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恐怖真相影評:戰爭面前眾生皆苦

2020-12-16 千瓦網

動畫螢火蟲之墓改編自野坂昭如的同名小說,這是一個將自己親身經歷寫成小說的作者。最初改編為電影,後來改編成我們都熟悉的同名動畫。每次看的時候,小編都會淚目,戰爭面前,眾人皆苦。壓抑的看完電影沒看哭,各路影評卻把我看哭了。

螢火蟲之墓影評

螢火蟲之墓結局

動畫講述的是美日戰爭爆發,母親因為空襲失去生命,14歲的清太帶著年幼的妹妹到處逃命、相依為命的兩人也相繼走向死亡。結局兄妹倆的美好回憶被戰爭消磨殆盡,電影以悲劇收尾,唯有動容的只是戰爭帶來的苦痛。戰爭面前,眾人皆苦。

螢火蟲之墓恐怖真相

網友在對《螢火蟲之墓》電影海報進行圖像處理後發現,海報上空還隱藏了一架轟炸機,海報中的螢火蟲並不全是螢火蟲,而是燃燒彈~

很多人對這部電影的背景故事帶有批判色彩,但是這是事實,戰爭來的時候,受難的不僅僅是國家,是整個國家的人民。

殘酷的戰爭,顯示的人性:拋開背景,拋開國家,拋開信仰。我認為這部影片最大的成功就在於把兄妹二人的性格和思想刻畫的遊刃有餘,很容易產生共鳴。

影片其實並沒有多出彩的地方,但是就是這平淡如水的生活寫照及生活方式信念,才吸引我耐心的觀完了這90分鐘的影片。

片中哥哥做的事並沒有錯。他細心耐心,對於節子的關心正所謂是溺愛,為了隱瞞母親的死,一個人承受了多少的心酸才笑著對節子說個善意的謊言。一個青少年,一個十三、四歲的孩子,有了這般膽識和氣魄,真的是佼佼者了已經。說到底哥哥只是個孩子,也會對生活中的事情不滿,但是改變不了實質。受不了阿姨的冷豔嘲笑寄人籬下的活著。而帶著妹妹離開生活。

人這麼軟弱,情這麼感人,現實這麼殘酷,自己沒有哭,難受一直在心裡,輕若鴻毛的年輕孩子的生命,這冷漠的世界沒有給他們一絲憐憫。

全片哥哥哭泣的鏡頭只有兩次,一次是本想一直瞞著妹妹媽媽去世的消息不料她卻早已經知道了,一次是自己為了生病的妹妹偷東西被抓去警局,妹妹在警局門口等他。我想第一次是妹妹的堅強使他更心疼,第二次應該是無助和對妹妹的愧疚吧。 雖然生在和平年代的我對戰爭沒有什麼概念,但是它不僅僅是對一個國家造成了傷害,更多的是摧毀了無數幸福的家庭……

這也印證了歷史給我們的教訓:不是希望世界和平,是懂得落後就要挨打,和平是打出來的。

最後小編想吐槽一點的是:這部劇因為男主的一句"爸爸會為我們報仇"的毀了。

要不是學過歷史,我還以為這是某個被侵略國的故事。

這個國家不僅受到戰爭的傷害,也對戰爭的發起有責任時,刻意迴避責任,只講傷害,到底是在反戰還是在洗白?

