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ber和Ola能成為外賣之王嗎?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2020-12-24 36kr

8毛錢的冰淇淋,1塊多的小零食……

是否有一種誤入拼多多的錯覺?但其實這是印度版滴滴Ola所收購的外賣平臺Foodpanda,在三周前策劃的一場名為Crave Party的大型打折促銷。 

參與優惠的用戶,可以在Foodpanda平臺上搜索到各種超低價格的食品,比如9盧比(約0.84元人民幣)的冰淇淋和19盧比(約1.77元人民幣)的小零食等,簡直可以不假思索地買個痛快。 

用戶反響不出意料地強烈,Foodpanda的下載量激增,訂單數量飆升了十倍。最近兩周,該公司宣布其日訂單數量突破30萬。對這個已在印度深耕多年的外賣服務商來說,這個數字無疑具有裡程碑意義。 

Foodpanda似乎也毫不掩飾其野心,他們已準備好向外賣界的「大佬」Swiggy和Zomato發起挑戰。 

蟄伏多年的追趕者終於爆發。 

Ola網約車業務的主要對手Uber也不甘落後,宣布將旗下外賣平臺Uber Eats的業務範圍大幅擴展。這個成立了僅僅一年半的外賣平臺,開始登陸班加羅爾、博帕爾、特裡奇、蘇拉特、那格浦爾、盧迪亞那、特裡蘇爾、瓦多達拉等新興城市。 

這是Uber Eats印度攻略的題中之義:擴張到儘可能多的城市,尤其是小城市,甚至包括那些尚未開展Uber業務的地方。

毫無疑問,Uber Eats和Foodpanda嗅到了機會,他們堅信,印度外賣行業需要的不止是那兩個龐然大物。

Uber Eats的公司策略也顯示了其在全球市場的雄心。Uber在外賣業務上不斷加大籌碼,使其成為美國增長最快的外賣服務。根據最新報告,其估值已達到100-150億美元。 

上周,媒體報導Uber Eats可能會以20億美元收購倫敦的Deliveroo。後者也是一個外賣平臺,在歐洲、大洋洲(澳大利亞和紐西蘭)以及亞洲(新加坡,阿聯和香港)的200多個城市開展了相關業務。

對Ola和Uber來說,外賣業務至關重要。因為今年這兩家公司的核心業務——網約車訂單的增長都在大幅放緩。雖然各平臺的日訂單絕對量在增加,計程車、嘟嘟車(小型機動三輪車)和共享計程車等所有業務達到350萬單,但平均增長率卻下降了20%。相比之下,2017年的平均增長率為57%,日訂單量為280萬,2016年則增長了90%,日乘車量為190萬。

實際上,在中國這一幕也早已上演。2017年的情人節,就在程維和王興一起吃飯的當天,美團打車在南京上線。作為反擊,滴滴在之後推出了「滴滴外賣」。 

根據Redseer Consulting的估計,2016年印度的在線外賣市場增長了150%,達到3億美元。2017年,又增長了一倍多,達到7億美元,預計到2018年底將達到15億美元。到2021年,這個市場規模將達到25-35億美元。這足以令Uber Eats和Foodpanda血脈賁張騷動難耐。

高不可攀的Swiggy和Zomato

事實上,在印度外賣領域,撼山易,撼Swiggy和Zomato難。 

擋在Ola和Uber前面的兩個對手,不僅贏得了市場份額,還佔領了心智資源。Swiggy做得很好,一直被模仿卻難以超越,後來者Zomato作為默認的替代選項,也逐漸地獲得了應有地位。Ola和Uber要複製網約車市場的成功之路,步履維艱,十分不易。

Swiggy和Zomato的月訂單量分別達到了2000萬和1400萬,兩者合計佔據了超過75%的市場份額,同時他們還激烈爭奪過龐大的餐廳資源。所以對Uber Eats和Foodpanda而言,不成文的共識是,遲到兩年就意味著被遠遠拋下,難以能撼動競爭對手的地位。因此Foodpanda和Uber Eats的高管們表示,在市場上,他們不會照搬Swiggy和Zomato的經驗。 

