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戰「疫」:疫情之下,馬來西亞的華僑華人都怎麼樣了?

2020-12-09 環球網

來源:【中國僑網】

4月25日,馬來西亞新增51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累計5742例;死亡病例2例,累計98例;治癒99例,累計3762例。該國每日新增確診病例已連續超過一周維持在兩位數。

馬來西亞衛生部總監努爾表示,馬來西亞疫情已經渡過高峰期,但抗疫「尚未勝利」,呼籲民眾繼續嚴守「行動管制令」。

疫情之下,馬來西亞的華僑華人都怎麼樣了?

「行動管制令」初見效 民眾生活受影響

2020年,本該是馬來西亞紅紅火火的一年。馬來西亞前總理馬哈蒂爾曾表示,希望「2020中馬旅遊年」能為馬來西亞帶來3000萬人次的國際遊客,以及1000億林吉特旅遊收入。

然而,突如其來的疫情打亂了一切。為應對疫情,3月18日起,馬來西亞全國開始實施封閉式管制措施,一切幾乎完全停擺。

馬來西亞民眾的生活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影響。

張義鴻在馬來西亞經營果園。每年的三、四月是菠蘿蜜需求旺季,但因為疫情,工人無法正常工作,銷售途徑受限,許多水果成熟了卻賣不出去,只能被迫銷毀。

出於公共安全和自身安全考慮,2020年清明節,馬來西亞眾多華僑華人在家祭祖。「相信祖先能夠理解和體諒,也一樣能收到我們的心意。」馬來西亞漢文化中心主席吳恆燦說。

實施「行動管制令」一個月,馬來西亞的抗疫成效已逐漸顯現。4月20日,馬來西亞一個月來首次單日無新增死亡病例。

4月23日,馬來西亞總理穆希丁表示,政府決定第三次延長現階段實施的「行動管制令」至5月12日,以爭取早日完全控制疫情,並且不排除再次延長「行動管制令」的可能。

在抗擊疫情的日子裡,生活是艱難的。然而,有多方的相互理解與幫助,難關也能過去。

華校:同舟共濟 疫情期間減免學費

受疫情影響,馬來西亞眾多行業受到衝擊。為了給學生家長減輕負擔,馬來西亞多所獨中出臺了學雜費、寄宿費和膳食費減免措施。

「『行動管制令』的落實,會影響大部分人的生活及收入。董事部決定減半各項費用,希望幫家長渡過難關。」霹靂州曼絨南華獨中董事長顏登逸說。

馬來西亞的獨中由華社承辦,資金並不算充裕。以曼絨南華獨中為例,該校有280名學生,在減半各項收費的情況下,董事部需要補貼近7萬林吉特。

而在怡保育才獨中,學校的籌款活動已因疫情取消,加上學生全年只需交11個月的學雜費,資金缺口達到了幾十萬林吉特。

但董事長黃亞珠表示,大部分學生家庭的經濟狀況也受到了影響,因此董事會決定撥款援助學生。

「華教能持續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華社及家長長期的支持與資助,在困難時期,學校應予以華社正面的回應。」顏登逸表示,這也凸顯了一種「同舟共濟」的理念。

華社:打滿全場 投桃報李銘記於心

在這場戰「疫」中,馬來西亞華社「打滿全場」,和民眾互幫互助的行為令人十分暖心。

3月,馬來西亞中資企業總商會發出倡議,號召在馬中資企業及員工、家屬踴躍捐款,幫助馬來西亞抗擊疫情。此外,也有很多在馬中資企業積極採購醫療物資組織捐贈。

會長張敏表示,在中國疫情最嚴峻的時刻,馬來西亞各界曾伸出援助之手,這份善心他們銘記於心。

中國國內疫情暴發後,馬來西亞中國餐飲業協會發起了「吃中餐、助武漢」活動。如今中國疫情已趨於緩解,而馬來西亞確診病例卻在上升。於是,協會決定將籌到的、尚未送往國內的款項用於協助馬來西亞抗疫。

