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推垃圾車一手抱孩子,泉州環衛工努力讓孩子改變命運!

2020-12-25 東南早報

8月21日訊(記者 龔翠玲 吳嘉曉 實習生 謝錕 文/圖)每天早晨4點起來工作,幾乎全年無休,這就是城市環境的守護者——環衛工。在泉州市鯉城區有一對環衛工夫妻,他們用勤勞的雙手撐起了兩個孩子的天空,最難的時候,李怡貴一手抱著孩子,一手推著垃圾車開工。三年前,大兒子以優異的成績考入西南大學,而讀小學三年級的女兒也總是從學校拿回一張張獎狀。

李怡貴珍藏的兄妹倆的獎狀

父親一手抱娃一手推車開工

李怡貴是江西鷹潭人,2000年來到泉州,在工廠呆了幾年後,便開始做環衛工,到現在已經快十年了。而妻子也已從事環衛工工作六七年。每天早上4點夫妻倆起床,為孩子們準備食物,5點便會準時出門,有時候工作任務輕一點,妻子還會去打零工,為附近居民打掃房間。加上打零工的錢,夫妻一個月的收入四五千元。

見到李怡貴時,他正在工作,騎著一輛電動垃圾車,整個人樂呵呵的。跟隨李怡貴,記者來到他居住的房子,一間10㎡左右的房間,房間內陳設簡單,兩張床、一張書桌、一臺十分老舊的電視,還有一臺附近居民送的舊空調。房間雖侷促,但收拾得井井有條。他的女兒正在房間專注地看書,看到有人進來,禮貌地起身打招呼。

「我兒子高中的時候回老家讀書,在他回家前我們就住這裡了。」李怡貴介紹,女兒出生的時候兒子還在上小學,那時候夫妻倆要忙著賺錢,根本沒時間照看女兒,所以兒子一到周末或暑假,女兒就全是兒子在帶。「房子當時沒空調,夏天非常熱,兒子便會帶著妹妹去附近超市吹空調。」

李怡貴說,平時因為女兒小不敢留她一個人在家,只好帶著女兒一起出工。「當時還沒有電動三輪車,是手推車,我就一手推車一手抱女兒,一直到女兒上了小學。」

兒子是村裡第一個考上重點大學

「我們租在這一個月400元,貴是貴了點,可是對孩子好。」李怡貴說,有些社區會為環衛工安排地方免費住,但是他們再三考慮,還是決定自己租一間房。李怡貴介紹,孩子學習需要氛圍,租的地方離書城很近,家裡沒條件,能讓孩子多去看看書是件很好的事。「兩個孩子挺喜歡看書,尤其是下午,家裡太陽照射後簡直就像個火爐,他們就更愛跑去書城看書了。」

李怡貴說,兩個孩子都很懂事,學習也都自覺,這讓他覺得很欣慰。他認為,孩子知道父母工作的艱辛,他們就會下定決心更加努力。他從小就引導孩子遇到問題時要自己多思考。「兒子從小就說要考大學,最終他成了我們村裡第一個考上重點大學的孩子。現在女兒也說要像哥哥一樣學習。」

李怡貴小心翼翼地拿出一個文件夾,從裡面拿出了一疊獎狀,開心地翻給記者看。他說,這些是兄妹倆的獎狀。隨後,李怡貴打開手機,又給我們看了兒子在大學所得的獎狀,「都是獎學金,幾乎每一年都有」。一邊翻看手機,李怡貴抑制不住自豪感。「他馬上就要讀大四了,暑假就在學校準備考研。」

令人難以想像的是,自從兒子高中回老家讀書,六年裡,李怡貴只見過兒子兩次。「一次在高中,一次是送兒子去大學。」李怡貴有些難過,當環衛工沒什麼休息的時候,兒子高考他沒能回去,過年他也沒回家,只有妻子和女兒過年回家。「當然想回家啊,父親快80歲了,母親也快70歲了,兩個老人體弱多病。可沒辦法,工作就是這樣。」

相關焦點

  • 蘭州:環衛工們希望找到送手套的小女孩 向她當面致謝
    環衛工展示小女孩送的愛心手套。  1月21日,《蘭州晨報》A04版正能量板塊刊登了愛心小女孩為環衛工送來7雙手套的溫暖故事。當日,記者再次沿著小女孩送手套的足跡,走訪了麥積山-舊大路沿線的環衛工。大家紛紛表達對小女孩的感激之情,有一位大姐還流下了激動的眼淚。  記者仔細查看了手套,發現手套分為藍色和橘色兩種。藍色稍小,小女孩送給了女環衛工,橘色稍大,小姑娘送給了男環衛工。手套的手指和手掌等部位覆蓋著厚厚的膠皮,裡襯是棉線,這樣既可以保暖又便於工作。可見選擇手套時,小姑娘非常用心。
  • 環衛垃圾車廠家產品大全
    大家好我是小謝說車8888,現在買環衛垃圾車的朋友肯定都遇到過,到什麼地方買環衛垃圾車,業務員或者廠裡都會告訴你現在車型特別多,該如何去選擇適合自己的環衛垃圾車呢?今天了我就要給大家介紹一下各種環衛垃圾車,也免得大家在購買環衛垃圾車的時候糾結自己看中的那款車到底適不適合自己使用呢 。好產品楚勝造,好用省錢更環保環衛垃圾車,楚勝環衛垃圾車被榮獲國內知名品牌,倍受用戶關注!
  • 泉州已有至少7家「貓咖」一手咖啡一手貓 享受還是隱患?
    「擼貓」店吸引了不少愛貓人士駐足■早報記者 李菁 莊麗祥 文/圖一手咖啡,一手「擼貓」。最近,不少市民在朋友圈裡打卡「擼貓」店,只要點上一杯飲料,就能和貓咪們近距離接觸。記者了解到,目前泉州有超過7家「擼貓」店,在受到愛貓人士歡迎的同時,有市民擔憂寵物與食品在一起會存在衛生問題,貓咪也可能抓傷人。走訪 泉州也有「擼貓」店 保底消費30多元在老城區的一家貓咖店裡,記者看到共有8隻左右不同品種的貓咪。
  • 車站環衛工:端午從凌晨開始
    我正準備去垃圾房找老李,他卻推著垃圾車在廣場上出現。看來,他已經倒過垃圾了。 「三點鐘就起床了,四點不到就開始幹活。」老李一邊忙活,一邊回答我的問題。他是重慶萬州人,不會說普通話,但我基本上能聽懂他那口濃重的重慶方言。汽車站是三教九流匯聚之地,廣場上終日人來人往,即便是深夜,也有各色人等出沒——我八點半到達時,一位小夥子正裹著被子在廣場前的長條石椅上酣睡。
  • 鄭州一語文老師退休後,當起環衛工,清掃之餘仍每天堅持學習4小時
    2020年12月10日,河南省鄭州市二七區航海路連雲路附近一隧道,65歲的環衛工胡東河利用抖音視頻學習知識,隧道上方來往的火車和周圍川流不息的車輛並沒有打擾到他學習,厚厚的筆記本裡記滿了知識要點和學習心得體會,路過的行人都會不經意間地看上幾眼。
  • 孩子過了百天抱起來還是搖搖晃晃,多是這兩個原因逃不掉
    但是今天因為營養更好,很多孩子出了月子就逐漸開始豎抱,過了百天很多寶寶都可以穩穩的豎抱。很多父母知道孩子被豎抱得過多被孩子頸椎不好,但是卻容易走進另一個極端,那就是孩子被抱的太少。孩子100多天豎抱還是搖搖晃晃,證明孩子脖頸力量太弱,家長把孩子保護得太好。
  • 周口一老人坐垃圾車被朋友推著看病,路人:倆人凍得流鼻涕
    12月13日,河南周口,一老人生病了,被朋友用垃圾車推著去看病。據拍攝者稱,倆人都是養老院的,其中一個老人借來了環衛工的垃圾車,推著朋友去看病,天氣很冷,倆人流著鼻涕,當時她看到這一幕很心酸又很無奈。「回老家看到村裡有的老人70多了還在當環衛工,種地,實在是辛苦。」「在農村活了三十幾年在,雖說養兒防老,其實那句少來夫妻老來伴才靠譜,在農村看到的都是兩個老人一起互相照顧,哪個先走哪個有福,最後走的才叫可伶,兒女都有自己的生活,人老了生活是真可憐,如果其他方面沒有保障會更慘。」
  • 暖暖的冬衣 今天送給環衛工
    截至昨日,清源、東海、東湖、臨江、豐澤等5個街道近20個社區的頭家,先後為本轄區的環衛工報名,希望他們得到幫助。目前,報名的環衛工已有50多人。他們中,有不少是夫妻都做這份工作,常年無休,工資微薄,甚至不敢奢望買件冬衣。  愛,從來都不曾離開過。
  • 香港富豪當小時工住貧民窟,20塊快餐吃不起,努力改變不了命運?
    比如,露宿街頭,跨代貧窮,年輕人難往上爬,貧富兩極化,教育問題,奮鬥努力跟改變命運的關係。等等。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今天來分享下其中幾個故事。工作第一天,早上7點上班,他要一個人打掃19層樓的垃圾,倒垃圾有時間限制,因為垃圾車不等人。剛打掃了幾層樓,他就覺得太辛苦,受不了了,噁心頭暈,喘不上氣。結果,打掃完19層樓的三個小時後,垃圾車已經走了。
  • 《小娘惹》:長得漂亮,燒得一手好菜的月娘,為什麼命運如此悲慘
    祖母天蘭雖然燒的一手好菜,頗受老太太喜歡,成了家裡的二太太,並生下女兒菊香,可惜老太太突然撒手人寰,菊香和母親在黃家受盡折磨。富商查理張生性風流,看上菊香的美貌,有意娶菊香為妾,這無疑是把又聾又啞的菊香往火坑裡推。可黃父和頭家娘卻為了豐厚的禮金和張家的實力同意把菊香嫁給查理張。
  • 為省錢6年沒回家 這個冬天給貧病環衛工送溫暖
    面對困境,老劉總掛著笑容 東南網-海都閩南版12月28日訊(記者 李秋雲 楊梅香 黃謹 實習生 楊雯雅 文/圖) 昨天,「暖冬行動」送冬衣活動開始,又有不少社區頭家為轄區的環衛工報了名松林社區柯書記很感慨,在他們社區,夫妻都是環衛工,有的一方病倒,家境就更困難了。也在昨天,本報收到「暖冬行動」啟動以來,數額最大的一筆愛心款——摩斯漢堡捐出的兩萬元義賣金。「我們一直很注重做公益,把公益當成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在臺灣是這樣,在泉州也希望如此。」進駐泉州之初,公司方面相關負責人曾這樣說。
  • 他幫助寮國孩子改變命運
    塑膠跑道、多功能教學樓、電腦房……甚至有遠在寮國南部沙拉灣的家長把孩子送到這裡讀書。 「如果沒有遇到許老師,就不會有今天的我。」羅舜禹用「浪子回頭」來形容自己,並感恩老師。 從小特別玩皮的羅舜禹,在許老師的嚴格要求下,將身上那股叛逆勁兒用到了學習上。憑著優異的成績,獲得了中國福建省泉州市華僑學校公費留學的機會。
  • 煎餃的獨門做法,學會這一手,孩子再也不挑食
    家裡有小孩子,早餐都是換著花樣來,一來是換換口味,二來是可以更全面的給孩子補充營養。 最近家裡的孩子迷上了煎餃,就是平常我們吃的水餃,裡面加點肉或者蔬菜,放涼後用油煎制而成,做好的煎餃表皮酥黃,口感香脆,孩子一口氣可以吃好幾個。
  • 北大宣傳片看哭:沒有抓到一手好牌的人,只能努力打好手裡的爛牌
    1沒有抓到一手好牌努力打好手裡的爛牌故事裡的主人公,名叫何曉冬,對於自己的評價,他只有一句話:我家裡很困難,我長得很困難,我的夢想很讓人為難片中除了關於現實和夢想的抉擇,還告訴了我們,普通人如何才能實現逆襲:「像我這種沒有抓到一手好牌的人,只能努力打好手裡的爛牌。」「夢想,才是最真實的現實。不是現實支撐著你的夢想,而是夢想支撐著你的現實。」
  • 環衛工父母月入六千供女兒考七次雅思澳洲留學,孩子你可真錯了!
    47歲的環衛工人資阿姨和丈夫2000年到廣州,從事環衛工作至今,夫妻兩人每月的工資加起來有6000多元,女兒小莉已經在澳洲留學了3年。四年前,正在湛江某高校讀大三的小莉第一次向父母提及自己的出國打算。在她看來,國外的母語環境更能為她的英語專業學習助力。
  • 天主教神父創辦的孤兒院 改變了那個受虐孩子的命運
    在前面的內容裡,他寫了幼安自出生起就沒有過過生日,父親是啞巴、母親早逝,繼母虐待他,這些都讓人了解到了這個孩子的悲慘命運。後面,作者又寫到外婆是如何給他過生日、給他兔子燈,這些都讓他感受到愛,可一切都是那麼短暫。這短暫的愛讓他懷念,於是他毅然離家,去尋找外婆,後面卻到了教堂,又去了孤兒院,開始了新的生活,他接觸了新的朋友,也遭受過其他人的質疑,內心充滿愧疚和自責。
  • 環衛工孩子電話亭中寫作業 好心人出手相助
    浙江嘉興市中醫院附近,有一個12歲的女孩堅持在路邊的電話亭裡寫了4年多的作業,她的父母都是環衛工,不放心女兒一個人在家,只能把她帶到工作地點附近寫作業。雖然她學習刻苦,但成績卻不理想,父母是小學文化,也力不從心。此事被媒體報導之後,許多愛心人士希望能幫助他們,有培訓中心表示願意為孩子提供免費輔導,還有心理專家願意對孩子進行心理輔導。
  • 孩子長大想當垃圾車司機,你的回答,決定孩子的職業觀!
    孩子七嘴八舌地說起來,「我要當老師」、「我想當牙醫」、「我想當科學家」…其中有個5歲的孩子說:「我想當垃圾車司機。」這個天真的回答引得家長們哄堂大笑,甚至有幾個家長打趣到:「當垃圾車司機幹嘛?又髒又累,還掙不到大錢。」媽媽覺得有些不好意思,輕聲問孩子:「你不想當科學家或者老師嗎?」
  • 國外發明可跟隨的垃圾車,解放了環衛工人的雙腿,讓城市更加整潔
    每天早上,大家出去工作的時候,街道上都十分的整潔,沒有垃圾,這背後,離不開環衛工人的辛勤勞動,環衛工人可以說是非常辛苦的工作,他們每天天不亮就要起來打掃街道,然後一天在固定的時間還要負責清掃,來確保我們生活城市的整潔。那麼有沒有一種設計,能夠讓環衛工人也可以輕鬆的開展工作呢?
  • 抓了一手「爛牌」,卻實現了人生逆襲,郭女王靠什麼改變了命運
    可是命運就是這麼神奇,或許孟夫子說得對,「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剛好郭女王正中了孟夫子的預言,東漢末年戰火紛飛,在戰亂中她失去了家人,從此這位被父親寄予厚望的「郭女王」,真正依靠自己獨特的女王氣質去闖蕩了亂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