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過N次永州,不同的季節都去過,永州適合慢慢遊。
永州是一座具有歷史文化底蘊的城市,永州的景點比較多,有「永州八景」、九嶷山國家森林公園、柳子廟等。因柳子街、柳子廟就在城區,是遊客必去的打卡景點。
如今這條街被政府打造成了一個古城模樣,節假日的人氣很旺,這兒吃喝玩樂可以一條龍,適合全家出遊或三五好友消磨時光。
柳子廟裡有柳宗元的生平簡介和文學成就介紹。原先不要門票,現在開始要購票入場。
對於柳宗元這個大文豪,他的作品應該都很熟悉,如《捕蛇者說》、《永州八記》都是中學課本中的文章,這些都是唐代文學家柳宗元被貶永州時所寫,也因此,原先的南荒之地永州聲名遠播。
只活了47年的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先生因革新失敗被貶永州,這一貶就是十年。
雖然他拿著朝廷的俸祿可以不幹活,但他心情一直憂懼不安,過得鬱鬱寡歡。
悲憤、憂愁、落寞的心態使他在無所事事的情景下就在城外漫無目的慢慢溜達,「日與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窮回溪,幽泉怪石,無遠不到。」
他圍著永州境內從東走到西,一塊石頭,一條小溪,一個土丘,一張小橋都會讓他駐足,發呆,要不就是和隨從一起喝酒,喝醉了兩人就在野外枕石而眠。
人在極度苦悶的時候總要有個宣洩的出口,柳宗元在永州十年內,文字成為了他用來發洩的唯一工具,在這他寫了各類文章392篇,佔了他一生作品的60%。
假如他仕途順暢,每天出入是轎攆,每天公務繁忙、每天在達官貴人之間應酬,他怎麼會有時間在那偏僻的鄉村野徑溜達?又怎麼會在哪些小溪、小潭,寸草不生的石山、簡陋的小橋處駐足,又怎麼會發出一些對朝政不滿的議論?
所以我們應該慶幸柳先生的落魄,才能讓我們後世有機會在啟蒙時期就讀到「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的美麗詩句;
才會在世界觀初形成時期讀到《捕蛇者說》,知道「苛政猛於虎」的舊政制度;
才能讀到《三戒》,得到凡事凡人都不要自以為是,不要依仗他人勢力而自不量力的警戒;
才能讀到那些將普通俗氣的景物描寫得天花亂墜而聞名於世,讓後人拼命追尋其蹤跡的高超寫景大作《永州八記》。
通過讀柳宗元的這些詩文,我們可以看出柳先生心胸不寬闊。
在永州呆了10年後,某天他接到朝廷召回的指令,高興得就像是「蘇武回京」的感覺,心情一下好得不得了。
當剛到京城,又得知被發配柳州時,他的情緒就跌到了谷底。
雖然官位升了一級,從永州司馬變成柳州刺史,但那「海天愁思」摧殘著他的「九曲迴腸」,使他身體每況愈下。
假如他有點阿Q精神,有著「是金子到哪都能發光」的信念,如果他抱著隨遇而安,適者生存的人生態度,而不是只認為在朝中做官才能施展抱負的想法,那他就不會抑鬱而終,英年早逝。
對於一代文豪的柳先生,後人為之建廟立像,是為了表達我們對他的早逝的悲嘆,對他流芳百世的文採的讚嘆,對他「以民為本」思想的敬仰。
最後我們要感謝柳先生用他的傳世之作為永州做旅遊廣告而不取分文。感謝他留給我們豐厚的文學遺產。
永州八景「朝陽旭日、回龍夕照、萍洲春漲、香零煙雨、恩院風荷、愚溪眺雪、綠天蕉影、山寺晚鐘。」多與柳宗元先生的詩文有關,在此不做劇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