「相信春天一定會到來。」會長高浩雲說,疫情給在馬中餐行業帶來了巨大衝擊,但許多人依然選擇堅持,而中國對馬來西亞的抗疫支持也給他們帶來了信心。

僑胞:盡己所能 全力幫助當地抗疫

無論是普通民眾還是專業人士,馬來西亞華僑華人盡己所能,為當地抗疫出力。

從分派餅乾到炒飯炒麵,華人吳秀金一手包辦了購買食材到烹煮、打包及派送的全過程。疫情期間,她一直牽掛著弱勢群體,堅持每天為他們分派食物。友人知道她的善舉後,也盡力幫助她。

雖然家境不富有,但吳秀金並不曾有過放棄的念頭。她表示,只要經濟條件允許,「行動管制令」不解除,就會一直做下去。

「每天最期待的時刻,就是卸下裝備,把汗流浹背的身軀洗一洗,再吸一口新鮮的空氣。原來那麼簡單的動作,也成了一種奢望。」馬來西亞華裔醫生黃文秀(譯音)在社交媒體上寫道。

原本計劃去歐洲度蜜月的她,疫情暴發後上了抗疫一線。每天穿著嚴密的防護服堅守在醫院裡,因為怕浪費防護服,常常忍著不上廁所。丈夫不斷地跟她視頻,確認她健康平安,但對話總是被醫院的電話打斷。

黃文秀的故事引發了許多人的關注。她分享在前線對抗疫情心情的帖文,20小時內獲3萬多人點讚,1萬多人留言為她和醫護團隊打氣。

使館:多管齊下 各方聯動關愛同胞

疫情期間,中國駐馬來西亞大使館用行動關心同胞,是在馬中國公民的堅強後盾。

使館通過多個平臺,及時發布疫情相關通知和提醒;積極與馬來西亞教育部門溝通,保障中國留學生的合法權益。

受疫情影響,留學生在獲取防護物資上遇到了一些困難。對此,大使館準備了「健康包」。

馬來亞大學博士生蘇龍表示,使館發放的「健康包」對留學生們防控疫情很有幫助。「我們在自己家裡隔離,有序開展學習。請國內的親人朋友和祖國放心,我們在這邊一切都很好。」

