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屆「米其林必比登挑戰賽」以「推動以促進經濟增長與優化城市生活質量為核心的交通創新」為主題,將於11月11日至14日在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隆重舉辦。
在為期四天的盛會中,預計將匯集3000餘位中外專業人士,包括來自全球主要行業的約150家私營企業及業內高層管理者(主要來自中國、歐洲、美國和日本)、供應商、能源供應商和信息技術/信息系統專業人士、約100家公共機構(政府、非政府組織、研究機構等),以及來自40個國家的400多位記者,共同討論可持續交通運輸所面臨的挑戰及其解決方案。
一、什麼是米其林必比登挑戰賽?
我叫:「Bibendum!」
必比登是米其林輪胎人的名字。這個單詞是拉丁語,來源於詩人賀瑞斯的著名詩句「Nunc est Bibendum!」。意思是「現在讓我們來舉杯慶賀吧」。 用米其林輪胎人做標識的第一張海報,上面有這行字作為標題,畫著輪胎人舉著一個香檳酒瓶,裡面裝著釘子、玻璃碎片和其他道路障礙物。必比登這個名字很快不脛而走,被賦予了「米其林輪胎橫掃所有的道路障礙「的含義。
該挑戰賽由米其林集團於1998年創辦,故取名「米其林必比登挑戰賽」,匯聚了汽車製造商、技術合作夥伴、能源供應商和研究機構等眾多行業夥伴的共同努力,旨在幫助政府及公司的決策者以及輿論領導者深入了解汽車領域各類最新的先進技術,從而推動實現更加節能、環保、安全、自由的道路交通運輸。
第十屆米其林必比登挑戰賽在巴西拉開帷幕
Volvo汽車在2006米其林必比登挑戰賽中囊括16項冠軍
經過多年努力,「米其林必比登挑戰賽」不再是一個單純的賽事,它正逐漸發展為可持續交通運輸領域的全球盛會,一個成熟的「思想與行動智庫」,旨在尋求集體創新的解決方案,以造福個人、企業及社會。
米其林必比登挑戰賽主席歐立偉先生
米其林集團戰略規劃及可持續發展高級副總裁、米其林必比登挑戰賽主席歐立偉(Patrick Oliva)先生表示:「城市的快速擴張帶來了環境惡化、能源消耗持續增加、氣候變化等嚴峻問題,與此同時公眾對社會及環境質量的要求卻在日益提高,米其林認為,移動性是解決上述問題與挑戰的核心所在。因此,米其林創立了『必比登挑戰賽』,致力於發展人與物的可持續交通運輸,以推動交通向能夠應對人類的全球擴張和不斷變化的需求方向轉變。」
二、米其林必比登挑戰賽特點
1、增進合作
必比登挑戰賽將所有交通行業的從業者聚集在一個客觀的論壇,討論環保交通方面的技術發展和進步。
2、客觀的平臺
必比登挑戰賽並不評判某種技術、能源或者生產商等的表現。這是一個完全客觀的論壇,向所有的能源、驅動系統和行業夥伴開放。米其林保持中立,不對任何單一的技術作出評論。挑戰賽的目標是高效經濟且對環境影響最小的交通運輸。達到此目標的解決方案有很多種。
3、沒有單一獲勝者的比賽
競賽是必比登挑戰賽的核心,但是整個比賽沒有單一的汽車或技術獲勝者。參賽者並不是和其他參賽者進行比賽,而是根據預先設定的標準獲得字母等級「A」, 「B」, 「C」, 或者 「D」。一般來講,「C」代表著每一個參賽車輛的性能。必比登挑戰賽會為超過這一基準的達到「A」級的車輛頒獎。最終的獲勝者一定要注重環保,它能從汙染物質排放的減少,更安靜的駕駛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這三方面獲益。
三、第十二屆「米其林必比登挑戰賽」的主題
本屆「米其林必比登挑戰賽」在成都國際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隆重舉辦
即將到來的第十二屆「米其林必比登挑戰賽」將以「推動促進經濟增長與優化城市生活質量為核心的交通創新」為主題,不僅關注當下全球道路交通領域所面臨的普遍問題,還將直面多式聯運等創新交通運輸解決方案在發展中遇到的挑戰,力求成為一個完整的「探索明日交通的全球實驗室」。在集體思考的智慧以外,還設置了與車輛體驗有關的活動,包括拉力賽、車輛測試和試乘試駕體驗,現場觀眾更有機會感受電子移動和互連移動等技術,體驗節能的自動化車輛,並與這些創新成果的設計者們進行面對面地溝通交流。
本屆「米其林必比登挑戰賽」的研討活動也將圍繞《綠皮書》的內容展開,12場與《綠皮書》核心內容緊密相關的主題會議將重點討論在追求創新、可持續、多式聯運的交通運輸過程中遭遇的挑戰,同時剖析應對這些問題的最新解決方案及其可行性。與此同時,挑戰賽的合作夥伴也將通過超過20場的專題研討會和邊會展示他們自身對可持續交通運輸的見解和實踐,進一步豐富《綠皮書》的實踐基礎與創新思路。最終在挑戰賽結束時,將會對各方的觀點和建議進行整理和整合,從而對《綠皮書》做進一步地完善,為未來可持續交通運輸的行動和決策提供參考。值得一提的是,包括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在內的諸多在全球具有廣泛影響力的非政府組織,也將在此次挑戰賽上分享觀點,參與研討。
更多詳細信息可以直接聯繫我們:chinatiredealer@gmail.com。
關注中國輪胎商業網的官方微信: