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華人過中秋 天涯海角共此時

2020-12-15 央視網

全球華人過中秋 天涯海角共此時

原標題:

在奈及利亞,華星藝術團為當地民眾進行舞獅表演。(倪孟曉提供)

在英國劍橋華人社區,演出團體表演舞龍。(來源:新華網)

  中秋節,團圓夜。對於海外遊子而言,這個節日更是具有特殊意義。吃月餅、賞明月、訪親友、看節目……在海外,中秋節的氣氛越來越濃。中國駐外使領館發起的聚會、祖(籍)國親人送上的精彩表演讓海外遊子心中暖暖。住在國對中國的傳統節日也越來越有認同感,無論是政要的祝福還是當地社區的參與,都讓中秋這個中國傳統佳節越來越有國際範兒。

  ■龐 燕(加拿大)

  冷凍月餅 深情厚誼

  加拿大溫哥華市「榮譽市民」、加拿大華商發展基金會共同主席龐燕因中國國內有事在身,今年中秋要在北京過。但她還是早早就收到了來自中國領館的邀請。「雖然身不能往,但是很感動,很溫暖,有家的感覺。」她說。

  中秋節早已成為拉近海內外華僑華人距離的紐帶。2015年9月,國家主席習近平對美國進行國事訪問,第一站選擇了西雅圖。「當時正值中秋佳節,西雅圖僑界希望能為習主席演出,但是人手有限,就向我求助。我帶了人從溫哥華趕過去支持。演出結束後,習主席很高興,與大家分享了從釣魚臺國賓館帶過去的月餅。大家給我留了一塊。結果這幾年始終沒能找到合適的機會吃這塊月餅,它就一直凍在冰箱裡。」龐燕說,「我很感動。這塊月餅來自祖國母親,如今又帶上僑胞對我的深情厚誼。我會永遠記住這份情誼。」

  中秋節也拉近了中加兩國的距離。「這些年,加拿大過中秋節的氣氛越來越濃了。主流社會也越來越關注這個節日,比如,我總能收到加拿大總理在節日期間寄來的賀卡。」龐燕說。

  在節日期間收到來自當地政要的祝福,在加拿大僑界已經不是新鮮事。加拿大總理特魯多曾向所有慶祝這一節日的人們表達最良好的祝願。他說,中秋節也稱月亮節,華裔等族裔的加拿大民眾今天慶祝這一節日。慶祝中秋的活動印證了加拿大豐富和充滿活力的多元文化身份的特質。

  加拿大有150多萬華裔人口,約佔全加拿大人口的4.5%。曾經,在加拿大想買盒月餅只能前往唐人街。如今,中秋節期間,在加華人通過各種形式慶祝這一傳統節日,有的華埠還會和當地政府聯合舉辦官方慶典,到處一派節日氣氛。

  「中國傳統節日、中華文化如今越來越受到當地人的關注,他們的興趣越來越濃。在加拿大,中秋節的氣氛甚至比中國國內還濃。」龐燕說,「祖(籍)國的強大讓我們海外華僑華人得到了更多的尊重與重視。我們也更有能力服務當地社區,展現我們的良好形象,拉近中加兩國的距離。」

  「中秋節是團圓的節日,對於我們海外僑胞而言,這是大家的團圓,是中外和諧的共鳴。我們海外僑胞要積極融入當地社會,讓他們真正認識中國。正如那輪圓圓的明月,我們要為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而共同努力。」龐燕說。

  ■倪孟曉(奈及利亞)

  齊聚一堂 分享快樂

  9月22日,奈及利亞華星藝術團團長倪孟曉帶領他的70多名奈及利亞團員和30多名華人團員為經濟首都拉各斯獻上了「慶中秋·迎國慶」聯歡會。

  當地演員穿上我們中國的傳統服裝、有模有樣地舞龍舞獅、在《茉莉花》的優美旋律中翩翩起舞、當地的小演員一招一式表演中國武術、中尼雙方歌手共同唱起《今天是你的生日》……此情此景,讓人如何不感動?