使館還動員當地華僑華人社團,結對幫扶中國留學生。

在馬隔離期間,中國留學生鄭翔鵬在就餐上遇到了不便。在得知這一情況後,馬來西亞海南會館聯合會總會長林秋雅每天開車為他送飯,讓鄭翔鵬十分感動。

在隨「健康包」一起發放的信上,有一句「同氣連枝,花開可期」。這不僅是使館對留學生的殷切叮囑,更是所有僑胞、留學生互幫互助的信念。

如今,在「行動管制令」的作用下,馬來西亞的疫情已經逐漸轉好,相信在所有人的共同努力下,艱難的日子即將過去。

相關焦點

  • 海外戰「疫」:2020年,海外華僑華人很忙碌
    2020年,對海外華僑華人來說是忙碌的一年。疫情感染風險高,生活受限,海外僑胞們忙著防疫、忙著互助、忙著轉型……他們的勤勞、責任感與對他人的熱心關懷讓他們更加忙碌,而這份忙碌也讓他們笑對困難,更加堅強。2020年,讓更多人認識了海外華僑華人這個群體,他們很忙,也很棒。
  • 海外戰「疫」:哥斯大黎加華僑華人與當地社會攜手抗疫
    3月初,哥斯大黎加報告境內首例新冠確診病例,哥政府隨後採取一系列疫情管控措施。自5月初開始,哥政府逐步放鬆管制,實施分階段重啟經濟計劃。但進入6月後,哥疫情迅速反彈,新增確診病例大幅攀升。新冠疫情在哥暴發以來,哥斯大黎加華僑華人以及僑團積極行動,助力當地抗擊疫情。
  • 查爾斯王儲都感染了!疫情下的英國華僑華人、留學生怎麼樣了?
    來源:中國僑網(ID:qiaowangzhongguo)作者:韓輝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各國的華僑華人怎麼抗「疫」?中國僑網(ID:qiaowangzhongguo)按國別推出「僑胞抗疫錄」系列綜編,講述華僑華人的「戰疫」故事。
  • 疫情之下土耳其華人華僑的難忘端午節
    國際在線報導 (記者 閆偉):今年的端午節,正好趕上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但生活在土耳其伊茲密爾的華人華僑們,依然在疫情之下度過了一個難忘的端午節。土耳其伊茲密爾華人華僑協會主席王興華告訴記者,之所以說「難忘」,可以用「三喜臨門」來概括。
  • 馬來西亞華人華僑、中資企業齊動員 助力疫情防控
    馬來西亞中國企業家聯合會也於29日在韻達快遞馬來西亞總部舉辦捐贈中國武漢疫區物資交接儀式上,以各種標語為武漢和中國加油。 馬中企業家聯合會 攝(對抗新型肺炎)馬來西亞華人華僑、中資企業齊動員 助力疫情防控中新網吉隆坡1月29日電 (記者 陳悅)馬來西亞多個華社和中資企業組織近日通過各種行動積極支持祖(籍)國對抗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表達對中國尤其是武漢民眾的關心。馬來西亞中華大會堂總會(華總)29日發表聲明,呼籲馬來西亞民眾尤其是熱心企業商家能向疫區支援急需的防護用品。
  • 印尼華人華僑捐款捐物助戰「疫」(圖)
    圖為廈門航空班機正在雅加達裝運華人華僑捐贈的抗擊疫情應急醫療物資。 連日來,印尼華人華僑得知祖(籍)國發生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後,迅速行動,紛紛捐款捐物幫助中國抗擊疫情。印尼國際日報報業集團董事長、廣東省駐印尼經貿代表處首席代表熊德龍在雅加達相關物資趨於缺乏和漲價的情況下,採購了10萬個醫用口罩、10萬副醫用手套,以及體溫計、洗手液等急需物資。
  • 葡華報:葡萄牙華僑華人攜手抗疫 大愛無疆打全場
    中國僑網6月10日電 據葡萄牙《葡華報》微信公眾號消息,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葡萄牙華僑華人勇擔責任,與當地民眾守望相助,書寫了一個個感人的抗疫故事。《葡華報》記者將之記錄,全文摘編如下: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沒有一個中華兒女置身之外。
  • 巴西將成下個疫情重災區?那裡華僑華人還好嗎?
    疫情持續發酵,巴西是否會成為下一個全球疫情重災區?在那裡生活的30多萬華僑華人、留學生以及中企員工都怎麼樣了?巴西是否會成為下一個全球疫情重災區?據了解,巴西首例病例是在2月下旬從歐美地區輸入,自3月上旬開始,當地疫情開始蔓延。
  • 加拿大疫情曲線趨緩 華僑華人:熬過疫情迎來希望
    加拿大的華僑華人,留學生們還好嗎?疫情給他們帶來哪些影響?留學生:從容應對改變,希望家人不要擔憂加拿大的疫情形勢給留學生的學習生活帶來諸多改變,也一度令在中國的家長擔憂焦慮。疫情期間,加拿大多所大學改為線上教學。蒙特婁大學的學生Lin每天上網課、寫論文,爭取克服疫情對學業的影響。
  • 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對待華僑華人的政策比較研究
