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集|09 初中生生理變化對心理活動產生的衝擊;影響青少年「自我...

2021-01-09 詠卿先生

初中生生理變化對心理活動產生的衝擊

初中生生理變化對心理活動的衝擊有:由於身體外形的變化,使他們產生了成人感,因此,在心理上他們也希望能儘快進入成人世界,希望儘快擺脫童年時的一切扮演新的社會角色,獲得新的社會評價,重新體會人生的意義。就在這種新的追求中他們感到種種困惑。

其次,由於性的成熟,青少年對異性產生了好奇和興趣,萌發了與性相聯繫的一些新的情緒體驗,滋生了對性的渴望,但又不能公開表現這種願望和情緒,所以,體會到一種強烈的衝擊和壓抑。

元認知監控

元認知監控是指主體在進行認知活動的過程中,將自己正在進行的認知活動作為意識對象,不斷地對其進行積極而自覺的監視、控制和調節的過程。

影響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因素

青少年期個體的認知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他們能用更加抽象、複雜和獨特的方式來認識自己。

影響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因素很多,其主要因素有四個方面:生理因素;認識水平;成功及失敗經驗的積累;父母的自我概念傾向對青少年自我概念的影響。

整合水平

盧文格把自我發展過程劃分為8種,而成年期自我發展主要經歷4個階段,依次為:遵奉者水平、公正水平、自主水平、整合水平。整合水平是自我發展的最高階段,只有極少數人能達到這一水平。

認知實用成分

巴爾特斯智力的雙重過程模型認為智力主要由兩種成分構成,即認知機械成分和認知實用成分。其中認知實用成分可看成晶體智力概念的引申,反映的是文化的作用,為個體在後天環境中積累的知識、信息或經驗。由於受文化知識水平所決定,認知實用成分的畢生發展將隨著知識經驗的愈益豐富而不斷增長。

親密關係

當友誼和愛情等親密關係建立起來之後,人們總是期待這種關係能夠持久維持。但實際上,維持這種關係需要雙方付出很多的努力。

為了使親密關係讓雙方滿意,需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入手:

(1)平等。平等是親密關係維持的重要條件之一,按照公平理論,在任何形式的人際關係中,人們的付出應該與其收益成正比例。

(2)歸因。決定人們對親密關係是否滿意的另一個因素是人們對事件的解釋方式。

(3)溝通。除了由不平等誘發的緊張和消極的歸因傾向,夫妻或其他形式的親密關係出現問題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缺乏溝通。

(4)嫉妒。Hupka認為嫉妒是指當個體自我概念有關的重要關係受到真實的或想像的威脅時,個體會產生的一種消極的情緒反應。

相似性

相似性是指人們傾向於喜歡那些與自己具有相同態度和價值觀的人,並與之表現相互吸引。

自我表露

自我表露又稱自我展露,是指個體把有關自己個人的信息告訴他人,與他人共享自己內心的感受與信息。

適當的自我表露可以增加他人對你的喜歡,自我表露也必須注意分寸,過分的表露會讓人不舒服。

利他行為

在有些情況下,受助者並不感謝助人者,有時候反而以怨報德,利他者也懷疑自己的助人行為是否適當,局外人也沒有讚賞利他者的表示,即利他行為會產生消極後果,在兩種情況下利他行為會產生消極後果:

(1)當利他行為對利他者有利時;

(2)當利他行為對受助者有傷害時。

利他行為的主要特徵

利他行為是一種不期待回報的行為。

變態心理學

變態心理學,又叫異常心理學,是將心理科學應用於對心理障礙,包括對其產生的原因及如何治療進行研究的一個心理學分支學科。

心理不健康的分類

個體的心理狀態可以分為心理正常和心理不正常兩類,神經症屬於心理不正常的範疇,心理正常又分為兩種狀態:心理健康和心理不健康。心理不健康有三種情況:一般心理問題、嚴重心理問題和可疑神經症。