  「這次聯歡會是拉各斯僑界的一大盛事,也是傳播中華文化的一大好事。」倪孟曉很興奮。此次活動邀請了拉各斯總領館總領事、奈及利亞前總統奧巴桑喬夫人、四個州的州長、聯邦政府的兩位部長、奈及利亞製造業協會會長以及奈及利亞當地嘉賓和僑胞700多人出席。

  「2013年我們第一次舉辦慶中秋聯歡會,當時在一個小宴會廳裡,觀眾500多人,節目很簡單,就是《小蘋果》配上簡單的動作等。」倪孟曉說,「現在規模大了、規格高了、節目也豐富了。大家都很驚喜。而且,此次活動我們邀請到了當地政要。可以說,奈及利亞人對我們中國傳統節日很重視,對於我們舉辦的慶祝活動很支持。」

  倪孟曉在奈及利亞打拼十幾年,對這個「第二故鄉」懷有深深的感恩之情。在大家共慶佳節之際,他也不忘回饋當地社會。「此次聯歡會,我們特意設置了捐贈環節。我們將特別贊助20名優秀的貧困生直至其上大學。」他說,「我們在這裡創業,和當地人生活在一起,他們是我們的顧客,是我們生意能夠成功的基礎。我們當然要力所能及地回饋當地社會。」

  「中秋佳節,我們在尼僑胞共聚一堂、共敘鄉情。同時,這也是一次中尼兩國的文化交流活動。我們和當地人載歌載舞分享快樂。」倪孟曉說,「奈及利亞的國慶節也是10月1日,所以,我們在這裡歡慶中秋節和國慶節,更有特別的意義。對於中國僑胞而言,既然選擇了非洲,當然要和當地人同呼吸共命運,休戚與共,真正做到天下和合、真情一家。」這不正是對「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最好詮釋嗎?

  ■鄭榮昌(英國)

  海外過節 幸福滿滿

  「記得上世紀90年代初,我來到英國求學。有一年中秋節我在義大利調研,留宿在義大利北部山區的一座小村莊裡。那一年的月亮格外地圓。」英國中華總商會副主席、臺商鄭榮昌如今正在中國大陸積極推動國際健康與教育產業合作,為中英之間的醫療事業交流奔走經營。談及自己的海外中秋夜,鄭榮昌頗為感慨,「皎潔的月光灑在地中海上,我極目眺望,想到了家人。當我看到山下來自德國、義大利等國的遊客聚在這裡度假遊玩的時候,我又想到,今天我的努力不正是為了讓我們的下一代能樂享健康與團聚嗎?」

  旅英已25年有餘的鄭榮昌,見證了中秋節在英國落地開花。

  「我初到英國時,中秋節的慶祝活動還都局限在中國城附近。臨近中秋節,商家便會推出月餅、福聯等應景產品。」鄭榮昌回憶道,隨著華人留學生、觀光客的增加,中秋的節日氛圍越來越濃,中秋的文化意涵傳播得越來越廣。

  中秋期間,在英國開始出現越來越多的慶祝活動。去年,英國劍橋華人社區舉辦了一場傳統文化與現代形式結合、氣氛濃鬱熱烈的中秋慶典活動。來自英國各地的演出團體及個人展現了舞龍、太極、武術、傳統歌舞及詩詞朗誦等,慶祝佳節,弘揚中國傳統文化。活動吸引了華僑華人,也吸引了當地人的關注。

  2014年6月16日至19日,中國總理李克強成功對英國進行了國事訪問。「那一年中秋節,中國國務院僑辦組織了國內藝術表演團體來到倫敦舉辦中秋晚會。當時,我身邊的觀眾不僅有中國人,還有西方人。這讓我感受到,中秋節已經是英國甚至是世界的中秋節了。」

  從2010年開始,鄭榮昌每年往返倫敦和北京之間十多趟。「現在,我每個月有1/3的時間在上海與合作夥伴討論工作。」忙碌而充實的鄭榮昌今年選擇在中國大陸過中秋。他也記掛著遠在海峽另一端的母親與弟弟:「中國有句老話,每逢佳節倍思親,我希望家人每天都身體健康、精神愉快。」

  鄭榮昌說,身為中華兒女,不管人在哪兒,中華文化的根脈始終深埋在心裡。「同時,我也希望以我在海外多年積累的學識與資源回饋祖國,讓更多的中國家庭在佳節時刻享受暖暖的幸福感。讓自己與更多人同呼吸、共命運。我想這也是習近平主席提出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的要義吧。」他若有所思地說。

