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木獎《螢火蟲之墓》:反戰之作,戰爭中普通人命運的殘酷模樣

2020-12-24 果凍雙雙

《螢火蟲之墓》是同名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的原著,榮獲日本文壇最高榮譽直木獎。書裡共收錄六篇野坂昭如的經典短篇作品:《螢火蟲之墓》、《美國羊棲菜》、《焦土層》、《育死嬰》、《探戈舞曲》、《可憐的孩子》。

故事發生在二戰背景下,戰爭時平民老百姓是無力的,尤其失卻父母的幼小兒童是最可憐的,無依無靠如螻蟻般掙扎著生存,艱難度日。流離失所的孩童連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裡最底層生理上的需要(食物、水、睡眠)都得不到滿足。如馬斯洛理論指出的,假如一個人同時缺乏食物、安全、愛和尊重,通常對食物的需求量是最強烈的,其它需要則顯得不那麼重要。此時人的意識幾乎全被飢餓所佔據,所有能量都被用來獲取食物。在這種極端情況下,人生的全部意義就是吃,其它什麼都不重要。僅僅為了滿足自己的生存需求,人之間的冷漠、淡薄、殘忍被戰爭無數倍放大。所以才會出現《育死嬰》裡為了拿到食物久子拋下親妹妹文子不管最終導致其死亡;《螢火蟲之墓》裡親戚榨乾兄妹母親所託財物後冷言嘲諷、不聞不問、不顧兄妹死活;《探戈舞曲》裡高志像牛一樣反芻不停把食物吞吐咀嚼抵抗飢餓。戰爭裡普通人的閃光點隨困頓社會消失,書裡看不到希望的光芒,每個人都被動亂的時局拉向命運的深淵。小人物身不由己,在大時代的波濤巨浪下毫無聲息地被吞噬,註定了悲慘的結局。第一個短篇故事《螢火蟲之墓》是整本書裡相對溫情的,清太節子兄妹倆在戰爭中失去親人後相依為命,防空洞裡的螢火蟲在黑夜裡閃著光,可他們倆卻終究敗給戰時無情的命運,沒有看到自己人生的光。

