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正經讀書:囫圇吞棗無用書單(201712)
1、懸疑小說《 迷宮蛛 》【 鬼馬星(中國)】
中國的偵探懸疑小說
最難駕馭的就是人物關係
譬如這部,開始亂糟糟,一直亂糟糟
像這種用變態殺手抓住變態殺手的故事
情節曲折紊亂
多少掩蓋了人物塑造的蒼白
一般情況下,這本書是借著翻閱
一次足矣
2、自傳體回憶錄《 西學東漸記 》【容閎 (中國)】
作為晚晴中國歷史上的留學幼童之父
試圖以西方學術改造中國,
不過試圖培養三二人才為洋務之用。
中國讀書人天生都有家國夢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
可惜理想主義之花
沒有盛開
3、隨筆《女神 》【 渡邊淳一(日本)】
男女生而有趣味
渡邊的作品向來褒貶不一,備受爭議,
渡邊的書,
總是在為無罪者加罪,
為有罪者辯護,
所以不到最後結局總是無法預料
類似這本隨筆,洋洋灑灑的大男子主義
4、長篇小說《環形山》【寧肯 】(中國)
國內唯一兩獲老舍文學獎作家寧肯代表作品
以幽暗的筆觸,書寫我們這個時代的愛與荒蕪
愛情與陰謀本來就在一起
一個瘸子,精於數學,酷愛希區柯克,曾是傳奇教師,
後來機緣巧合成為一個 私家偵探。
又有一個糾纏不清的女助手
在遇見夢遊的簡女士和沉默寡言的馬術教練
秘密就呈現出迷幻的狀態
5、《 像藝術家一樣思考 》【 貝蒂·艾德華(美 國)】
繪畫完全是一項可以學習的技能
關鍵就在於大腦轉換到一種視覺的特殊模式,
學會像畫家那樣看待事物
大腦無窮無盡的創造和想像潛能被激發出來
可能就不一定去繪畫了、
生活工作中的煩惱
順便一併給輕鬆解決了
6、影評集《身不在場 》【 木衛二(中國)】
影評這東西
真的很個性化
電影除了上座率,至於觀賞性
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所以看電影,教別人如何看
便有點扯了
有的人自以為是,有的人貌似江湖
說到底,仍是普通人
7、 長篇小說《草莽英雄》【 高陽(臺灣)】
明朝海疆倭寇肆虐,
戚家軍喋血抗,這些都是浩浩蕩蕩
只是裹雜其中徐海和王翠翹的故事
還是如此悲催
看樣任何時候都有不靠譜,不可靠的男人
歷史有無並不重要
故此大浪淘沙,草莽英雄
8、 《造物幽靈且美 》【 赤木明登(日本)】
手藝人
一個聽起來感覺特別親切
特別傳統的名稱
瑣碎的生活和相關的技藝,
閱讀中仿佛能和那些手藝人進行心靈溝通
感受他們看似漫不經心的製作
以及其中瀰漫的虔誠
9、 詩集《我知道這樣去愛 》【 阿赫瑪託娃(俄羅斯)】
「死亡是一個故事,只不過被講了兩次。」
在偉大而悲劇的文學時代裡,
她是唯一的遺蹟
她是時代變化的女主角,
也是那一代最好的愛情詩人
有時候,詩歌和遠方可能就是個悲劇
10、 長篇小說《鼠疫》【 加繆(法國)】
我感到興趣的是:為所愛而生,為所愛而死.
引發加繆他創作的,
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
戰禍一起,法西斯席捲西歐,
巴黎淪陷後加繆被迫離開,
他先到裡昂,後到阿爾及利亞奧蘭
而阿爾及利亞正廣泛流行瘟疫
於是都投射到了《鼠疫》中
【封面油畫:羅伯特.Palevitz(美 國)】
- The End -
【菩提之惡花】
一個文藝大叔的個人囈語
讀書、看電影
用心靈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