  ■顏天祿(馬來西亞)

  提燈遊行 和諧共生

  去吉林參加僑聯活動、赴上海參加改革開放40年論壇、到北京參加國慶活動……最近,馬來西亞宗鄉青聯合總會名譽會長、原馬六甲州政府對華事務特使顏天祿的日程表很滿。但不管多忙,中秋這一天,顏天祿都會在馬六甲州和家人共同度過。

  作為閩籍「華四代」,顏天祿的中秋記憶與提燈會有關。彩繪燈籠比賽和提燈遊行是馬來西亞華人世代相傳的慶祝佳節的特有方式,是慶祝中秋節的重要活動。中秋之夜,各商家都會在店內掛滿五顏六色的燈籠。華人社團則舉辦彩繪燈籠比賽,將五彩繽紛的燈籠作品掛滿迴廊,用美輪美奐的各式燈籠點亮夜空。「記得七八歲時,街坊鄰居都會辦提燈會。我們小孩子沒錢買燈籠,就自己製作,當時連鐵罐都用上了。」顏天祿笑說,提燈後,就比賽吃月餅。海外華人傳承文化的方式就是那麼直接又濃烈。正是小時候提燈籠的經歷,讓長大後的顏天祿格外注重華社傳統文化的保護與繼承,每年都牽頭主辦提燈大會。

  「中秋佳節在馬六甲已經有幾百年歷史了。」顏天祿介紹,17、18世紀,大批華人自中國南下,將中秋這一傳統節日帶進了馬六甲。經過一代又一代華人的傳承,中秋節已經成為馬六甲華人社會最重要的佳節之一,其重要性僅次於春節。「每到中秋,會館、宗親會等華人社團就會主辦『月光會』——就是賞燈會——以加強聯繫。」顏天祿說,一般華社還會同時舉辦提燈會,讓家長陪同孩子提燈踩街。此外,還有燈籠製作比賽、猜燈謎等。當然,也少不了吃月餅。」

  「我們也會邀請當地人一起過節,許多政府官員也會出席提燈大會。」顏天祿說,秉承中華文化的博大包容,華人在異鄉紮根發展,與其他族裔往來互通,繪就了馬來西亞社會多元文化和諧共生的動人畫面。

  佳節來臨,顏天祿心裡滿是祝福:「花好月圓之際,我祝福我的朋友中秋快樂,願他們平安好運,工作順利,永遠幸福!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我也希望中馬關係能在『共建絲路、共享發展』中更上一層樓,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卞 軍(澳大利亞)

  中秋味道 不遜國內

  「近年來,海外過中秋的氣氛越來越濃厚。我所在的雪梨地區,中秋節不僅活動豐富多彩、形式新穎,參與的人群也逐漸多樣化,有華僑華人,也有很多澳大利亞人。」澳中商業峰會執行主席、雪梨上海商會會長卞軍先生由衷地感慨道。

  「前兩天,我應邀出席了安永公司主辦的雪梨『慶中秋』主題雞尾酒會。酒會很有特色,當地人和我們華人同胞一起品嘗月餅,分享中秋故事,學說祝福語。華人同事還表演了古箏、二胡,現場掌聲陣陣。」卞軍津津有味地描述道。

  節日期間,澳大利亞華社熱鬧非常。活動一場接一場。除了家族聚會,還有各個華人社團自發組織的晚會、文藝演出。9月初,澳大利亞中華青年聯合總會和雪梨大學中國學聯聯合主辦了「兩岸一家親,共敘故鄉情」主題中秋聯歡晚會,中央廣播電臺也在雪梨市政廳舉辦了「中秋月兒圓」主題慰僑文藝晚會。

  「一個月前,市場上就顯現出中秋氛圍。月餅種類繁多,粵式、廣式、蘇式應有盡有。我們甚至能買到上海杏花樓和北京稻香村的月餅。一些公司也會製作創意型和企業品牌月餅出售和贈送。」身為上海人的卞軍坦言,多年難覓的故鄉食物,如今見到真是既驚訝又親切。