野坂昭如用平白寫實近乎殘忍的細節勾勒,不動聲色地刻畫出了戰爭的殘酷模樣,揭露了人性的扭曲虛偽和醜惡,引人落淚沉思,這是一本讓我不忍再讀第二遍的好書。

相關焦點

  • 透過《螢火蟲之墓》看人心,比戰爭還殘酷的是人心
    大家好,今天為大家帶來一部日本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螢火蟲之墓》由高畑勳導演執導,整部電影充斥著憂傷的旋律,也不乏溫馨的場景。這部電影也被美國知名影評人羅傑埃伯特評為「最具情緒渲染力,令人反思的電影之一」。
  • 螢火中之光照耀下的哀傷——《螢火蟲之墓》
    螢火中之光照耀下的哀傷——《螢火蟲之墓》戰爭的本質是什麼?簡單來說,它可以是人類徵服欲的外在表現,也可以是這個紛擾世界中看不見的內在羈絆。無論是哪種形式的戰爭,它們都無不折射出人性底層最為隱秘的那個角落。
  • 給人留下心理陰影的經典電影《螢火蟲之墓》太殘酷
    在2445票中,《螢火蟲之墓》排在第一位,《七宗罪》排在第二位,《惡之教典》排在第三位。【讓人心有餘悸的電影排名】第1位:《螢火蟲之墓》 1027票第2位:《七宗罪》 157票第3位:《惡之教典》 142票第4位:《黑暗中的舞者》 103票
  • 《螢火蟲之墓》中螢火蟲有什麼特殊含義呢?願從此再無戰爭
    回到家懷著輕鬆愉悅的心情播放了《螢火蟲之墓》。結果看著看著就哭得一發不可收拾,暫停了好多次才看完。最後發現原來這部動畫電影的導演不是宮崎駿,而是高畑勳。那之後很長一段時間都沒再看過這部電影。節子死前將彈珠當做水果糖吃的一幕太揪心,實在是不忍心再看一遍。近來我讀了野坂昭如的原著,同時對那段歷史深入了解之後再次觀看這部動畫,才在故事的縫隙裡捕捉到許多之前忽略的細節。
  • 螢火蟲之墓,我們都是塵埃中的渺小螢火
    今天我給大家講一部豆瓣評分堪比宮崎駿,而且感動了千千萬萬少年的螢火蟲之墓。故事的大背景,主要就是講述了在日本二戰戰敗前夕,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失去雙親的兄妹二人在悲慘的故事。這部電影講的是戰火中兩個兄妹的故事。
  • 淺析動畫片《螢火蟲之墓》的現實主義美學思想,趕緊來學習一下吧
    現實主義的主題總是以表現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為任務。他總是探索平凡的存在而從未被注意到的事實。它是在普通人的生活中來發現戲劇性,展現戲劇性的。現實主義一定要把人物的命運和歷史背景,社會背景相結合,在典型的社會環境下展現典型的人物性格。他們認為人的性格和命運是受社會環境的影響而形成的。社會和時代的變化會在人物的身上體現出來。
  • 在戰爭中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無奈,這才是螢火蟲之墓想表達的意思
    或許很多人都不知道只是覺得耳熟,但說起他的作品《螢火蟲之墓》卻鮮少有人不知道,高畑勳本身是一位非常出色的導演,奈何都被宮崎駿的名頭給掩蓋了,這讓我想起一句古話:「既生瑜何生亮」。如果說宮崎駿是奇幻浪漫,那麼高畑勳則是社會現實,給人的感覺就是在這樣的時代和社會背景下,應該會發生什麼樣的事為前提,然後是每個人會如何去應對和處理遇到的這些事,無論是悲還是喜,這就是不加任何修飾的現實,比如最具代表性的《螢火蟲之墓》。
  • 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恐怖真相影評:戰爭面前眾生皆苦
    動畫螢火蟲之墓改編自野坂昭如的同名小說,這是一個將自己親身經歷寫成小說的作者。最初改編為電影,後來改編成我們都熟悉的同名動畫。每次看的時候,小編都會淚目,戰爭面前,眾人皆苦。壓抑的看完電影沒看哭,各路影評卻把我看哭了。
  • 《螢火蟲之墓》除了飽受爭議的「反戰思想」,人性的刻畫才是亮點
    高畑勳很多人是從《螢火蟲之墓》開始認識高畑勳導演的,炮火紛飛的二戰中,一對代表戰爭中的日本普通人兄妹,人生為何走向了悲劇?而高老的作品,則是直面了現實的種種問題,就像《螢火蟲之墓》的殘酷現實,《輝夜姬》的悲傷結局。
  • 螢火蟲之墓影評:戰爭之禍,懷憐憫之心
    螢火蟲之墓電影劇照而今天我要拿出來說的作品是他的大成之作——《螢火蟲之墓》。眾所周知,這部動漫感動了無數人。他以極其客觀的方式展示了戰爭的殘酷性。整部電影就像一部自然而客觀的歷史電影,更要我們牢記歷史,指責戰爭的殘酷。