截至8月份,Uber Eats和Foodpanda(九月開始打折之前)的月訂單數分別為400萬和100萬,差距不啻霄壤。所以他們必須從頭開始,確保無縫體驗。此外,訂單價格也完全不相匹配。業內估計,目前的平均訂單價明顯高於200-250盧比這個區間。 

這意味著,最後一公裡的配送模式才是關鍵。相比Swiggy的70000名快遞員和Zomato的55000名快遞員所組成的強大配送網絡,Foodpanda和Uber Eats顯得毫不起眼,因此他們也在積極尋求支持力量。

在關鍵市場,Foodpanda一直用三倍於Swiggy的價碼來吸引配送代理商,預計兩個月後,將從目前的10000人的規模增加到60000人。Uber Eats的快遞人數超過12000人,並且開出的價碼同樣不菲:該公司在班加羅爾從周五到周日每天工作9小時的快遞員,能拿到3000盧比的報酬,反觀Swiggy則低得多,僅僅為800-1000盧比。

Uber Eats:「農村包圍城市」

以二線市場為核心的戰略並不常見,而且Uber Eats在寬度和深度上加大了籌碼,準備開發儘可能多的城市,並對之進行深度挖掘。比如,馬杜賴、本地治裡、特裡蘇爾、特裡奇和維傑亞瓦達。

Uber Eats希望成為這些市場的先行者。當然這也並非易事。 

首先,這些城市都尚未開展Uber業務。其次,這些城市基本上都是二線城市,用戶習慣與孟買、班加羅爾等大城市大相逕庭。比起在家等外賣,消費者更習慣於直接下館子。對於馬杜賴和維傑亞瓦達的消費者來說,外出用餐實際上是一項活動,這無關於需求、時間或者其他因素。 

「吸引力還是有的,二線城市的人們非常歡迎Uber Eats。對很多城市來說,這是他們的第一款外賣app。正因為他們暫時不習慣這些東西,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有吸引力之處。」Uber Eats印度和南亞的負責人Bhavik Rathod說。 

在某種程度上,Uber Eats試圖打破這些市場中的消費者習慣,讓人們通過app購買食品。根據Uber Eats官方的說法,當印多爾的周訂單量觸及10萬時,它成為當時全球增長最快的城市。 

這也可以讓小型實體店的商業衝擊力最大化,比如印多爾和勒克瑙著名的chatt wala(一種特色小吃攤)也在Uber Eats上線,那些原本對消費者缺乏吸引力的餐館,也開拓了招徠顧客的新渠道。而對於城市中的大型餐廳來說,平臺不僅能幫其獲得客戶,也可以幫他們減少物流成本。

Foodpanda:站在Ola的肩膀上

Foodpanda的品牌價值遠遜於Uber Eats,在印度和全世界都是如此。這就不難解釋,其訂單量長期徘徊在在28000-30000之間。即便該公司去年十二月被Ola收購後,這項指標也沒有太大起色。 

鑑於Foodpanda的品牌效應太弱,那就只好押寶在Ola上。

「我們擁有1.5億Ola客戶,與Ola平臺的整合將幫助Foodpanda有效利用這些資產。我們對印度客戶的深刻理解、大規模分銷、以及物流和技術實力都會形成對Foodpanda的強大助力。」Ola的聯合創始人兼執行長Bhavish Aggarwal表示。 

Foodpanda的日訂單量剛剛達到30萬。Foodpanda還選擇了低成本的「每餐100盧比」策略,雖然利潤偏薄,甚至沒有,但在數量上的潛力卻非常大。而數量正是目前最重要的指標。Foodpanda希望為大眾市場量身定製,並優化物流運營的模型。 

該公司員工表示,Foodpanda正在根據地理位置和價格來評估批量食品訂單的模型,從而計算成本效率。Ola平臺的整合,將為其提供更多本地化數據,實現更優的批量組合。

「Foodpanda加入Ola家族的九個月以來,協同效應使產品變得更好。由於覆蓋面擴大,基於客戶洞察力的產品增加,領導力的增強以及平臺技術和物流實力的提高,訂單量增長很快。」Foodpanda發言人說。 