  這與幾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語。「1990年我剛到澳大利亞,那年是我第一次在國外過中秋節。也就只能和華人朋友們吃個飯,給家裡打個國際長途報平安。」卞軍說。

  澳大利亞中秋節日氛圍越來越濃,反映的是當地社會對中國節慶傳統的認可、對中華文化的重視。「中國近年來經濟迅速發展、國力不斷增強,中澳兩國各領域的合作更加密切。而且,海內外華僑華人也在努力推動兩國民間交流。」卞軍說,「如今,我覺得在澳大利亞,中秋節的節味兒和團圓味兒一點都不弱於中國國內。」

  「中澳兩國民心相通,不論是經貿往來還是文化交流都在不斷深化。我們海外華人深感中華文化的影響力與日俱增,我也希望能繼續為中澳雙方民間的文化交流與合作盡綿薄之力。」卞軍對未來滿含期待。

  ■黃偉文(巴拿馬)

  藝術盛宴 故鄉明月

  「有你,月才圓!『親情中華』賀中秋!」離中秋還有段日子,巴拿馬華人社團聯合會主席黃偉文的朋友圈就開始出現中秋活動的海報。

  「今年,中國僑聯主辦廣州市僑聯承辦的『親情中華』藝術團剛好在中秋期間到訪巴拿馬,為我們這些海外遊子帶來藝術盛宴,多好!」黃偉文說,今年的演出是在一個能容納2000多人的劇場舉辦的。這讓他想起了2011年。「我們還邀請了很多的當地政要,共度佳節。」

  那一年,巴拿馬僑界首次舉辦活動慶中秋。黃偉文牽頭成立的廣東同鄉聯誼總會與廣州市僑聯溝通後,「親情中華」第一次在中秋期間出現在巴拿馬華僑華人面前。

  「那是我們巴拿馬第一次有成規模的慶中秋活動。」說起那次活動,黃偉文依然很興奮。「我們巴拿馬的華僑華人95%來自廣東,所以我們邀請的主要是廣東藝術家,讓大家能感受到濃濃的鄉情。而且,那次活動我們一反常規,沒有選擇劇場而是特意在一家酒樓舉辦。中秋嘛,要團圓。我們希望大家看完演出一起吃飯一起品嘗月餅一起賞月。當時我們有60桌600多人,很熱鬧。我還記得有個很受歡迎的廣東藝術家一邊唱一邊滿場轉著和觀眾互動,氣氛熱烈極了。」

  在巴拿馬這個與中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剛一年多的國家,中秋節正慢慢走近當地社會。「上世紀80年代末我到巴拿馬後的第一個中秋節印象非常深刻。以前在家,這是團圓的傳統節日。但是,在這裡,我們這樣的新移民都處在打拼階段,雖然思鄉情切,不過沒有太多過節的心思。當時,這裡也沒有國內運來的月餅,只有當地中餐館簡單製作的月餅。」黃偉文說,「現在不同了。我們能買到從香港廣東運來的知名品牌的月餅。中秋夜,親朋好友聚在一起吃月餅賞明月。沒有國內演出團來慰僑演出時,我們的宗親會、華人社團也會邀請當地或者周邊國家比較知名的文藝界人士和我們共度中秋。」

  當年努力打拼的熱血青年如今已經有了長大成人的下一代。「月是故鄉明。我們這代人從大陸移民過來,一直努力保持節日最傳統的味道,我們的後代也不忘傳統。」當然,傳承中還有發揚。「原來我們中秋節的聚會都是小範圍的家庭聚會。現在越來越多的是宗親會、社團等大範圍的聚會。團圓的節日大家一起過。」