變態心理學的研究對象

變態心理學是研究異常心理和行為及其規律的一門分支學科。心身疾病又稱為心理生理障礙,狹義上的心身疾病是指一組軀體疾病,其發病、發展、轉歸和防治都與心理因素密切相關;心理障礙,是指心理過程和機能受阻,這種障礙既可能是功能性的,也可能包括器質性的改變;心理疾病,是從醫學的角度理解心理異常,即把疾病的概念套用來反映人的心理異常。

強迫觀念

強迫觀念是OCD的核心症狀,是指反覆進入患者意識領域的思想、表象或意向。這些思想、表象或意向對患者來說,是沒有現實意義的,不需要的或多餘的;患者意識到這些都是他自己的心理活動,積極擺脫,但又無能為力,因而感到十分苦惱和焦慮。

PTSD的症狀學標準

PTSD的診斷標準有:

(1)由嚴重的威脅性或災難性的應激事件引起;

(2)精神障礙發生於創傷後3至6個月內;

(3)臨床以反覆重現創傷性體驗、持續性迴避和警覺性增高為主要症狀,並有焦慮、抑鬱、對創傷性經歷的選擇性遺忘等。

似動知覺

時針的運動很慢,所以人們只能看到相對靜止(時針),實際上時針還是運動了。似動是指在一定時間和空間條件下,人們在靜止的物體間看到了運動,或者在沒有連續位移的地方,看到了連續的運動。主要形式有動景運動(Phi運動)、自主運動、誘發運動、運動後效。從似動的定義可知,時針的運動不屬於似動。

知覺恆常性

當知覺的客觀條件在一定範圍內改變時,我們的知覺印象在相當程度上卻保持著它的穩定性,這就是知覺恆常性。

似動現象

似動是指在一定的時間和空間條件下,人們在靜止的物體間看到了運動,或者在沒有連續位移的地方,看到了連續的運動。似動的主要形式有動景運動、誘發運動、自主運動和運動後效。

電影畫面和動感的霓虹燈廣告本身並沒有真實的連續位移,而被知覺為連續位移,屬於似動。具體地說,它們屬於動景運動。當兩個刺激物按一定空間間隔和時間間隔相繼呈現時,我們會看到從一個刺激物向另一個刺激物的連續運動,這是動景運動。火車的行駛和時針的轉動都是真實的運動。

遺忘症患者

遺忘症患者表現為自由回憶、線索回憶、再認等方面的明顯缺陷,但是,他們在殘詞補全的測驗中,完成的狀況卻接近於正常人。

工作記憶

工作記憶又稱活動記憶、操作記憶,是人在進行某項工作或活動時連續流動的記憶。它是由若干個短時記憶,按時間順序組合而成的一個連續加工系統。巴德利和希奇認為,工作記憶包括中央執行系統、視覺—空間初步加工暫存器和語音環路三個成分。

幼兒期兒童口頭表達能力的發展

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是幼兒言語發展的集中表現。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的發展有兩個主要發展趨勢:(1)從對話語向獨白語發展;(2)從情境語向連貫語發展。幼兒期是兒童口頭言語發展的關鍵期,獨白語與連貫語的發展是口語表達能力發展的重要標誌。

無意識記

幼兒初期的兒童無意識記佔優勢,凡是兒童感興趣的,印象鮮明,強烈的事物就容易記住,讓記憶服從於一定目的還有困難;在教育影響下,幼兒晚期的兒童有意識記和追憶的能力才逐步發展起來。

迴避型依戀

迴避型依戀是嬰兒依戀存在的一種類型,這類嬰兒對母親在不在場都無所謂。母親離開時,他們並不表示反抗,很少有緊張、不安的表現;當母親回來時,也往往不予理會,表示忽略而不是高興,自己玩自己的。有時也會歡迎母親的回來,但時間非常短暫。因此,實際上這類嬰兒對母親並未形成特別親密的情感聯結。

小學生自我評價的發展

從順從他人的評價到有獨立的見解;從比較籠統的評價到能夠對多方面的優缺點進行評價;從評價外部特徵到具有評價內心品質的初步傾向;在整個小學階段,兒童自我評價總的發展趨勢是從評價的具體性向抽象性,從外顯行為向內部世界過渡;(小學生自我評價的穩定性逐漸提高。