但是,這部劇的確在我心裡很多年了,小時候瞄過兩眼,一直記在心裡。長大網際網路發達了,憑著記憶去找來看,看完很難受,心裡百感交集。

相關焦點

  • 一對兄妹走向死亡的過程《螢火蟲之墓》,戰火面前眾生皆苦
    《螢火蟲之墓》就是以二戰時期為背景,平民百姓中一幕小小的悲劇。電影沒有跌宕起伏的情節,沒有轟轟烈烈的思想。是用平淡的敘述方法演出一對父母雙亡的兄妹,在絕望的沼澤中苦苦掙扎,最終沒敵過命運的安排,走向死亡的過程。
  • 《螢火蟲之墓》真相30年後揭秘 網友直呼太恐怖
    4月6日,82歲的日本著名導演高畑勳於4月6日去世,在影迷傷心之餘,他在生前執導過的動畫再次被網友討論。其中1988年上映的動畫影片《螢火蟲之墓》被網友注意到暗藏玄機。在《螢火蟲之墓》的其中一張視覺海報中,電影的兩位主角在草叢中歡笑,身邊黃色的螢火蟲亮光環繞,讓人感覺十分溫馨。但網友在把這張海報亮度調高100倍後,主角背後的夜空中,一架B29轟炸機正在飛行,原來那黃色的光點其實是轟炸的火光。
  • 螢火蟲之墓影評:戰爭之禍,懷憐憫之心
    螢火蟲之墓電影劇照而今天我要拿出來說的作品是他的大成之作——《螢火蟲之墓》。眾所周知,這部動漫感動了無數人。他以極其客觀的方式展示了戰爭的殘酷性。整部電影就像一部自然而客觀的歷史電影,更要我們牢記歷史,指責戰爭的殘酷。
  • 《螢火蟲之墓》曾看哭多少人
    《螢火蟲之墓》被譽為每看必哭的動畫,上映至今已經滿30年。重新解析的海報瞬間在網路瘋傳,衝擊的真相震撼網友,動漫迷進一步分析細長的是指戰火,圓的是螢火蟲的亮光吧。有人重新理解片名,原來真的是火垂之墓,不是螢火蟲。大家紛紛感慨,這麼久都沒有發現,既恐怖又可憐,令人揪心。《螢火蟲之墓》動畫改編自作家野坂昭如的半自傳小說,以神戶大空襲為故事舞臺,作者帶著滿身懊悔的心情,將失去妹妹的親身經歷撰寫成小說。
  • 《螢火蟲之墓》30年恐怖真相曝光 其中一款視覺海報網友嚇到發抖
    日本吉卜力動畫《螢火蟲之墓》被譽為每看必哭經典動畫,82歲導演高畑勳於4月6日離世,令影迷相當不舍,連動畫大師宮崎駿都深受打擊,無法發表感言。該作品近日在電視上重播,再度掀起熱烈討論,有網友注意到動畫海報原來另有玄機,藏了30年的秘密終於曝光,讓大批動漫迷驚呼「我嚇到發抖了!」
  • 影評《螢火蟲之墓》:帶給觀眾感動的是那份傷痛
    《螢火蟲之墓》傳入中國時,曾被認為是宮崎駿導演的作品,這部動畫其實是由高畑勳創作的。它將自己對戰爭的理解融入到動畫電影中,講述日本在即將戰敗時,一對兄妹是如何努力的活著的故事。《螢火蟲之墓》中有哥哥帶著妹妹逃離流彈的襲擊的場景,就在這場襲擊過後,哥哥發現母親死在了這裡,可是他沒有時間去傷心,因為戰爭是沒有喘息時間的,哥哥失去了母親,親人只剩下了妹妹和遠赴戰場的爸爸,作為這個家中最大的,哥哥必須努力的照顧好妹妹,可是他也只是個孩子。
  • 《螢火蟲之墓》中螢火蟲有什麼特殊含義呢?願從此再無戰爭
    我第一次看這部電影是在幾年前。當時還是盜版光碟的天下,很多國外電影都是用這種方式才看得到。我抱著要把宮崎駿的作品都收集齊全的決心買了很多吉卜力工作室的作品。回到家懷著輕鬆愉悅的心情播放了《螢火蟲之墓》。結果看著看著就哭得一發不可收拾,暫停了好多次才看完。
  • 《螢火蟲之墓》真相揭秘!喪鐘到底為誰而鳴?
    在動漫電影中,除了宮崎駿爺爺還有一位日本的著名導演高畑勳,其中1988年上映的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到現在還值得一看,同時這也是一部賺足網友眼淚的一部影片。「昭和20年9月21日夜,我死了。」似乎,我們選擇性看到的是電影悲情的一面,講述了兄妹二人逃難但最終死於戰爭的故事,但光看表面你就錯了。在這裡,我們一起共同探討《螢火蟲之墓》的真相!也就是電影到底表達了什麼?他僅僅是一部反戰動畫片嗎?影片開頭在一片血暈的紅色中,一個少年開始了回憶,這是他靈魂的回憶,他已經死了。
  • 戰爭中的螢火蟲《螢火蟲之墓》觀後感
    朋友推薦給我《螢火蟲之墓》這部電影,囑我一定要看,剛剛看完,很想分享一些東西。影片是倒敘形式,開頭主人公已經死了,死在了車站裡,朦朧之中與早已死去的妹妹節子相見了。沒有燈,節子怕黑,哥哥捉了很多螢火蟲放在蚊帳裡。第二天,螢火蟲死了,節子埋葬這些螢火蟲的時候問哥哥,媽媽是不是也住在墳墓裡。原來阿姨早就告訴節子媽媽死了。哥哥佯裝的堅強終於再也維持不住,卻也只敢默默流淚,因為他還要做節子的大樹。自此,他唯一的希望就是杳無音訊的父親。糧食越來越少,兩個孩子不得不面對最原始的生存危機。
  • 別了,螢火蟲之墓!動畫大師高畑勳走了,只留下了宮崎駿