  「在巴拿馬,中秋節的氛圍開始變濃了。」黃偉文說。

相關焦點

  • 天涯共此時——英國華僑華人云端共慶國慶中秋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倫敦10月7日電 綜述:天涯共此時——英國華僑華人云端共慶國慶中秋新華社記者 梁希之 陳襲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在英華僑華人近期舉辦多場線上活動,慶祝新中國成立71周年和中秋佳節。英國北京藝術團與英國北京聯合會攜手美國、法國、西班牙等國12家華人社團於10月1日共同舉辦「天涯共此時」雲文藝晚會,為海外僑胞送去國慶中秋雙節的祝福。
  • 「天涯共此時」線上中秋音樂會在雪梨奏響
    新華社雪梨9月20日電(記者郭陽)在中秋佳節即將來臨之際,澳大利亞華僑華人和當地青年音樂人19日晚在雪梨中國文化中心「天涯共此時·中秋音樂會」上聯袂演出。受新冠疫情影響,音樂會現場沒有觀眾,通過社交媒體和網絡平臺同步直播。  在氣勢磅礴的《權御天下》古箏曲中,音樂會拉開序幕。
  • 澳大利亞華僑華人「雲端」過中秋
    為陪伴留學生度過這一特殊的中秋,澳大利亞多個州的中國學生組織紛紛推出線上中秋活動。在中國留學生最多的新南威爾斯州,包括雪梨大學中國學聯、新南威爾斯大學中國學聯在內的8所高校12個學生組織將於10月3日舉辦線上「2020國慶暨中秋聯歡晚會」。屆時,不僅新州地區的中國留學生,遠在國內的學生家長也可以共同觀看直播。
  • 遙望明月共此時 歡度佳節同相知--印尼華人歡慶中秋節
    新華網雅加達9月30日電 通訊:遙望明月共此時 歡度佳節同相知——印尼華人歡慶中秋節新華社報導員 鄭世波遙望明月共此時,歡度佳節同相知。
  • 中秋「豫」國慶,一眾華夏知名品牌共邀全球華人賞秋晚、共團圓
    作為全球華人華僑共同期待的中秋饕餮盛宴,總臺中秋晚會將於10月1日晚八點,在CCTV1/3/4三臺並機播出,與全球觀眾見面。屆時,全球觀眾可以通過中秋晚會一睹應天門的雄姿。  百業送福 共祝全球華人中秋快樂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2020總臺中秋晚會也被全球華夏兒女寄託了特別的團圓思念。華夏大地,各行各業知名企業也通過秋晚為全球華人送上中秋祝福。
  • 全球24時區中秋大直播啟動
    昨天下午,中國青年報社與北京新媒體集團舉行戰略合作籤約儀式,正式開啟籤署戰略合作夥伴協議後聯合進行的第一個項目——「中秋明月夜,天涯共此時」盧溝曉月大型直播活動。
  • 「北京時間」全球共話家國情
    (原標題:「北京時間」全球共話家國情)
  • 「天涯共此時——中秋節線上文化周」圓滿落幕
    日前,「天涯共此時——中秋節線上文化周」活動圓滿落幕。
  • 「天涯共此時」中秋文化周在韓啟動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網首爾9月28日電 (記者 曾鼐)「天涯共此時——中秋節」線上文化周28日在韓國啟動。據首爾中國文化中心介紹,本次活動將圍繞中秋傳承、中秋文化、中秋與當代中國、遊在中秋、娛賞中秋五個主題,採用虛擬展覽、線上音樂會、短視頻、在線直播、微課堂教學、體驗互動和公眾參與等多種類型。
  • 遙望明月共此時——亞洲各國的中秋節俗
    新加坡新加坡是一個華人佔人口絕大多數的國家,對於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向來十分重視。對新加坡的華人來說,中秋佳節是聯絡感情來表示謝意的天賜良機。親朋好友以及商業夥伴之間相互饋贈月餅,藉此表示問候與祝願。每年中秋臨近時,當地著名的烏節路、新加坡河畔、牛車水及裕華園等地裝飾一新。入夜時分,華燈初上,整個大街小巷一片紅彤彤的景象,令人心動。 馬來西亞吃月餅、賞月、提燈籠遊行是馬來西亞華人世代相傳的中秋習俗。中秋臨近,馬來西亞各地的老字號商家紛紛推出各色月餅。
  • 2020「天涯共此時——中秋節」線上文化周在紐約啟幕
    人民網紐約9月29日電 (記者李曉宏)當地9月28日,由中國駐紐約旅遊辦事處主辦,聯合國藝術基金會、美國旅行批發商協會、亞太旅遊協會紐約分會支持的2020「天涯共此時——中秋節」線上文化周在紐約啟幕,與海外華人及不同文明體系的美國各族裔民眾分享這一輪關於親情的圓月。
