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前的北京,陽光格外清澈,透出北方特有的利落和爽朗。從清華五道口,到北京金融街,再到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八月初的金融科技考察之旅,所到之處,興泰控股考察團隊發現,合肥的城市名片第一次與金融領域掛鈎,成為了眾所周知的「投行型城市」。政府、機構、企業、高校……人們對於合肥的印象,發生了風向標式的「升級」:由陌生,到熟知,繼而到熱衷。
綜合配套服務中心透視效果圖
同頻共舞,不謀而合。8月21日,合肥市專門印發了《安徽合肥線上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2020—2025年)》《合肥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2020—2022年)》,其中明確提出將依託合肥濱湖金融小鎮等打造區域性智能金融科技中心,推動以5G、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為底層技術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算力基礎設施建設。
解碼合肥「投行型城市」的養成記,更像是翻開了一部追求長期價值的「投資寶典」。以創新驅動作為城市發展的長期價值,合肥的「大城之路」越走越寬;以與合肥「同興同行」為企業發展的長期價值,興泰控股的金融翼展正逐漸伸展,翱翔於更廣闊的天際。
「投行型城市」的底氣和邏輯
與其說合肥是「投行型城市」,莫過於是「研究型政府」。
實際上,早從「十二五」起,合肥就在深度向下挖掘,追問自身的城市定位,培育新的經濟增長極。
誰的研究更深刻,就能獲得風險的溢價。
2015年2月,合肥市委市政府以當年的「1號文」出臺了《關於加快創新轉型升級的指導意見》,標誌著合肥以產業為切入點開始著手布局「創新、轉型、升級」。
金融機構集聚中心透視效果圖
在「十三五」的開局之年,合肥市又再度公布了更加細化的《八大工程實施方案》,到2020年,將重點培育發展10個以上的國家級和省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發展基地,打造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高端裝備製造、生物、公共安全等5個產值超千億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目標瞄準——「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全國性產業創新中心」。
面向「十四五」,圍繞實現半年「負轉正」、全年「過萬億」,2020年6月,合肥市印發了《合肥市做好「六穩」「六保」抓細抓實經濟發展工作「123+10」行動方案》,將以「鏈長制」為抓手,圍繞產業鏈「延鏈、補鏈、強鏈」,梳理出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創意文化、網絡與信息安全、生物醫藥、節能環保、智能家電、新能源汽車暨智能網聯汽車、光伏及新能源、高端裝備及新材料、人工智慧、量子產業等12條重點產業鏈。由合肥市委市政府相關負責同志擔任產業鏈「鏈長」,肩負起完善產業發展規劃,優化產業政策措施,加快培育重點企業,協調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產業公共服務平臺等職責。
合肥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有自己的「公式」:市場+基礎+隊伍。必須代表未來方向,市場前景廣闊的戰略性新興產業是首要條件;因地制宜,發力自身具備產業或技術優勢的方向;最後則是依託有一批想幹事、能幹事、幹成事的「研究型」隊伍。
木心神
從撬動京東方6代線起步,合肥接連以100億元合資成立了合肥長鑫存儲,以70億元躋身蔚來汽車戰略投資者,不遺餘力做大做強科大訊飛、科大國盾等「科大系」公司……陸續奠定了自身在新型顯示、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人工智慧、量子通信等全國乃至世界級領先的城市地位。
以耐心資本,做時間夥伴,築產業高地。在產業投資領域,「硬核」合肥書寫了一個又一個教科書級的經典案例。
追求城市發展的長期價值
人世間數百萬個閒暇的小時流逝,閃耀著歷史性光輝的時刻便顯得彌足珍貴。
從「工業立市」,到「中國製造2025試點城市」;從「全國科技創新試點市」到「國家綜合性科學中心」;從「皖江承接產業轉移示範區」到「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歷史的一筆一划都因循著縝密的邏輯。
木心神
合肥從經濟總量不到400億元起步,至2019年達到9409億元,主要經濟指標穩居全國省會城市第八位。回眸合肥十餘年的追趕之路,亦是合肥的進擊之路,城市GDP激增了23倍之多。布局「芯屏器合」「集中生智」等戰略性新興產業是抓手,創新驅動才是外界眼中這座「投行型城市」的投資邏輯。
以創新驅動作為城市發展的長期價值,合肥的「大城之路」越走越寬;以與合肥「同興同行」為企業發展的長期價值,興泰控股的金融翼展正逐漸伸展,翱翔於更廣闊的天際。
木心神
2005年7月,長江路大拆違的「第一錘」落地。隆隆的轟鳴聲從遠處傳來,興泰控股卻在靜謐中思索:如此龐大的建設資金投入,通過什麼途徑才能實現?思緒良久,鄭重作答——「工業立市,金融先行」。
「服務合肥現代化濱湖大城市建設!」2008年,正值合肥市大建設的高潮之年,所需要的資金超出了前兩年總和,在當年一季度工作會議上,興泰控股再度以城市發展為「令」:要求全體員工服務大建設、破解融資難。
彼時,在承接產業轉移,建設皖江城市帶的大幕下,興泰控股更是喊出了「舞活八百裡『皖江龍』!」的口號;適逢合肥經濟圈積極尋求整體納入長三角地區,興泰控股率先表態:願以金融助力——「合肥『圈』,動周邊!」
鳥瞰效果圖
今年上半年,面對抗擊新冠疫情的形勢,立足「六穩」「六保」經濟社會發展的「主戰場」,興泰控股更是第一時間發出——「為合肥加速發展,貢獻金融『正』能量」的諄諄誓言。