    據日媒報導,宮崎駿好友,日本動畫大師高畑勳因肺癌於4月5日去世,享年82歲。和宮崎駿一樣,高畑勳是日本動畫界的大師級人物。代表作《螢火蟲之墓》《百變狸貓》《歲月的童話》等都是被中國觀眾所熟知的動畫經典作品。
  • 透過《螢火蟲之墓》看人心,比戰爭還殘酷的是人心
    大家好,今天為大家帶來一部日本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螢火蟲之墓》由高畑勳導演執導,整部電影充斥著憂傷的旋律,也不乏溫馨的場景。這部電影也被美國知名影評人羅傑埃伯特評為「最具情緒渲染力,令人反思的電影之一」。
  • 如何評價《螢火蟲之墓》,為什麼有很多人噴這部動畫
    如何評價《螢火蟲之墓》,為什麼有很多人噴這部動畫?看《螢火蟲之墓》第一遍時,看到他們媽媽去世的時候,心裡有一點不暢快,看到哥哥去偷去搶的時候也很不舒服。看到滿天的飛機來轟炸的時候覺得不解,看到節子因為哥哥的固執和糊塗而死的時候,才真的流淚了。
  • 至今不敢看第二遍,說說螢火蟲之墓
    《螢火蟲之墓》以二戰後為背景,講述了一對體貼的兄弟和妹妹的生活,以及他們如何與戰時的元素和不斷衰落的日本帝國進行鬥爭。螢火蟲之墓最引人注目的地方可能是每件事看起來是多麼真實。這部動畫對於像《千與千尋》或《拉普塔》這樣的電影來說是非常非傳統的,但是方式很好。從動畫中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戰爭的恐怖,無論是日本的毀滅,還是人們生活的暗淡前景,也就是這兩個主要角色。值得慶幸的是,它通過這兩個富有同情心的角色獲得了它所傳達的每一絲情感,而這隻有最冷酷的心才不會感受到。
  • 給人留下心理陰影的經典電影《螢火蟲之墓》太殘酷
    不是所有電影都有大團圓結局的,有的充滿了悲傷與絕望,也有的是開放性解決,充滿了對未知的恐懼。goo網站對觀眾進行調查:你認為哪部經典電影會對你產生心理陰影?在2445票中,《螢火蟲之墓》排在第一位,《七宗罪》排在第二位,《惡之教典》排在第三位。
  • 一部令人深刻反思的反戰電影,螢火蟲之墓
    《螢火蟲之墓》是高畑勳的名作。高畑勳和宮崎駿的風格完全不同,他的風格跟偏向於日常生活的場景,作品大多是以涓涓細流的方式敲擊觀眾們的心。比如《輝夜姬物語》,《百變狸貓》,《我的鄰居山田君》等。但是這部《螢火蟲之墓》太反常了,畫面十分悽慘悲涼。
  • 看完《螢火蟲之墓》這電影,願每一個孩子都有一個美好的童年
    是一部很好看的動漫電影,純純的親情,在戰爭中掙扎的老百姓,哭的稀裡譁啦之後帶給我一些啟迪,在生命面前面子不算什麼,在困境時想辦法解決難題,寄人籬下時要懂得付出,生病了要對症下藥,最關鍵,千萬別把小孩單獨留家裡,你永遠不知道在你走後他會吃什麼,
  • 看完《螢火蟲之墓》很難受,感覺很沉重,兄妹倆的遭遇讓人痛心
    看完《螢火蟲之墓》很難受,感覺很沉重,兄妹倆的遭遇讓人痛心終於抽出時間看了電影《螢火蟲之墓》,因為螢火蟲,以為是個和側耳傾聽一樣清新小美好的故事,竟不知如此沉痛,在戰爭年代當活著和吃飽都是個問題時,很多掙扎只是延緩悲劇
  • 直木獎《螢火蟲之墓》:反戰之作,戰爭中普通人命運的殘酷模樣
    《螢火蟲之墓》是同名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的原著,榮獲日本文壇最高榮譽直木獎。書裡共收錄六篇野坂昭如的經典短篇作品:《螢火蟲之墓》、《美國羊棲菜》、《焦土層》、《育死嬰》、《探戈舞曲》、《可憐的孩子》。
  • 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原作者病逝 享年85歲
    野坂昭如正是由吉卜力工作室推出的知名動畫電影《螢火蟲之墓》的故事原作者,他曾經還因為這本帶有自傳性質的短篇小說,在1967年獲得第58屆直木三十五賞,並自此享譽日本文壇。同時,野坂昭如生前還作為作詞家和藝人活躍於演藝界。  因為熱衷描繪市井小民的奮鬥故事,野坂昭如曾稱自己是「燒跡(意為火災後的痕跡)黑市派」作家。
  • 「螢火蟲之墓」一部存在質疑和爭議的作品
    一直以為《螢火蟲之墓》是宮崎駿的作品。真是誤會大了,雖然也是吉卜力工作室出品,但《螢火蟲之墓》是而高畑勳執導而成的,改編自小說家野坂昭如帶有半自傳色彩、發生在二戰時期的小說。聽聞《螢火蟲之墓》已久,聽到的評語不外乎是:可憐,難過,又或者是傷心之類的話。網上外殼的包裝,寫著「兩兄妹用脆弱的生命努力發出微光…」,第一感覺這是一個悲情的故事。所以一開始我一直是不太敢看《螢火蟲之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