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新技術與傳統服務相互碰撞,變的是行業發展帶來的新活力,不變的是十米車廂內用心服務乘客的初心。「運送城市發展活力,服務乘客美好出行」,是青島公交集團隧道巴士有限公司(簡稱青島公交隧道巴士)一貫堅持的服務理念。
從「五心」工作法到「十米車廂一個家」,從1958年「躍進號」到純電動公交光伏發電場站,從傳統臺帳到面部識別親情叮囑……隨著時代變遷,青島公交隧道巴士不斷豐富服務內涵,讓市民出行便捷舒心;持續推廣綠色智能應用,傾力打造有溫度的人民公交。
9月7日,青島榮膺國家公交都市建設示範城市,這一切離不開青島公交人的努力,亦是青島建設人民滿意交通的有力註腳。
榜樣引領 師徒接力薪火相傳
一個勞模帶動一條線路,一條線路影響整個公司。他們用心服務,用愛傳承,在平凡的崗位上將新時代勞模精神不斷傳揚。
在青島,有這樣一條線路。它承載著65年的時代記憶,先後走出數位勞模,見證著這座城市的發展變遷。
作為青島開通最早的公交線路之一、首條沿海旅遊線路,早在1955年,6路就被青島團市委命名為「青年服務線」,成為當年全國唯一一條「青年服務線」。
走進青島公交隧道巴士公交勞模展廳,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滿牆全國勞動模範人物。4次受到毛澤東主席接見的全國勞動模範張德香,率先提出「無人售票、有情服務」的全國勞動模範張麗霞……從1955年被命名為「青年服務線」至今,6路先後走出4名全國勞動模範、3名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3名省黨代表、3名省勞動模範,累計獲得市級以上榮譽400多項。
在勞模精神鼓舞下,一代代6路人摸索、總結、提煉出「一碗水」「老秒表」等絕活,並推廣到青島其他公交線路上,如今已成為島城公交的「活招牌」。
「我們在學習前輩精神及優秀經驗的同時,也結合行業發展,不斷為公交發展注入新活力。身為帶頭人,我必須更嚴格要求自己,為大家樹立一個好榜樣。」作為新一代6路榜樣駕駛員,全國五一巾幗標兵王豔在傳承公交「老絕活」基礎上,提出「十米車廂一個家」服務理念,主動發起「文明禮讓斑馬線、主動避讓機動車」倡議,率先推廣使用文明禮讓「五手勢」,並總結出了「四提前」安全行車工作法,為公交車廂增添了「知識服務+文明服務+禮儀服務」新元素。
在王豔帶動下,青島公交隧道巴士在推廣「一口清」「景點通」等老絕活基礎上,提出「居家式」服務、「37℃恆溫車廂服務」等理念。6路這條有著光榮歷史的線路煥發出新的風採。他們視乘客為家人、親人,每逢重大節日、季節交替,還會打造獨具特色的主題車廂。
「我們重視勞模及勞模培養,號召所有人向勞模學習,形成了向勞模看齊、向勞模學習的良好氛圍。」青島公交隧道巴士黨委書記、董事長班治軍說。在老6路人的勞模精神引領下,青島公交集團先後走出全國勞動模範7人,省、部級勞動模範11人,市級勞動模範122人,累計獲得全國、省、部、市級勞動模範稱號191人次。
暖心服務 把愛延伸至車廂外
因你而暖,與你同行。為滿足乘客日益多樣化的出行需求,青島公交隧道巴士以「暖行」服務品牌為主體,構建了「1+3+n暖行星系」,將服務延伸至十米車廂外。
勞模精神傳承為打造「暖行」服務品牌奠定了深厚基礎。自6路提出「永遠是春天」口號以來,「暖行」理念就在青島公交隧道巴士公交服務中逐漸孕育。
隨著城市發展及市民出行需求變化,青島公交隧道巴士不斷優化線網和提升服務。目前,青島公交隧道巴士有24條運營線路,年客運量約8900萬人次,線路輻射面廣、乘客群體多樣。如何為廣大乘客提供更高質量、更人性化的公交出行服務,成為青島公交隧道巴士重點思考的問題。
