遙望明月共此時——亞洲各國的中秋節俗

2020-12-14 央廣網

清風明月寄相思,每當中秋月夜,思鄉念故的深情、闔家團聚的歡喜、追求幸福的期許,塗抹出中秋佳節最鮮明的底色。受我國傳統文化的影響,中秋節現在不僅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同樣也漸漸成為亞洲和世界上其他一些國家的傳統節日,尤其是居外的華僑共同的節日。雖然同過中秋,但各國在習俗上卻不盡相同。 

越南

中秋節當天,越南人要收割成熟的稻子,家家戶戶都要拜祭土地神。他們這一天也會也邊吃月餅邊賞月。在中秋之夜, 越南孩子每人要手提一個鯉魚燈遊行玩耍,主要是有「鯉魚跳龍門」的含義。

中秋節也是越南兒童的一個節日。當晚孩子們聆聽關於阿貴的傳說、去看舞獅,有的孩子還得到父親給他買一個用來舞獅的獅子跟朋友們一起玩耍。越南孩子在中秋夜均要提鯉魚燈出遊玩耍預示長大「跳龍門」之意。

 新加坡

新加坡是一個華人佔人口絕大多數的國家,對於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向來十分重視。對新加坡的華人來說,中秋佳節是聯絡感情來表示謝意的天賜良機。親朋好友以及商業夥伴之間相互饋贈月餅,藉此表示問候與祝願。

每年中秋臨近時,當地著名的烏節路、新加坡河畔、牛車水及裕華園等地裝飾一新。入夜時分,華燈初上,整個大街小巷一片紅彤彤的景象,令人心動。

 馬來西亞

吃月餅、賞月、提燈籠遊行是馬來西亞華人世代相傳的中秋習俗。中秋臨近,馬來西亞各地的老字號商家紛紛推出各色月餅。首都吉隆坡市內的各大商場都設有月餅專櫃,報紙、電視臺的月餅廣告鋪天蓋地為喜迎中秋營造了節日氣氛。

吉隆坡一些地方的華人社團當前舉行了提燈籠遊行慶中秋活動,除舞龍舞獅外還會有一輛輛載有「嫦娥」、「七仙女」的花車漫遊其間,這些藝人和青年都會穿上服飾鮮豔載歌載舞。

 菲律賓

中秋節是生活在菲律賓的華僑華人非常重視的傳統佳節。菲律賓首都馬尼拉的唐人街熱鬧非凡因為當地華僑華人舉行活動歡度中秋節。

華僑華人聚居區的主要商業街道張燈結彩,在主要的交通路口和進入唐人街的小橋上都掛上了彩幅,在許多商店出售自製的或從中國進口的各式月餅。舞龍遊行、民族服裝遊行、燈籠遊行和花車遊行等都是慶祝中秋節的活動。

韓國

韓國人稱中秋節為「秋夕節」,是返鄉與父母親人團聚的重要節日。秋夕節當天需要祭拜祖先,然後全家人一起跳舞、賞月。女孩子們穿上豔麗的傳統服飾,玩起古老的跳板遊戲。

韓國也有獨特的中秋食物——鬆餅。鬆餅形如半月,用米粉製成,內餡是豆沙、棗泥等,因蒸時墊有松毛而得名,中秋時家家蒸食並互相饋送。秋夕節這一天還必需要吃芋頭湯 ,玩蹺蹺板遊戲、表演羌羌水舞等表演。

 日本

在日本,中秋節被稱為「十五夜」「芋明月」或「中秋名月」,在日語裡稱為「月見」。他們會在室內會擺放賞月糰子、芒草、芋等。 而此時節將收穫各種農作物,為表示對大自然的感謝,會舉辦一些活動來慶祝。 日本賞月習俗來源於中國,賞月時吃江米糰子,也叫「月見糰子」。

由於這個時期正值各種作物的收穫季節,為了對自然的恩惠表示感謝,日本人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雖然日本在明治維新後廢除了農曆,改用陽曆,但是現在日本各地仍保留著中秋賞月的習俗,一些寺院和神社在中秋節還要舉辦專門的賞月會。

柬埔寨

柬埔寨人稱中秋節為「拜月節」,人們會虔誠拜祭月亮,祈求賜福。祭祀完成後,老人們拿出一種扁米給孩子吃,一直要把扁米吃到嘴巴不能咀嚼時停止。含有「圓圓滿滿」、「和和美美」的寓意。

