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伯湖抓拍到罕見斑背潛鴨 鳥友4年拍攝記錄205種鳥

2021-01-16 中國江蘇網

鳥類拍攝,圈內俗稱「打鳥」。近年來,揚州鳥類攝影在攝影圈已成為一種時尚,越來越多攝影愛好者加入其中。眾多的鳥類攝影愛好者中,有一位名叫「靜遠」的鳥友,4年在揚州拍攝到了205種鳥,成為鳥種攝影記錄

A

拍攝記錄第205種鳥

揚州是鳥友拍鳥的福地

昨日,「靜遠」與鳥友杭德泉等一起前往邵伯湖。湖中發現一群鴨子——斑背潛鴨,這是一種較為罕見的冬候鳥,雖然在30多年前有過記錄,但在揚州拍攝到它的人卻很少。經過一番努力,「靜遠」拍攝到了比較清晰能夠辨認的照片,也是他在揚州拍攝到的第205種鳥兒。

4年前,「靜遠」還是一位「鳥痴」,認得的鳥只有區區幾種。自從迷上拍鳥後,他便一發不可收拾。拍鳥的4年間,「靜遠」跑了很多地方,高郵湖、邵伯湖、城北漁場、江都花魚塘、高郵清水潭、高郵馬棚、儀徵登月湖、儀徵銅山、儀徵捺山、儀徵塔山水庫、邗江公道河、瘦西湖風景區、宋夾城體育休閒公園、唐子城護城河、杭集夾江、廖家溝、運河三灣風景區、長江邊……

「靜遠」說,揚州很多地方都出現過好的鳥種。如公道河的棉鳧,廖家溝的鴛鴦、彩鷸等,廖家溝發現彩鷸,引來揚州鳥友圍觀,甚至南京幾位鳥友冒雨前來拍攝,江西鳥友近日也會到來,可見彩鷸魅力不小。

在拍鳥過程中,「靜遠」還收穫了很多感動,城北漁場有一老闆姓鍾,在鐵道邊租了幾十畝水塘,專門養殖觀賞魚,生意興隆,也引來無數水鳥眼饞,一年四季,留鳥長駐,候鳥輪換,少則數隻,多則上百,偷魚無數,老闆也曾變著法兒驅逐,後來也聽之任之,這裡儼然成了一座鳥的樂園。各路鳥友聞訊而來,快門響聲不絕,鳥勤人歡,其樂融融。

B

哪裡有鳥訊就去哪裡

記錄不少難拍到的鳥種

每拍攝一種鳥,「靜遠」都會詳細記錄拍攝時間、拍攝地點以及鳥名。有時候,拍攝到的鳥不知道名字,他就上傳到專業鳥網,請專家辨認,確認名字。

拍鳥是一件很費功夫的事兒,每次外出拍鳥,一般都是一整天,清早出發,到太陽落山才結束,回程時往往已是天黑。聽到哪裡有鳥訊,「靜遠」就喜歡去哪裡。最近,鳥友朱傑在邵伯湖發現白秋沙鴨,「靜遠」就迅速趕過去。

因為拍鳥勤奮,「靜遠」記錄了不少難以拍到的鳥種,如四聲杜鵑、噪鵑等,雖然是揚州常見鳥兒,但拍到它卻很不容易,「四聲杜鵑的叫聲非常響亮,但要想拍到它非常不易,因為這鳥太會隱藏了。噪鵑整天『苦啊、苦啊』的狂叫,讓人心煩,也很難看到其身影,有一次偷吃桑椹,被我逮個正著。」