二年級小學兒童

二年級的小學兒童已能明確意識到自己是班集體的一員,能逐步把集體的要求轉變為自己的要求,把班集體的榮譽轉變為自己的榮譽,服從集體的要求,完成集體所交給的任務。

阻抗

精神分析認為,離奇的症狀和扭曲的行為其實都是潛意識衝突的表現。要想解除症狀,精神分析師就必須捕捉到這些衝突。但是在深入潛意識的過程中,越接近癥結,病人就越想逃離。這種逃離的力量就是阻抗,是任何精神分析治療中都會出現的必然現象。阻抗的表現包括:遲到、遺忘、沉默、攻擊治療師、不付報酬。

人格結構

榮格(Jung)從整體上把握個體發展的歷程,將人格分為意識、個體潛意識和集體潛意識。

人格發展的動力

性本能是人格動力的觀點來自弗洛伊德;自卑感是人格動力的觀點來自阿德勒;榮格認為人格結構本身就是一個動力系統,其動力源泉則是心理能量;社會文化和規範是自我心理學派或者社會文化學派認為的人格發展的動力。

性別角色偏愛

性別角色偏愛指對與性別角色相聯繫的活動和態度的個人偏愛。兒童雖然常常偏愛與自己性別相同成員的活動和角色,但並不總是如此。

客體關係理論的代表人物

從經典精神分析理論到客體關係理論的重要轉變是將理論重心從以生理驅力為取向轉向以人際關係為取向。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國精神醫學家克雷恩、馬勒、英國精神病學家克哈特等。