  • 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舉辦「天涯共此時」中秋音樂會
    &nbsp&nbsp&nbsp&nbsp國際在線報導(中國國際廣播電臺記者 孫牧寧):9月29日晚,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舉辦「天涯共此時·中秋音樂會」。此次音樂會由新加坡中國文化中心與中國重慶市文化委員會聯合主辦,也是雙方展開的「重慶文化年」系列活動之一。
  • 最美中秋,海尚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祭月、賞月、拜月 《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香案。 吃月餅 中秋節賞月賞月和吃月餅是中國各地過中秋節的必備習俗,俗話說:「八月十五月正圓,中秋月餅香又甜」。
  • "北京時間"全球共話家國情 掃二維碼可寄免費明信片
    原標題:「北京時間」全球共話家國情   昨晚,中國青年報社與北京新媒體集團共同開啟「中秋明月夜,天涯共此時」盧溝曉月大型直播活動。「北京時間」24小時直播頻道從18點起,以4個小時的大體量,對「盧溝月·家國情」中秋賞月會及全球和全國各地中秋明月進行直播。
  • 國慶中秋 | 秋天的第一次旅行,天涯海角準備好了
    國慶中秋天涯美景,我們準備好了一場天涯與國慶中秋的浪漫邂逅大海與暖陽的完美結合活動、優惠,我們準備好了歡度國慶,喜迎中秋天涯海角已為您準備好了「寄情中秋,獻禮國慶」文藝演出活動「國慶連中秋,家國情更濃」主題互動活動
  • 天涯萬裡共此時 同敘濃濃家國情
    在10月1日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千裡共嬋娟 家國同團圓——全球雲接力 體味中華情」大型直播活動在線上拉開帷幕。網友們紛紛變身「大主播」,採用全球接力打卡的形式,分享他們的節日故事,表達心中對家國的情感。從天安門廣場上五星紅旗的冉冉升起,到美國洛杉磯令人難忘的「中秋晚宴」,這場長達36小時的直播吸引了132萬名網友觀看。
  • 中秋月餅 全球華人思鄉符號(組圖)
    也許是和人類的拜月情節相關,這一天,世界上許多國家也有各自不同的節日:這一天,是美國人的「秋月節」、韓國人的「秋夕節」、斯裡蘭卡的「月圓節」、泰國「祈月節」、柬埔寨人的「拜月節」、坦尚尼亞人的「月圓節」、印度的「明月節」……而對全球華人而言
  • 過傳統佳節,聽民族音樂丨「天涯共此時」中秋節音樂會
    天涯共此時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閒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9月30日晚7:30長沙音樂廳·湘江大廳邀您一同賞月藝術總監、指揮:王甫建演奏:湖南民族樂團天涯共此時>月圓四海、月滿五洲;詠月抒懷、對月當歌—— 年年中秋月相似,歲歲賞月樂不同,湖南民族樂團每年的中秋音樂會《天涯共此時》,都會以新的創意和形式來表達中華民族悠久的文化傳統和對「太平盛世、團圓和美」的美好祝願和祈福,同時也體現了湖南民族樂團堅持「過傳統節日、聽民族音樂、品中華文化」的理念和實踐。
  • 明月千裡寄相思·海內海外共此時 2005 中秋遙祝
    明月千裡寄相思·海內海外共此時   大姐宋寅珠暨木山、求義、鐵寶、冬寶、安福諸甥(美國休斯敦):秋高氣爽,菊桂飄香。堯天舜日,樂享小康。中美諧和,前景輝煌。嬋娟萬裡,皎皎瑞光。情寄圓月,遙祝遠方:化險為夷,老少吉祥;事事如意,福壽綿長!   庠、祁、、弘率紅、煜、珩、生敬祝表哥(德國):太白望月思故鄉,子瞻中秋舉酒觴。
  • 延續傳統 泰國華人以傳統方式隆重歡度中秋佳節
    中新社曼谷九月十八日電 題:泰國華人以傳統方式隆重歡度中秋   中新社記者 蔣雪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九月十八日晚,泰國首都曼谷唐人街,隨處瀰漫著團圓的歡樂氣氛,居住在這裡的泰國華人,正以傳統的方式,慶祝中秋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