「印度經歷了價格戰,人們變得更加理性。所以,我不認為這一次市場空間的爭奪會很容易。儘管市場對價格敏感,但短期降價不會帶來長期的收益。贏得這一目標的唯一途徑,是創造類似於中國企業所採取的的低成本食品供應策略。但這又會演變成一個運營密集的供需方案,而新的參與者不太可能採取這種密集的運營和研發模式。」風險投資公司India Quotient的普通合伙人Anand Lunia說。

這兩種策略的實行,以及行為模式的重複構建,都需要Uber Eats和Foodpanda付出較多的時間和資金。對Uber Eats來說,或許尚屬可行,但Foodpanda的母公Ola可能不會長期持續投入。投資者和業內人士認為,雖然印度和全球的食品供應市場並非「贏者通吃」,但那些先行者確實在市場上獲得了巨大的優勢。 

「三年前,Swiggy和後來的Zomato都試圖創造出一個市場,並在其中創造出自己的空間。而Foodpanda和Uber Eats現在要做的是,在已經建立和快速增長的市場中創造自己的空間。而這至少需要5-7億美元才能鞏固其位置。這些錢在哪裡?」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頂級外賣公司的投資者問道。

用戶體驗是王道

雖然這兩家網約車公司進入外賣領域偏晚,但它們仍然保有顯著優勢:它們已經在很多城市開展了業務。不同之處是,他們尚未習慣在新的業務領域扮演追趕者的角色,此時身份轉換就至關重要。 

Uber Eats的業務已擴展到29座城市,在過去的短短10個月,就增加了12座城市。現在其超過50%的用戶,其實都來自Uber app。秘訣就在app乘車界面的下方,距離最近的餐廳和優惠活動都會在那裡顯示。 

Ola也開始將Foodpanda整合到其打車產品中,用戶打開app時,就會彈出一個促銷標籤。「Ola作為最活躍的消費者平臺,提供了足夠的機會讓我們了解用戶,現在我們正在尋找一種方法來接觸他們,用戶是我們的財富。」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Ola高管說。「我們覺得把外賣整合進來更容易,現在我們已經邁出了第一步。」

投資回報與網約車業務可以在相同的平臺上實現,這就是他們所預期的利益最大化,也是與Swiggy和Zomato一戰的法寶。 

在Foodpanda尚未制定其餐廳策略的時候,Swiggy和Zomato已經把中高檔餐廳鎖定為公司的業務基礎。這促使Foodpanda實施一項和雲廚房有關的戰略,並可能將其作為擴大供應的基礎。它收購了已經關閉的雲廚房Holachef,並充分開發其功能,這讓Foodpanda的策略走進了業界的視線。 

Foodpanda聲稱,目前其平臺上有超過20000家餐廳,並計劃在下周將外賣業務從目前的的7個城市擴展到10個左右。 

Uber Eats則一直專注於改善app的用戶體驗。「我們專注於改善用戶體驗。公司業務在未來12個月內將會成倍增長。但更加重要的是,當規模擴大時,用戶體驗依然能夠保持良好。」Rathod補充說。 

例如,Uber已經重新設計了為合作司機提供的應用程式,從而可以從世界各地的司機合作夥伴那裡獲得反饋,根據他們的偏好建構每一項功能。 

Uber Eats也同樣如此。「現在我們不會對平臺上的餐館進行排名。我們可以追蹤用戶手指滑動的次數,而我們不希望讓這個次數增加。所以,我們不會把用戶可能不喜歡的餐館推到最頂端。用戶需要做的非常簡單:點擊,點擊,然後中意的餐廳豁然出現。」Rathod解釋道。