  • 《螢火蟲之墓》:眼淚背後,願每個孩子被溫柔以待
    清太這才第一次淚水盈眶……這是日本作家野坂昭和根據自身經歷攥寫的小說《螢火蟲之墓》中的一個場景。作為日本第58屆直木獎獲獎傑作,《螢火蟲之墓》從出版至今,翻印過無數次,由其改編的同名動畫、電視單元劇版及真人電影也廣受好評。
  • 戰爭中的螢火蟲《螢火蟲之墓》觀後感
    朋友推薦給我《螢火蟲之墓》這部電影,囑我一定要看,剛剛看完,很想分享一些東西。影片是倒敘形式,開頭主人公已經死了,死在了車站裡,朦朧之中與早已死去的妹妹節子相見了。戰爭年代,爸爸是海軍軍官,在外打仗,哥哥家裡遭遇空難,房子被燒毀了,媽媽躲在防空洞,他背著節子從另一條路與媽媽匯合。找到媽媽時,她已經被炸得奄奄一息,醫院已經被炸毀,媽媽兇多吉少。但為了照顧妹妹,他強忍悲傷,騙妹妹說媽媽在醫院治療。媽媽去世後,哥哥帶著節子和一些空難之前藏的食物住進阿姨家。
  • 爭議聲中,《螢火蟲之墓》是如何獲得成功的?
    超越了91%的動畫片和93%的戰爭片,位列豆瓣電影Top250排行榜的第157位;《螢火蟲之墓》在IMDB有21萬網頁評分,也得到了8.5的高分。《螢火蟲之墓》中清太所做的一切都是有原因的,並不是他好逸惡勞,而是因為他從小接受的教育就是這樣,因為是軍官的子女,所以什麼都不用做就會有想要的東西。直到戰爭打響了,他也改不掉這個習慣,是非常正常的。
  • 《螢火蟲之墓》,戰爭是家支離破碎的原因,你不要離開我
    這部動漫應該讓很多人都陷入反思吧,這部劇引人遐想,結局特別的悲情,讓人對戰爭的 愈來愈深。劇中的人物話不多,但是就是少少的隻言片語將整部劇的情感渲染得特別微妙。我們現在身處和平的世界,更應該看看戰爭給大家帶來的痛苦和傷害有多大,我們要好好珍惜現在擁有的一切。
  • 《螢火蟲之墓》對日本侵略戰爭沒有任何反思?這部電影的主題究竟是...
    作為一部以日本侵略戰爭為時間背景的電影,《螢火蟲之墓》上映之後便受到了許許多多的爭議。在筆者看來,導演運用如此大量的篇幅來描繪出一個單純的少年,無疑是為了和戰爭的殘酷做出了明顯的對比。
  • 螢火蟲之墓:因為設定緣故被人不喜,但劇情本身確實引人深思
    #文|阿倫《螢火蟲之墓》是由高畑勳執導,辰巳努、白石綾乃等配音的日本動畫電影。但是這種手法註定不會被大眾所喜歡,我本人就是不喜歡《螢火蟲之墓》的人之一。在《螢火蟲之墓》的劇情中,飽受苦難的日本民眾渴望著那場侵略戰爭獲勝,而主角清太更是以身為軍人的父親為榮,類似於這種設定在動畫中有著不止一處。所以這部動畫我們在看到之後,反響並不是很好。
  • 《螢火蟲之墓》是日本動畫片的翹楚,把我看哭了!
    《螢火蟲之墓》是日本當代動畫的佼佼者,甚至可以說是一部反戰類型片,是少有的能夠在世界級別的類型片中佔有一席之地的動畫類型。僅這一部作品,其主題涵蓋面之廣、意義挖掘之深、情感表達之健全和飽滿,宮崎駿所有作品疊加起來,都無法超越它。
  • 談一談《螢火蟲之墓》那些細思極恐的瞬間!
    《螢火蟲之墓》是一部以二戰時期為背景的動畫電影,以戰爭為背景講述了一段感人肺腑的兄妹情,相信當時在看這部動畫的時候,很多人都留下了眼淚吧!二戰後期神戶,因空襲而失去母親。《螢火蟲之墓》有點像是枝裕和的電影《無人知曉》,平淡溫暖中透露著一絲絕望和無奈,雖然這是一部描寫戰爭受害者孤兒的故事,但在母親去世時,男主為了逗妹妹單槓上的那一圈又一圈的翻身轉動,深刻的感受到男主的那份強忍的淚意,而同時也充滿了溫情和愛意。
  • 《螢火蟲之墓》我們漸漸死亡,走向螢火蟲的世界
    《螢火蟲之墓》是一部描寫戰爭題材的電影,是根據日本動漫《螢火蟲之墓》而翻拍的真人版電影,講述的是二戰時期的日本神戶地區發生的悲慘事件,影片圍繞的是一對兄妹的母親在戰爭中意外離世後,兄妹的親戚拒絕撫養他們之後,而慢慢走向死亡的故事。
  • 淺談《螢火蟲之墓》:需要拯救的不是命,而是人心
    《螢火蟲之墓》還有一個譯名《再見,螢火蟲》,螢火蟲是夏天最常見的昆蟲之一,也是影片中除了糖果唯一一個貫穿全文的線索。在整個陰沉的戰爭中,螢火蟲成了兄妹倆最大的精神糧食,在孤獨,害怕的時候,陪他們度過了很多個晚上,可最後卻沒有陪清太走完最後一程。童年裡的螢火蟲是美好的是溫馨的,戰爭後的螢火蟲是光是信仰,但兄妹倆依舊逃不過戰爭的魔爪。螢火蟲之墓是對童年也是對美好的埋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