他們認為一個人與他人的交往方式是在早期童年的人際交互作用中建立的,而這種交往方式將反覆出現在其一生的社交互動中,成為一種穩定的人際交往模式。

相關焦點

  • 初中生心理//建議青春期孩子的父母採用權威型的教養方式
    編者按:「初中生」是希望和活力的代言,生龍活虎的青春歲月,如何能「只爭朝夕,不負韶華」,活出初中生的精彩,我們請十位昆明中學富有專業素養的心理健康老師,來給學生、家長、老師和大夥分享他們的真知灼見,願我們每個人都能從中汲取收穫和營養。
  • 【心理健康】青少年心理健康問題有哪些?這些方面要注意!
    據專家估計我國目前初中生心理不健康的約為15%,高中生約為19%。在心理諮詢中,青少年期常見的心理問題大致表現如下幾個方面:1、抑鬱青少年心理問題中最常見也嚴重的要數青少年抑鬱症,因為由其導致的自殺可給家庭帶來不可估量的傷害和損失。
  • 會同縣林城一完小開展「男生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活動
    會同縣林城一完小開展男生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活動11月25日下午,會同縣林城一完小「男生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教育講座活動」在該校多媒體會議室順利進行,全校高年級男生近400人參加講座活動。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孩子步入青春期的時間也越來越早,我們發現小學高年級即將步入青春期的男生非常需要生理和性教育方面的正面指導與幫助。為進一步提高一完小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培養青少年健康的和良好的性道德責任意識,促進青少年身心全面發展,該校分別對高年級男、女生開展青春期健康教育工作活動。
  • 《青少年心理深呼吸叢書》拯救青少年的八大心理困惑
    劇情便是圍繞著四個青少年的高中生活及各自的家庭而展開。這部劇呈現了青少年成長過程遇到的種種心理困擾,以及他們在不斷經歷後自我意識的覺醒,最終收穫、成長,開始新的期許和未知旅程!青少年時期是人生成長的關鍵時期,出現一系列的心理困擾是在所難免的,這些心理困擾和心理問題多為情景性和一時性的,是其成長過程中由於知識、經驗、能力、精力不足和外部環境壓力太大所致。這些心理困擾可以通過輔導和自學有關知識得以解決,而且學習自我解決心理困擾,也是青少年成長的一個重要方面。
  • 抑鬱症、焦慮症、恐懼症、強迫症等心理疾病特徵、產生根源和自我...
    患者對某些特定的對象產生強烈和不必要的恐懼,伴有迴避行為。恐懼的對象可能是單一的或多種的,如動物、廣場、閉室、登高或社交活動等。恐懼發作時往往伴有顯著的植物神經症狀。當事人極力迴避所害怕的處境,恐懼反應與引起恐懼的對象極不相稱,他本人也知道害怕是過分的、不應該的或不合理的,卻難以控制而反覆出現。強迫症即強迫性神經症,是一種神經官能症,焦慮症的一種。
  • 自我意識對個人形象有哪些影響?
    首先談生理自我,生理自我指包括對自身身體的認定和自我生理特徵(具體內容包括對自我性別,體型以及外貌的認定等)的認定。生理自我的認定構成了個體著裝行為中對自身生理條件的基本認識,塑造了個體服裝自我的內涵,為自愛感情的產生奠定基礎。
  • 不論男女,經常「用手」解決生理需求,身體有什麼變化?快來了解
    導語:進入青春期之後,少年少女不再像從從前那樣將大部分的注意力都放在玩鬧身上,相反它門會更加關注自己身體的變化,尤其是生殖器官的變化。而這種變化也會讓處於青春期的男女對性生活產生懵懂的嚮往,他們變得渴望和異性接觸。
  • 青少年存在哪些心理健康問題
    開欄的話     日前,由中央文明辦、教育部和中國心理學會聯合主辦的「身心健康快樂成長——心理專家講壇」系列講座活動在京啟動。此次活動將根據不同年齡段學生心理的特點,圍繞當前青少年心理教育現狀、存在的主要問題及應對方法,由心理教育方面的名家、名師在全國部分省市展開講座,並有現場及網上諮詢。     此次活動旨在普及心理健康知識,解答心理教育問題,引導和幫助青少年提高心理素質,促進青少年健康成長。
  • 雪泥鴻爪:以「青少年負向心理」研究為例
    該研究將臉書(Facebook)數字痕跡與情緒自我報告數據相結合,討論了如何使用社交平臺痕跡檢測青少年抑鬱、社會排斥和欺凌受害,為我們揭示了以往很難深入討論的青少年心理問題的內在機理。研究背景對青少年來說,網際網路在線社交平臺不僅可以建立和維持友誼,還可作為展示自我、發洩沮喪和表達情感的空間。
  • 受紐西蘭槍擊事件影響 日本取消初中生交流活動
    中新網3月20日電 據日媒報導,15日在紐西蘭克賴斯特徹奇市發生的槍擊事件不僅給當地人造成了巨大的衝擊,也給日本帶來意想不到的影響。巖手縣釜石市已決定取消本年度派遣初中生前往當地進行交流的活動。報導稱,釜石市原計劃於3月16日起派遣6名初中生到克賴斯特徹奇市寄宿家庭進行交流,為期10天。但由於出發前當地發生了槍擊事件,該計劃不得不被中止。釜石市計劃考慮明年再次派遣此次未能成行的6名學生前往克市。
