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吉隆坡5月21日電 題:馬來西亞華人顏天祿的兩會回憶、感動與期待
中新社記者 陳悅
「最初有幸受邀列席全國政協會議時,我還有點擔心,與會各界人士數千人,能否得到充分發言的機會。」中國兩會時間開啟之際,回憶起2018年作為海外特邀人士列席全國政協十三屆一次會議的情景,馬來西亞中國公共關係協會副會長顏天祿21日對中新社記者說,當時與會後,看到民主黨派和各界人士積極建言獻策,熱烈討論,「真正感受到參政議政的濃厚氛圍」「終生難忘」。
顏天祿說,通過參會,他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有了更深刻的體會,也對中國政府以民為先的工作作風和中國發展成績有了更全面了解。「若非親身參會,很難如此直觀感受到中國政府在中國發展道路上做出的種種不易卻踏實的工作。」
受到會議氛圍鼓勵,顏天祿「格外珍惜這寶貴的機會」,在會上暢所欲言,建議新時代的中國僑務工作要更多支持華人在其所處國家事業、企業發展。
那次會議35名海外特邀人士中,顏天祿是唯一一位馬來西亞代表。列席期間,不管每天事務多繁忙,他都當「義務傳播者」,堅持將每天會議的重要信息發給馬來西亞中文媒體,希望能通過媒體,讓馬來西亞華人華僑更好了解中國的發展動態。
在顏天祿看來,兩年後的今次兩會是在一個「不平凡的時刻」舉行的「特別的會議」。雖然身在馬來西亞,他依然高度關注兩會動態,對本次兩會充滿期待,「世界對中國也充滿期待」。
今天政協開幕會上的「一分鐘默哀」讓顏天祿十分感動。他說,這是「對生命的尊重和關愛」,體現了中國將民眾健康安危擺在第一位。
他還對政協大會新聞發言人郭衛民20日在新聞發布會上所提及的「中國向有關國家提供抗疫援助是真誠的」這句話印象深刻。他說,馬中攜手抗「疫」就是很好的例證。
顏天祿回顧,中國在馬來西亞防控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及時提供馬來西亞急需的醫療物資給馬來西亞當地前線人員和民眾,「令人深感溫暖」。中國在逐漸控制疫情後,「也不忘協助馬來西亞這隔海相望的友好夥伴」,派遣專業醫療隊伍前來分享經驗,助力馬來西亞成為東南亞地區成功有效抗疫的國家之一。
顏天祿認為,當今世界面臨巨大的挑戰,世界各國不僅面對疫情的衝擊,也面臨經濟下行壓力。他期待兩會不但能為中國經濟社會保持穩定發展提供答案,也能為全世界如何應對疫情挑戰發出「中國聲音」,「讓全世界民眾和國際社會在命運共同體倡議下繼續攜手邁進」。
他說,新冠肺炎疫情傳播速度快,防控難度大,「任何一個國家沒有戰勝疫情,其他國家就難言安全」,這就更加突出了國際合作的重要性。
顏天祿期待,此次兩會上,中國能推出更多具體的國際防疫合作舉措,進一步展現中國對國際社會的責任和擔當,也增強國際社會攜手戰勝疫情的信心。(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