作者: 杜展羽

本文原創首發於志象網微信公眾號(ID:passagegroup)。

志象網,見證中國科技企業全球化之路。更多科技財經類新聞,請關注志象網公眾號。

相關焦點

  • 36氪獨家|高瓴是怎樣煉成的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相比提供具體業務的支持,作為一家投資機構,高瓴能向企業家輸出的認知肯定是更重要的」,一位消費領域投資人對36氪分析,高瓴向企業派駐大批人馬,就是來完成、或者說幫助企業完成把認知變成打法的轉化。在他看來,企業家有天然短視的一面,因為他們「要麼限於行業的局限戰爭裡疲於應對,要麼傾向於抱著打江山易守江山難的心懷」,更在意一時之利和穩健發展,而投資人是「見過森林」的。
  • 財富自由之夢的真實版本 | 深氪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在公司的快速成長中,變化是隨時隨地的——公司的業務重心可能變化,團隊規模和人才結構會變化,一個員工的貢獻多寡可能變化——對如何用期權激勵人也會變化。到員工離職之時,往往是此前埋下矛盾的爆發期。 劉繼漢在加入美團兩年多後決定離職,離職前他給王興打過一次簡短的電話。
  • 微信私域流量驚魂 | 深氪lite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文 | 張信宇 方婷 編輯 | 楊軒 知道什麼叫「私域流量」嗎? 一面,這堪稱最近半年最熱的行業黑話,不僅是吳曉波們掛在嘴上,也是此刻淘寶、抖音、快手這些平臺試圖吸引品牌和商家來做生意的關鍵策略:粉絲是你自己的,平臺不來橫切一刀。
  • 360沒有內容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刺蝟公社」(ID:ciweigongshe),36氪經授權發布。 作者 | 園長 編輯 | 楊晶 玩low的,360不是第一次了。但內容,仍然有可能是360在安全行業之後的一個機會。
  • 42歲,王興的兄弟退休了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投資界」(ID:pedaily2012),作者:周佳麗,36氪經授權發布。 又一位網際網路大佬隱退江湖。 投資界(ID:pedaily2012)獲悉,12月18日,在完成美團這一年諸多業務的使命後,美團聯合創始人、執行董事、高級副總裁王慧文終於迎來在美團的最後一天,正式功成身退。
  • 韓國獨角獸盤點(上)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VentureSquare」(ID:venturesquare),作者:林祖權,36氪經授權發布。 2019 年對韓國來說是一個獨角獸大爆發的年度。整個 2019 年,韓國新增了 5 家估值超過 10 億美金的企業。截至 2019 年 12 月 10 日,韓國獨角獸總數達到 11 家。
  • 遊戲之王:騰訊帝國的半條命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朱思碼記」(ID:zhusimaji88),作者 狐狸安,36氪經授權發布。 是「開始」的結束,還是「結束」的開始? 中國遊戲行業的「半條命」,送了。在強者如林的對手面前,他們是依靠怎樣戰略和戰術手段擊敗了如此之多的對手? 復盤今天,從端遊到手遊的歷史轉折過程中,騰訊遊戲經歷了什麼?飽受批評和質疑的騰訊投資在遊戲領域中起到了怎樣的作用?在成為的新的統治者後,他們又是採取怎樣的非常手段來保持其市場優勢的? 展望明天,導致股災爆發的兩款作品背後的經過是怎樣的?遊戲之王未來的隱患和對手分別來自何方?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36氪四川」(ID:SC36kr),作者:孟歡醬&張孜,36氪經授權發布。 4月9日,「奶茶邁入30元時代」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讓人們再次把目光放在了這個近幾年爆火的賽道上。
  • 疫情,正在倒逼中國餐飲業進化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財經無忌」(ID:caijwj),作者小象冒冒,36氪經授權發布。 在風暴之中受挫的中國餐飲業,或許迎來了它最好的成熟機會——劇烈的震蕩,正在倒逼從業者改變擴張思維和盈利模式,並重新梳理和消費者的關係。
  • 《鬼滅之刃》是這樣成為爆款的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日經中文網」(ID:rijingzhongwenwang),作者:日經中文網,36氪經授權發布。 日本人氣動漫《鬼滅之刃》(以下簡稱:《鬼滅》)的勢頭無法阻擋。自10月16日新電影上映以來,僅僅一個月的時間票房收入就已經突破200億日元(約合人民幣12.6億元)。