愛上拍鳥後,「靜遠」不論去哪裡,都將拍鳥作為一種樂趣,江西、安徽、雲南、山東……他習慣性地拍攝當地的鳥種,記錄了不少珍稀鳥種,如中華秋沙鴨、大天鵝、小隼等。

記者向家富

相關焦點

  • 【觀鳥雜記】奧巴轉接佳能拍斑背
    過年還在雲南浪時,就在鳥會群裡聽說鳥友雷神在牛山湖發現大群斑背潛鴨。
  • 揚州「鳥家族」成員有多少? 最新數據來了!295種!
    這些年,我們一直密切關注揚州「鳥家族」的種數。去年2月25日,本報報導了揚州記錄到的鳥類為282種,最近,揚州鳥友又有了新的統計,揚州鳥類共有295種。   30多年增加了156種 揚州「鳥家族」成員已有295種   鳥兒是人類的朋友,也是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上世紀60年代起,揚州開始對本地鳥類進行調查。
  • 洞庭湖首次發現瀕危物種斑背潛鴨
    華聲在線1月24日訊(湖南日報·華聲在線記者 魯融冰 見習記者 李傑 通訊員 蔡教慧)1月22日,科技部「絲路上的鶴類遷徙研究及中國鶴文化傳播」項目考察組,在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生態修復區——天鵝湖內,記錄到斑背潛鴨和青頭潛鴨,其中斑背潛鴨為洞庭湖區首次發現。
  • 揚州「鳥家族」成員知多少?調查顯示:本地常見鳥類133種
    湖上這麼多鳥「鳥中大熊貓」也來了》一文,文中說遺鷗現身邵伯湖,成為揚州「鳥家族」的第282個成員。這282種鳥類,是揚州歷年記錄下來的鳥類名錄。這麼多鳥兒,哪些屬於常見鳥?最新出版的《揚州鳥類圖鑑》給出的答案是133種。1《揚州鳥類圖鑑》由揚州大學魏萬紅殷寶法主編,是可供揚州本地市民野外觀鳥識鳥的工具書。
  • 青頭潛鴨來俺家
    注①:青——青頭潛鴨;紅——紅頭潛鴨;鳳——鳳頭潛鴨,白——白眼潛鴨。2020年歲末,一群青頭潛鴨再次光臨泰安市汶河流域和東平湖,在冬日的暖陽下,潛鴨們時而水中嬉戲,時而展翅飛翔,成了寒冬裡溼地一道靚麗的風景,也給鳥友們帶來一場視覺盛宴。
  • 新疆發現2個鳥類新記錄、6個罕見鳥種
    12月27日,記者從新疆觀鳥會2020年度工作報告會上了解到今年,新疆鳥類朋友圈又添新夥伴新疆鳥友記錄到2個鳥類分布新記錄和6個罕見鳥種據新疆觀鳥會副理事長秦雲峰介紹今年,新疆觀鳥會持續推出「2020觀鳥大年」活動截至目前鳥友從「新疆鳥類網站」建立以來
  • 京郊青龍湖觀水鳥,近百隻潛鴨飛抵湖區逗留
    順著河道前行,一隻紅隼和上百隻金翅雀落在高高的電線上,一隻疑似田鵐讓我有了些拍攝欲望。沿著縣級公路駕車數公裡便來到青龍湖溼地公園門口,公園裡幾乎看不到遊人,沿著湖岸步行尋鳥,感覺整個公園是白骨頂雞的天下。
  • 淺談北半球的九種潛鴨屬鳥類
    鳥名空耳一則(這張圖其實有個小問題,下文會提到)圖片來源:birdsandmoon.com好消息是:斑背潛鴨在歐亞大陸和北美都有分布,小潛鴨則基本只分布於北美,所以國內鳥友很少有辨識這兩種潛鴨的需要。它們的相似度之高,連美國國寶級圖鑑《The Birds of America》的作者、美國奧杜邦鳥類學會的名字來源——約翰·詹姆斯·奧杜邦本人都一直認為它們是同一種潛鴨。我有次在ebird上看到有人在海邊記錄了一群斑背潛鴨,跑過去一看,發現全都是小潛鴨...
  • 成都境內記錄鳥類達496種!你能猜出這些都是什麼鳥?
    11月14日,記者從成都市公園城市建設管理局獲悉,《2020年成都市生物多樣性(鳥類)監測及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巡護報告(夏秋季2020.07.01—10.31)》出爐。報告顯示,2020年夏秋季(7月1日—10月31日)調查共記錄到鳥類238種23576隻,相較一、二季度261種不重複記錄56種。
  • 鳥蛇蛙和水生動物 揚州有這麼多「準國保」