  • 蓮荷中心學校開展青春期女生生理健康知識講座
    紅網嘉禾分站(通訊員 雷安麗)為讓學生正確認識青春期的一系列變化,客觀地看待自己的生理變化,加強自身防範意識,幫助她們樹立健康向上的良好心態,健康成長。12月15日下午,蓮荷中心學校邀請心理輔導老師歐春梅到校會議室開展「女生青春期生理教育健康」主題講座。
  • 題集|07 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動機衝突的主要類型;沙赫特—辛格...
    創造能力具有三個基本特徵:一是獨特性,即對客觀事物具有不同尋常的獨特見解,不循常規和標新立異;二是變通性,即能隨機應變,不容易受心理定勢的約束與幹擾,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構思新奇;三是流暢性,即心智活動暢通無阻,能夠在較短時間裡產生大量想法,表達出較多的觀念和提出多種答案。
  • 女性們各年齡階段的心理及生理需求有哪些,男性們了解多少呢?
    人活著共有五個需求層次需要逐一滿足,它們分別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精神愛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自我實現的需求。低層次的需求往往是最基本也最普遍的。在人與人的交際關係中,這五個需求層次往往相互影響,要想一段關係往好的方面發展,兩個人都滿互相滿足對方的這五個需求層次。
  • 無論男女,經常「用手」解決生理需求,身體有啥變化?不妨一看
    它們有一系列的生理變化。這些變化會使青春期的男女開始對性產生一種無知的渴望。他們渴望與異性交往。這是正常的生理和心理狀態。過度抑鬱不利於身心健康的發展。特別是在信息公開的時代,我們的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許多人用手來解決他們的生理需要。最近,一個男孩受傷了因為用手這種方法來解決他的生理需要。人們不禁認為,他們的手不能解決他們的生理需要。
  • 525 · 心扉小屋心理工作室營業啦!
    對於中小學生來說,心理健康的標準是什麼呢?青少年標準兒童標準心理異常該怎麼識別呢?目前學生及家長對心理健康的界定存在誤解,不到藥物治療的程度就不承認自己存在心理異常。目前最常用的區分標準主要有如下幾種:自我評價標準如果自己認為有心理問題,這個人的心理當然不會完全正常,但一般不可能存在大問題,這種自我評價在精神科叫自知力。
  • 「約會青春·雲飛揚」西城青少年健康營地免費招募啦!
    學員身體健康,能夠全程參與,將個人簡介等信息發到會務組郵箱xcfyszbj@126.com2、活動時間:2020年8月21—22日3、活動主線:本次夏令營為線上直播雲形式,以青少年生理健康為主題 ,通過關係破冰、團隊融合、遊戲協調、氣氛建造、故事發展、導師引導,主題講座等形式讓同學們更加深度的認識自我,建造自我,並做好的自我思考和自我探索。
  • 李滄區:「星星點燈」心理服務照亮孩子成長之路
    而今天,以「星星點燈」為主題的系列心理服務活動卻溫暖了上流佳苑社區許多青少年兒童的心,「照亮」了他們的成長之路。據了解,今年3月份,由李滄區民政局與專業社會組織合作開展的「心悅家安,共建和諧」心裡服務項目在上流佳苑社區正式落地。
  • 青少年遊戲成癮也是病 家長身教勝於言行
    7月23日,在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第六醫院院長陸林指出,造成我國青少年遊戲成癮的原因主要是「電子遊戲可及性比較高,就是說孩子很容易接觸到;另外,一些青少年花在課外活動、體育活動、人際交往方面的時間在減少;此外,家長、老師和孩子的溝通交流方式不夠完善,也會讓孩子想去遊戲中尋求自我」。
  • 2020陝西楊凌示範區青少年活動中心兼職心理輔導教師招聘公告
    楊凌示範區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是國家彩票公益金扶持建設的青少年學生校外活動場所,隸屬於示範區教育局,是我區公辦的綜合性、公益性的校外教育培訓機構。中心以德育為首、公益活動為主,利用假期開展各種特長培訓活動。按照示範區文明城市創建工作要求,計劃在楊凌示範區青少年校外活動中心成立校外未成年人心理健康輔導站,擬公開招聘臨時兼職心理輔導教師。
  • 懷寧縣石牌鎮中心學校聯合縣青少年活動中心開展兒童心理健康講座
    為提高「留守兒童」的心理素質,消除「留守兒童」遠離父母造成的孤獨、失落、焦慮等心理障礙和自卑、自我封閉、自暴自棄等性格缺陷,幫助「留守兒童」健康快樂成長。12月21日,懷寧縣石牌鎮中心學校聯合縣青少年活動中心開展兒童親情心理健康講座活動。  在講座現場,來自縣青少年活動中心的心理健康輔導教師李序林,通過交流、互動、遊戲等形式,與留守兒童共同探討留守過程中的生活閱歷和心路歷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