節日文化作為顯性的民族文化,彰顯著本民族的獨特個性和魅力。中秋文化的源頭深潛於中華民族生存和發展的歷史中,伴隨民眾生活繼續向前發展。在對外傳播的過程中,影響著周邊國家的文化習俗,最終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節日風俗。但各國間彼此交融卻又各異的中秋節俗,又都寄託了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綜編自網絡)

相關焦點

  • 遙望明月共此時 歡度佳節同相知--印尼華人歡慶中秋節
    新華網雅加達9月30日電 通訊:遙望明月共此時 歡度佳節同相知——印尼華人歡慶中秋節新華社報導員 鄭世波遙望明月共此時,歡度佳節同相知。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中秋節除了吃月餅,還有哪些習俗?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農曆八月十五 是中國人的團圓佳節 中秋詩詞 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 【
  • 亞洲各國「中秋節」習俗——韓國「秋夕節」
    亞洲各國1/10)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遙望明月共此時
  • 最美中秋,海尚升明月,天涯共此時!
    祭月、賞月、拜月 《禮記》早有記載「秋暮夕月」,意為拜祭月神,逢此時則要舉行迎寒和祭月,設香案。 《望月懷遠》 唐·張九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中秋佳節看海上最美月亮
    中秋佳節眼看就要到了,海上賞月遠離喧囂靜看「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感慨今人見古月,今月照古人。小編為您盤點中秋佳節最佳的海上賞月地。中秋月圓之際,哪兒的月亮最美?你一定聽說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這句詩。在海中觀月,那種感受一定是和陸地上不一樣的。
  • 明月千裡寄相思·海內海外共此時 2005 中秋遙祝
    明月千裡寄相思·海內海外共此時   大姐宋寅珠暨木山、求義、鐵寶、冬寶、安福諸甥(美國休斯敦):秋高氣爽,菊桂飄香。堯天舜日,樂享小康。中美諧和,前景輝煌。嬋娟萬裡,皎皎瑞光。情寄圓月,遙祝遠方:化險為夷,老少吉祥;事事如意,福壽綿長!   庠、祁、、弘率紅、煜、珩、生敬祝表哥(德國):太白望月思故鄉,子瞻中秋舉酒觴。
  • 「天涯共此時」中秋文化周在韓啟動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網首爾9月28日電 (記者 曾鼐)「天涯共此時——中秋節」線上文化周28日在韓國啟動。據首爾中國文化中心介紹,本次活動將圍繞中秋傳承、中秋文化、中秋與當代中國、遊在中秋、娛賞中秋五個主題,採用虛擬展覽、線上音樂會、短視頻、在線直播、微課堂教學、體驗互動和公眾參與等多種類型。
  • 盤點亞洲各國的「中秋節」
    原標題:遙望明月共此時   中秋佳節將至,提起中秋的習俗自然有很多人想起了最傳統的賞月、吃月餅。但是過中秋佳節的不止有中國,亞洲各國在月圓之日也會有各種慶祝的方法,自然也會有不同的風俗。雖然形式多樣,但都寄託著人們對生活的無限熱愛和對美好未來的憧憬。   中秋節有悠久的歷史,和其他傳統節日一樣,也是慢慢發展形成的。
  • 「天涯共此時」線上中秋音樂會在雪梨奏響
    新華社雪梨9月20日電(記者郭陽)在中秋佳節即將來臨之際,澳大利亞華僑華人和當地青年音樂人19日晚在雪梨中國文化中心「天涯共此時·中秋音樂會」上聯袂演出。受新冠疫情影響,音樂會現場沒有觀眾,通過社交媒體和網絡平臺同步直播。  在氣勢磅礴的《權御天下》古箏曲中,音樂會拉開序幕。
  • 海上生明月 天涯共此時
    它外觀如一隻飛翔的海鷗,中間形如一拱圓月,在廣闊的海面徐徐升起,呈現出「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美好意境,成為湛江又一個網紅打卡景點。徐聞港綜合交通樞紐大樓設計者名叫李志毅,是一名土生土長的湛江吳川人,現為廣東省建築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副院長。