    二、馬來西亞的華僑華人政策分析馬來西亞是全球聞名的華人聚居國,其在整個東南亞華僑華人史的領域裡有著極為重要的地位。馬來西亞華人是馬來西亞的第二大民族,總人口約有741萬人,佔馬來西亞總人口的比重約為23%,僅次於第一大民族馬來族。
  • 模里西斯華僑華人發起「齊心抗疫 武漢加油」活動
    中國僑網2月18日電 據模里西斯《華僑時報》報導,新冠肺炎疫情,牽動著廣大模里西斯華僑華人的心。當地時間15日,模里西斯仁和會館和新華學校在仁和禮堂發起了一場「齊心抗疫 武漢加油」的活動,為中國抗擊疫情送上真摯祝願,為中國人民鼓勁加油。
  • 西班牙華僑華人的抗「疫」志願服務隊
    (抗擊新冠肺炎)西班牙華僑華人的抗「疫」志願服務隊中新社北京4月21日電 題:西班牙華僑華人的抗「疫」志願服務隊作者 吳侃「我丈夫昨天確診入院了周建虹聯繫了一名華人志願者,為她送去一些生活物資和口罩。「我們還幫她聯繫了醫院做檢查,好在她和孩子都沒有感染。」連日來,在西班牙巴塞隆納,活躍著一支由20餘位華僑華人組成的抗「疫」志願服務隊,為疫情下生活遇到困難的僑胞們提供幫助。
  • 在烏中資企業和華僑華人積極支持烏幹達抗疫
    來源:中國僑網中國僑網4月6日電據中國駐烏幹達大使館微信公眾號消息,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烏幹達抗疫形勢日趨嚴峻。在烏中資企業和華僑華人發揚中華民族「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美德,紛紛慷慨解囊、捐款捐物,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助力烏幹達抗擊疫情,彰顯「真實親誠」對非合作理念。
  • 法國疫情拐點出現了嗎?70萬華僑華人怎麼樣了
    疫情為何一直沒有迎來拐點?「法式」抗疫效果到底如何?疫情下,在法國生活的70萬華僑華人怎麼樣了?「封城」滿月「法式」抗疫效果到底如何?4月15日,原本是法國「封城」期滿的日子。一位旅居法國的華人說,因為發現除了華人團體,所有人都沒有任何改變,大家照常去滑雪旅遊,去幾百人乃至兩千人的劇院和愛樂大廳,並且生活的中心依然是不斷地進行罷工和遊行。
  • 海外戰「疫」:澳大利亞雪梨華人企業疫情下逆勢前行
    本文轉自【中國僑網】;疫情之下,人生百態。雪梨抗疫半年多,經濟、民生遭受重挫。8月初,唐人街一家經營了數十年的得記燒臘關門歇業,帶走了許多人的記憶。同一天,新濠彩火鍋店在距此不遠的地方開業,給疫情下的冬季帶來幾許溫暖。
  • 在摩中資企業和華僑華人積極支持摩洛哥抗擊疫情
    來源:央視原標題:在摩中資企業和華僑華人積極支持摩洛哥抗擊疫情 3月23日,5000份新冠病毒檢測試劑搭乘摩洛哥皇家航空貨機運抵卡薩布蘭卡,並第一時間發往摩檢測實驗室,以解近日新冠肺炎疫情在摩快速發展導致檢測試劑不足的燃眉之急
  • 馬來西亞的華人,是個怎麼樣的存在?
    網易教育論壇 (來源:人人網)馬來西亞的華人,是個怎麼樣的存在?第一、尷尬的存在場景1當我剛到中國時,人們問我的第一個問題總是:「你的漢語怎麼說得那麼好啊?」緊接著「來到中國多說年了?」、「難道是從小學漢語嗎?」
  • 尼泊爾博卡拉華僑華人協會助力當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抗疫物資發放人員合影。 詹暉林 攝(抗擊新冠肺炎)尼泊爾博卡拉華僑華人協會助力當地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新網加德滿都4月17日電 (詹暉林 張晨翼)尼泊爾博卡拉華僑華人協會近日向博卡拉有關方面捐贈一批物資,幫助他們抗擊新冠肺炎疫情。
  • 疫情期間,巴拿馬華僑華人心繫家鄉助力抗疫
    2月12日,在花都區民政局二樓大廳內,整齊地堆疊著一箱箱捐贈物資,外包裝箱上貼著寫有「巴拿馬華僑華人為祖國加油」、「一群愛國愛鄉的華僑」等字樣,字裡行間,凝聚了濃濃的愛國愛鄉之情。據了解,這些都是由巴拿馬華僑華人無私捐贈,從遠隔重洋,千裡迢迢的異國寄送回家鄉,用於抗擊疫情的口罩和手套。當天,一場巴拿馬華僑華人向花都區捐贈防疫物資儀式在此舉行。花都區委常委、區委統戰部部長李波以及巴拿馬華僑華人代表、區僑聯、區民政局等相關部門負責人參加活動。
  • 馬來西亞華人顏天祿的兩會回憶、感動與期待
    中新社吉隆坡5月21日電 題:馬來西亞華人顏天祿的兩會回憶、感動與期待中新社記者 陳悅「最初有幸受邀列席全國政協會議時,我還有點擔心,與會各界人士數千人,能否得到充分發言的機會受到會議氛圍鼓勵,顏天祿「格外珍惜這寶貴的機會」,在會上暢所欲言,建議新時代的中國僑務工作要更多支持華人在其所處國家事業、企業發展。那次會議35名海外特邀人士中,顏天祿是唯一一位馬來西亞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