在此背景下,青島公交隧道巴士提出打造「暖行」服務品牌,將「暖行」文化與乘客高品質公交出行相結合,加快推動公交由高滿載率向高舒適度轉變。其中,「暖」指有陽光、有溫暖、有愛心,體現服務本質;「行」指綠色出行、安全出行、文明出行,代表行業特點。「『暖行』本質是親情服務,關注的是乘客和員工,服務既是我們的產品,也是我們企業的文化根基。」班治軍告訴記者,「暖行」意在打造「有溫度的公交運營服務企業」,為乘客提供高質量、高水平、精準化的出行服務。
「青島西海岸新區有多所學校,距離火車站、飛機場都比較遠。每逢寒暑假,學生回家很麻煩。」班治軍告訴記者,在了解情況後,公司立即與高校對接,於2015年開通了「溫暖回家路·學子返鄉直通車」,實行精準對接、點對點發車、一站式直達,切實解決了學生「最初一公裡」返鄉難題。至今,「溫暖回家路·學子返鄉直通車」已連續開行6年,累計為130餘萬學子提供精細化出行服務,成為公司「暖行」文化的一次生動實踐。
除了做好公交服務,「暖行」服務品牌還延伸至社會公益。在青島的大街小巷活躍著一群「紅馬甲」,他們文明引導、攜老扶幼、陪伴空巢老人……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暖行」志願者。
旅遊旺季,與青島市文明辦等單位聯合開展「文明旅遊我給大家當嚮導」大型周末志願服務活動;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得知血庫血液儲備告急,青島公交隧道巴士44名志願者自告奮勇獻血,共獻血23700毫升……「暖行」志願者作為品牌的傳播者,使「暖行」品牌文化在多個領域綻放光彩。多年來,在「暖行」服務品牌引領下,青島公交隧道巴士先後獲評「文明單位」「工人先鋒號」等市級榮譽稱號40餘個,有全國青年文明號、省市級榮譽線路9條,培育出全國勞動模範4人、省市級勞動模範15人。
如今,「暖行」文化不僅是「溫暖的出行」,更是青島公交隧道巴士服務升級的一個縮影。青島公交隧道巴士將「暖行」不斷外化延伸,建立了「1+3+n暖行星系」,以「暖行」為主體,以運營服務、志願服務、典型陣地為星系,以「溫暖回家路」「6路青年服務線」等服務品牌為星,不斷豐富提升公交服務。
綠色發展 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佔比超八成
人車線站是一個團隊,優秀公交服務離不開任何一方。青島公交隧道巴士在文化服務軟實力提升的同時,積極推廣應用綠色新能源,增強裝備硬實力。
伴隨勞模精神傳承和服務持續升級,作為公交硬實力,公交車輛也在不斷升級換代。從「萬國」車型到本土修造改裝的「躍進號」,再到純電動公交車,高品質車輛在為市民提供更好出行體驗的同時,也有效改善了駕駛員的工作環境,降低了勞動強度。
對此,王豔頗為感慨:「以前開鉸接公交車,車長路窄,每次轉彎都要提前打方向盤,一旦打晚了,公交車根本轉不過去。現在的純電動車不但開起來輕鬆,運行平穩,乘客也覺得舒服。」
目前,青島公交隧道巴士有600輛公交車,其中純電動公交車334輛、天然氣公交車193輛,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佔比達87.8%。青島公交隧道巴士技術信息部部長楊光輝介紹,今年下半年公司還將採購120餘輛新能源公交車。
青島作為海濱城市,如何選好用好新能源公交車?楊光輝告訴記者,首先要從全生命周期看車輛購置、使用、養護等費用總和,不應只局限於車輛的採購成本或使用維護成本。其次,應充分考慮本地氣候、地形特點,選擇符合實際應用的車型。「青島濱海地區空氣溼度大且鹽分較高,對車身的鏽蝕非常厲害,我們在選購車輛時重點考慮車身骨架及內外蒙皮的抗腐蝕性,首選全車電泳車輛。」楊光輝說。