    尤其是鳥類,有記錄的「準國保」為數不少。揚州這些鳥兒是「準國保」揚州綠楊鳥類攝影藝術中心秘書長杭德泉告訴記者:「揚州現有鳥類記錄超過了280種,其中不少是『準國保』。」杭德泉介紹,大鴇還是上世紀八十年代江都觀鳥人士記錄過,此後至今再沒有記錄過;黑嘴鷗,近10年來在揚州記錄到的次數有3-4次,第一次記錄是在城區的大明寺;遺鷗是野保站曹兆陽等人在邵伯湖上第一次記錄;黑鸛於2015年在潤揚森林公園記錄;東方白鸛在高郵、寶應常見;黑臉琵鷺2015年第一次在邵伯湖記錄;黃胸鵐過去是揚州冬季的常見鳥,但近10年來,只有2016年在城北某地記錄過一次
  • 洞庭湖「鳥」人:蘆葦蕩裡一待幾個鐘頭,拍到極危水鳥青頭潛鴨
    家住洞庭湖畔的職業攝影家張萬祥,熱衷於用照相機記錄美如畫的溼地風光。這一天,73歲的他又一次來到西洞庭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蘆葦之美。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 張萬祥 :一年要來五六次,主要是元月份 二月份 三月份來的多點。
  • 我的25種鴨
    因此,跨完年來到2018年,我的鴨種達到13種,後面的難度就略微加大了。 2017年冬季,一隻雄性青頭潛鴨在西安雁鳴湖被發現,吸引了眾多鳥友的目光,也收穫了無數的快門,但附近的彈弓客很多,還經常拿雁鳴湖裡的水鳥當靶子,西安野鳥會的志願者們為了保護青頭潛鴨,每天進行巡護工作,和彈弓客們展開鬥爭。後來氣溫驟降,雁鳴湖湖水結冰,青頭潛鴨不見蹤影。後來伴山老師在附近的滻河河道裡重新發現了這隻青頭潛鴨,還有一隻母鴨。
  • 又一個觀鳥天堂,這裡有國家級保護鳥種40多種
    由於常年的海水侵蝕,在漲潮的時間,露出海面的面積還不足4公頃大。它是候鳥從東亞-澳大利亞及內陸鳥類的遷徙路線上一個重要的停歇點。每年從9月到來年的2月,到達山心沙島停歇的鳥類有2-5萬隻。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下防城港有哪些鳥種。
  • 成都有多少種鳥?《成都鳥類名錄1.0》告訴你
    成都有多少種鳥?《成都鳥類名錄1.0》告訴你 來源:人民網-四川頻道    2016年04月01日08:31 人民網成都4月1日電(朱虹)成都到底有多少種鳥?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成都觀鳥會鳥種記錄委員會的數名專家和觀鳥愛好者耗時一年,對成都鳥類的歷史數據進行了整理,並結合近十餘年來的觀鳥記錄,編撰了《成都鳥類名錄1.0》,於4月1日在四川省暨成都市第35屆「愛鳥周」活動上正式發布。 記者了解到,《成都鳥類名錄1.0》的發布對於掌握成都市鳥類資源狀況和自然環境健康程度有著重要的意義。
  • 世界瀕危鳥種!天津北大港溼地首現「觀鳥界UFO」
    這是天津首次發現這種鳥,也是中國東部繼1952年一個標本以來的唯一一筆記錄。鳥類專家將這一發現形容為:「白頭硬尾鴨在觀鳥界,無異於UFO(不明飛行物)在天文界。」 「就是因為這裡的環境好,非常適合鳥類棲息,食物供給也比較充足,所以從我們10月23號發現白頭硬尾鴨到現在,它一直沒走,而且還混在了小天鵝、紅頭潛鴨、骨頂雞這些水鳥群中,有時潛入水中,有時追逐其他的鳥,表現得特別活躍,我們暫時還不能推斷它會在北大港停留多久。」
  • 重慶近三年發現鳥類新紀錄30種 包括世界極危物種「青頭潛鴨」
    上遊慢新聞-重慶晚報記者從活動現場了解到,近年來,重慶每年都有鳥類新紀錄的產生,根據重慶觀鳥會日前發布的《重慶鳥類名錄3.0(2018)》記錄,從2015年到2017年重慶新增了30種最新發現的鳥類,包括世界極度瀕危物種「青頭潛鴨」。
  • 鳥兒到你家做客搭窩,資深鳥友提醒:這些舉動會害了它們
    隨著生態環境的改善,森林覆蓋率的提高,以及人們愛鳥護鳥意識的增強,越來越多的野生鳥類翱翔在常州的天空。常州的野生鳥類保護協會一直在觀察著候鳥和本地留鳥,14年來他們記錄了300種野生鳥類的美麗身姿。
  • 成都境內記錄鳥類496種 白喉斑秧雞首現四川
    報告顯示,2020年夏秋季(7月1日-10月31日)調查共記錄到鳥類238種23576隻,相較一、二季度261種不重複記錄56種。其中白喉斑秧雞為成都鳥類新記錄,亦是四川鳥類新記錄。目前成都市記錄鳥種達496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