地區也有這樣的習俗,如果客人喝的不盡興,主人會覺得自己沒接待好。
隨著中國國際化程度越來越高,人們已經不像以前那樣勸酒,能喝多少就喝多少,實在不想喝也能用茶水或其他節目替代。
1、敬酒的順序
一般先由主人或主賓在就餐前或上熱菜之前發起敬酒,順序由地位高低,年齡大小,主賓身份確定。主人1號敬酒,主賓1號回敬,之後是主人2號敬酒,主賓2號回敬,以此類推。
也可以主方1、2、3敬完後,客方1、2、3回敬。
主要人物敬完酒以後,其他人可以自由敬酒,這個過程中需要注意,要「雨露均沾」,挑人敬酒很容易落下一些人。
「一人敬眾人」適合德高望重的尊者,不太適合年輕人和位輕者。
2、敬酒時說什麼
酒中乾坤大,壺中日月長,飯局中的局勢變幻莫測,稍不留神,推杯換盞間已經走馬換將。
不少人迴避飯局,是不知道怎麼敬酒,也不知該如何拒酒,特別是酒量不好或者根本不喝酒的人,其實掌握一些話術,再勤快一點,服務好大家,也能在飯局上做到遊刃有餘。
敬酒和拒酒的話術有點多,如果想了解就點開下面這個悟空問答,我在裡面也做了相對實用的回答。
敬酒時,有哪些活躍場面的話?
3、敬酒的禁忌
1)敬酒話術不宜太長,切勿讓別人等太久。
2)在他人敬酒或說祝酒詞時,停止用餐,切勿竊竊私語或玩手機,應該認真傾聽。
4、酒量差的人敬酒小攻略
1)做好服務工作,倒茶斟酒,遞個紙巾,轉轉餐盤。
2)準備一些有意思的燈謎、歇後語、成語接龍等。
3)禮數要周全,多為別人著想。
中餐禮儀禁忌
1)筷子的標準長度是七寸六分,代表人有七情六慾,以示與動物有本質的不同。用筷也能看出一個人的涵養,比如不把筷子插到飯碗裡,不敲碗,不拿著筷子對人講話等。
2)請對方吃某盤菜會比為對方夾菜更容易讓人接受。
3)趴在桌子上吃飯吃相很難看,還沒開餐前,雙手自然放在腿上,不要雙手託腮或手肘支在餐桌上。
4)圓桌一般都有轉盤,想吃什麼菜時,轉到跟前夾菜,不可站起身夾菜。
5)骨頭、魚刺等,吐放在餐盤的一角,切勿到處亂吐。
6)不要發出吧唧吧唧的咀嚼聲音,咀嚼食物時,不要張嘴說話。
7)有些地方有吃魚時不能翻動魚身的講究,因此,如果一定要翻動,應稱為「調頭」、「轉舵」等。
8)有些人酒足飯飽時,會在席間寬皮帶,解衣扣,儘量避免。
寫到最後:
出入飯局,有一種人很有素養,他看到別人酒後的醜態,或聽到別人宣洩的心裡話,不會到處去說,更不會輕易對一個人下結論。
正如作家蕭蕭依凡所說: 「所謂情商高,從來不是會說話這麼簡單,而是懂得在什麼時候閉嘴,把自己看穿的那部分放在肚子裡,保全別人的面子。」
全文完,歡迎關注@靖遠格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