在合肥陸續舉行的「六穩」重大項目集中開工活動中,興泰控股的身影頻現:與央企華僑城集團合作共建的合肥空港國際小鎮、巢湖半湯溫泉小鎮赫然在列,成為推動城市產業升級和品質提升的重要組成部分。8月29日,全省推進災後恢復重建暨貫徹「六穩」合肥市包河區濱湖金融小鎮等長三角一體化重大項目集中開園開工現場推進會上,由興泰控股主發起設立的安徽省首批特色小鎮——合肥濱湖金融小鎮,其啟動園區也將隆重登場,舉行盛大的開園儀式。
躬身入局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
大產業呼喚大金融。
隨著合肥「大建設」的深入推進,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的探索也進入了新階段。然而迄今為止,公認首次系統而深入地對合肥建設區域性金融中心戰略進行研究的正是興泰控股。2007年3月,興泰控股就牽頭出爐了《關於建設合肥區域性金融中心的思路和對策》研究報告,並專題報送合肥市政府,引起高度重視。
如果將時光軸倒退回四年前,2016年5月1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長江三角洲城市群發展規劃》,提出培育更高水平的經濟增長極,杭州、南京、合肥被確定為長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回顧十餘年的「入長」之旅,為融入長三角謀求更快更好的發展,安徽省乃至合肥市早已做足準備,策劃了大量的區域經濟發展規劃。
錦繡大道沿街效果圖
只有正確認識和把握合肥的發展歷程、現狀、未來,才能進一步增強加快發展的信心和決心。彼時,興泰控股就敏銳地意識到,高端金融資源的集聚,對於支撐合肥下一輪跨越式發展的重要意義。
也正是從2016年起步,一支由興泰控股內部金融理論研究、股權投資等領域拔尖人才組成的籌備團隊,開始赴全國各地,尤其是長三角地區考察調研、籌劃編制實施方案、商洽意向企業……緊鑼密鼓地醞釀著金融小鎮的雛形。
謀定而後動。究竟該在何處攤開長三角金融產業聚集區的靚麗版圖?2017年9月20日,安徽省首批省級特色小鎮名單出爐,濱湖金融小鎮以優異成績「榜上有名」,成為全省唯一金融類特色小鎮。
而它最終「落子」在濱湖科學城綜合服務核,南距安徽省行政中心僅有2.5公裡,將以省級政務中心為主體,集聚科創、商務、會展、文旅等資源要素;八百裡煙波巢湖、東大圩國家4A級旅遊景區、濱湖國家溼地森林公園、牛角大圩生態園等生態景區將小鎮環抱,十五裡河、南淝河穿流其間。
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不是一日之功。在奮力建設長三角西翼區域性金融中心的道路上,這一次,興泰控股躬身入局。
清華五道口金融學院
依託清華大學編制產業規劃
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演進,創新發展和合作共贏是大勢所趨。興泰控股,不僅是「見證者」,更是「建鎮者」。
「啟動建設金融小鎮是安徽省、合肥市近年來經濟高速發展的必然結果;金融小鎮的加快建設對於合肥市打造區域性金融中心,對豐富區域金融供給,對完善地方金融服務體系意義重大。」興泰控股黨委書記、董事長程儒林提出,以「數字興泰」為龍頭牽引,小鎮將重點布局金融科技研發中心、投資基金集聚中心、金融資本集聚中心、資本市場服務中心、金融人才服務中心等五大中心,加速建設一座統籌生產、生活、生態「三生融合」的金融類特色小鎮。
過去,合肥是一座「存在感」很低的城市,知曉度甚至遠遠低於黃山、安慶;自2010年後,提及合肥,首先映入腦海的是「工業立市」,緊隨其後的是「智能製造」;而自今年以來,合肥的城市名片第一次與金融領域掛鈎,成為了眾所周知的「投行型城市」。從清華五道口,到北京金融街,再到中關村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這一次的金融科技考察之旅,所到之處,興泰控股黨委副書記、總裁鄭曉靜發現,大家對於合肥的印象,發生了風向標式的「升級」:由陌生,到熟知,繼而到熱衷。
8月4日,坐落於「成府路43號」的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這棟外表低調、肅穆的紅樓,為興泰控股打開了大門。由興泰控股主發起設立的安徽省級特色小鎮——合肥濱湖金融小鎮「金融科技產業發展規劃啟動會」,在這裡順利啟幕。作為我國金融系統第一所專門培養金融高層管理人才的高等學府,「清華大學五道口金融學院」其前身正是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
「都說合肥是『投行型城市』,真是百聞不如一見。」清華大學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長薛正華在啟動會上感慨:疫情期間,濱湖金融小鎮相關同事通過參加學院的金融科技在線大講堂,第一時間接觸學院,第一時間溝通探討,讓我們領略到了「投行政府」高效的執行力!「尤其是從工作人員發來的初步合作方案可以看出,對研究院了解非常詳盡,方案本身也做的很細緻,很到位。」
小鎮實景圖
總有人心裡有火炬,而且彼此能看見。在薛正華看來,依託合肥的科創、人才優勢,以及近幾年在戰略新興產業所取得的矚目成就,發力布局金融科技,服務新興、特色產業,服務實體經濟,「大有可為!」
同頻共舞,不謀而合。8月21日,合肥市專門印發了《安徽合肥線上經濟創新發展試驗區實施方案(2020—2025年)》《合肥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方案(2020—2022年)》,其中明確提出將依託合肥濱湖金融小鎮等打造區域性智能金融科技中心,推動以5G、人工智慧、大數據、區塊鏈為底層技術的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算力基礎設施建設。
最好的投資是不需要退出的投資。解碼「投行型城市」——合肥的養成記,無疑是用一座城市的長期主義,對衝世界的不確定性。
做時間的朋友,需要極強的自我約束力和發自內心的責任感。興泰控股,十八年如一日,用一家企業的長期主義,助力城市的高成長性。
廬州新府,地接江海;「興」懷夢想,「泰」達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