  • 天涯共此時——英國華僑華人云端共慶國慶中秋
    來源:新華社新華社倫敦10月7日電 綜述:天涯共此時——英國華僑華人云端共慶國慶中秋新華社記者 梁希之 陳襲明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在英華僑華人近期舉辦多場線上活動,慶祝新中國成立71周年和中秋佳節。英國北京藝術團與英國北京聯合會攜手美國、法國、西班牙等國12家華人社團於10月1日共同舉辦「天涯共此時」雲文藝晚會,為海外僑胞送去國慶中秋雙節的祝福。
  • 天涯共此時:央視公布中國26個「最美賞月地」,這個中秋你會在哪兒賞月?
    2、安徽池州平天湖李白曾月夜泛舟湖上吟出:「水如一匹練,此地即平天;耐可乘明月,看花上酒船。」的千古絕句。中秋之夜,月亮在湖面上空升起,月輝與水光交映,別有情趣。11、海南三亞「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賞月度假意境。
  • 全球華人過中秋 天涯海角共此時
    全球華人過中秋 天涯海角共此時 原標題: 吃月餅、賞明月、訪親友、看節目……在海外,中秋節的氣氛越來越濃。中國駐外使領館發起的聚會、祖(籍)國親人送上的精彩表演讓海外遊子心中暖暖。住在國對中國的傳統節日也越來越有認同感,無論是政要的祝福還是當地社區的參與,都讓中秋這個中國傳統佳節越來越有國際範兒。
  • 迎雙節 線上好風景——以色列「天涯共此時」中秋節線上文化周拉開...
    國際在線報導(記者 孫伶俐):無雲世界秋三五,共看蟾盤上海涯。伴隨著由中國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主辦,中外文化交流中心、海外中國文化中心、駐外旅遊辦事處承辦的2020「天涯共此時」——中秋節線上文化周正式啟動,以色列雙節文化系列活動也拉開帷幕。
  • 又是一年中秋到,東亞各國的中秋你可知曉?
    年年中秋月圓時,歲歲中秋各不同。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說到中國傳統佳節——中秋節,它始於唐初,盛於宋朝,到了明清兩代已然成為與春節齊名的主要節日之一。中秋月圓之夜,是一年中月亮最圓最亮的時刻,因此中秋=團圓,人們在中秋節吃月餅賞月闔家歡聚,其樂融融。
  • 長空皓月思團聚,中華民族共此時。7首最美妙的中秋古詩文送與你
    此時驪龍潛最深,目炫不得銜珠吟。巨魚無知作騰踔,鱗甲一動千黃金。人間詞境知難必,快意翻從偶然得。遙聞漁父唱歌來,始覺中秋是今夕。是天外,空汗漫,但長風浩浩送中秋?飛鏡無根誰系?姮娥不嫁誰留?謂經海底問無由,恍惚使人愁。怕萬裡長鯨,縱橫觸破,玉殿瓊樓。蛤蟆故堪浴水,問云何玉兔解沉浮?若道都齊無恙,云何漸漸如鉤?
  • 「天涯共此時—中秋節」線上文化周活動預告
    「天涯共此時——雲合唱」由60多個駐外文化和旅遊機構邀請當地外國友人參與歌曲《但願人長久》的錄製,並經專業編輯合成一首合唱歌曲。中秋時節通過短視頻發送,千裡寄相思,共唱一首歌,為各國朋友送去美好期盼與祝福。        花好月明時節,合唱視頻還將通過騰訊視頻等各大媒體平臺上線發送。
  • 中秋習俗記:丹桂飄香八月半,仲秋時節好風光,一輪明月寄相思
    中秋節是一個與月亮有關的節日,作為每一個華夏兒女的心靈寄託,八月十五夜空中的那一輪明月,就像遊子熱切盼歸的心情,總是讓人久久無法釋懷。 作為一個擁有幾千年歷史的傳統佳節,中秋節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符號。談起中秋節的文化內涵和思鄉情懷,總會情不自禁地想到古詩詞。
  • 白居易中秋無心賞月卻望月有感 共看明月應垂淚 一夜鄉心五處同
    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望月有感》是唐代詩人白居易的七律名篇之一,是一首感情濃鬱的抒情詩。此詩描寫了動亂時期田園荒蕪、骨肉分離的情景,表現了戰亂給人們帶來的災難,抒發了兄弟姐妹間的思念之情。全詩句句扣緊主題,言辭清麗,不加雕飾,淡而有致,意蘊精深,情韻動人。
  • 天涯此時·千裡嬋娟
    迎中秋,慶國慶,9月28日,由文化和旅遊部國際交流與合作局主辦,中外文化交流中心、首爾中國文化中心以及駐外旅遊辦事處聯合承辦的「天涯共此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