青島地處丘陵地帶,坡道較多,經常要半坡起步。楊光輝告訴記者,考慮到冬季雨雪霜凍天氣車輛下坡時的安全性和穩定性,新購車輛均安裝了EBS系統。為保障車輛安全運營,他們每年雨季對於電池倉等重要部件的檢查也必不可少。
新能源公交車推廣應用,配套設施須跟上。目前,青島公交隧道巴士有5個集中充電站、125個充電終端,可滿足現有車輛充電需求。
在武昌路停車場內,防雨棚上方鋪設的太陽能電池板顯得頗為亮眼。去年年底,青島公交首次引入分布式太陽能發電技術,成為青島市首個公交光伏發電場站。
「在充電樁雨棚上方安裝太陽能發電電池板,充分利用雨棚上方空間,同時藉助太陽能發電,可滿足3到5輛純電動公交車的用電需求。」楊光輝算了一筆帳,綜合青島光照情況,預計每年發電量約10.64萬度,若按工業電價每度1元計算,每年能夠節約電費10.64萬元,經濟與社會效益顯著。
智能管理 提升公交出行安全係數
安全是公交永恆的話題。為保障市民安全舒心出行,青島公交隧道巴士注重對駕駛員的管理和關心,尤其是心理健康,首次將家人叮囑融入安全管理,通過增強對駕駛員的安全心理幹預和主動關愛,提高公交出行安全係數。
走進青島公交隧道巴士調度室,一名駕駛員正在使用「暖行安全叮囑系統」,通過面部識別進入系統,觀看家人、安全管理人員的親情叮囑視頻,隨後點擊進行安全工作程序確認,整個操作過程不超過1分鐘。看著兒子的叮囑視頻,駕駛員臉上不自覺露出笑顏。她說:「聽家人『嘮叨』幾句,是我們發車前必不可少的環節。」
據了解,該系統由青島公交隧道巴士自主研發,針對駕駛員發車前工作流程,採用人臉識別等技術實現智能化管理,並將家人叮囑融入安全管理,增強了對駕駛員的安全心理幹預,獲得了國家計算機軟體著作權證書,填補了我國智能親情安全叮囑領域空白。
「以前發車前,需要填各種紙質臺帳,費時又費力,口頭叮囑時間一長效果不佳。現在一切都可以通過電子系統操作,簡單、易學、操作方便。」青島公交隧道巴士安全總監白鎮昆說。
「暖行安全叮囑系統」投用後,駕駛員發車前先觀看家人的叮囑視頻,同時將天氣、路況、疫情防控、重大活動、職工情緒等信息作為選項之一。如此,每位駕駛員發車前,都會獲取屬於自己的個性化、專業化安全叮囑內容,提高了崗前安全叮囑的針對性,進一步提高公交運行安全係數。
「通過後臺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到叮囑實施情況和每位駕駛員身體、心理狀態,讓我們知道哪位駕駛員需要重點關注,這也為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了更多依據。」白鎮昆說。
目前,「暖行安全叮囑系統」已在青島公交隧道巴士全面推廣,成效顯著,職工安全意識、規範操作能力均有提升,交通違章、安全投訴指標均呈下降趨勢。據統計,今年7月,公司安全違章25起,同比減少48%;安全投訴19起,同比減少47%。
接下來,青島公交隧道巴士還將豐富「暖行安全叮囑系統」的功能,例如:判斷駕駛員是否飲酒、發車前體溫測試,進一步將公交調度系統和安全標準化管理系統融合,有效保障駕駛員交通安全和心理健康。
品牌文化離不開人文關懷,提高職工幸福感是打造「暖行」品牌中必不可少的一環。近年來,青島公交隧道巴士堅持以人為本,不斷改善職工工作生活環境,建立了幫扶救助長效機制;關注職工身心健康,建設了標準化的職工休息室、更衣室、愛心媽媽小屋、EAP職工情緒宣洩室、職工書屋,升級改造職工小家等,提升職工的幸福感和歸屬感,並將這種幸福感帶給乘客,從而打通傳遞結點,形成政府與公交、公交與員工、員工與乘客、乘客與乘客之間的「暖鏈」格局。
(本版圖片由青島公交隧道巴士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