  • ACG行業事件Top100,重新發現2019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靠譜二次元」(ID:kpACGN),作者靠譜ACG編輯部,36氪經授權發布。 2019年真是不平凡的一年。4天展期,超36萬人共同參與了這場聚焦「遊戲行業」的盛會。在展會相關活動上,中宣部出版局局長郭義強表達了對新時期遊戲產業的希望:鼓勵優秀、遏制平庸、淘汰低劣,推動轉型升級,讓精品生產成為全行業的共同追求。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格隆匯新股」(ID:ipopress),作者:長考,36氪經授權發布。 沒有什麼事是一杯奶茶解決不了。如果不行,那就兩杯。 現在走在街上,曾經風靡街頭的可樂和氣泡水已經銷聲匿跡。但你一定會看到有人手中捧著奶茶。不開心的時候喝杯奶茶,開心的時候喝奶茶;心情好喝奶茶,心情不好更要喝奶茶。奶茶已經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消費。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紅餐網」(ID:hongcan18),作者:周洪楚,36氪經授權發布。 打敗了黑糖茶、奶蓋茶、豆乳茶等網紅單品,檸檬茶這幾年來正在加速崛起。特別是在珠三角,有城市甚至開出了數千家檸檬茶門店。一杯小小的檸檬茶為何有如此大的魅力?接下來,檸檬茶會如何發展?
  • 不敢漲價的優衣庫,和它的高端野心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第一財經商業數據中心,作者:賀哲馨,36氪經授權發布。 「優衣庫和Jil Sander的聯名,有那麼好嗎......?」 豆瓣優衣庫小組關於+J系列的討論中,版型、偏大等成為常見話題。此外,由於成本必須犧牲的材質和剪裁,也讓很多消費者產生「不如加一點錢買XX」的想法。雖然聯名款已經比本牌便宜不少,但性價比低還是成為槽點之一。
  • 九宮格,騰訊的九宮格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如果不是劉熾平的那番談話,閆敏早就離開了騰訊。 2015年的某天,劉熾平親自找到了閆敏,希望他能到FiT部門負責理財業務。 計劃趕不上變化,就這樣,閆敏成為FiT理財業務的第一位負責人,而這個理財業務還有了一個名字:理財通。 這是騰訊九宮格內出現的第一個金融業務。 九宮格是張小龍對騰訊商業化的妥協,逐漸衍生成為騰訊投資的重要抓手。時至今日,隨著騰訊領投貝殼的8億資金到帳,俗稱的微信「九宮格」(錢包入口的整個界面)已然被全部佔滿。
  • 盲盒的本質不是割韭菜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氪經授權發布。 消費者為手辦付費,邏輯是清晰而直接的,因為通過動漫與影視作品對人物有了足夠的了解和喜愛,因此有強烈的付費意願;而很多投資人質疑潮流玩具的點就在於,消費者憑什麼為一個沒有任何背景故事鋪墊的IP氪這麼多的金呢? 3為什麼無背景故事的潮玩IP能這麼火?
  • 韓國免稅店,在劫難逃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商業地產頭條」(ID:Dtoutiao),作者陳安琪,36氪經授權發布。 韓國免稅業,這隻全球經濟「金絲雀」,全線潰敗中掙扎著。 國際客流,遭疫情截斷。韓聯社數據,截至3月5日共有96個國家地區對韓採取入境管制措施,整個3月,赴韓遊客數較去年同期暴跌94.6%。
  • 興風作浪的雪糕們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娛樂硬糖」(ID:yuleyingtang),36氪經授權發布。 作者 | 毛麗娜 編輯 | 李春暉 氣溫一下飈到三十幾,某便利店趕緊給硬糖君推薦了「第二根半價」的雪糕。而一年一度的雪糕大戰,其實早已開跑。 椰子黑?東北大板?鹹蛋黃?那已是過氣網紅。
  • 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時趣研究院」(ID:SocialTouch2020),作者:keddy,36氪經授權發布。 最近「姐姐」的乘風破浪大火,在這檔節目衝浪下,網友們紛紛大呼期待披荊斬棘的大叔們。 一個「著名」的消費投資&市場價值排序:少女>兒童>少婦>老人>狗>男人(鮮肉>中年大叔)。
  • 優酷的失落與爬坡_詳細解讀_最新資訊_熱點事件_36氪
    36氪經授權轉載。 閱讀要點: 1、自樊路遠入主優酷以來,內部啟動多項改革力求讓優酷煥然一新,比如要求優酷員工一定在早上九點半前打卡上班。 2、樊路遠從阿里媽媽拉來了一支200人規模的商業化團隊。他為了這支團隊,找了幾次逍遙子(阿里巴巴集團CEO張勇)。他甚至急迫到,方案還沒確定,就拉著他們到優酷開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